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18834700000027

第27章 艺术的灵魂(2)

手艺的严肃——且不说天才、天生的才能吧!有许多天赋有限的人值得一提,他们靠某些素质赢得了伟大,变成了人们所说的“天才”,关于这些素质的缺乏,大家心中有数,却又讳莫如深。他们全部具有那种能干匠人的严肃精神,这种匠人先学习完美地建造局部,然后才敢动手建造巨大的整体。他们舍得为此花时间,因为他们对于精雕细刻的兴趣要比对于辉煌整体效果的兴趣更浓。例如,做一个出色小说家的方子是很容易开出的,但要实行就必须具备某些素质,当一个人说“我没有足够的才能”时,他往往忽略了这些素质。不妨写出成百篇以上的小说稿,每篇不超过两页,但要写得十分简洁,使其中每个字都是必要的。每天记下趣闻轶事,直到善于发现其最言简意赅、最有感染力的形式为止。不懈地搜集和描绘人的典型和性格。首先抓住一切机会向人叙述,也听人叙述,注意观察、倾听在场者的反应。像一位风景画家和时装画家那样地去旅游。从各种学科中摘录那些若生动描写便能产生艺术效果的东西。最后,沉思人类行为的动机,不摒弃这方面的每种教诲提示,白天黑夜都做此类事情的搜集者。不妨在这么多方面的练习中度过几十年,然后,在这工厂里造出的东西就可以公之于世了。但是,多数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们不是从局部,而是从整体开始。他们也许一度干得挺漂亮,引人注目,但由于公正的、自然的原因,从此干得越来越糟。有时候,理智和性格不足以制定这样一种艺术家的人生计划,便有命运和困苦代替它们,引导未来的大师一步步通过他手艺的所有必经阶段。

二十

天才迷信的利弊——对于伟大、卓越、多产的才智之士的信仰,虽然未必,却也经常与一种纯粹宗教或半宗教的迷信相联,以为这些才智之士是超人的源泉,具有某种奇异的能力,可以由异于常人的途径获取知识。大家相信他们仿佛洞穿了现象的外衣,直视世界的本质,他们无需经历科学的艰辛刻苦,凭着这种神奇的眼光,便能传达关于人与世界的某种最终有效的、决定性的东西。只要奇迹在知识领域里还有信徒,也许就可以认为,信徒们自己必因之而受益,他们只须绝对服从这些伟大的才智之士,便可使自己正在发育时期的才智获得最好的培养和训练。相反,倘若对天才及其特权、特殊能力的迷信在天才自己心中也根深蒂固,这种迷信对他本人是否有益,至少还是个问题。无论如何,如果人类被一种自我恐惧袭击,不管是著名的对凯撒的恐惧,还是现在所考察的对天才的恐惧;如果那理应只奉献给一位神的熏香也熏入了天才的脑中,使他开始飘飘然而自以为是超人,这终归是危险的症候。渐次的后果是:自以为可以不负责任,拥有特权,相信自己有法术赐福赦罪,若有人试图将他同别人比较,甚至估价更低,揭露其作品的缺点,便狂怒不已。由于他停止了自我批评,他羽毛上的健翎终于纷纷脱落;迷信掘断了他力量的根子,在他失去力量之后,甚至可能使他变成伪君子。对于有巨大才智的人们来说,也许更为有益的是,对自己的力量及其来源有一个明确认识,懂得有些什么纯粹人类的特性在他们身上汇合,他们遇到的是哪些幸运的情形:首先是充沛的精力,坚定地朝着一个目标,巨大的个人勇气。其次,教育方面的幸运,及早获得良师、典范和方法。当然,如果他们的目标是发生尽量大的影响,就会更加装作不了解自己,顺便做出半疯狂的姿态。因为,人们总是惊诧和嫉妒他们身上的力量,他们凭借这种力量使人丧失意志,陷于幻觉,觉得前面走着的是超自然的导师。是的,相信某人有超自然的力量,这是令人振奋鼓舞的。在这个意义上,正如柏拉图所说,疯狂极大地造福人类。在个别罕见的场合,这一种疯狂也可以是牢牢规束漫无节制的天性的手段。在个人生活中,疯狂的幻念也常有毒药的治疗价值。但是,在每个自信有神性的“天才”身上,它终究会随着“天才”年老而发挥毒性。作为例子,不妨回想一下拿破仑,他的性格无疑正是通过他对自己、对他的命数的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类的蔑视,而生长为强而有力的整体,这使他高出所有现代人之上。但这种信念最后转变为一种近乎疯狂的宿命论,夺走了他的敏锐眼光,导致了他的毁灭。

二十一

天才与无价值之作——在艺术家中,恰是那种独创的、自为源泉的人有时会写出极其空洞乏味的东西来。相反地,有所依赖的天性,即所谓的才子,倒是充满着对一切可能的美好事物的记忆,即使在才力不足时,也能写出一些说得过去的东西。而独创者却是与自己隔绝的,所以记忆无助于他们,于是他们变得空乏了。

二十二

公众——人民对悲剧除了好好地受一番感动、可以痛哭一场之外,本无别的希求。相反地,艺术家在看一新悲剧时,感兴趣的是巧妙的技术发明和艺术技巧,题材的安排和处理,以及旧主题、旧构思的翻新。他的立场是对待艺术品的审美立场,是创作者的立场;人们的立场是尝尝新鲜,只看题材。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无甚可说,他既不是平民百姓,也不是艺术家,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他的兴趣是含糊而微不足道的。

二十三

公众的艺术教育——只要同一个主题尚未经过许多大师成百次地处理,公众就不会有超出题材的兴趣。然而,当他们长期从许多版本中认出这个主题,因而不再感到新奇紧张的刺激之时,他们自己终于也会把握和欣赏处理这个主题时的细微差别,以及巧妙新颖的创造了。

二十四

艺术家和他的跟随者必须同步——从风格的一个等级向另一个等级前进,应当循序渐进,艺术家、听众和观众都一同前进,并且确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否则,艺术家在玄妙高空创作其作品,而公众不再能达到这高度,终于又颓然坠落下来,两者之间就出现了一条鸿沟。因为,艺术家如果不再提举他的公众,公众就会飞快坠落,而且天才把他们负得越高,他们坠落就越深越危险,就像被苍鹰带上云霄又不幸从鹰足跌落的乌龟一样。

二十五

滑稽的来源——试想一下,人在数千年里是容易陷入最高度恐惧的动物,一切突然的、意外的遭遇迫使他随时准备战斗,也许还要准备死亡,即使在后来的社会环境中,一切安全也以思想和行动中的预料和习惯为基础。那么,我们就不会奇怪,倘若言论和行动中一切突然的、意外的东西并未造成危险和损害,人就会顿时轻松,心情转化为恐惧的反面——因为害怕而颤抖的、收紧的心一下子放松舒展,于是人笑了。这种以瞬时的恐惧向短暂的放纵的转化就叫做滑稽。相反地,在悲剧现象中,人从巨大的、持续的放纵迅速转入巨大的恐惧。然而,在终有一死的生灵中,巨大持续的放纵要比恐惧的缘由少得多,所以世界上滑稽比悲剧多得多,人们笑也经常要比悲痛多得多。

二十六

艺术家的功名心。——希腊的艺术家,例如悲剧诗人,是为胜利而创作的;若没有竞争,他们的全部艺术便不可想像:女神赫西俄德的善良和厄里斯的功名心,给他们的创造力插上了双翼。这种功名心首先要求他们的作品在他们自己眼中保持尽善尽美。他们就这样理解优秀,对于流行的趣味以及吹捧某部艺术作品的公众舆论不屑一顾。所以,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长期没有成就,直到他们终于为自己培养出按照他们制定的标准评价他们作品的艺术审判员们。所以,他们是为力求按照自己的评价,在审判席上战胜竞争对手,他们想真正是更优秀的,然后才要求外界同意他们的评价,追认他们的判决。在这里,争取荣誉就是“自成优胜者,并愿有目共睹”。无前者而仍然求后者,谓之虚荣。无后者而终不失后者,谓之骄傲。

二十七

艺术品中的必然因素——热衷于谈论艺术品中必然因素的人,倘若是艺术家,则意在提高艺术的荣耀,倘若是外行,则出于无知。一件艺术品的形式,用以表达其思想的,因而其语言方式,如同一切语言方式一样,总有一些马虎之处。雕塑家可能增添或舍弃许多细小笔触;表演艺术家也是如此,不论是演员还是音乐领域的演奏家或指挥。这许多细小的笔触和润饰,今天或许使他高兴,但明天就未必,它们的存在与其说是为了艺术,不如说是为了艺术家。因为,他在为表现主要思想而不得不严肃自制之际,或许也需要甜点和玩具,以免太苦了自己。

二十八

把大师忘掉——演奏大师作品的钢琴家,如果他把大师忘掉,显得他好像在倾诉自己的生平或此刻正身历其境,就弹奏得最好。当然,如果他毫无价值地唠叨他的生平就会使大家厌恶了。所以他必须懂得吸引听众的想像力。“技巧名家气派”的全部虚弱和愚蠢又可由此得到说明。

二十九

命运的修正——在大艺术家的生活中,有一些恶劣的际遇,比如说,它们迫使一位画家把他最重要的作品当作稍纵即逝的想法画成速写,或者迫使贝多芬在有些大型奏鸣曲里仅仅给我们留下一部交响曲的使人不能满意的钢琴摘录。在这里,后来的艺术家应当力求事后修正大师们的生活。例如,作为一位乐队完整效果的行家,他可以为我们复活仿佛死在钢琴上的交响曲。

三十

缩小——有些物、事或人经不了缩小处理。不能把拉奥孔群雕缩小成摆设用的小人像,它必须是大的。可是,更加罕见的是本性渺小的东西经得了放大。所以,传记作家把伟人写得渺小,总比把小人物写得伟大更成功些。

三十一

现代艺术中的感性——现在,当艺术家们致力于其艺术作品的感性效果时,他们往往失算。因为,他们的观众或听众不再具有他们那样完满的感官,完全违背艺术家的意图,反而由其艺术作品而陷入一种近乎无聊的感觉之中。也许,他们的感性开始之处,正是艺术家的感性终止之处,所以二者充其量只在一点上相遇。

三十二

作为道德家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对于激情是深思熟虑过的,肯定有一条从他的气质通往许多激情的捷径。但是他不能像蒙田那样谈论激情,而是借热情的剧中人物的口说出他对激情的观察;虽然不自然,但他的戏剧却也因此思想丰富,使其他一切戏剧相形之下显得空洞,因而很容易招来普遍憎恨——席勒的警句(它们总是基于错误的或无价值的迷惑)正是剧场警句,并且作为剧场警句产生强烈效果。相反地,莎士比亚的警句却为他的榜样蒙田争了光,在精致的形式中饱含着十分严肃的思想,但也因此对剧场观众来说太疏远、太精细,于是没有效果了。

三十三

善于让人听——不但要善于演奏,而且要善于让人听。如果场地太大,大师手中的小提琴只能发出唧唧声。在那种地方,人们会把大师混同于低能儿。

三十四

不完全的效果——浮雕如此有力地刺激想像力,因为它们仿佛正要从墙中走出,受到某种阻碍,突然停住了。同样地,有时候,一种思想、一种完整的哲学的浮雕式不完全的表现,也比和盘托出更有效果,这可以给读者留有余地,激励他把这强烈反差所衬托出的东西继续完成,思索到底,自己来克服迄今为止妨碍他完全走出的障碍。

三十五

反对惊奇一当艺术穿着破旧衣衫时,最容易使人认出它是艺术。

集体才智——一个好作家不但拥有他自己的才智,而且还拥有他的朋友们的才智。

双重误会——敏锐而明快作家的不幸是,人们以为他们肤浅,因此,不在他们身上下苦功;晦涩的作家的幸运是,读者费力地读他们,并且把自己勤奋的快乐也归功于他们。

与科学的关系——凡是要亲自在一门学科中有所发现,然后才感觉其温暖可亲的人,都不算真正喜欢这门学科。

钥匙——一种思想,杰出人物赋予重大价值,平庸之辈则报以挖苦嘲笑,对于前者是打开隐密宝库的钥匙,对于后者却只是一块废铁。

不可翻译的——一本书中不可翻译的东西,既不是其中最好的,也不是其中最坏的。

作家的自相矛盾——一位读者攻击作家的所谓自相矛盾,但这矛盾往往根本不在作家的书中,而在读者的头脑里。

幽默——最幽默的作家使人发出几乎觉察不到的微笑。

反题——反题是一道窄门,错误最爱经这道门悄悄走向真理。

作为文体家的思想家——多数思想家都写作得很差,因为他们不但向我们传达他们的思想,而且传达思想的思想。

诗中的思想——诗人用韵律的车辇隆重地运来他的思想,通常是因为这思想不会步行。

违背读者精神的罪行——倘若作家只是为了与读者平起平坐而否认自己的才能,那他就犯了读者一旦发现就绝不原谅的惟一死罪。你可以背后议论一个人的所有坏处,但是不以这种方式,如人们所说,必须知道重新激起他的虚荣心。

真诚的界限——即使最真诚的作家,当他想补足一个长句时,他经常漏掉一个词。

最好的作者——最好的作者是羞于成为作家的人。

治理作家的苛法——应当把作家看作罪犯,只有在极罕见的场合才有言论自由或得到赦免。这是对付书籍泛滥的一种办法。

三十六

现代文化的小丑——中世纪宫廷里的小丑与我们的无聊文人相仿,这是同一类人,理智不健全,诙谐、夸张、愚蠢,其存在有时只是为了用打诨和饶舌缓和情绪的激昂,用叫喊掩盖重大的事件和过于沉重庄严的钟声;从前是为王公贵族效劳,现在是为国家效劳。但整个现代文学家的状况与无聊文人相距很近了。这是“现代文化的小丑”,倘若把他们看作理智不健全的人,倒也可以宽大待之。把写作视为职业,实在是一种疯狂。

三十七

仿效希腊人——由几百年来情感的夸张,一切词汇都变得模糊而肿胀了,这种情况严重地妨碍了认识。高级文化,在认识的支配下,必须有情感的大清醒和一切词汇的强浓缩;在这方面,狄摩西尼时代的希腊人是我们的楷模。一切现代论著的特点便是夸张;即使它们简单地写下,其中的词汇仍然令人感到很古怪。周密的思考,简练,冷峻,质朴,甚至有意矫枉过正。总而言之,情感的自制和沉默寡言——这是惟一的补救。此外,这种冷峻的写作方式和情感方式作为一种对照,在今天也是很有魅力的。当然,其中也有新的危险。因为严厉的冷峻和高度的热烈一样,也是一种刺激手段。

三十八

好小说家坏理论家——在好小说家那里,人物行为常常表现出一种令人惊异的心理上的准确性和因果关系,而与他们心理学思考的笨拙适成可笑的对照:以致他们的修养在一个时刻显得很卓越,紧接着又显得很可怜了。常常有这种情况:他们明显地错误解释自己的人物及其行为,这种听起来如此不可信,然而是确确实实的。也许,大钢琴家很少思考技术条件及每根手指的专门技巧、功用和训练,当他谈论这些事情时,便会出严重的错误。

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