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18799800000031

第31章 人生篇——活着究竟为什么(2)

既然如此,当我们今天试图从佛教的人生思想中寻求一点于我们有用的人生启迪时,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佛家对人生是苦的价值判断是否绝对真理,也无须按图索骥地用佛经所列的种种苦难来指陈我们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不足。只要我们了解到,佛家所谓苦,乃是指人生所必然遭遇的精神和生理的逼迫性,而这种逼迫性是恒在的,无论是人类整体,还是其中的某一阶层、群体或个人,都追求甚至实现过一个个社会目标或人生目标,但忧虑和烦恼却始终如影随形,无法消除,这便是人生逼迫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表现,则我们或许便可不致因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困难和挫折而惊慌失措、悲观失望,便可更为坦然从容地去适应自己的人生位置,多做一些实事,少发一点牢骚。如果再进一步,假如我们从佛家对人生本相的体察中受到启迪,做到一开始就不那么理想主义地和充满幻想色彩地看待社会和人生,看待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则我们或许便可不致因理想的失落或环境的逼迫而焦虑迷茫,便可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得更为自由和超然,从而超脱无边苦海。

四、匆匆的过客

西方有着悠久的宗教传统。宗教是什么?马克思曾经说:宗教是无奈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心灵为什么而无奈?可以说,人生的有限是人最大的无奈,人生之大限——死亡在不远的前方在等着我们,不屈的灵魂永远拖着一个沉重的肉身。世界为什么无情?因为这个世界早晚会抛弃我们,而且丝毫没有留恋和怜悯。

为了克服死亡的恐惧,西方人发明了宗教,宣扬“灵魂不死”和“来世的幸福”。正如托马斯·阿奎那所说:“人生在世,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在他看来,自然的道德生活可以使人得到尘世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是暂时的、虚幻的,只有神性的德性生活,才能使人换得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即来世的天国幸福。上帝是西方人的精神支柱,他的存在及微妙显现给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以慰藉,让人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死亡不可怕,因为人死亡以后会上天堂;这个世界的神秘并不可怕,因为上帝创造的这个尘世是和谐的,只要人发挥自己的理性,就能够认识到这种和谐;人遭受苦难并不可怕,因为上帝并不会抛弃他的任何一个子民。

可是,宗教的虚幻性早晚都被戳穿。当人们压抑自己,以求天国的幸福的时候,尼采喊出了他那句惊世骇俗的呐喊:“上帝死了。”尼采是一个狂人,在他看来,上帝的存在不过是一个“皇帝的新装”,是人自欺欺人地为自己树立的虚幻偶像。他杀死上帝,是要杀死在西方统治了两千多年的基督教传统。正是因为活在上帝的阴影中,人才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杀死上帝,就是要让人从这种阴影中解脱出来,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由自己来开拓自身的价值。所以对尼采来说,悲观是以乐观为方向的,而乐观又是以悲观垫底的。

上帝死了,对西方人来说,可是一件塌天的事情:上帝死了,人怎么活?人生在世的困境被丝毫不留情面地暴露了出来。还是托马斯·阿奎那的那句话:“人生在世,不过是匆匆的过客。”现在上帝也不再收容人,人的前途在哪里?人类就像一条来自北方的狼,孤独地走在荒芜的沙漠中,脚下没有现成的路,只能靠自己去开拓,自己去行走,自己去负责。可以说,人类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得到了刑罚,是以走得如此艰难。

“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当尼采杀死了上帝,这句话好像应该改写了,应该改写成:人生是一个过程。人是不可能永远活在人世上的,无论你是超级富豪,还是一介平民,都逃脱不了人生之大限——死亡。而且,你死后,也不再会有上帝收容你,所以,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这个旅行的过程中。托马斯让我们把幸福寄托于来世和上帝,把追求尘世幸福的行为和想法看成是邪恶的,其实是让我们否定现在,活在一种期待中。岂不知,人生的旅行并没有什么终极的目的地,耽误了路边的风景本身就是浪费生命。

生命是一种过程。生命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你自己赋予你的生命一种你希望实现的意义,因此享受生命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所在。

尽管事情的结果值得关注,但是做事情的过程却是更加重要。因为人生的意义就在整个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终极的目的。人的生命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亡,如果说我们忙碌一世是为了死亡,岂不是一件非常荒诞的事情?世界上很少有永恒,大学生谈恋爱,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说“我会爱你一辈子”,这实际上并不真实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谈恋爱的100对里有90对最后会分手,最后结婚了的还有一半会离婚。你说爱情能永恒吗?所以最真实的说法是:人世间没有永恒,真正的永恒永远在上帝居住的地方,它不属于世间。就爱情而言,只要“我今天,此时此刻正在真心地爱着你”就已经足够了。明天也许“我”会失恋,失恋后“我”也许会体验到失恋的痛苦。但所有的凤凰都是涅槃而来,这种体验本身就是全部的意义,它将作为经历丰富着“我”的人生历程。

五、潘多拉的盒子

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我想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朽的灵魂拖着一个沉重的肉身。佛家讲,你有一个肉身在!醍醐灌顶,任何人都逃避不掉,这是事实,无从辩驳,无从改变。

如果没有这个肉身,人的一切欲望就会停止,臻于完美了。可是人有了智慧,上帝为了惩罚亚当、夏娃偷食了禁果,于是给了他们一个肉身让他们不可能永恒,更残忍的是,上帝还设置各种各样的欲望来勾引人的肉体,考验人类的意志。

无欲则刚,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欲望,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将其打倒。可惜,人生而有欲,拼命追逐,才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烦恼。欲望就像娇艳欲滴的禁果,引诱多少人趋之若鹜,然后又以翻云覆雨之手将追随者放逐,让其去承受那一片亘古不变的荒凉与寂寞。

放纵欲望必然要付出代价。而对有理性的人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苦难都是我们必须去承受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可以收发自如的。比如吸毒,我们就不能先去尝试,然后再去靠自己的意志力去戒毒。因此,潘多拉德盒子,我们能不去打开还是不要去打开吧!

据说,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人类学会了使用火,主神宙斯十分恼火,宙斯决定要让灾难也降临人间。他命令他的儿子火神赫淮斯托斯用泥土制作一个女人,名叫潘多拉,意为“被授予一切优点的人”。每个神都对她有所赋予以使她完美。阿佛洛狄忒送给她美貌,赫耳墨斯送给她利嘴灵舌,阿波罗送给她音乐的天赋。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宙斯将这位丽人遣送到人间。众神和凡人正在大地上休闲游荡,其乐融融,大家见了这无以伦比的漂亮女子,都十分惊奇,称羡不已,因为人类从未有过这样漂亮的女人。

潘多拉立即去找“后觉者”厄庇墨透斯,他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为人老实厚道。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厄庇透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厄庇墨透斯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双手捧着她的礼物,这是一只密封的大礼盒。她走到厄庇墨透斯近前时,突然打开了盒盖。厄庇墨透斯还未来得及看清盒内装的是什么礼物,一股祸害人间的黑色烟雾从盒中迅疾飞出,犹如乌云一般弥漫了天空。黑色烟雾中尽是疾病、疯癫、灾难、罪恶、嫉妒、奸淫、偷窃、贪婪等各种各样的祸害,这些祸害飞速地散落到大地上。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奸猾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

从盒里飞出的全是灾祸,它们撒遍人间,幸亏希望留在我们手中,使我们还能忍受这不幸的人生。那么人类的希望在哪里呢?那就是人的意志。也许,人所拥有的对抗欲望的唯一法宝就是意志了。唯有强大的意志力,加上人类理性的判断力,才能紧紧地关闭欲望之门。

人们都说,人最难战胜的是他自己。其实,人最难战胜的是他自己的欲望。对于欲望和诱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靠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战胜它们的,所以不要和它们较劲,离它们越远越好。欲望之门一旦打开了,也许就关不上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两米。”第一位说。“半米。”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应聘者。

不错,并不是所有的东西,我们非要去接受不可。你没有必要在不能自拔的时候通过克制自己显示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前面明明是火坑,难道我们也非要跳进去,再遍体鳞伤地爬出来,才能证明自己的成熟吗?

六、不堪的重负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人在不同的人生历程中对事物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体会。人生也是如此:处在不同阶段的人,因为对人生有不一样的认识,所以处理人生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充实人生历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曾经有一个人,总是埋怨生活的压力太大,生活的担子太重。他试图放下担子,可是他依然觉得很累,生活的重担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听人说,山脚下有位哲人。于是,他便去请教哲人。

哲人听完了他的故事,给了他一个空篓子,说:“背起这个篓子,朝山顶去。可你每走一步,必须捡起一样东西放进篓子里。等你到了山顶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解救你自己的方法。去吧!去找寻你的答案吧……”

于是,年轻人开始了他寻找答案的旅程。背着一个空篓子,每走一步都从这世界上拾一样东西放进去。

刚上路时,年轻人活力充沛,一路上蹦蹦跳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最美的,都一个一个扔进篓子里。每扔进一个,便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件世上最美丽的东西,很充实,很快乐。于是,年轻人在欢笑嬉戏中走完了旅程的三分之一。

可是,空篓子里的东西多了起来,也渐渐重了起来。年轻人开始感到,担子在肩上压深了,而且越来越深,越来越深……但年轻人很执著,一如既往地向前走,边走边鼓励自己:“不远了,已经不远了!”

后面三分之一的路程,年轻人已经无暇顾及那些最美丽、最惹人怜爱的东西了。为了不让沉重的篓子变得更重,年轻人毅然放弃了这些,只是挑选了些非常轻的、非常需要的或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放进篓子。年轻人深知,这样的放弃是必要的。想走完全程,想达到目的地,就不能总是眷恋身边迷人的事物,不顾轻重而只想得到,否则,自己的一生也不过就是在这里蹉跎岁月罢了。于是,年轻人拖着沉重的步伐继续前行。

然而,无论年轻人挑多轻的东西放入篓子,篓子的重量也丝毫不会减少,它只会加重、再加重,直到他无力承受,它还是会加重。就这样,年轻人在这样的困境中,被沉重的篓子、沉重的生活压着,压着……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迫于这篓子,迫于这生活!

但终于,年轻人还是背起篓子,踏上了这最后三分之一的路程。

年轻人明白:此时,路,真的已经不远了。年轻人挪着脚步,已经不在乎捡到的是什么,放进篓子的又是什么。年轻人早已麻木于眼前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美丽的、喜欢的、需要的,抑或是轻巧的。他实在是无力去挑选它们了。只要是在自己脚下,在自己眼前,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那么他便捡起来,以作为自己所走的最后一段旅程的验证品。

眼看着离目标越来越近,年轻人双手向后托起篓子,来了个最后冲刺。终于,年轻人碰到了哲人的手,年轻人走完了全程,结束了这一场奋斗史!

哲人问:“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吗?”年轻人莞尔一笑,摇了摇头:“我不知道答案。但现在,我也不需要知道了。”

“噢?”哲人会心一笑。

年轻人突然发现,其实,哲人和我们一样,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平凡的小人物罢了……

是啊!哲人在这里把旅程分成了三段。这就好比我们人生中的三个阶段: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在青年时期,年轻人挑选了自己认为是最美好、最纯真的事物,就像他天真烂漫的童年一样,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只是单纯地认为它美丽,便捡起它;在中年,他挑选了自己认为是最实在、最需要的事物,正如成年人一样,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负担,时刻要为一家上下打点一切,时刻都要保持着理性的头脑;在老年,他挑选了自己认为是可以轻易得到,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事物。或许老人们历经沧桑之后,已经懂得,原来他们最重要的事物,是眼前不被人重视的事物。

最后,回顾一生,我们才发现,人的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人生里程跌宕起伏,而这样的生活,也不再是一片空白,不再是毫无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必须要肩负起生活的责任。也许,我们会感到生活的压力,也许,这一份份的压力会越来越重,但在每一份重量增加的同时,我们会得到惊喜,得到安慰,抑或是悲伤,抑或是痛苦。可人生,谁不是忽喜忽悲,苦乐参半呢?如果人生没有起起伏伏,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生活,不是平坦的,但在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在回顾这三段旅程的那一刻,这个年轻人也许比谁都自信,比谁都骄傲。因为,他有充实的生活!所以,他又何必为怎样减轻这沉重而苦恼呢?

著名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社会的动物”。但是,要从内心考问人自身的话,恐怕不尽如此。

七、社会的动物

有两个朋友聊天,谈到“人是社会的动物”时,其中一个发感慨道:非也,蜜蜂才是“社会动物”!蚂蚁才是“社会动物”!因为它们离开了自己的“社会”是无论如何也活不下去的;而人只有将自己与社会群体区别开来的时候,才能体现其“人”的尊严!

这话同我们接受的理论截然相反,仔细想想,虽有偏颇之处,却又隐含着部分真理。同样偏颇的真理也曾被哲学家和艺术家们演绎再三,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谈到,人对他人的妨碍不仅是物质性的,而且是精神性的。人的行为,人的语言,甚至仅仅是一个眼神——“注视”,都可能含有限制他人自由、窥视他人隐私的用意。因此,在《间隔》一剧中,他企图通过三个亡灵在地狱中的关系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你们的印象中,地狱该有硫黄,有熊熊的火堆,有用来烙人的铁条……啊!真是天大的笑话!用不着铁条,他人就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