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887100000003

第3章 人生之道(2)

费定说:“艰苦的生活比舒适的生活往往会更使人养成良好的品质。”爱因斯坦说:“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佩索阿说:“俭朴的生活,总是伟大而高尚的。”武者小路实笃说:“健康的简朴的物质生活,能生成最崇高的精神生活。”田伟说:“简朴不是生活小事,是智者洞察世界后产生的美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奢靡与享受,以致沉沦为物欲的奴隶,容易受外物引诱,因而常会判断错误,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生活俭朴的人,内心平静、恬淡。单纯的生活习惯,使我们的思考能集中,智慧、精力不会分散,做事情才容易成功。

一个俭朴的人,他对物质、自然资源的消耗,将降到最低点,他从不向外索取什么,并且还无私地奉献,因此,他堪称是一部最省油、性能最好的车子。俭朴的人生,也是最有活力的人生。

回归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原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

[今译]

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然。

[抨语]

河上公:人当法地安静柔和也。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澹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道清净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王弼:法,谓法则也。人不违也,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

老子把人和天地并提,都列为宇宙间最珍贵的事物,可见他对人的估价不低。可是他又强调说,人必须“法地,法天,法道”,也就是“法自然”。这就大有深意了。人固然是了不起的,可是人的了不起并不是他能主宰宇宙抗拒自然,而是他能像天地一样顺应自然,服从自然的规律。正像列宁指出的那样,“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而人只有在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中反映这些规律,才能把自然材料转变为“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人最伟大的特点就在于,他能意识到自己在宇宙的位置,因而能自觉地按照自然的方式去生存、生长,以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属性。这一点,东晋诗人陶渊明特别值得称道。

陶渊明原是晋朝大司马陶侃的后人,他一生仕途不达。原来在家乡附近得了一个小县令他正准备赴任时,有名督邮前来视察,旁人提醒他“应速带是之”,要送些厚礼给他。陶渊明一听心里不高兴,督邮算个什么人物?乃乡里小儿。我怎能为五斗米折腰呢?这样他就找了理由辞去了这个县令,归乡隐后,回归自然。

返乡后,陶渊明过着耕读的生活,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精神上自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舟摇之以轻曳,风飘之而吹衣”,他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以后他写下了《桃花源》的著名诗篇,表达了他的理想。

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人久居闹市,心久系官场,人实际活得很累,一些荣华富贵,一些名声誉赞都是很表面的。月明风清时,人立于月下,就会突然觉得自己生活的很可笑,荒唐。整日绞尽心思与人斗,为官职而不耻说那些不愿说的话,为何要这样难为自己?此时,放下来,走出去。到自然的怀抱中沐浴春风,攀登高山,放歌旷野,你会舒服许多。因为,自然是功名的清新剂。

盖棺论定——死而不亡者寿

[原文]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33章》)

[今译]

不丧失其本性的就能长久,身死而精神永存的才算长寿。

[按语]

张松如:“不失其所”之“所”字,在这里尚未与“能”字对称,然已具有了中国哲学中认识论的一对范畴之含义。原“能知”和“所知”,即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释家以为“所知”依附于“能知”,即把认识对象消融在认识主体中,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所谓“消所以入能,而谓能为所”。

易顺鼎:《意林》“亡”作“妄”。“死而不妄”,谓得正而毙者也。河上本虽亦作“亡”,而注云,“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则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是亦读“亡”为“妄”矣。

生命是做什么用的,这不是人人都能够回答的问题。让生命有意义是一种活法,让生命没有意义也是一种活法。有的人活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领略了一世的风采;有的人活得空空寂寂,窝窝囊囊,消磨了一生的无聊。前者所成自然顺理成章,后者所失无疑理所当然。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问题。人生在世,不能对生死的两大问题有所觉悟、有所理解,无论成就有多大的人,学问名望有多高的人,也会失去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而且是枉然人生,实在与禽兽无异。

生与死的完成,不是死亡的完成,也不是生命的完成。死亡作为人生的最终结局,只有达到死亡的标准,才算完成了自我,才算完成了生命。有成语说“盖棺论定”,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棺材没有盖上,他的是非功过就不能做出结论。为了有一个好的人生结局,我们在生命旅程中,就要善待生命,善待自我,以至在死亡之后,世人有一个好的评价。

我们这里可用历史上有名的“兴亡两太后”——“兴国太后”孝庄太后、“亡国太后”慈禧太后的例子来印证老子“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名言。

孝庄和慈禧两太后的生平相似,她们都是早年进宫,不甚得宠,好不容易生下个独子,机遇巧合地做了太后;后来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孝庄太后以国为重,立了贤君(康熙)而自居太皇太后,使国家大治。而慈禧太后却因为不肯放弃垂帘听政的权力,不肯当太皇太后,而蓄意立了童稚的光绪为帝,仍以太后的身份掌权;等到光绪长大后,她更不肯放弃政权而使光绪终生无所作为,终致引发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重大历史事件,断送国家的前途。

兴亡两太后的真正关键仅在于一个“本分”而已!孝庄因为持守本分,不为自己的权力欲望所蒙蔽,所以立康熙,退居深宫,一心扶持、培养孙儿。正由于这种远见卓识,孝庄将康熙培养成一代雄主,对清朝的巩固与康乾盛世的出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慈禧则正好相反。一样改变历史,兴国亡国却是两极;盖棺论功过,孝庄太后名留青史,精神不朽;慈禧却是受到历史审判,遗臭万年。

人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的情形,不必悲哀,也不必恐惧,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人生永久的价值,这个永久的价值建立了,则人虽死犹生。人能“不失其所”,就可以“死而不亡”,老子的人生论意义深远,值得我们再三玩味。

大器晚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原文]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第41章》)

[今译]

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皿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听来无声,最大的形象没有踪影;大道隐匿于无名。

[抨语]

河上公:大方无隅,大方正之人无委曲廉隅。大器晚成,若九鼎瑚琏不可卒成也。大音希声,大音犹雷霆,待时而动,喻常爱气希言也。大象无形,大法象之人质朴,无形容。道隐无名,道潜隐,使人无能指名也。

王弼:凡此诸善,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物以之成,而不见其成形,故隐而无名也。

人生成功的真正意义,在于鼓励信心。如果因为成功而不务正业,那成功的笑,也会变成失败的哭。

后唐振兴时曾有过这样的一幕镜头。晋王李克用因为他的盟友有的叛变,有的欺骗了他,他一气便病倒了。临终前,他把儿子李存勖叫到床前,叮嘱说:“朱温是我们的仇人,这不说你也知道;刘仁恭是我保举起来的,却投了朱温;还有契丹,撕毁盟约,翻脸不认人。这几口气没出,我死难瞑目!”说着,他叫人拿三支箭来,交给李存勖说:“记住报仇。”李存勖跪在床前,哭着接过箭,誓死报仇,李克用便阖然长逝。

李存勖果然很为父亲争气,父亲死后,他用心练兵,整顿军纪,使自己的部队锐不可当。平时他把三只箭供在家庙里,出征时,都带在身上,以鼓励自己。经过十几年的浴血奋战,他一个个打败了父亲的仇人,并统一了中国北方。他改国号唐。以示继续已灭亡的唐王朝,历史称他为后唐庄宗。

这个后唐庄宗,功业不小,也挺争气。可成功了以后,他不思统一中国,不务正业,一心想到戏台上唱大戏,并给自己起了个艺名“李天下”。后唐庄宗还做出荒唐事,跟他辛苦征战的将士得不到相应的职位,他却让两个戏子当刺史。后来,他的亲军叛变,攻进皇宫,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功业又毁在自己手上,多可惜!

自然,人生功业善始善终不止限于此一例所反映的范围,应当是时时、事事处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失不补,必成大错;人生那一时,那一地,那一事可放四肆呢?

不过不必太拘泥。首先,不应以成败论英雄。其次成败也可讨论。如果人生先成后败,又是毁在自己手上,则绝对应引以为鉴,但有些事到底不定期存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情况,个人尽到最大努力,于事无补,功败垂成,也就问心无愧了。像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这些悲剧英雄就是。

更有一种情况一生不遇,但能愈挫愈奋,百折不扰,意志所向,一往无前,最后,大器晚成。这样一类人,一生大部分时间无成,且饱受失败折磨,但因最后成功,也使一生带闪光的成功色彩。这当然是笑到最后,笑得最好了。这样的成功,在于意志顽强,他的笑应笑在这一点上。如果他的个性里埋藏着某种浅薄轻狂的因素,预示在成功后某个时间里会走向自己的反面,那他大器晚成,一生付出虽太多,对他仍是福音。因为,他避免了最后的失败和自己打倒自己的命运。这一情况我们也应看到。

所以,真正的成功,无成就之日,也无满足之时,能有所成也是应该的,成功绝不是人们放荡、堕落的理由,这就是大器晚成。

懂得珍惜——治人事天,莫若啬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老子·第59章》)

[今译]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懂得珍惜更重要的了。懂得珍惜,正是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

[按语]

韩非: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知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啬。”

高亨:啬,从来从回。来,麦也,即收麦而藏于回中之象也。是啬本收藏之义,衍而为而爱而不用之义。此啬它谓收藏其神形而不用,以归于无为也。

由于自然的必然性而发生的一切事件,不管多么可怕,它们自身都包含着一种安慰。人生如朝露,如梦幻,应该懂得珍惜,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就生命的有限性而言,能活着就是一种福报,一种令人赞叹的喜悦。但有许多人不懂得珍惜它,一天到晚挑剔东挑剔西,不满这不满那。他们失去欢笑,也失去生活的勇气。他们把生活变成了烦恼,把人生变成了受尽煎熬的历程。

具有睿智的老师,总是举起他们的教鞭,敲醒学生们的昏沉说:“别再傻了!虽然穷,但谁也阻止不了你在苦中作乐。为什么不唱一首歌,额手称庆说‘今天我活得很开心,精神生活很平静’呢?”

有一次,一位妈妈跟心理医生说起自己的不幸遭遇:“我的婚姻生活触礁,先生另有新欢,我活得很痛苦。”她说着就哭起来了,诉说心中的恨事。最后心理医生告诉她说:“你的婚姻生活已经够惨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折磨践踏自己呢?要惜福!除了先生有外遇这件事,你各方面都还好,有子女、有工作、有住处、有体力、有理想。为什么不把眼光投在现在有的事物上,去珍惜它,赞美它,拓展它,而要一头栽进那点缺陷,做缺陷世界的囚犯呢?”这位妈妈与心理医生谈了半个小时后,终于拭干了自己的眼泪,告诉心理医生说:“我愿意珍惜自己现有的一切。”

《唐语林》中有两则吃饼的故事。唐太宗大宴群臣,宇文士及割肉,割完之后,用面饼揩手上的肉汁,太宗不做声,眼睛斜视着他。不知是这位宇文士及有节俭的习惯还是因为感觉到芒刺在背,总之是不动声色地用饼揩好手,然后从容地把这块饼吃下去了。那一边太宗也松了一口气。到了唐玄宗这一辈,国家已经很富裕,宠妃还享用万里飞骑送来的荔枝,但他本人却也很舍不得一块饼。这一回割肉的是太子李亨,他也用饼擦手上的肉汁,玄宗也一直盯着他看,大不高兴。太子慢慢地举起大饼,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玄宗非常高兴,对太子说:“福当如是爱惜。”“福”在古代是指祭神的酒肉,也泛指食物。中国语言中有“惜福”一词,就是从爱惜粮食这个意思上来的。

为人处世,应有勤劳节俭、冰清玉洁的操行。也只有勤俭,才能永保廉洁;只有冰清玉洁的操行,才能长久处世。守住节俭并依此修持,贫穷时可以独善其身,富贵时可以兼济天下。守住了勤俭,就足以为万世师表。勤就不缺乏财物,俭就知道节余;劳就能进益,节就能知足,这是古代人惜福的方法。在勤、俭、劳、节中,俭是首要的。

宋史记载:宋代的永宁公主,曾经以一身豪华的高贵打扮来拜见皇上,皇上说:“从今以后不要这样打扮了。”公主笑着说:“这又能花费多少钱?”皇上说:“作为皇帝的女儿都如此奢华,宫廷里必然效仿起来。宫里人人都绫罗绸缎,京城市面上的高档服装价格就会抬高。京城里的高档服装价格太高了,百姓们必然追求利益。你生长在富贵的家庭里,应该知道珍惜福分,不能生出不好的念头来。”

人生福禄,都有定数。珍惜福分的人,福常有余;暴殄天物的人,福常不足。所以老子以俭为宝贝。并不只是生活中应该懂得节俭的道理,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懂得节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吃喝上节俭,可以养护脾胃;在嗜好上节俭,可以集中精力;在语言上节俭,可以调养气息;在应酬上节俭,可以养身安神;在思虑上节俭,可以少生烦恼;在欲望上节俭,可以清心养德。凡事减省一分,便增益一分。这虽然是持身之道,也不失为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