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配置的概念
1.资源配置的经济学概念。经济资源的归宿在于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因此,有必要讨论一下资源配置的概念。一般地说,资源配置表现为一种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的要求。我们说一种资源的配置状态,一般要给出三个基本要素:数量、时间、空间。资源配置不仅取决于这种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平均成本及经济效益),也取决于资源使用的增量要求。平均资源利用效益好并不意味着有增加资源投入的必要,有可能在新增资源投入的同时而新增效果却是零值甚至是负值。这就是现代经济分析中不仅广泛使用平均的数量分析,而且更重视增量的或边际的数量分析的意义。经济学的分析表明:真正决定资源合理投向的重要指标,是资源的边际产出率。资源配置在时间上的要求可以区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资源具有时间价值,是资源经济分析的重要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原则,不同时间使用等量资源,具有不同的价值。在将不同时期使用的资源,比较使用的成本及收益时,必须进行时间的修正。对资源时间价值的分析,是现代经济科学的重大发展。资源配置的空间要求有两层意思:一是同种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的配置,二是资源在不同地区的配置。资源如何在产业间及地区间配置,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核心内容。
2.资源配置的数量概念。资源配置的数量,包括增量与存量、平均量与边际量两组概念。资源的存量是指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某种资源的拥有量。资源的增量是指在一定范围(地区、部门或企业)内及一定时间内某种资源的增加量。增加量是对存量的调整。资源的平均量包括资源的平均消耗量、平均输出量、平均调入量等。资源的边际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资源投入量(称边际生产需求),或者最后一个单位的资源投入量(称边际资源投入)。经济学上需要计算平均成本和平均效益,也要计算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这是由于资源与产出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关系,也就是说投入的每一个单位资源,随着产出规模的增长,其相应增加的产出是不相同的。因此在资源配置上考虑经济效益必须要求注重资源投入的边际效果,而不仅仅是计算其平均效果。
3.资源合理配置的概念。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有两种表述方式:(1)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化的效益。(2)为取得预定的效益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按第一种表述,要求在一定量的各种资源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合理安排、组合,以追求产出的效益最大化。这里资源的可供量限制是约束条件,而效益最大化是目标函数.因而它对应着一个求最大化的最优规划问题。按第二种表述,为了既定的效益目标,如何合理地组织、安排各种资源的使用,使总的资源成本最小。这里效益达到的值是约束条件,资源总成本最小是目标函数,因而它对应着一个最小化的最优规划问题。
我们知道,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本身是分层次性的,一个家庭或个人拥有一定的资源,可以追求在其资源使用中的最大效益。或者为达到某一福利目标追求最节省自己资源耗费的选择。一个企业,在其有限的资财能力之下,有如何分配使用资源取得最好的企业收益问题,或为实现某一企业目标如何选择资源投入以使代价最小的问题。对于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同样存在有限的本地区、本部门拥有资源的范围,必须考虑如何合理地分配、交换资源。以取得最大的效益,或用最少的资源代价来实现某地区或某部门的某一发展目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政府如何通过最有效的政策杠杆,调节有限的社会资源配置以实现最快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一个资源在宏观范围内的合理配置问题。这样,个人、企业、部门以及地区和中央政府都面临着资源配置问题。在资源配置上用哪种表述,依问题的具体性质而定。但一般来说,对于完成一个预定目标的资源配置问题,使用第二种表述,而对于总体上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一般取第一种表述方式,即把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作为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二、资源配置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不管关于效益目标函数的表述如何复杂,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标准,就是要使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生产较多的消费品和服务,或者为了实现一定的产出,尽可能地节省资源的投入。这个经济效益的概念,讲的是生产过程的效益,它是指有限的资源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消费品及服务。从总体上评价经济中的最大商品和服务产品是数量,尚有许多争议,但就目前的认识水平来说,GDP仍不失为一种可接受的综合性指标之一。因此,按照经济效益原则,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尽可能大的增长。只有创造尽可能高的产出,才有社会产品和服务正确合理地分配的物质基础。
2.社会效益原则。一种资源分配符合上述经济效益原则,并不能代表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的全部内容。合理配置资源,还必须考虑到用资源产出的产品和服务与社会需求如何最好的适应问题,不仅要求最有效地进行生产,同时也要求社会最有效地分配生产和服务,实现最有效的消费。不解决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效益问题,生产中的效益或经济效益就不能最终实现。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效率或社会福利理论,讨论的出发点是所谓消费者“效用”问题。认为全部的社会福利应该是全部消费者效用的总和。而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准则就是应该使效用总和最大化。消费者的效用,与其所享用的消费物品的数量、品种有关,也与消费者的收入有关,由消费内容及收入决定的效用的表达式,称为消费者的福利函数。社会的福利函数则是全社会中消费者福利函数的总和。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考虑社会效益的标准,除了分配与消费方面的因素外,还有社会文化、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效益。这里的意义是:(1)对于所有的资源配置项目,必须考虑这些项目各个方面的社会效果,在经济效益相等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社会效益大的项目;在经济效益不等的情况下,应以社会效益的显著程度给予权衡。(2)对于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纯社会性的资源配置项目,如建设党校、文化场所、社会保障事业以及其他的公共事业,按照社会效益的原则,在项目设立时应在资源的其他投向可能的范围内进行权衡。立项后,应考虑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来实现项目的目标。
3.生态效益原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包括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自然要求。具有高效益的最大产出和公平的分配并不能保证对生态环境的充分保护,因而不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充分条件。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总体,是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组完整的准则。生态效益原则可以作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生态环境为一种资源。生态环境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的所有者是人类社会。任何在地球上的人类工程,任何一种经济资源的生产、分配、消费方式都必然地与人类的生态环境相交流。一个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际上是生态作为一种资源向项目的投入。许多污染性大的项目。在不计其他生态投入的成本时,可能计算出十分高的投资或资源利用效果,但考虑了生态投入以后,其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例如森林砍伐,如果仅仅考虑以森林培育及砍伐过程中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作为成本,则经济效益是比较高的。当进一步考虑到由于失去森林而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时,我们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就要加倍计算了。生态环境作为人类共有的资源,并不能像其他的经济资源一样用货币的价值尺度来衡量这种资源的投入或损失。在生态环境的定量化并建立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资源共同的度量标准方面,存在着许多尚未克服的困难。这种困难也影响了人们使用生态环境效益原则对经济资源分配的合理性进行准确的评价。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是一种福利。人们像消费其他的物品和服务一样同时也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福利。在高度工业化的当今世界,和暖的阳光、清洁的空气、纯净的水以至优美的景致。不仅使人们身体健康长寿,同时也使人们心旷神怡。因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疑是对人民福利的损害,是与资源配置的目标不一致的。污染对于人们福利的影响,常被作为现代经济学中的外部不经济的例子。即当一个企业向河流或其他水域排污时,尽管该企业本身也受到损害,但它可能由于节省了治理的费用而大受其益。依赖被污染水域生活的所有人则为此付出了代价,减少了原有的福利。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人们的福利损失可以用人们在净化水上所付出的代价来衡量。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福利损失不能直接计量。
4.综合效益原则。根据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资源配置的效益可以分为三大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这种效益在一个具体的配置项目中可能相互依存,彼此正相关。例如在条件适宜的荒坡上投入人力、物力资源发展蚕桑生产,它具有十分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种桑树绿化了荒坡,养蚕的蚕粪又肥地种桑。桑树长得好,减少了水土流失,美化了环境,还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非常高。但有的资源利用项目的各种效益可能互相排斥。例如,发展工业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完善自动化的手段势必排斥了劳动的密集而危及就业,因此对一个具体的资源配置方案,必须全面衡量各种效益并进行利弊的权衡,只有发展那些综合效益高的项目,按综合效益的原则实行资源分配的价值取向,社会资源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