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可以满足我们肉体的需要,解决我们的生活需求,但它洞察不了人生的意义。智慧看似没有实际效用,却能让我们洞察人生进退,超越生死轮回。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辩乎器者是知,辨乎道者才是智。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孔子也说,智者无惑。所谓无惑,并不是说某人成了一个无所不知的人;而是说他已经洞察了人生的精髓,进入了宠辱不惊、绝对澄明之境。
每个人都知道一张10元钞票与100元钞票的区别,却很少有人能用肉眼辨别一张100元钞票是真钞还是假钞。笔者就曾经在市集上看到一个卖青菜的农民,手里捏着收到的一张100元假钞票啕嚎大哭,并且悔恨地大骂自己是一个不能辨别真假的傻瓜。但是,即使他能够辨别这张钞票的真伪,又如何去辨别假奶粉、假文凭、假论文、假食油等等数不清的假冒之物呢?
由此看来,辨物是一个方面,而修德又是另一个方面。能辨物则不惑于利,能修德则不惑于道。而真正的智者不仅要能辨物,更要修德;既不惑于利,又不惑于道。这样看来,“智者不惑”就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更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智者,既有智力的测试,更要有道德的检验,只有都有合格了,才能称得上是明慧不惑的智者。
《庄子》里头有一句话,其实也是一个人生的境界:“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即当全世界都夸你的时候,你也不加劝勉,不往前多走一步;“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即当全世界都在非难、责怪、说你错了的时候,你内心也没有丝毫沮丧。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一个人要能够确定自己的内心和外在有什么区分,要能够明辨荣辱,做到这样也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外在哪怕有一万个声音,就算内在只有一个声音,它也是内心的判断。什么样的人有这样笃定的判断呢?智者有,只有智者才能不惑。
看汉字迷惑的“惑”,上面是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什么叫做“或者”?数学里有或然率,就是可以这样,可以那样,即为“或者”。其实这个“或者”,就是外在丰富的选择。今天的世界选什么都可以,但是你能否选得好呢?这取决于你心的大与小。我们想一想,外在的一个心和内在的一个心,两者之间一直在抗衡。如果外在很大,内在很小,被压垮了,人就陷入迷惑;如果外在不变,内心很大,拖住了,视为不惑。
所以惑与不惑,就是外在世界和笃定内心的较量,这是一生的较量。不一定是人至四十会不惑,人的迷惑是伴随一生的,没有哪一页神奇的日历撕下去,突然就变成智者。人心的感悟都是终其一生的。所谓智者不惑,其实是考量了我们内心太多太多的判断。
四、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宋朝哲学家程颐有一句名言:“诚者无妄。”他解释说:“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君子恭以永心,诚以永性。”人,要对自己的言语非常重视,每一次讲话之前都应三思,思考这句话可不可以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我有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君子每一次讲话,都很怕自己没有办法做到。“君子耻之”,这个“耻”,就是认为自己讲出来的话,如果做不到,是一个很大的耻辱。
从哲学上讲,诚实是一种信仰,体现了一个人内心中对“真实世界的”的信念。正如英国哲学家威廉姆斯在回答美国《高等教育年鉴》杂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诚实就是对真理的一种态度,就是承认真理的存在。他说:“我用真理一词,是指我们关于世界所说的信念、推测或事情,它们或真或假。而真理性则是人们态度的一种品质。它涉及的是人们对真理的关系。有许多人极其偏好真理性,就是说,他们想要揭露虚假的骗局,他们不想受到欺骗,但是其中很多人却对存在真理这件事情变得非常怀疑了,特别是在历史领域。我认为,这就是使得他们对诚实和准确的关心变得完全空洞无物了。”
看到的是什么,就说什么,心里头怎么想的,就让它怎么表现出来,这是诚实的表现。诚实最主要的在于“不假不欺”——“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诚实的人总是以真实的一面出现在世人面前,不管什么人,也不管什么时候。所以,诚实的人总能赢得普遍的信任。我们通常总是把“诚实”与“可信”连起来说,这其中“诚实”是前提,是原因,“可信”是结果。关于人的美德,可以列举出很多,“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讲诚实的巨大作用。诚实,表现在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上,尤其显得难能可贵,这更需要一种勇气。
不诚实有可能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狐狸尾巴肯定会露出来,而且从此失去人们的信任,实在有点得不偿失。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让我们以诚实来体现尊重生命、尊重生活的执著。
先秦儒家重视以诚心为基本内容的修身之道,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后世受到从天子到庶民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皇帝也主张以至诚治天下。
唐太宗时期,有人上书给太宗,请求清除善于谄媚的臣子。太宗问:“可谁是善于谄媚的臣子呢?”上书的人献策回答说:“我住在偏僻的乡野,不能完全清楚谁是这样的人,您可以考验他们,在与大臣们谈话时,假装生气来试探他们,那些坚持真理而不屈服于您生气的人,就是正直的大臣;而那些看到您生气,惧怕您的威严,依顺您的旨意的,就是谄媚的大臣。”太宗听完他的话,说:“国君好比水源,大臣好比水流,水源要是浑浊,而要水流清澈,那是不可能的。国君自己作假,怎么能要求大臣们正直呢?我相信用至诚之心能治理天下,所以不愿意像以前的帝王那样用诡诈的手段对待臣下,您的法子虽然很好,可惜我不能采用。”
五、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离娄下》中有这么一段著名的话:“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别人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经常尊敬他。在这里,孟子强调君子的居心要合乎仁,合乎礼。这是一段典型的劝人互爱互敬的文字,在论述中又强调了个人修养中的反躬自省,读起来使人感到与西方基督教的精神有相通之处。就像我们今天流行的歌曲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是社会的动物,免不了和他人打交道。尤其是在今天,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与他人相处,似乎更是成了一个非常重要且又十分困难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了,感情薄利,信任少了,于是在红尘滚滚的凡尘俗世面前,为人处世也成了一门必须学习并且要时常温习的功课。其实为人处世很简单,却又很难做到。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鲁迅先生就曾经非常形象地比喻过“爱人者”和“爱己者”的关系:“爱人者与爱己者间的爱情,就像桨与舟,舟失了桨,未必行不得,但其速慢;桨失了舟,却失却了它作为桨的意义,变成了两片废木头。唯一的用处,恐怕只堪拿去烧柴了吧!”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王嬴政自称秦始皇,千古留名。然而,人固有一死,他又留下了什么呢?是“千古一帝”之称,还是大兴土木之后的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凄美传说?秦王朝繁重的徭役,严酷的刑罚,使人民有了无尽的怨言,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可以雄霸一时,却不能在人们心中留下永恒的爱的丰碑,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呀!
只有去爱每一个人,爱才不至于自私、褊狭,才不至于像脱水的花朵般凋败、萎缩,才不至于像破了的水器无法盛水。自称西楚霸王的项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壮,却无真挚的爱民之心,刚愎自用。他的部下在百姓中间为非作歹,烧杀掠夺,终于激起民愤,而他也最终自刎于乌江岸旁。项羽有爱吗?有,但他的爱却过于狭隘,最后只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下场。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丰富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去享受别人的爱给自己带来的无尽的快乐与活力。
玫瑰赠人,手留余香。爱心赠人,心有光芒。爱人者,人恒爱之。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关键是要有行动的热情。如果人人都有行动的热情,许多人际之间的矛盾纠葛就会消弥于无形,许多事情就要好办得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高了。
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则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所推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们姑且不论那些宰相是不是都是有肚量的人,但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宽广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宽广的胸怀之所以值得尊敬,是因为它难能可贵,是一种不经历千般磨难就无法修炼出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每喜欢听美言,却漠视了“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人们常常崇拜名人,却无法忍受名人背后的“虚假人生”;人们往往向往世外桃源,却忘却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坎坷。这就是现实中的人们,他可以接受的是抬头可见的阳光,却没留意自己身后的阴影;他只能看见灿烂,却不见灿烂过后的阴霾。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指责时,他会感到不满,认为是别人尖酸刻薄、睚眦必报。然而,他却忘了审视自己“背后的故事”,忘了再三思索检讨自己的“记事本”,忘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真理。在种种忘记中,他最终也会忘记自我的所在,囿于原地,止步不前。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然而,在当今这个张扬个性的社会,又有多少人会如此豁达大度呢?或者,我们该学会的是审视自我,该接受的是批评,该拥有的是忍耐和包容。
当卓别林本人参加模仿自己的比赛而仅获得第二名时,他对评论家的评判感到尴尬和不满。虽然这事具有讽刺意味,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模仿者的表演功力不可小觑。本可一笑了之的事情却遭到卓别林的炮轰,这说明卓别林没有宽广的胸襟去包容别人的批评与评价,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王朔曾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我看金庸》一文,对金庸的武侠小说加以猛烈攻击,将金庸小说与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四大天王”合称“四大俗”。金庸先生面对批评平静地说:“毁誉是人生中的常事,不足为奇,王朔先生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才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又说:“我很感谢许许多多的读者对我的小说的喜爱和热情,他们已经待我太好了,也就是说,上天已经待我太好了。既享受了这么多的幸福,偶尔给人骂了几句,命中该有的,不会不开心的。”
金庸先生是现代武侠小说公认的泰斗,名气不可谓不响,学问不可谓不深,于武侠小说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以他的名望,完全可以对王朔的贬低反戈一击。然而在面对他人的批评时,他却没有暴跳如雷,而是用一颗包容的心,用他那宽广的胸襟去正视自己,去感谢别人,这就是正人君子的风范,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也只有在不断地批评中发现不足,观己之短,容人之长,以一颗包容的心接受批评,才能不懈倦怠,完善自我,更上层楼。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心胸宽广之人往往都是乐观之人,他们在遇到困境时,除了会本能地承认事实、摆脱自我纠缠外,还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思维习惯。这种趋利避害,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保持和谐稳定的情绪。有位哲人说:“所谓幸福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意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是只记得与此相反内容的人。”拥有豁达的心境,你便会明白即使是一个面包,对于乞丐来说也是一种满足。
以包容的态度处世,不仅是做人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智慧。包容体现的是一种人生的高度。“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包容者定然是善良睿智而又胸怀博大之人。所以,包容当是有为人生的态度,是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由此看来,我们应该具有宽广的胸襟,造就一颗包容的心,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蔚蓝天空!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永存于心!让我们牢牢记住:“天空可以包容一切,而人心可以包容天空。”
七、慎独的功夫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哲学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它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按照郑玄先生的注释,“独”是指“独居”“独处”,“慎独”就是谨慎自己在独居、独处时的言语、行为。如在《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一语后,郑玄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按照现在人的话来说,“慎独”就是人们在独处之际仍能保持道德的操守,独善其身。“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佛家讲:“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在这里,观心,指观察一切事物,当自我反省解。据《辞海》注:“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妄穷而真独露:妄,妄见,妄念。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皆非真有,肯定存在就是妄见。真,真境,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槃境界。机趣:机是极细致;趣,当境地解,即隐微的境地。大惭忸:惭忸是惭愧、羞愧,此指很惭愧。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一个人独坐静思省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皓月当空,心旷神怡,精神十分舒畅,感觉体会到了毫无杂念的细微境界。假如这种真心能够常在,自己也已经感到真心,却偏偏难以全消妄念,于是心灵上会感到惭愧不安,并在此中感到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
“慎独”须静。蜀汉名臣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明志”,就是说不会被利欲熏心,而能保持高洁的志气。而古人所谓“丧节”则与此相反,是指丧失节操,节本来指“竹节”,在此则用以表示人所应该遵守的本分,凡是有廉耻心的人,都不能为了名利,而出卖自己的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