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资源经济学
18811900000004

第4章 资源权力结构和资源系统(2)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界以不断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消费需求的能力,但这只是最基本的涵义。从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生产力的构成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存量性生产力,即以自然形态存在或流动的生产力,如土地资源、矿业资源、动力资源、淡水资源、海水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等。(2)机理性生产力。即以动态形式存在并启动存量生产力发挥作用的生产力。如资本生产力、科技生产力、劳动力、信息生产力等。(3)调控性生产力,即以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机制形态存在并对存量生产力和机理生产力施加控制影响的生产力。如计划配置生产力的机制,市场配置生产力的机制、计划与市场双向配置生产力的机制等。

可见,资源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基础和核心。资源生产力就是指存量性生产力。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分析。一个国家的资源生产力还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素:一是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的好坏(如空间距离、海运条件、航运条件、陆运条件等)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水平。二是生态状况。生态状况包括气候条件和环境质量,尤其是森林覆盖率和绿色植被覆盖率。三是资源生产力的现实开发能力和后续开发潜力。一般来说,后续资源开发潜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作为资源生产力,它与狭义的生产力概念(劳动者与劳动资料,或生产力二要素论)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说,机理生产力的变化进步较快,如通过引进外资增加智力投入,发展信息通讯业等,就可以做到,通过经济改革可以提高配置生产力的效率,但资源生产力的开发利用却会受到库存量大小、开发成本高低、资源预期收益,以及资源使用期限等各方面的限制。虽然有的国家可以通过进口资源产品缓解资源矛盾,但世界性的资源稀缺现实和进口成本的高昂,加大国内资源供需缺口是必然的。

资源生产力的最大特征,是资源的有限性或不可再生性。原始资源生产力基本上都是处在自然状态的,或者说是未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形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勘测手段的现代化加快了资源开发的步伐,但总是赶不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资源短缺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了弥补资源供给的缺口,各国的科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开始全力研究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并形成了普遍的几点共识:(1)资源是决定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资源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最基本的生产力;(2)研究资源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因此,节约使用资源就是开发资源;(3)资源战略的多方位选择。在资本战略(增加投资)、价格战略、人力资本战略与资源战略之间,应突出资源战略的地位。对资源战略的论证和选择要充分依据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弹性理论和历史学派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单方面追求资本投入和市场取向竞争,会降低资源实际配置的效率。

四、资源系统

1.资源系统的特点。经济资源作为一般资源的一个子系统,不同于地理资源,它是指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的、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因此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使用用途的可选择性,是经济资源区别其他类型资源的一组完备的特征。(1)经济资源是指在人类所需求的一般资财中,作为生产投资要素的那部分资财。包括人类生产的物质原料、布局场所、劳动工具及劳动力等。(2)这一经济资源概念,把作为人类产品的许多最终商品排除在资源概念之外。而只讨论作为生产要素的物品,使资源经济学的讨论能比较明确地区别于一般商品的经济科学。当然,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人类对经济资源的认识也是不断拓广和加深的,原来未列入经济资源考察的许多自然物,逐步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例如,我们在没有认识放射性现象以前,放射性矿产铀矿就不被认为是经济资源。大多数矿物都有类似的从非经济资源到经济资源的发展史。(3)经济资源是指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稀缺的那部分资源。如果一种资源具有有用性,但不稀缺,而是取之不尽的,则不属于经济资源讨论的范围。例如阳光、空气资源,它们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资源,但由于其广泛而丰富地存在于地球,并不存在分配问题,不需要为它们订出价格,因而也不视为经济资源。当然,在现代环境科学中,阳光、空气、水体等是重要的环境资源。从环境科学的意义上看。清洁的空气、水及阳光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是要合理地规划利用和有效地保护。因此。环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资源,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的稀缺的物质资源,仍然可视为一种经济性资源。(4)经济资源是指其用途具有选择性的那种资源。如果一种资源既有用又稀缺,但其使用只有惟一的用途,这样就不存在分配问题,也不为经济学所讨论,故也不属于经济资源。

由经济资源的上述三个特点可以知道,经济资源的概念与地理资源的概念是不同的。有的经济资源属于地理资源的范畴。如土地、生物及矿产,有的则不属于地理资源的范畴,如人的智力、信息资源等。更重要的是,由经济资源的特征可以推知,经济资源是不断扩展的范畴,经济资源的内容随着人类对物质有用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的认识的发展而拓广,而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科学的认识、管理和利用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涵。

2.资源大系统的内部联系。(1)自然资源子系统中各类资源的联系。自然资源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关联构成一种因果明晰的资源系统。在各类自然资源内部,各种资源互相关联。例如生物资源从植物到动物,构成生物群落,由其相生与相克关系形成生物链。在生物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循环中,植物是有机物质的生产者,它把自然界的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供动物消费,并使其中一部分的植物能转化成动物能,微生物分解者把动植物的有机物质分解或还原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度供植物利用。在水资源内部,地表、地下、海洋水在不断地蒸发、凝结、下降过程中相互转换形成运动的平衡。在土地资源内部,耕地、山地与沙丘、滩涂之间,水面与陆地之间也随着地质运动不断的变迁,在动力地质作用下,沧海桑田,河东河西。(2)各大类资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关联。土地是一切资源的载体,土地中的矿物加上水和太阳能是生物生存与生长的主要条件。同时,矿产能源除核能外,均为生物沉积经漫长的地质时期而形成。土壤本身就是矿石风化的结果。总之,自然资源是处在一种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之中。人力资源来源于人类的生产,而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可以互相转换。教育与学习,是促使人力资源转化升级的因素。在资本资源子系统内部,实物资本、金融资本之间也存在相互的关联。这是因为,实物资本的形成必以等量的金融资本的支出为前提,金融资本与实物资本可以形成一种相互交换的关系。实物资本又是通过生产过程获得金融资本的必要手段。同时,资本可以在不同的生产领域转换,根据可得的其他资源的情况及市场最终需求的情况不断调整实物资本分配的方向。在调整运动中,最基本的依据因素就是信息。(3)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之间的联系不仅和各种资源内部存在着有机联系,在各大类资源之间也存在着有机联系。自然资源是各类资源形成的物质基础或终极来源。没有自然资源,没有自然界和基本的物质及能量供给,人类就不能生存,就更谈不上资本资源。因此可以说,自然资源是经济资源的基础。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的核心。因为一切经济资源都是相对于人类生产来说的,只有那种能与人力相结合而进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才称得上自然资源,因此自然资源并不能脱离人力资源而单独地成立。而资本资源直接就是以人类劳动的产品性质出现的。资本资源是自然及人力资源的升华。这是由于资本资源本身就是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相结合的产物,它是自然资源通过人类劳动、加工走向最终人类需求的手段和桥梁。资本资源的形式结构。决定着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需求及其相互结合的结构。各种信息资源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运动的相互联系方式,同时它也以各种资源作为其载体而存在和传输。例如作为信息资源重要内容的人类知识的创新成果,就和相应的人力资源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