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潺潺的岁月
18782000000038

第38章 第三十八辑、汉诗的继承与创新(二)4

而下面的《一滴水》,则把关联点着意弱化,更多运用后面论及的含混手法,同样形成了章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弱化和含混的运用,《一滴水》的阅读理解几乎无法用字面解释,但你读完全诗,作者要表达的艺术形象(意境)已经明了于心。笔者在阅读很多作者的诗歌时,多次感受到这一点。这类诗歌,比如《一滴水》,三节之间不单纯是按次序排列,可以是并列的(并置的),因此意境的升华不是主要集中在最后一节,它的展开结构不同于传统的起转承合的模式,即使任意调乱三节的阅读次序,呈现的意象和意境也不会有很大差别。除了弱化和含混的运用,作者特别用了与一滴水出入巨大的形容词、具有强烈力量感的动词,运用矛盾修辞手法,来辅助意境的形成。

《一滴水》/文:简明>bMvA

*

水流只撞击细节

一滴水,指引大海的流向

*

打开生活正面,礁石面目丑陋

真实,是最快的速度

*

水,每时每刻刷新着河流

它犯下的错误,留在岸上

使河流更有力量

*

庞德还认为:汉字是一种可以将意象用表意文字的方法呈现出来的文字,可以同时具有视觉的意象及理智的意象。一个简单的表意文字能够将意义与情感同时浓缩在一个视觉意象里。晚年的他在中国意象之运用上更加明显,直接用名词、动词(而不藉形容词、副词的指示作用)将意象呈现出来。他用民谣的韵来加强诗的语气,用直接的叙述和强烈的韵律这两个特征,较之早期译作里的抒情暗示性与流动性更接近中国风味。

(二)、从中西方对意象的不同理解来看中国诗歌意象

中西诗学传统是在跨越时空的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西方意象派接受中国意象也出现了许多变异。庞德在《关于意象主义》中将意象分为两种:一种是来源于中国古代诗歌的“喻象”,另一个客观性意象侧重于“象”,就是中国诗歌中的“物象”。但庞德的主观性意象和客观性意象与中国的“意象”有所不同,是诗人瞬间的感觉。另外,庞德还说:“艺术从来不要求任何人做什么,去想什么。。。。你满可以随心所欲。”这是西方意象派“个性化”特征的最突出的文化内因。因此,弗林特也对意象派的创作三原则总结为:1、直接处理无论主观的或客观的“事物”;2、绝对不用任何无益于表现的字;3、在节奏上,运用具有音乐性的词句,而不受呆板的节拍限制。这些理性、概念化的思想,与中国古代思维相比较,见出中西方在意象创作上的不同。

中国古典诗歌以含蓄、隽永和微妙见长,富于想象,而西方诗歌直率、深刻和善于铺陈,吟咏变化,具有多种意象。中国诗借喻词传达感官经验,是一个对外物主观的诠释过程,现代批评家斯珀吉珍也说:“我的意象一词包括各种明喻及暗喻”。而庞德则侧重于纯粹的美感经验,思想上或情绪上的内容较少。其目的是为了充分表现外物特性,为了精确把握外物与感觉的关系,呼唤读者相同或类似的感觉。可以看出中西方意象之不同或中国意象在西方的变异,更多地被局限于客观景物的描写上,揭示具体的、细腻的情绪意象。

下面的《降落》很明显受到西方诗歌的影响,着重于瞬间的感觉。此类题材的写作,在近几年汉语诗歌里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作者针对小的意象、瞬间感觉进行写作,出现很多小场面、小感觉为主题的作品,达到了令人叫好的艺术效果。

[降落]/文:今水

*

从指缝不经意漏下的

现在从左耳一点一点过渡到右耳

*

我听到黑夜的声音

并无限接近它墨黑的中心

*

有很多降落下去的 带着自己的体温

多象我的文字在一张白纸上

慢慢的冷却

*

自一定高度降落下来 一滴又一滴水

到地表附近已经摔碎

它透明而完整的心脏

*

《降落》带有明显的议论手法,对意象进行直接的处理,而且做到了文字简洁的原则。《降落》四节之间形成了1212的节奏,不同于古诗词的具体韵(音)律,而是用内在的逻辑、长短句、意象的收放等手法,形成了诗歌隐含的音乐性节奏。与弗林特对意象派的创作总结的三原则十分吻合。

而传统的中国意象介乎感性与理性认识、具体直观与抽象思辨之间,“略形貌而取神骨”。理论的积淀与个人的感性、情感、经验、历史相关,使意象往往具有某种思维的模糊性和诗意的朦胧。在表达象象、猜测、直觉、灵感、幻想、情感时,意象形成了一种非逻辑秩序。这与西方意象诗学概念清晰、推理缜密的三段论的演绎推理很不同。批评家考利说:“中国诗给我们过于喜爱的浪漫与古典主义这不可调和的两极矛盾,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因为中国诗既是一般的,又是具体的,既是人性德,又是古典的。”这点从审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也可以得到依据,没有一个纯粹思辨的时代,即使颇具思辨色彩的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也只是一种哲学思潮。中国传统思维一直没有跳出直觉性、整体性、模糊性的特点,缺乏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从思辨方式上,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意象具有模糊性、感性的特点。

直至今日,这种影响很多时候仍然是我们审美的一个潜在原则。下面的《玉米》,与《降落》不同的是,它对意象升华为意境,不是采取直接处理,而是着重于中国农村、文化哲学本来的内涵,形成非逻辑式的感性升华。相对于《降落》来说,场面更开阔些,似乎更接近汉文化大众的生命哲学体验。反映了两种意象写作的不同侧重取向。

玉 米/霜白

*

大片的玉米正被砍倒。秋天来了

田野里,不断闪现着一些熟悉的身影

在张庄,这些朴实的面孔我已认识多年

*

如同玉米,以及其它的作物

我已认识了近三十年

*

当我走进一片玉米地

当我的手不经意触摸到一棵玉米

我忽然摸到了它短暂的一生

*

这时有风吹来

田野里呼啦啦的,像有人说话

*

在张庄,如果不是这一年一度的小麦和玉米

我几乎看不到时光的流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