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知识全知道
18777000000035

第35章 看得懂的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篇(2)

各国的金融法规都有明确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把自己吸纳的存款的一部分存到中央银行,而这部分资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如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那么流通中的货币就会成倍缩减,因为商业银行交到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多了,可供自身支配的资金便少了,所以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就会减少,相应的,企业在银行的存款会更少,于是在整个社会上就会出现“存款—贷款”的级级递减,导致社会货币总量的大幅降低。就像我们在调试音响的过程中,如果降低功放机的功率,输出的音量就会减小,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中央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调低,那么流通中的货币量就会成倍增加。

2. 再贴现率

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货币时,常常把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以取得贷款,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贴现。

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扮演的是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商业银行在囊中羞涩、资金周转困难时,就需要向中央银行借贷。这种借贷和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的性质一样,也需要有所付出。于是商业银行就如法炮制,把从企业那里得来的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再转让给中央银行,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再贴现。而中央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票据也是有条件的,即要在票据原价的基础上打折,这个折扣率就是再贴现率。很明显,中央银行如果对再贴现率做出改动,就相当于增加或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即抑制或鼓励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积极性,同时,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地收缩或膨胀。

贴现率是一个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本概念,它解决了未来的经济活动在今天如何评价的问题。所谓贴现率,是指未来的款项折合为现值的利率。

前面已经介绍过,商业银行需要增加贷款或者现金吃紧时,就需要一部分货币,这时它们就把自己银行拥有的一部分商业票据交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按照一定的比率扣除一部分钱后兑换为现金。这样商业银行就可以把票据换为现金或者充当存款准备金,以扩大自己的放款数量。而这个折扣率就称为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自己拥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了货币投放,也就是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再贴现额的高低,并且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进而影响再贴现的整体规模。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再贴现成本的高低,如果再贴现率提高,那么再贴现成本就随之增加,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会影响到再贴现需求;另一方面,再贴现率的变动,是中央银行政策意向的反应。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实现某种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额度,就会提高再贴现率,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借贷款数量;而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会降低再贴现率,把商业银行手中的债券吸收过来实行贴现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社会的消费和投资,实现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3. 公开市场业务

在平时对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中央银行使用得最多的是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的金融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有价证券,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整个经济活动,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活动。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时,会向出卖者支付货币,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而中央银行在卖出有价证券时,就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优点是对经济的震动小,因而中央银行可以经常运用它对经济进行微调,而且操作灵活方便。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联储90%的货币吞吐就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的,其他很多国家也都采用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类:能动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和保卫性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动性的公开市场业务以改变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为目的;保卫性的公开市场业务则以抵消影响货币基数的其他因素的变动为目的。例如,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是美国财政部和政府机构证券,特别是美国国库券。

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而言,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强等明显的优越性。于是各国政府的货币操作手段逐渐出现趋同趋势,都逐渐向依赖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靠近。但是公开市场业务要想有效地发挥作用,还必须满足一些重要的前提,只有这样公开市场业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像一只“大手”,不断地校正着国家经济的方向,会对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对货币政策做深入的了解。

通常来说,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如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而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的和扩张性两种。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为合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为合适。

■ 为什么1+1>2?——乘数效应

2005年8月,一则重大消息在中国互联网产业上空“爆炸”——互联网巨擘雅虎计划以近10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35%的股权,阿里巴巴将正式吞并雅虎中国公司。此次阿里巴巴将其搜索引擎与中国雅虎的搜索业务强强整合在一起,能够收到“双赢”的效果:一方面,中国雅虎拥有的庞大客户有可能成为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客户,辅助阿里巴巴业务链的产品挖掘出更多的延伸价值。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客户基础能够巩固雅虎中国的搜索业务,发挥更大的价值。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带动,提升的是电子商务和搜索业务的商业价值,放大的是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的竞争优势——这就是合并所带来的潜在“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乘数效应的应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通常被称为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这一概念通常与凯恩斯经济学相联系,其他一些经济学学派低估或否认这一效应对于宏观经济,尤其是从长期看来的重要性。

在经济学中所说的乘数主要有以下几个。

投资乘数是指投资支出的变动引起收入的成倍变化。普遍理解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

目前中央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大投资力度,计划在2010年年底前投资4万亿无人民币扩大内需,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但是投资对经济规模的影响程度不仅取决于投资规模,还取决于投资乘数。一笔原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倍乘的,可以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多倍的增加,因此为了提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还应促进投资乘数的增加。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通俗的说法是,政府采购支出每增加一美元所引起的GDP的增量。

税收乘数用来反映税收变动与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的关系。由于税收是对纳税人收入的一种扣除,因此税收高低会影响到投资,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税收变动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化,即税收减少,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国民收入减少。因此,税收乘数是负值。税收乘数又指收入变动与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动与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也增加,因而,消费会增加,总支出和国民收入也会增加,因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正值。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购买和税收以相同数量增减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动量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的值为1。

■ 你有多少货币?——货币供应量“三兄弟”M0、M1、M2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问:“你有多少货币?”你可能会掏出自己的钱包说自己有多少钞票。钞票是货币,那么银行存款是不是货币呢?实际上,我们手里的钞票、银行里的存款,甚至短期国库券都可以说成是“货币”。为什么呢?因为货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购买商品时进行支付结算。钞票随时可以购买商品;当款项数额比较大时,银行存款可以开出支票结算;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有短期国库券直接支付。所以说,不仅钞票是货币,而且银行存款和短期国库券也是货币,它们都会对社会购买力产生影响。

钞票和银行存款虽然都是货币,但它们的流动性有很大的不同。现钞直接就是现实的购买力,而银行存款则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变成购买力。为了测算、掌握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情况,更有效地调控货币供应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货币涵盖范围的大小和流动性的差别,把货币供应量家族划分成“三兄弟”:

老幺M0,又叫“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也就是居民和企业手中的现钞。M0虽然是货币家族的老幺,但最机灵、流动性最强,具有最强的购买力。

老二M1,又叫“狭义货币”,由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M0)和银行活期存款构成。其中活期存款由于随时可以变现(提取),所以流动性和购买力不亚于现钞。M1是货币家族的老二,代表了一国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因此,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最广泛和最直接的影响。许多国家都把M1作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对象。

老大M2,又叫“广义货币”,由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加上活期存款(M1),再加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构成。M2是货币家族的老大,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不能直接变现,所以不能立即转变成现实的购买力,但经过一定的时间和手续后,也能够转变为购买力,因此它们又叫做“准货币”。由于M2对研究货币流通的整体状况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很多国家开始把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转向M2。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划分口径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我们一般所说的货币,通常主要是指M1,即流通中的现金+企业活期存款。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流动性:货币的流动性指各种货币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转换成现金的时间越短,成本越低,流动性也就越强。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市召开的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1945年正式成立,至今IMF已有184个成员国。

■ 你的个人收入有多少?——个人所得税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拿到了一笔外快,在扣税后,感觉少了一大笔钱。因此,如何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怎样合理避税、节税就成了不少人关心的话题之一。

个人所得税,其实是指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法,就是有关个人的所得税的法律规定。

个人所得税分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1项内容。

(1)工资、薪金所得。它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它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的所得。

(5)稿酬所得。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包括文字、图片、乐谱等能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译的作品等。作者去世后取得其遗作稿酬的,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税。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将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的所得。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9)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自有财产给他人或单位的所得,包括转让不动产和动产所得。对个人股票买卖的所得暂不征税。

(10)偶然所得。个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经常性的,属于各种机遇性所得,包括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含奖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11)其他所得。

在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税收的意义之所在,税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节收入差距,缩小人民的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的平衡发展。其原则就是收入越高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越高,从而用于补贴低收入阶层的教育、医疗、市内交通等开支。

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个人收入,是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后的收入。所以,正确地认识税收的意义,充分掌握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技巧,也是提高个人收入的一种方式。一个人收入的多少不仅反映了个人购买能力的大小,还与国家的GDP有关。个人收入指数上升说明国家经济景气,而个人收入下降则表明国家经济缓慢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