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把健康带回家:绿色购物指南
18830700000001

第1章 为健康把关——绿色购买须知(1)

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极微量的化学物质也是有害的

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主要分为天然物质和化学物质两大类。

所谓天然物质就是指自然界所固有的,或者说是自然界所创造出的物质。例如,植物所创造出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而化学物质则是指人类通过化学合成创造出的物质。这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自然界已有的物质人工合成的物质,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C、枸橼酸等;另一种是自然界根本就不存在的化学合成物质,如农药中的滴滴涕(DDT)、六六六(BHC)、多氯联苯(PCB)、焦油色素等就属这类物质。

天然物质除明显具有毒性的物质以外,基本上都是自然界和人的身体能够接受的。通过氧的分解,又可以产生出新的物质。这种循环系统不会给自然界造成污染,也不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然而,对于自然界所没有的物质,自然界以及人体往往不具备接受它的能力。因此,它会永久性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因人体也无法分解这类物质而在人体内积存下来,对人体造成危害。现在造成环境激素(化学物质,可引起内分泌紊乱)问题突出的两种物质DDT和PCB就是其典型代表。由于这两种物质很难分解,20世纪70年代初被禁止使用。尽管如此,现在仍然可以从大气、河流、海洋以及食品中检测出这种物质。

迄今为止,关于化学物质的使用我们本着这样一个主导思想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即对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减少使用量、控制毒性的方式来发挥其作用。但是随着环境激素问题的凸显,这种主导思想的错误性也逐渐明显起来。

例如环境激素之一的三丁灰,经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的实验证明,浓度1ppt(一兆分之一的浓度单位)的三丁灰可以导致雌性贝类水生物的激素分泌紊乱,使雌性贝类水生物雄性化,长出阴茎来。而1ppt仅相当于在一个蓄水长、宽、高各为100米巨大的水池中滴入1克的三丁灰的浓度。如此的微量就会给雌性贝类水生物生殖器官带来问题,可见传统的“减量就安全”的理论是不成立的,我们必须让这样的化学物质从地球上彻底地消失。

明显构成环境激素的化学物质应该和三丁灰一样立即停止使用和生产,让它们从地球上消失。并且,对于有可能成为环境激素的物质,作为预防也应尽可能地控制使用。因为环境激素的显现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证实后再禁用将为时已晚。

1997年日本环境厅研究组列出了67种“有环境激素之嫌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三丁灰、滴滴涕(DDT)、多氯联苯(PCB)、二□英等。这67种化学物质今后极有可能成为环境激素,应尽可能控制使用。

我们认为: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学物质即使没有环境激素之嫌,也尽可能不要摄取。这是因为这些物质中有很多是人体所无法分解的,当肠道在吸收这些物质的时候,有可能以某种形式破坏人体的机能。

人体总是保持着特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恒久性。维持这种恒久性的主要是激素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现在,激素系统的紊乱已经成为问题。但是,在1990年以前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过对野生动物的观察和动物实验,我们知道了化学物质即使在极其微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内分泌紊乱。同样,今后极有可能证明化学物质在极其微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紊乱。

化学物质使变态反应迅速增加

许多人都出现过因化学物质所引起的免疫系统紊乱,这一现象并不为一般人所了解。这种免疫系统的紊乱以变态反应迅速增加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知道过敏通常以以下的形式发生:当口腔、鼻腔、皮肤等被花粉、螨虫、室内灰尘、真菌等变应原侵入时,血液中的B淋巴细胞就会做出反应,产生抗体之一的免疫球蛋白E抗体。这种免疫球蛋白E抗体附着在存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肥胖细胞的表面。肥胖细胞中堆积着许多组胺和白细胞毒素这样的生理活性物质。所谓生理活性物质是激活和抑制身体各组织和脏器功能的一种物质。组胺又具有扩张血管、收缩内脏肌肉平滑肌的功能,白细胞毒素具有同样的功能。

一旦生理活性组织因某种原因大量释放时,就会突然发生血管扩张和肌肉收缩,其结果是引发打喷嚏、流鼻涕、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导致这种大量释放的就是免疫白细胞E抗体。

如果免疫白细胞E抗体仅仅附着在肥胖细胞上是不会引起生理活性组织大量释放的,只有当变应原再度侵入,与免疫白细胞E抗体结合后,免疫白细胞E抗体才会从肥胖细胞中大量地释放出来,并引发过敏症状。

这种变态反应如果发生在支气管,就会使得支气管变细,呼吸困难。另外还会出现黏膜红肿、黏液分泌、呼吸通道狭窄、哮喘和剧烈咳嗽等现象。这就是支气管哮喘。同样的现象如果发生在鼻腔,会伴随着黏膜红肿、黏液分泌旺盛,出现流鼻涕、鼻塞等症状,这叫做过敏性鼻炎。同样的症状发生在皮肤上,就会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内的水分渗出,部分皮肤红肿,这就是荨麻疹。

变态反应虽因变应原而发生,但其病理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有时仅有变应原是不会出现过敏症状的,只因有了辅助的因素(我们把它称作助手)才促使了症状的出现。

作为辅助因素已为人们广泛了解的有柴油机车的废气和有机磷类的农药,实验已经证明这些会引发花粉症并使其恶化。

东京大学理疗内科小组用小白鼠做了以下实验:首先在小白鼠身上注射了10微克的杉树花粉变应原,接下来每4周注射1次,共16周。如果花粉作为变应原发挥了作用,就会产生针对花粉的免疫白细胞E抗体,但是老鼠的体内并没有生出免疫白细胞E抗体。接下来将柴油机发出的微粒子(DEP)混入10微克的杉树花粉过敏源中,注射在小白鼠体内,这时产生了免疫白细胞E抗体。即使减少1微克杉树花粉,也同样出现了这种情况。

也就是说仅有杉树花粉无法生成免疫白细胞E抗体,也不能够引发花粉症。但是加入了柴油机排出的微粒子后,这种花粉才会作为一种辅助因素发挥作用,引发花粉症。

通过这些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是,只凭杉树的花粉是不能引起花粉症的,只有在废气混入后才可能出现并加重症状。

柴油机车的废气还可使鸡蛋过敏程度加重。国立环境研究所藤卷秀和主任研究员的小组做过一个实验,将因柴油机燃烧不彻底而产生的微粒子和鸡蛋的蛋白质一起置入小白鼠的气管,其结果出现了肺气管周围白细胞增加、制造黏液的细胞增加的支气管哮喘症状,这种症状比只放入鸡蛋的蛋白质时要明显。

此外,日本筑波大学的研究小组还做了让吃了鸡蛋的蛋白质后开始哮喘的土拨鼠吸入内燃机废气的实验,果然症状进一步恶化了。

并且他们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内燃机排出的微粒可以提高对海胆的免疫白细胞E抗体。也就是说,内燃机排出的微粒具有增加针对各种变应原的免疫白细胞E抗体数量的作用。

在农业方面,内燃机废气也发挥着辅助的作用。日本北里大学医学部眼科的石川哲教授的研究小组做了下面这样一个实验,向因杉树花粉引起过敏性血膜炎的土拨鼠皮下注射有机磷类杀螟松,然后在2天后将杉树花粉滴入土拨鼠的眼中,观察其影响。结果表明滴入极少量的杉树花粉就可以使血膜炎严重恶化。

给土拨鼠注射相当于每千克体重一千万分之一克的极其微量的杀螟松,就会引起血膜炎的恶化,一百万分之一克和十万分之一克中间的数量可以使病症恶化达到最高峰。超过这个数量的话,症状反而会变轻。这或许会令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由于在产生变态反应时,发挥作用的一种与免疫细胞相关的酶因农药的关系不再发挥作用,不再释放组胺等。

正如以上所述,通过动物实验已经证明内燃机排出的微粒和农药等化学物质作为一种辅助因素发挥作用,使过敏程度加重。

也就是说,化学物质通过对B淋巴细胞的不必要的刺激,使原本毫无必要生成免疫白细胞E抗体的物质产生了免疫白细胞E抗体,从而引起了过敏症状。这可以称作免疫紊乱。导致这种现象的化学物质除内燃机排出的微粒和杀螟松外,还有二氧化氮、除草剂、甲醛等,食品添加剂中也有类似性质的东西。食品色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其中红色102号、黄色4号、黄色5号已经被证明可以引起荨麻疹。同时我们还知道防腐剂中的安息香酸和安息香酸钠也可以引起荨麻疹。

此外,我们认为家庭用洗涤剂所使用的合成界面活性剂和日用品中的杀虫剂、抗菌剂等也含有相同性质的物质。因此尽可能不要摄取这类化学物质。

为什么会发生化学物质过敏

过敏是花粉、螨虫、粉尘、化学物质等变应原引起身体免疫系统的反应后发生的一种病症,化学物质过敏是细胞直接对合成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出现的症状。其症状表现为眼睛疲劳、流泪、眼干、耳鸣、头痛、腹泻、心悸、胸痛、全身倦怠等,常常被误认为是感冒等其他疾病。

关于化学物质过敏症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身体对化学物质由适应到脱离的重复而引起的。也就是说,首先在每天极少量地摄取化学物质的过程中,虽对化学物质有一些变态反应,但身体却逐渐习惯了这种化学物质,变得暂时能够接受。这就是所谓的适应。但是,我们假设有一段时间,比如1周的时间没有接触这种化学物质,这就是脱离。如果以后重新接触化学物质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比以前更加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通过头痛、腹泻、全身倦怠等症状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化学物质过敏症。

然而,归根结底这只是一种假设。我们认为人类细胞对化学毒素的直接的排斥反应才应该是化学物质过敏症,也可以认为是将化学物质迅速排出体外的一种反应。流泪、流鼻涕等的症状正是这种反应的表现。

总之,防虫剂、抗菌防霉制品、防螨虫制品、家庭园艺使用的农药等所含的有害化学物质都十分有可能引起化学物质过敏症。有许多人就是在使用了这些制品后,不知不觉地患上了化学物质过敏症,并因此而苦恼。

化学物质致癌已成不争事实

现在,日本每3个病亡者中就有1个是癌症患者。虽然癌症的发病机理还没有判明,但大致原因还是清楚的。这就是放射性物质、病毒、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细胞中的基因,使其发生突然异变,其结果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癌细胞再增殖形成癌。其中化学物质的影响尤其大。

引发癌症的化学物质中的大多数都和DNA的盐基发生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结果就是发生突然异变。例如,煤烟和焦油中所含的苯并芘这样一种强性癌原性物质就和DNA的盐基部分结合。结合后的部分在形成新的DNA时会成为障碍而独立出来,不同的盐基会进人其中,这样就会出现突然异变。我们认为这也是细胞癌变的起因。

有一些化学物质在给老鼠和兔子喂食后,使它们患上了癌症,我们把这些物质叫做致癌物质。这类物质仅我们所掌握的就有400多种。这其中有很多是农药,在一些食品添加剂、家用防虫剂及家庭园艺用农药里也有这些成分。

例如蟑螂熏剂中的成分就有致癌性。这些成分还被用来制作消除宠物身上跳蚤的项圈和家庭园艺用杀虫剂,也被用来制作杀虫板。具有致癌性的除草剂2,4—D一直是作为家庭用除草剂销售的。2,4—D还含有致畸性(导致胎儿发育不正常的一种毒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持续使用这种商品的话,患癌症的可能性会加大。因为无论是动物还是人,身体的机能基本是相同的,既然动物能患上癌症,也完全可能使人致癌。因此这些产品是不能购买的。因“脑内紊乱物质”引发的异常越来越多

东京都神经科学综合研究所的参事研究员黑田洋一郎氏说:“脑病令我感到苦恼。”他所担心的是“日本(包括美国等发达‘工业国’)的孩子们的大脑”。

黑田说:“从1960年开始,美国被称为学习有障碍儿童的异常儿童数量一直在增加,这是以前所不曾见的。孩子们的智力正常,但某一特定的事情如算术、阅读、写作等不会做。孩子不能安静下来,总是乱动(最近被称作:缺乏注意力多动症障碍)。现在,美国儿童中的5%~10%(有的地方高达20%)被认为是学习有障碍儿童”。

据黑田讲,在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孩子们的“大脑异常”开始成为问题。据说最近的小学生还有“超过了3%”这样的数据。因此,他很担心行为异常的年轻人的数量也很有可能依次不断增长。黑田说:“我们把非智障、又不同于健康孩子的孩子叫做学习有障碍儿童。”并且他还对近来频繁发生的特殊的少年犯罪表示了担忧。

那么,为何具有“脑异常”的孩子和年轻人会增加呢?

大脑的发达首先是通过家庭、社会、语言等获得的。“但是,大脑的发达还有一个大的环境因素,这就是创造大脑内化学物质的环境”(黑田语)。

不用说,大脑是“超复杂化”的神经线路。大脑内部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分子(化学物质)结合成一个接收体,相互正确地、微妙地发挥作用,形成这条复杂的线路。为此,成长中的大脑极容易对来自环境的、通过母体和母乳进入脑内的人工化学物质失去敏感,并产生紊乱。也就是说,它将和内分泌紊乱物质即环境激素以基本相同的结构引发障碍。

因此,黑田在《科学》上将这种阻碍大脑发育的化学物质命名为“脑内紊乱物质”。这和《西西里宣言》中的警告是完全一致的。即“进入发育过程中的胎儿和婴幼儿大脑中的脑内紊乱物质(包括环境激素的一部分)会引起‘功能畸形’等微小的发育异常,直到达到学龄后才有可能通过学习障碍(LD)等形式发现”。

在美国的一次会议中,黑田和《被剥夺了的未来》一书的作者之一西亚克尔本先生就孩子们的“大脑异常”问题作了交谈。从事学习障碍(LD)儿童护理的克尔本的女儿也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表示了担忧,她鼓励黑田说:“孩子们的‘大脑异常’是一个比精子数量减少更加迫切的问题,只是《被剥夺了的未来》一书由于数据较少,没能充分地反映出来。我们请研究大脑问题的专家继续努力。”

污染的化学物质易致脑神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