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以本地黄牛为主,还有秦川牛和黑白花牛等,这些牛种全县均有分布。土种黄牛属蒙古牛类型,多为黑色,少数为栗黄色,体格小,腿短,颈单薄,胸窄浅,主要用于生产劳动,耐粗饲料,抗病力强,但役力、产肉量均不及改良牛,而且本地黄牛退化现象比较严重。据1980年调查,本地公(阉)牛、母牛平均体高比1958年分别下降4.1厘米和2.9厘米。1950年共有7400头,1973年1.46万头。秦川牛引进始于1970年,1973年引进56头,办起吹麻滩秦川牛繁殖场。秦川牛纯种繁殖,因气候原因和饲养条件的限制,与原产地有很大差异,还存在牛种退化现象,但用种公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很好。1978年以来,应用西门达尔牛、海福特牛、黑白花牛、短角牛、秦川牛、利木辛牛等良种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显著,推动了积石山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牦牛从青海省及甘南藏族自治州购入,体型较矮,体质坚实,多为黑自或褐色,下腹肩股等部密生长毛,尾毛蓬松,耐寒粗饲,爬山性能好,适宜于野外生存和繁殖,便于群体过牧,主要分布于积石山麓地带。
犏牛多为公牦牛与雌黄牛杂交种,体格高大,寿命长(一般达15~20年),耐粗饲,善爬坡,使役灵活,耐苦役,抗病力强,是山区农户喜爱的役用牛。
马以本地马为主,这类马原为蒙古血统马,多年来从甘南引进,数量较多的是河曲马,用于改良本地马,现多为河曲马和高血河曲马。主要分布于山阴地区,用于使役与交通工具和繁殖,因其料口较大,饲养量受到限制。1950年有900匹,1957年有1000匹,目前,由于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和拖拉机、三轮、小四轮等农用机械的普通使用,马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功能逐渐缩减,而马的数量也急剧缩减。
驴多以本地土种驴为主,主要分布于干旱山区,体格小,灵活,抗病力强,耐粗饲,料口小,性格温顺,使役方便,是干旱山区理想的驮运工具。1950年8200头,1957年有7400头,1965~1978年有5000~6000头。近几年,驴与马的命运大体相似,又加上大量的驴贩子贩运到外地作为城市人餐桌上的美味食品,驴的饲养数量急剧减小。
骡有驴骡和马骡之分,体质坚实,抗病力强,耐苦役,寿命长(正常情况下25~30岁),是农村耕地、驮运、乘骑的理想工具。全县均有分布,干旱山区居多。1950年有2400头,1957年1500头,1978年3200头。
羊以本地绵羊为主,属蒙藏杂交羊血统,粗毛,体质坚实,公羊多有螺旋状角,母羊多无角,尾形为三角形或圆形脂尾,毛多为白色。体型小,产肉产毛量低(成年羊平均体重35公斤,剪毛平均1.5公斤),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从1958年开始,陆续引进新疆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山东小尾寒羊等改良本地羊。
山羊纯属地方品种,其特点是产羔率高,易成活,抗寒抗病力强.耐粗饲.陡坡石崖均可放牧。粗毛,年产毛0.2~0.8公斤,平均体重17公斤,多分布于干旱和山阴地区。
猪类在1949年前,多系八眉猪型的青海马营猪。20世纪50至60年代引进苏白、巴克夏、长白等良种猪,土种猪逐渐被杂交改良猪所代替,其中土种杂交配种猪以其体驱较长、四肢健壮、生长发育快深受饲养户喜爱。
鸡以本地鸡为主,以后陆续引进来航、芦花等优良鸡种进行改良。1980年前土种鸡占鸡总数的。70%左右。1980年,全县养鸡6.37万只。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到198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898.9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95.97万元,占78.78%,林业产值29.65万元,占1.56%,牧业产值280.05万元,占14.75%,副业产值93.31万元,占4.91%。
)第三节积石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的产业政策发生了变化,投资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从1981年到1989年,全国基本建设累计投资9000多亿元,东南沿海地区投资占82%。同时,国家在其他政策投入上也明显倾向于东部发达地区,如对外开放程度、市场机制导入强度等方面,给予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宽松得多的政策环境,使东部地区经济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带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消费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与此同时,西部民族地区以重化工、原材料生产和军工为主的工业企业仍按计划经济生产与经营,出现了大面积亏损。从所有制结构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较早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乡镇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而西部民族地区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开放度与市场体制的形成与完善也相对滞后。这一时期,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总量上很低,在质量上很差,东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很大差距,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仅以1990、1995、199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东部与中部、西部的比例。1990年为1:0.64:0.55.1995年变成1:0.57:0.46,1997年为1:0.57:0.4.5。这说明90年代以来中西部地区人均经济总量与东部的差距是呈扩大趋势,并且扩大的幅度不小。而这种差距在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显得更明显。积石山县今后的发展一定要在看到优势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国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全国经济建设中,采用“均衡发展战略”,国内区域发展差距不突出;1978年以后,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国家在沿海开放地区曾经实行优惠政策,减免税收,使得这些地区在吸收外来资金上占有优势。中央政府还对某些基础性产品的价格政策进行垄断。一些不发达地区是原料产地,能源、矿产是他们的输出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由中央政府控制,价格一直偏低,而制成品的价格放开得早,价格已经不再是计划时代的低价。这种价格机制使得不发达地区以廉价的方式卖出能源和原料,以“高价”购入制成品,这种买卖过程等于不发达地区在补贴发达地区。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我国的国土规模、自然条件、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很大,地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一直存在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国内长期政治经济现象。开放地区的经济活动的规则、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已经接受了很多外来的东西,呈明显的开放性,与发达国家的距离逐步缩小,而中西部地区与开放地区拉大了差距。
二、开发资金严重短缺,缺乏经济增长后劲
资金在现代开发中居于主要位置,资金的到位率直接关系着开发的成败,民族地区发展资金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中央政府的划拨和直接投资,国家银行的政策性信贷,引进的外资,东部和中部流入的投资,自身积累的资金等。在改革开放后,国家重点开发东部,支持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各种资金投入量相对比西部多,东部地区得到较快发展,东西差距逐步拉大,这客观上阻碍了民族地区资本市场的培育、形成和有效扩张,民族地区在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交通通讯、市场机制等很多方面都与东部有很大差距,而市场需求和价值法则决定资本总是向投资收益率高的地区流动,所以,投资者更偏好各种基本条件完备、回报率较高的东部地区。在金融货币管理上,国家实行统一的存贷利率和法定;隹备率,在实际利率东高西低的情况下,民族地区不仅很难吸引外部的资金流入,而且连区内的资金也会大量流向东部,事实上用于支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比起东部是非常少的。在此情况下,即使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尽其所能地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也难以吸引流动性大的资金投向他们的辖区。另外,民族地区各项改革滞后,也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育,造成资本市场总量少、规模小,吸引外部资金能力差的现状,使得金融创新能力落后于发达地区。外部资金流入的短缺和本地区资金积累能力弱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民族地区发展资金长期严重不足,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积石山县经济基础脆弱,财政困难,是一个典型的吃饭财政,保吃饭与搞建设的矛盾非常尖锐;市场条件处于劣势,特色经济还未形成规模,县穷民穷的问题十分突出,开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自治县开发进程。
三、社会发育程度低,各类人才奇缺
民族地区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帮助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原有社会形态遗留的影响,不同程度存在于少数民族之中,制约着它们的发展进步。大多数民族地区普遍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分工程度低,经济发展能力差,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现代社会和外部世界了解少,常常对外部世界怀有恐惧感,排斥外来事物,拒绝新的生活方式。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前面已谈及的严酷自然生态环境、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一样,虽然它不能直接阻碍经济发展,但它的影响是严重的,而且在短期内很难根本改变。这样,就必然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腾飞。民族地区教育落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学校布点散,规模小,入学率低,效益差;在科技上,主要是专业技术人才少,科技力量薄弱,对科技的应用程度低。在文化生活上,民族地区普遍存在文化事业落后,现代文化对群众影响小,人们仍生活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致使他们保守落后。落后的科学文化教育,直接造成民族地区人口素质低。由于“人口分母效应”和经济“有增长无发展”,民族地区将进入“恶性贫困循环”的人口陷阱。同时,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加剧了人口与耕地、草地等矛盾,使本已严酷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更加严重,从而造成该地区的经济更难快速发展起来。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各类物质资本,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掌握技术、信息等精神文化资源的人。而自治县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环境里,教育落后,教育投入稀少,自己培养的乡土人才少,层次低,加上自身条件严酷,对人才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制约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自然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繁
积石山县是一个干旱半干旱、高寒阴湿、灾害频发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极大地限制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为了生存,只有加大向大自然索取的力度,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滥伐乱砍等人为的破坏因素更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一是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春季的连阴雨和倒春寒,夏秋季的大暴雨和冰雹,盛夏的干旱,秋季的连阴雨、低温、霜冻及各类作物的病虫鼠害。据《积石山县志》记载:旱灾几乎每年发生,雹灾平均每年9.4次,连阴雨雪每年春秋季有2~3次,霜冻和病虫鼠害几乎年年发生。这些灾害常常导致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尤其是春秋季的连阴雨雪过后,山阴、二阴地区土壤过湿,播种期推迟,已播作物会因土壤板结而不出苗,种子埋在湿土里时间过长易形成烂种。1998年和1999年,积石山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粮食严重减产。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抗蚀性能弱,加之人们长期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导致并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冲毁土地,破坏农田,造成土层变薄,肥力降低,生态恶化,影响气候,而气候的改变反过来又加剧了干旱程度和洪水灾害,进一步危及工农业生产和积石山县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发达的交通通讯以及其他服务设施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对发达的基础设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要素竞争中处于劣势。积石山县没有铁路,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上,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县境内只有纵贯全县南北的省道——临大公路一条油路,道路通行能力极差,通讯和其他服务设施也都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我们知道,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保障,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通过健全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服务以吸引投资,寻找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可以说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主要是信息,而积石山县网络基础差,人均电脑网络等拥有量极低,这就使自治县开发难以溶入信息经济的大潮中。
六、人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
积石山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比重悬殊,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具体表现为“三大三小”: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三产业比重小;种植业比重大,林牧渔业比重小;粮食作物比重大,经济作物比重小。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严重影响了积石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重过大,但基础薄弱,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
(1)劳动生产率低下。一般而言,在农业生产中,有四大生产要素: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只有这四大要素的合理结合,农业才能取得大的发展,而积石山县农业发展中资金和技术所占比重很低,耕地和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极大(耕地多为瘠薄的山地)。但由于人口的日益膨胀,人均占有耕地在不断减少。在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和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积石山县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依靠增加活劳动来增加产值,耕作粗放,加之自然条件恶劣,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劳动的实际收益十分低下,有时甚至为零,遇到灾年,还可能是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