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18879800000057

第57章 做事要能说会道,会说话天下没有难办的事(1)

驳人面子,点到为止

在说话办事中,出于各种原因有时我们会驳别人的面子,这种事情如处理不当,便容易得罪人,结仇家;别人有亏于你,也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饶人”的表示又不能生硬;向心爱的人倾诉衷心,也要委婉含蓄,力成鲁莽。利用话里藏话暗示他人,是时刻离不开的奥妙技巧。

1.拒绝有方

有些求人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喜欢用暗示来投石问路。这时你最好用暗示来拒绝。

两个打工的老乡,找到城里工作的李某,诉说打工之艰难,一再说住店住不起,租房又没有合适的。言外之间是要借宿。

李某听后马上暗示说:“是啊,城里比不了咱们乡下,住房可紧了。就拿我来说吧,这么两间耳朵眼大的房子,住着三代人。我那上高中的儿子,没办法晚上只得睡沙发。你们大老远地来看我,不该留你们在我家好好地住上几天吗?可是做不到啊!”

两位老乡听后,就非常知趣地走开了。

2.指责有术

一般说来,争辩中占有明显优势的一方,千万别把话说得过死过硬,即使对方全错,也最好以双关影射之言暗示他,迫使对方认错道歉,从而体面地结束无益的争论。有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在一家餐馆就餐时,发现汤里有一只苍蝇,不由大动肝火。他先质问服务员,对方全然不理。后来他亲自找到餐馆老板,提出抗议:“这一碗汤究竟是给苍蝇的还是给我的,请解释。”那老板只顾训斥服务员,却全然不理睬他的抗议。他只得暗示老板:“对不起,请您告诉我,我该怎样对这只苍蝇的侵权行为进行起诉呢?”那老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处,忙换来一碗汤,谦恭地说:“你是我们这里最珍贵的客人!”显然,这个顾客虽理占上风,却没有对老板纠缠不休,而是借用所谓苍蝇侵权的类比之言暗示对方:“只要有所道歉,我就饶恕你。”这样自然就十分幽默风趣又十分得体地化解了双方的窘迫。

3.以喻止兵

在双方激烈的争论中,占理的一方如果认为说理已无法消除歧见时,不妨采取一种外强中干的警示性言语来中止争论,结束冲突。将一个两难选择摆在对方面前,使之失去最后挣扎的基础,就有可能收到警心诚人、平息争辩的效果了。生物学家巴斯德,一次在实验室工作时,突然一个男子肆进来,指责他诱骗了自己的老婆。争论中双方提出决斗。清白占理的巴斯德完全可以将对方赶出门去,或者奋起决斗,但是那样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这时候巴斯德沉着地说:“我是无辜的……如果你非要决斗,我就有权选择武器。”对方同意了。巴斯德指着面前的两只烧林说:“你看这两只烧杯,一只有天花病毒,一只有净水。你先选择一瓶子喝掉,我再喝余下的一瓶,这该可以了吧?”那男子怔住了,他一下子陷于难解的死结面前,只得停止争论与挑战,尴尬地退出了实验室。无疑,正是巴斯德提出的柔中带刺的难题,才最终使决斗告吹。

4.释义却难

作出一定的解释,借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有一位姓周的女士因公出差,在火车上与一位看起来挺有涵养的男士坐在一起。这位男士主动和她搭讪,周女士觉得一个人干坐着也挺乏味的,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开始时这位男士还算规矩,和周女士只是谈谈乘车难的感受以及交流交流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现象的看法。可不知怎的,谈着谈着,这位男士竟然话题一转,问了周女士一句:“你结婚了吗?”周女士一听顿生厌恶,于是她态度平和地对那位男士说:“先生,我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前半句是‘对男人不能问收入’,所以我才没有问你的收入;后半句是‘对女人不能问婚否’,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是不能回答了!请原谅。”那位男士听周女士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后突,尴尬地笑了笑,不再说话了。我们不能不佩服周女士的应变目才。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对对方失利的不满,又没有令对方下不来台,可谓一举两得。

5.仅装糊涂

听话人听出了说话人话中有话,但却装作没有所出,使对方无计可施。例如,小明对爸爸说:“爸爸,今天小伟的爸爸带小伟出去玩了。”小明的爸爸回答说:一是呀,我知道了。“这里小明的言外之意是想叫爸爸也带他出去玩,小明的爸爸也听出了儿子的用意,但他故意装糊涂。

6.暗中交心

从一个人的表情、举止等身体语言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有渔养的恋人往往能从对方的一举一动甚至一翻一笑中体察到他(她)的内心情感。当男友观看节目总喜欢滔滔不绝地发表评论影魂女友或分人才,女友可以用信当的身体语有来表示内心的不满。比如神情专注约现春节目表示无法分心听他的高论,或者找一本杂志来看。以转移视城表示兴趣不一。慢慢地化就会因为自己的高里没有听众面就此打住。恋爱时有些感情热烈的男孩子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目光或举止会有食无意地流滚出某种企盼。聪明的女友该怎样对待这种过分的表示呢?大声地斥责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任其所为又并非已愿。那么,用愤怒的目光注视他,或者拉下面孔,做出一到冷漠的神情,定能让他知道体内心的不满,继而不敢随随便便。

正话反说,忠言顺耳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重复多了,就给人们造成了这样的印象:忠言总是逆耳的。其实,即使是逆耳的忠言也是可以让人心甘情愿接受的,即使是批评,人们也想听好听的话。那么,我们把反话正说,让忠言说得顺耳不是更好吗?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有一匹心爱的马,交给养马的官吏看养,并且嘱咐要好好照料马儿。谁想有一天,马突然得了暴病死了,连养马人都不知是何缘故。齐景公得知后,十分伤心,同时也很生气,一定要派人将养马者肢解处死。

晏子得之此事之后,对齐景公胡乱杀人很是不满,可是怎样才能制止齐景公的残暴行为呢?直言劝说,他肯定听不进去;当面阻止,他会因为丧失国君的颜面而恼怒,这样不但救不了马夫,反而会害了他。晏子思前想后,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自他便向齐景公请问道:“陛下,肢解人也须有个方法步骤,但不知古圣尧舜肢解人,是先从哪儿下手的啊?”正当恼怒的景公一听,大吃一惊,想尧舜是一代圣王,爱民如子,哪会肢解人?自己如今这样做,怕与圣贤背道而驰,反与桀纣为伍了。内心有所惭愧,便顺口说道:“肢解这种酷刑不能从寡人开始。”侍卫们一听,于是退下。

虽收回肢解之令,可景公余怒未消,下令说:“免去肢解,将他交付牢狱,处以死刑吧。”晏子听了,并没有再阻止,只是向景公作礼问道:“君王,此人真是罪大莫及,只可惜他还不知道为什么要被处死,恐怕会死不瞑目。不如让微臣替君王将他的罪状一一说明,也叫他知道自己所犯之罪,然后再交狱执行,好让他死得甘心,您觉得可以吗?”

齐景公一听,觉得晏子的话也不错,便答应了。晏子于是上前,当着众臣之面,开始数说起养马的人来:“你知不知道,你犯有三条大罪:第一条,君王让你养马,结果不小心,马暴毙死了,等于你杀了马,应当判你死刑;第二条,死的马是君王最爱的马,应当判处死刑;第三条,君王因为一匹马就杀人,让全国的百姓听说此事,必定会因此埋怨我君爱马胜于爱人;诸侯如果听说此事,必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但是追究原因,只是由于你把君王的马养死了,最后竟让百姓生怨,兵力削弱于邻国,更应当判处死刑。现在,交付狱吏,执行死刑吧!”

齐景公在座上听后,不禁惊出一身冷汗,条条都不足判养马者死刑,并由此也见到自己的过错,不由喟然长叹,对晏子说道:“先生您就开释他吧,开释他吧!无论如何,也不能因此伤了我的仁德啊!”于是,齐景公立即把马夫释放了。

有时,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让我们不便、不忍或当时的情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这时候,就要把“词锋”隐遁,把棱角磨圆,或从相反的角度切入,使语义软化,便于听着接受。即使说话人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反的话,也能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

唐太宗李世民有次扬言要杀掉敢于触犯龙颜的魏徵,长孙皇后听后十分着急。如果用逆耳的“忠言”劝说李世民,李世民不仅不容易接受,反而会使事情弄得更糟。

会说话的长孙皇后取顺耳之言规劝李世民,她说:“自古以来主贤臣直,只有君主贤明,当臣子的才敢直抒胸臆,有话就讲。今魏徵敢于直言劝谏,全赖圣上贤明。”

李世民闻后龙颜大悦,打消了杀魏徵的念头。

下属在上司做错了一些事后,往往需要规劝他一下。但是,这规劝的话该到底怎么说,这里面就有不少学问了。这不仅关系到你的规劝是否有效,而且还关系到你的前途和命运,绝对不可忽视。而用迂回战术,把反话正说,忠言顺耳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做为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不管是在家庭,职场,还是其他场合,这种正话反说的能力对你而言都十分重要。比如孩子总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落下了不少,这时你不一定要给他痛陈网络游戏的害处,以免引起他的逆反心理。你完全可以这样说:孩子,你将来想做个游戏专家吗?当孩子对你这一话题感兴趣的时候,你可以慢慢告诉他:“即使是游戏专家也是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作铺垫的,这样孩子会容易接受得多。”

硬话软说,以柔克刚

在某商店里,一位顾客气势汹汹找上门来,喋喋不休地说:“这双鞋鞋跟太高了,样式也不好……”商店营业员一声不吭,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一直没打断他。等这位顾客不再说了,营业员才冷静地说:“您的意见很直爽,我很欣赏您的个性。这样吧,我到里面去,再另行挑选一双,好让您称心。”“如果您不满意的话,我愿再为您服务。”这位顾客的不满情绪发泄完了,也觉得自己有些太过分了,又见营业员是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问题,也很不好意思。结果他来了个180°的大转弯,称赞营业员给他新换的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别的鞋,说:“嘿,这双鞋好,就像是为我订做的一样。”营业员以慢对快,硬话软说,让顾客把怒气宣泄出来,达到了心理平衡,化解了这一场纠纷。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硬话软说是人们在做事中非常有效的一种说话方法,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有力地说服学生的语言技巧。一般情况下,教师有真知灼见,总是想急于发表,尤其是学生一方陷于陋习,而又沉迷不醒时,教师总是不自觉的加大力度,增加气势,以期取得振聋发聩之效。但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会导致对方的对立情绪和反击行为。如果做到硬话软说,委婉中见真诚,对方反而会有所省悟,误会也就无从产生。如有一次,一位老师正激昂地讲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一位学生却晕晕乎乎、珊珊来迟。而这位老师既不罚他站,也不批评他。面对迟到,全班同学反应各异,有的切切私语,有的瞪眼瞅着老师。此时,这位老师平静地说:“罚他唱歌!”“啪!啪!啪!”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笑声、掌声、歌声融为一片,令人振奋。这位老师陶醉地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精彩。此乃秀美!”同学哗然。老师接着说:“下面,让我们欣赏一段壮美的场面描写:‘三拳观止’。这样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同学们情绪高昂地投入学习,收获不小。也使这位同学受到了惩罚。”

也曾有一位大学生曾说:在毕业论文处理实验数据的问题上,我采用了教科书上讲的经典方法。在此之前,我们系的老师经过实验,建立了一套与教科书上不同的新方法。因为我没采用这种方法,老师很不满意,质问我说:“你看到哪个学校哪个系比我们更有权威性吗?你为什么要因循守旧,不用新方法?”面对这种质问,我没法回答,非常难堪。

显然,这位老师的质问是欠妥的,有失风度。学生也应当委婉的加以解释,比如说:“老师,我不是不想采用新方法,而是对您的新方法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我不好随便采用。为了实事求是,请您谅解,好吗?”这样硬话软说,不卑不亢,切合双方的身份和关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不是十分严肃和隆重的场合,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的人说话越随便,越风趣越好。

在一次座谈会上,著名的语言学家,学会的负责人首先讲话。他说:“先让我这个老猴来耍一耍,然后你们中猴,小猴再耍。我这个老猴肯定耍不过你们中小猴,不过总要带个头吧!”这位报告人是个德高望重的语言学家,到会的中青年同志对他都很熟悉,也很敬仰,他以自嘲的方式来个“庄谐杂出,四座皆春”。会场的气氛一下被调节的很好。

某商店一位优秀营业员,一次接待一位女顾客,女顾客挑得相当仔细,足足用了几十分钟没有挑完。当这位营业员去接待别人时,这个妇女把脸一沉,大声指责道:“你这是什么服务态度,你没看见我先来,他们后来吗?为什么扔下我不管了。”

如果遇上楞头青,早把她顶回去了。然而,这位营业员走过来和颜悦色地说:“请您原谅,我们店生意忙,对您服务不周到,让您久等了,我服务态度不好,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这话说得女顾客也不好意思了,她面呈愧色,连声道歉:“我的话说得不好听,也请你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