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8771000000060

第60章 培养孩子的情商(2)

家长应经常启发孩子加强自我控制。自我鼓励,自我禁止,自我命令以及自我暗示等都有是意志锻炼的好形式。比如,当孩子感到很难开始行动时,可让他自己数“三”,或自己给自己下命令:“大胆些1“不要怕1“再坚持一下1等。

(五)表扬法

赞扬、鼓励可以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对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家长要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许。否则,只能使孩子一次次增加挫折感,而最终失去自信心。

最后,要提请父母注意的是,人的意志品质与性格特征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意志力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性格内向的幼儿应加强果断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培养他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的品质。对外向型的幼儿则应加强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忍耐、沉着、克制的品质。

★5.上小学的孩子见了陌生人不懂礼貌,让我很是尴尬

问题困扰

儿子涛涛今年8岁,成绩挺好,平时大家都夸奖他,我们也觉得脸上很有光。因为就这一个孩子,他又学习好,我们做父母的,肯定宁肯委屈自己、不会委屈孩子,从小家里“最大、最红的苹果”都是他的。但就是不太懂礼貌,特别是经常用命令的口吻与父母甚至与客人说话。我们也每次都注意纠正,但效果并不明显。爷爷奶奶虽然有时候也觉得孩子没礼貌,比如:乘电梯经常横冲直撞,不会说“谢谢”,见人不会主动打招呼,等等,不过又觉得这些都是小事,而且男孩子嘛,大大咧咧点没关系。请问专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用什么方法纠正?

分析解答

文明礼貌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美德,它往往是衡量一个人品性的重要标准。我们现今提倡素质教育,德育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孩子实施文明礼貌教育,首先要澄清一些糊涂观念,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一个人的正直、善良的心地,一般表现为礼貌的言行举止,待人亲切、直率、说话和气、讲理。因此,对孩子文明礼貌的言行的培养是家庭教育刻不容缓的教育,绝不能掉以轻心。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形成良好的言行习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子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去模仿,去学习,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常说:一对好父母是一所优秀的好学校,是孩子的精神财富。父母品德的好坏,直接地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品德的形成,因此,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父母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为孩子树立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助人为乐的榜样。“身教胜于言教”,不论哪个方面,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一定要做得到。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然养成了有礼貌、讲文明的好习惯。

首先,从小教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大人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大人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

其次,孩子讲礼貌的习惯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要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

第三,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家长有事去别人家时先敲门,经主人允许后再进屋;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人道歉,孩子遇到相似的情境,就会模仿这种好习惯。

第四,家长不能用诱惑、强制的手段来要求孩子讲礼貌,例如叫阿姨给你糖吃,不叫叔叔不买玩具等。这样做,只能使孩子一时做出有礼貌的样子而不能持久,更不能使他懂得礼貌的实质。

家中有什么好吃的,父母总是先想到奶奶,让奶奶先吃,这样孩子也就会潜移默化地尊敬奶奶。夫妻互敬互爱的榜样作用比单凭说教更能使孩子产生尊敬父母的感情。

另外,要取得孩子的尊重,父母也要尊重孩子,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以父母对孩子关心、疼爱为基础的。如家长在心情好时把孩子当“玩艺儿”,心情不好时就拿孩子撒气,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对待,尽管小孩子还不能反抗,但肯定对此非常反感,不会建立起对父母的真正尊重和信任关系。

所以,合格的家长要懂得:教育孩子的时候,尤其是涉及道德观、价值观等观念问题的时候,输入的信息一定要是正确的,特别是第一次输入信息的时候,不能出尔反尔、前后矛盾,尤其不能言行不一。

★6.我觉得孩子很自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问题困扰

有位妈妈说 :“我很爱我的女儿,我工作那么忙,起早贪黑地为她做了许多事,可她却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一点不领情。一次,我生病了,早上她上学时明明看见了,可放学回到家,看我还躺在床上,就生气地把书包往床上一摔,冷冷地说:‘还不起来做饭,懒猪!’当时,我的心都碎了。”另一位妈妈也说:“别看我的孩子小,可是特别自私。全家人去饭店吃饭,他点的一盘菜,别人谁也不许动,哪怕吃不了扔了,他说那是他的。”

分析解答

我经常听到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叹:“这一代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关心人。”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爱,可孩子给他们的爱却很少。

自私,这是许多独生子女比较普遍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固然同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伴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不当,主要表现对孩子的关心过度、照顾过度、宠爱过度、迁就过度。这样,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加重了自我意识,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逐步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特别是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的态度,孩子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助长了孩子的独占欲,强化了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孩子只知享受和索取,忘却付出和奉献,长期下去,逐渐发展成极端自私的情感和行为。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私的不良品行呢? 纠正孩子自私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要耐心、细致。从大的方向上来讲,以下几个方面家长不能忽视:

(一)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合适的角色

家长应明确告诉孩子:家庭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应符合自己的身份,家长应关心孩子,孩子也应孝敬长辈,每个成员都是相互依存的。家里的事要大家做,好东西理应大家共同享受,不能一人独占。

(二)让孩子在同学中和邻里中结交朋友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看,5岁以上的孩子是需要友情、需要伙伴的。家长平时应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交谈、娱乐之外,还应鼓励孩子与同学、邻里发展友谊。

(三)鼓励支持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集体就是班级、小组、少先队、学校以及假期里的活动小组。孩子在这些集体中学习、生活,就应该同这些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团结互助。共同完成集体活动的任务,从而逐步形成集体主义的意识。21世纪的人才,合作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家长应当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了解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支持孩子为集体服务,为他人服务,耐心倾听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后的感受,引导孩子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挑重担,从而帮助孩子克服狭隘自私、害怕吃亏等错误思想。

(四)帮助教育孩子认识自私的危害

许多孩子之所以自私,就是不知道自私的害处。反而经常因自私而占到小便宜。孩子年龄小,常以眼前利益来判断是非,这不足为怪。但是,作为家长应帮助教育孩子认识自私的危害性。比如,讲清自私与个人主义的联系,举一些因从小自私长大后个人主义恶性膨胀而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人的事例,以此来引导孩子改掉自私的毛病,逐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好习惯。

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方法:

1.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使他逐渐培养起关心人的情感。

2.要给孩子从小为别人服务的机会。

3.当孩子的自私行为萌芽时,决不能因为孩子小而有所忽略。

4.身教重于言教。要教育孩子关心人,父母自己首先要做 到经常想到别人,做出榜样。

★7.孩子都上三年级了,可总是独来独往不善交际

问题困扰

我女儿今年读小学三年级,在家里有说有笑,性情非常开朗,可是在学校里不爱说话,有时很长时间一言不发,而且特别怕见生人。小的时候我们都上班,经常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可能是那时候留下的祸根。现在我很想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因为我觉得特别内向的孩子或者不善交际的孩子将来肯定影响她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请问怎样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交际能力呢?

分析解答

正如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专业技能占15%,其交际能力占85%。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也说明了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人生在社会上不是孤立的,不论干什么都免不了和别人打交道,善于不善于和别人交往,影响着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事业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