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大师谈人生
18799200000079

第79章 击败超自然的命运(2)

教皇朱利奥二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迅猛;他觉察时代和事态同他的做法是那么的和谐,所以他总是成功。焦万尼·本蒂活利奥还活着的时候,教皇对波伦尼亚进行的第一次的出征,当时威尼斯人是不赞成这件事的,西班牙国王也不赞成,朱利奥就同法国商议这项计划。然而,由于他的刚强和迅猛的禀性,他亲自发动远征。这一行动弄得西班牙和威尼斯人举棋不定,呆若木鸡,后者是由于恐惧,而前者则是由于想要重新取得整个那波利王国的愿望。而另一方面,教皇把法国国王拉过来跟着自己。法国国王眼看朱利奥已经行动起来,并且盼望教皇成为自己的朋友,以便使威尼斯人俯首贴耳,也就自己认定:除非公开得罪教皇,否则不可能不给他提供军队。于是朱利奥以迅猛的行动完成了一项事业,这是任何其他教皇以人间最高的深谋远虑都不能成功地做出的。假使他像其他任何一个教皇那样行事,要等待各项条件都确定下来,一切事情都安排好,才能够离开罗马,他就绝不会成功了,因为法国国王会有一千条推托之词,而其他的人会对他产生无限忧虑。关于他的其他行事就从略了,它们全部是属于这一类的,而且全都是很成功的。他的生命短促使他没有相反的经历;因为如果时光流转到了他必须谨慎行事的时候,他就会毁灭了;因为他永不会抛弃他的天性所偏爱的那一方法。

从这种种例证表明,马基雅维里再一次给我们明示了命运的有意识性。马基雅维里对自由意识的颂扬藉有可源,《君主论》指出,“不能把我们的自由意志消灭掉”。人的意识也就是人的自由意志,人的本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自身的不可预测的命运,只要人类坚定自己的意志。当命运正在变化之中而人们仍然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方法时,如果人们同命运密切地协调,他们就成功了;而如果不协调,他们就失败。

我们应该感谢马基雅维里第一次这么深刻地为我们提示出人类本身的强大,意志力的强大,命运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永远是一个弱者,它已成为过去的历史,而后人走的是未来的路。历史是前进的,历史也在不断地走着否定的路,但是以人类意志本身存在为基础的,反对宗教、天神思想,有如日出东边划出了一条崭新的轮廓,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革新时代。马基雅维里强调着人类的主观唯心主义,可他是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进一步物化出来的,他分析着事物的每一个步骤,而后通过人类意志的反作用力去实现自己的整个蓝图。这与我们现在哲学上思考的命运实有同工之处。马基雅维里在时隔亚里士多德1800多年后,以一种斩钉截铁似的、几乎是霸道的方式,终于再一次使得人类返回古老的真正“政治人为”传统成为可能。

二、直面命运,让命运低头

1. 鞭打命运女神

马基雅维里在谈到怎样对待命运时说:“迅猛胜于小心谨慎,因为命运之神是一个女子,你想要压倒她,就必须打她,冲击她。”并且还打了一个贴切的比喻,命运女神宁愿让那样行动的人们去征服她,胜过那些冷冰冰地进行工作的人们。正如对待女子一样,命运常常是年轻人的朋友,因为他们在小心谨慎方面较差,但是比较凶猛,能够更加大胆地制服她。

在基督教一统西欧的中世纪,虽然“神性重又降临凡世,神人同形同性地卷入人类的事务”,但自由意志的存在并没有被忽视,只是它的运用完全是为了克服人的欲望,实现对上帝的信仰。马基雅维里一改中世纪的传统,毫不犹豫地将自由意志贯穿于人本身,并同时运用到历史的发展规律上,最明显地表现则是要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服“命运女神”,马基雅维里对命运的认识已经摆脱了中世纪以来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唯上帝意志论的观点,这无疑是向支配人类命运的上帝公然挑战,“上帝不包办一切,这样就不至于把我们的自由意志和应该属于我们的一部分夺去”。他把上帝享有的神圣一扫而光,他还主张,应该积极地同命运女神进行斗争,鞭打命运女神,命运女神宁愿让行动的人去征服她。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马基雅维里实质上对命运观作了一次否定之否定,因为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在神人抗争时往往以人的英雄悲惨命运为结局,人只有依靠神的帮助才能有好的结局,世俗的一切均在神的决断当中,这在荷马史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但在马基雅维里这里,命运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人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一半的权利,并可使自身战胜命运女神。

马基雅维里的这种观念为打破历史循环论提供了一件锐利的楔子,因为人既然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也就可以使历史的发展按照人类的意志朝着非循环的方向进行。

马基雅维里非常赞同那种有活力、有阳刚之气的男子汉气概,对基督教灌输给人们的一套谨小慎微的行为极为不满。他在《史论》中说,“我们的宗教认为最大的幸福在于谦逊、屈从以及对世俗事物的轻视,在我看来,这些原则使人变得软弱,使他更容易落入恶人之手。恶人知道人们为了要进入天堂,他们宁愿忍受伤害也不进行报复,于是恶人便可以更加牢牢地控制他们了。”他还这样去斥责宗教,“宗教在我不过是孩童的玩具,我看它倒没有罪,只是愚昧”,古希腊神话中提出了“命运女神”,并在人们面前展示了英雄与命运抗争的悲惨结局,赫拉克利特把“命运女神”变为“逻各斯”(Logos,含义很多。基督教《圣经》中译为“道”,太初有道,道和神同在,逻各斯就是神。依照海德格尔的观点,它原来的含义是“采集”,然后经过重重演变才孳生出话语和理性的规律、逻辑等含义),人在逻各斯面前也只有屈服于神。马基雅维里极力驳斥,表现出他的自信与亢进,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并把这种信心带到国家的高度。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曾提过著名的“命运必须以暴力相对”的名言,这与马基雅维里不谋而合,人控制命运实质上是人的自由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这个理论在16世纪一经出现,使得那个时候的气候焕然一新。

2. 命运皈依人的自由意志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里从正面剥除命运的外衣,反对宗教,反对天神论,人的命运其实就是自己的胆识与魄力,只要向着自己的意志前进,命运迟早会皈依到人的意志。

正如马基雅维里所谈及的那样,国家系统中需要有统治者、法律、军队、外交、道德等等,马基雅维里考虑的“法”始终是首要因素,而命运却不在现实形态中,与命运相对的是人的意志,而“法”就是人的意志的体现。法的范围是与公民及社会相应的“规则”,法体现在现实形态中,法的规则却是由人的意志来决定的。

然而,像教会之类贴近命运的政治实体,其主导的力量虽然体现在现实中,但国家意志却是由人类的基督及神学思想内涵所反映的。所以在马基雅维里的命运观中,真正起主宰作用的是现实的人的力量,而法正是人类自身力量的组成部分,它起于人类思想,作用于人类行为。他一再强调人应当坚定地执行自己的想法,每每人坚定地执行自己的意志的时候,命运就向坚定者一边靠拢。所以命运在马基雅维里的社会历史观中起十分有限的作用,正如马基雅维里所言,“命运之神是一个女子”。

自由与命运是相反的一对命题,我们有必要深谈人的自由意志问题。就思想源流而言,无论是教父哲学家还是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上帝存在时,表达了两种对当时、对后来都有深刻影响的思想倾向,即对人的自由意志的肯定和对人的理性确定性的肯定。例如人文主义者所崇敬的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就是一个自由意志论者。另外,中世纪时代的阿奎那对神法、自然法和人法三者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虽然其目的是为了论证上帝存在,但同时充分展示了人的自由意志及理性思辨活动,使人的理性与上帝的存在发生相应的联系,对理性真理性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确认。这种自古希腊以来以经院哲学为主流的思想文化发生了背离,不仅对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意志自由和力量、强调从理性和信仰双重的角度思考问题等给予了启示,也极大地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命运、神、宗教等的看法,这对戏剧家马洛、莎士比亚及后来民主思想家卢梭等有很大影响。马基雅维里的这一点在现代研究中已引起我们足够重视,从当时人文主义的思想氛围看,不同的学者在强调自由意志方面,达成了与马基雅维里相应的某种共识,人类自由意志是命运的克星,命运皈依人类自身的意志。

对于人类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后来的人们把这称作为“人本思想”,以人为本,它的特点是强调人的感性本能等完整的人性,把人置于社会的中心,强调人的能动性、个体荣誉、尊严、自由力等。马基雅维里谈到个体的人时是这样,当个体的人一旦进入到历史中去的时候,人就在历史发展中起作用。因此,马基雅维里在谈到历史的发展进程时,他涉及的就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不是由命运来主宰,用古罗马以来思维来理解,就是历史命运的去向问题。马基雅维里再把这种命运联系到个体的人,主张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弘扬完整的人性,排除上帝的影响,认为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人的所作所为,这对中古时期的思想启蒙有相当重大的影响。他在《史论》中写道:“任何人对过去和现在曾做过深入研究的话,都会看出所有的城邦,所有的人类,无论过去或现在,都被同样的欲望、同样的情感所驱使而激发行动。”他强调人的作用,反对宿命论的消极史观,不同意“人是上帝的工具”的中古史学理论。反之,他坚信历史学家可以掌握人类历史兴衰法则,通过研究历史推断历史发展方向,预见人类的未来,他特别强调人对社会的强硬控制,以雄心勃勃、计谋多端的君主对抗无所不为的上帝。

从人的命运无常到自由意志的张扬,从个体人的主观性到历史中的必然性,马基雅维里已完全打破了古希腊罗马曾把人纯粹置于上帝的位置,将历史重心从上帝之城转移到人类之城,最终完成“人为上帝”的复归,摆脱了人成为上帝“盲动的工具”,个人自由意志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我们可看出马基雅维里是以现实的眼光来观察发生着的每一件事,这也是当时人文主义者的重要表征。

3. 强硬思想上的一块硬疤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存在的理由,首先一点我们必须抛开传统偏见束缚,客观地看待问题,马基雅维里主义作为一门生存术,有如一杯奶酪可增添力量,作为一门竞技术,在平静的风景中含有些许残酷。从16世纪文艺复兴尾声以来,马基雅维里确实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冲破了神学和道德传统,说出了每个人心中都可能有(如道德的反面、自私等郁结面)却不敢说出的话,打破了世俗社会的平静。看看这部惊世骇俗的《君主论》就会知道,马基雅维里一心想要说明的是,“人们的实际生活是一回事,而应当如何生活则是另一回事”(第十五章)。或许,马基雅维里用谜一般的铺陈来展示,我们就得以谜的方式来拆解。

马基雅维里相信人的意志,反对基督教和天神思想,因此,在《君主论》第二十五章中,他用力撕开了命运的面纱,鞭打命运女神。可是,在马基雅维里生长的国度与环境下,他不可能完全撇开宗教和天神思想来谈命运问题。正是因为他自己就有宗教思想的无形束缚,所以他鼓励君主去用自己的强力意志去支配自己,听从自己的安排。如果君主的成长环境一直处在自己的意志力下,他就没有必要为抛却命运而疾呼。

马基雅维里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这是事实。几十年后,他的外孙为了替其外祖父恢复名声,试图给马基雅维里戴上一些宗教光环。尽管如费罗利指出,这种强加的装饰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但这反映出马基雅维里之后的时代大部分人还是笼罩在基督教及天神思想的氛围中。他后来的时代都是如此,马基雅维里是社会的一分子,他又怎能摆脱这种无形的约束力?所以,马基雅维里谈命运并没有完全摆脱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古罗马是基督教思想光辉的时代,它相信命运,马基雅维里关注古罗马,他也不可能忽略古罗马的宗教思想。

人与神、意志与命运不是马基雅维里思想经常出现的词,但在《君主论》、《史论》以及各类公函和书信中,马基雅维里始终没有忘记人神关系等问题,他十分强调和推崇人的意志,只不过马基雅维里时常用“命运”概念来代替“神”的说法。施特劳斯在其名著《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第四章)中,比较全面地分析了马基雅维里对基督教的看法。按照马基雅维里的宗教观,古代的宗教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将世界的荣誉这种现实的力量当作最高的善。所以基督教的真理性就是要看它能否提升这种世界的荣誉。但事实上基督教却导致世界的软弱。

因此,马基雅维里对基督教一直持批判的态度。当然,马基雅维里并没有将世界的软弱完全归罪于基督教,而是将问题的所在与古罗马帝国衰弱的方方面面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他对宗教持实用的态度,相信宗教的力量,认为可用宗教来激励甚至恐吓公民,以使他们保持美德。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萨沃纳罗拉的影子,1480年到1497年间萨沃纳罗拉在佛罗伦萨布道,他利用宗教实现了对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控制。

如此看来,马基雅维里的思想始终是个矛盾体,他的命运观也不例外。马基雅维里主张强权力量,但是围绕他身边的宗教思想阴影一直没有消除。马基雅维里在《史论》中这样谈道,“人间万事万物处在不断变动之中,永不静止,所以国家自然也兴衰不定,人事常常是‘必然’使然,与理性无涉”。虽然这种思想带有某种朴素的哲理,但它毕竟是属于唯心主义的。这从一方面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马基雅维里不能对这种必然作出合理解释,这与他在《君主论》中大谈特谈人的意志论又有出入,命运由神来定夺还在他的脑中停留,他绕不出命运的圈子。基督教及神在他的论说里成了重要的一部分,他在《君主论》结尾处说,“现在我们还看见了上帝所作的绝无仅有的奇迹:大海分开了,云彩为你指出道路,巉岩涌出泉水,灵粮自天而降;一切事物已经为你的伟大而联合起来,而余下的事情必须由你自己去做。上帝不包办一切,这样就不至于把我们的自由意志和应该属于我们的一部分光荣夺去”。

马基雅维里对现实暂不存在的未来抱着一种信心——上帝创造命运和人的意志共同努力实现着美好的愿望。他永远没有超脱出人类自身的命运说。西方基督教和神的思想有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意识深处,传统的宿命学说不是一朝能被打破的。命运说的威力是巨大的,基督教思想和天神命运真的如他所言可以被任意鞭打吗?

这是马基雅维里强硬思想上的一块硬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