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无瑕的玉石,洁白如玉的兰花,都给人以美丽高雅的感觉。所以,古人便以温润纯洁的美玉和兰草的芬芳,来象征君子的德行美好。恶萧臭草,令人生厌,所以便用来比喻小人的自私贪婪,从而使大家望而生厌,掉头而去。落实到一个人的身上,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使大家敬仰尊服,即使享有着无尽的富贵荣华,也是毫无价值的。就像那萧艾臭草,就算遍地都是,只能惹人厌恶,而难生崇敬心情!所以,人生在世,究竟是要像兰草美玉,还是要像萧艾那样,就成了判断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了!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周兴嗣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敬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千字文》
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人的心性沉静下来了,心情就会安逸、悠闲;心念动了,精神就困倦、疲劳了。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和操守,就会感到满足,心志就会饱满;如果一心追求物欲享受,跟着外物跑,意志就会衰退,善性就会改变。坚定地保持着高雅情操,高官厚禄自然就会属于你。
编者手记
性静情逸说的是,人的心性沉静下来,心情就会安逸、悠闲;相反,如果性不静,情不安,就会“心动神疲”。“守真志满”是说,一个人只有守住自己的真常之性,心志才能充满。“真”是真常。是指人的本性、本质。道家有“返璞归真”的说法。“守真就是要守住自己的纯真的本性和操守,能够守住真常之性,人的心态就会饱满。如果心被外物所动,人的意志就会被转移,被改变,也就逐物意移了。在现实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性静情逸、守真志满”,我们就能安逸生活。也只有守真志满,保守住自己的真诚、纯朴和美好,我们的心志才会饱满,我们的心灵就会充实而快乐。反之,如果我们性情浮躁,随波逐流、怨天尤人、人云亦云,就会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心倦神疲。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荀子曰:“礼者,人道之极也。”明朝颜元说过:“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礼”是人的立身之本和区别人格高下的标准,而“知礼”、“学礼”、“行礼”是人走向社会最基本的要求和准备。可见,“礼”是修身手段,正如欧阳修所说:“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所以,坚持“以礼修身”,通过知礼明礼来提倡个人道德修养, 则一定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心灵美好的人。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孔子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篇第六》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篇第八》
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
编者手记
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就一般意义说来都是属于好的品格,但如果不用礼来进行规范,那也都会出问题。这里的礼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礼貌,而是指礼法,即礼的法度。实际上,也就是指无论做什么都要合乎度的问题。比如,对人恭敬当然是好,但如果一味恭敬,恭敬得过了头,就会显得唯唯诺诺,卑躬屈膝,用孔子的话来说,就会“劳倦”,怎么劳倦?翻译成我们今天常挖苦这类人的话,就是“你活得累不累啊!”因为他逢人便打拱作揖,恭敬有加,而不是按照礼法.该恭敬时恭敬,该不卑不亢时不卑不亢。谨慎也是这样,谨慎好不好?谨言慎行,很好!但如果一味谨慎,则成了谨小慎微,走路怕踩死了蚂蚁,树叶掉下来怕打破了头,畏畏缩缩,窝囊无能,结果是一事无成。“勇而无礼,则乱”,这话很好理解,只有勇敢,不讲礼法,像个莽张飞或黑李逵,那也会出乱子闯大祸的。“直而无礼则绞。”直率是个性坦白,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对就对,不对就不对,说话不转弯抹角,直来直去。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对,人们还常常很喜欢这种人,但如果一个人太直了,一点也不知回避,那说出话来往往会弄得人下不了台。尤其是做领导的或做长辈的,遇到这种人那可就有你够受的了。
所以,无论是什么品格,一定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 这样才能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正因为礼有如此重要,所以孔子才一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礼是学的核心内容所在,是一切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礼者 ,人道之极也 荀子
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
——《礼论》
礼这种东西,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极点。既然这样,那么不遵循礼,不充分地掌握礼,就叫做没有原则的人;遵循礼,充分地掌握礼,就叫做有原则的贤士。在遵循礼掌握礼的过程中能够思考探索,叫做善于谋虑;在遵循礼掌握礼的过程中能不变,叫做能够坚定。善于谋虑,能够坚定,再加上爱好礼,就是圣人了。所以天,是高的极点;地,是低的极点;没有尽头,是广阔的极点;圣人,是道德的极点。所以学习的人,本来就该学做个圣人,不是只学做个没有原则的人。
编者手记
荀子是先秦集大成型思想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融汇贯通了儒、道两家的“有为”、“无为”思想,以开放的心态吸收道家的“虚一而静”思想,以作为人格修养中的“内圣”理论基础。苟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一是人性论,二是他的“礼”论。荀子指出,人的本性就是人天生的可以用来修养的自然材质。没有人天生的自然材质,那么就没有礼法加工、改造的对象;没有礼法的完善,那么人天生的自然材质就不能变得美好。天生的自然材质和完善的礼法相结合,就可以培养出理想的人格。正所谓“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这种完美理想的人格,又不是圣人所独有的,无论是圣是凡,只要肯持之不懈地以礼修身,都可以“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高,尽之而后圣。”(《荀子·儒效》)
荀子在论述以礼修身、以礼化性时,特别强调遵从礼之于学习做人的重要性。芸芸众生不外乎两种类型的人,一是法礼而行的“有方之士”,一是不遵从礼的无方之民,成为那种类型的人,固然取决于个人的自由选择,但作为儒家的理想来说,则希望人人成为有方之士,这样社会才有秩序,才能抑制人的恶劣的情欲。荀子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把识礼、循礼与否作为衡量人的贤愚和高低贵贱的尺度。因而他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正因为如此,荀子认为学习的方法是“始乎诵经、终于读礼”(《荀子·劝学》)的,其目的在于造就儒家的理想人格,在于修正人性之恶,“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第一》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就是以和谐为美。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制(各种制度)来规治它,那也是不行的。”
编者手记
天下不可能大同,差别和等级与生俱来。但是有差别就有矛盾,有等级就有反抗,那么,为了维持这样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礼”。礼是干什么的?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平。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那么法律也就是礼的作用,法律的原则之下,理国乃至办事的细则,就是礼的作用。正所谓,一个没有制度,或是制度不健全的国家是很可怕的,人民权利得不到保障,更别谈形式上公平、公正、公开。所以,在汉代就科学地发展了孔子的论断,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不因情废法,执法不忘情”。也就是说,和在外,法在里。
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这怎么行?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间要礼,而礼的作用,“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它恰恰就是安东尼奥尼先生所疑惑的:我真的相信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不是服从书面的法律,而是服从一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常识”。
中国文化的先王之道“斯为美矣”,是最了不起的。“小大由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失去了礼的精神就不行,一定出毛病。但“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我们经常看到“矫枉过正”四个字,“枉”是歪了,看见事物歪了,必须要矫正它;矫正得过分了,又是歪了。换句话说,不是向这边歪,就是向那边歪。总之“过正”就是歪。礼也是这样,要中和,过分的调节也不好。一个青年一点不懂礼貌固然不对,但他一天到晚都讲礼貌,太多礼了,人家就要误会他拍马屁,所以“知和而和”,对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但过分的调整就错了,“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礼义的基本精神,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这就是和与礼的辩证法。用于处理人际关系,也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吹吹拍拍。
☆☆礼者,敬人也 孔子
礼者,敬人也。
——《论语·季氏》
礼就是敬人。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曲礼上》
任何时候都不要有不敬之心,容貌要矜庄,说话要谨慎,只有如此,才能安定天下民众。……上古时,人们崇尚“德”,后来却讲求施报。礼崇尚往来。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已,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人们有了礼的规范,社会便得以安定,少了礼社会便会倾危,所以说:“礼,不能不学啊!”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卑谦,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更何况富贵的人呢?身处富贵而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横过分,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那么志向就不会被屈服。
编者手记
人君确立治国之道的根本在于礼,而礼最主要的就在于敬。礼主於敬,无敬,则不成礼。所谓敬,是使自己内心之中对任何事情都要一丝不苟,待人接物都要谦让,以防误己误人。人君行礼,不能没有敬意,无论是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礼仪中的哪一种礼仪,都要先存有敬意。因为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然是心无旁骛的样子,所以说“俨若思”。人君的行为举止,是天下之人所关注的。因此,人君的一切言行,都要郑重严肃,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放纵。人君所发布的政令,关系到国家百姓的兴衰存亡,因此,说话必须要身安心定,审慎而不浮躁。心存敬意,郑重其事,然后发号施令,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宁。
儒家把“敬”的存养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起来。小而言之,衣衫不整、语言鄙俗、容貌不端、散漫怠惰、无所用心、玩世不恭,都是内心不敬的直接表现,都在戒绝之列。大而言之,要把敬贯彻在对事业的无限追求,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贞之上。《孝经》中说:“礼,敬而已矣。”所有的礼,它的核心就是表达内心的敬意。
荀子说:“礼者,养也”,现代人要讲教养。不讲教养的人,在交际中往往会四处碰壁。礼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尊重。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教养!“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当前,我们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看似经济问题、司法问题、秩序问题,归根到底是人心的问题。上了车,不肯让座;开着车,不肯让道;当了官,玩忽职守;经了商,造假卖假。所有这些问题,都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问题的本质在于人心。设想一下,如果人人懂得“敬”的道理,就一定会在道德上自律,就会自觉地关注社会的进步,就会关注弱势群体,就会主动地关爱老年人,就会处处与人礼让,就会努力地把本质工作做好。
儒家倡导的“敬”,是中国式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它有丰富的内核,但却没有边界,它可以无限扩展,充盈于人生、事业,乃至万事万物。你胸中如果有了一个大写的“敬”字,你的气象就会焕然一新。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日,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曲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