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过程是,当人的目标需求体系通过实践操作系统与外部环境接触后,发现现实条件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便会发现问题,并力图解决它,以便达到目的。如企业家所经营的产品销售不畅,不能满足他追求利润的水平,他就会把这作为一个问题,采用开发新产品、改进产品性能价格比等方法去解决。发现了问题之后,便形成了具体的创新目标,并经常以解题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此时,目标需求体系就会通过心理监控来指挥思维操作系统去寻求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思维操作系统通常是寻找信息存储系统中有无现成的东西可供直接使用。如果有,它就会很快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让实践操作系统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所表现的创新能力通常较低;如果没有,思维操作系统就会对信息存储系统中的知识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以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当这种新的知识通过实践操作系统用于解题时,即表现为知识创新的过程,所形成的创新能力一般也较强。
1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因
各种要素对创新能力形成的作用并不是显现的,只有当目标需求体系处于激发状态时,这些创新素质要素才会被激活,并以系统的工作方式去解决问题,呈现出对创新能力的作用。由于人的目标需求体系一般并不总是处在可见的激活状态,正如吃饱后不再需要进食,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也不可能经常处于高潮。这提示我们,在开发人的创新能力时必须强化人的目标需求体系,并尽量使其保持在激发状态。
创新素质内因潜隐性并不意味着创新素质对创新能力的形成没有作用,恰恰相反,如果人的整体创新素质不高,或是某项创新素质为零,即使目标需求体系处于高度激发状态,创新能力也难以形成。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特别看重人的创新素质。
创新要素的正常运行,有赖于目标需求体系和心理监控系统的强有力的控制作用。当思维操作系统通过对信息存储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而仍得不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时,思维系统就会停下来,由此可能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并作用于心理监控系统,这时,就需要有较高的心理监控素质,才可能使思维操作系统启动而继续工作。心理监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与目标需求体系的素质水平是分不开的。人们经常能看到,那些具有坚忍不拔毅力的人创新成果较多,就是由于心理监控系统素质水平较高的缘故。
2创新能力形成的外因
创新素质的外因主要是通过外部环境条件对人的各项创新素质的影响来实现的。这些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有时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可能是决定性。因此,在开发人的创新能力时,外部环境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从上述创新素质要素的内因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目标需求体系素质水平如何,对其创新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非完全由创新主体所决定,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制于外部环境状况。如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大家的目的取向不一致,那么每一个成员的目标需求体系的驱动作用就可能受到抑制而不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创新能力。相反,如果大家的目的取向比较一致,就可能使每一个成员的目的驱动作用得到加强。在一个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是其他成员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体制、制度入手,理顺所有成员的利益关系,使大家的目标需要趋向一致,才能使每位成员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人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模式对创新能力的形成起着核心作用。但是,这些作为一种素质究竟达到怎样的状态,并非完全取决于创新者,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外部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由于东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方法和模式上有较大的不同。西方人在思维上更富于开放性、求异性和独创性,而东方人在思维上则更富于封闭性、求同性和依附性。很显然,前者对创新思维的形成更具有积极意义。当然,这并非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全面比较,事实上,两者各有优劣。不过对创新思维活动而言,作为外部环境,两者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
在人的创新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实现,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离不开外部环境。例如,在发现问题阶段,如果缺乏高新技术所必需的信息资料和实验设备,要想在高新技术领域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创新课题,显然是相当困难的。同样,在解决问题阶段,即使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但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资金和设备,创新成果最终也是难以实现的。发生这种情况,体现出外部环境对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外部环境条件好,人的创新能力就可能得到更充分发挥。
本书第八章将对创新环境做进一步的说明。
四、创新能力形成的不利因素
1思维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并不缺少知识和经验,创新环境很好,本人也愿意并且敢于创新,但辛辛苦苦之后,所获得的创新成果并不多,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思维方式上出了问题,即存在思维模式障碍。
思维模式本身并非不好,所谓思维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人在思维活动中已经形成的定势。思维模式就是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式的统一。人们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产生逻辑思维和逻辑范畴,在此基础上,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形成某种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即构成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动态系统。人总是利用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去认识当前事物而表现出智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模式是智能形成的基础。但是,人的创新智能形成的基础往往有赖于对原有思维模式的突破。
也正是人类有了创新智能,人的思维模式才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也是人脑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本质区别。
显然,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如果不能及时转换,就会有碍于创新智能的形成。
这就是所谓的思维模式障碍。思维模式障碍在不同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如下五种。
(1)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具有这种障碍者常常会把已经成熟的规则、规定、制度、办法等看作是神圣不可动摇的东西,并以此为依据规范自己的言行。
已经成熟的规则在一定时期内的确应该遵守,但是,世上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包括各种规则、规定、法规等。
(2)唯书唯上,迷信权威。书上记载的东西确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权威们的着作和名言更是值得珍视。但是,书是人写的,是人就不能十全十美,权威也是人,也可能出错。因此,如果把书上写的、权威们说的句句看成是真理,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人们就不需要再研究、再发展了,当然也就不需要创新了。
(3)人云亦云,安于人尾。这种障碍的害处在于随大流,认为大多数人的看法总是正确的,自己的想法无论如何不要偏离主流。宁可跟在别人后面呐喊,也不愿拿出自己的主见。如果集体讨论创新问题,有此种障碍者往往不会首先发言,而习惯于对别人的发言作重复性的总结,毫无新意可言。
(4)先入为主,只进不退。有这种障碍的人,总是喜欢把自己头脑中已经有的东西作为基准,去看待其他新的想法、新的事物,不仅难以吸收他人的新思想,自己也难以产生新的想法。问题的关键是,对人的创新有重要价值的思维恰恰需要不断转换自己的思维视角,以寻找新的解题思路,这与先入为主、只进不退的习惯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这种障碍对创新思维的形成也是十分有害的。
(5)逻辑至上,生怕越轨。逻辑的实质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们要想理解和把握外部环境,在一个理性世界中生活,就必须遵循逻辑,也就是遵循客观规律。但是,想更深入地认识这个世界,仅靠逻辑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非逻辑思维。因为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归纳和演绎,而演绎推理又总是建立在某种前提之上的。如果这个前提(包括假设和判断)不怎么可靠,其演绎的结果也就失去了根基。不幸的是,演绎前提又总是基于人的认识水平。在有限的时空内,人的认识不可能完备。所以,逻辑思维的结果有时并不那么可信,而需要用非逻辑思维的方法去寻找新逻辑链的起点,这期间所体现的就是人的创新能力。人如果有逻辑至上的障碍,创新思维将寸步难行。
思维模式障碍的核心问题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相当顽固的,需要花很大的勇气才能克服它。例如,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总是有人用旧的框框去看待新的事物,跟不上改革步伐,甚至成为改革的阻力,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固定化了,思维定势严重。所以消除思维模式障碍也就是消除思维定势。
2个性心理障碍
从影响创新的因素上看,心理因素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某些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会干扰和破坏心理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成为创新能力形成中的严重障碍。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很多,其中胆怯、自卑和怠惰的障碍作用最大,应特别予以注意。
(1)胆怯。胆怯是一种比较顽固的心理障碍,持有这种心理障碍者,其典型特征是谨小慎微,不敢冒险,不敢竞争,凡事总是三思而后行,因而不敢去创新、去进取,满足于得过且过,无意中失去了很多成功的机会。
人的创新活动本质上是反传统的。传统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比较强大,而创新的胚芽又总是十分稚嫩和弱小的。因此,创新者如果缺乏足够的勇气,其稚嫩的创新胚芽就很难破土而出。
胆怯的害处在于创新者因为胆怯而自动解除武装,不敢抗争,经常表现为创新者对其内心深处萌生的许多新的想法的自我否定,这实际上是把许多创新胚芽扼杀在胚胎中,危害很大而不易被人察觉。
人为什么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胆怯的心理呢?从根本上说是后天实践的产物。人生下来本来不知道什么是胆怯,故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痛苦的经历,如考试的失败、工作挫折等,大多数人都会产生一种保护性的心理反映,用一种无形的退避心态把自己封闭起来,久而久之,便在自己的心理上积累起一层厚厚的沉淀物,这就是胆怯。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强调大胆,并非提倡蛮干,不讲科学。大胆应是在讲究科学的前提下的大胆,讲究科学则应是在敢为的前提下,两者应是辩证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