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德鲁克的管理智慧
18902800000047

第47章 未雨绸缪,现在就要为未来准备(2)

企业家又说:“那么以一平方米两棵树计算,扣除道路,两万平方米大约可以种2.5万棵树苗,成本刚好100万元。你算算,3年以后一棵树苗可以卖多少钱?”

“大约2000元。”

“这样,100万元的树苗成本和肥料费用我来支付,你主要负责浇水、除草和施肥。等3年后,我们把树苗卖掉,获得的钱我们一人一半。”企业家认真地说。

谁知园艺师听到后,连忙拒绝说:“哇,我可不敢做这么大的生意,我看还是算了吧。”

企业家多次劝说,但园艺师依然不答应,最后,企业家无奈地摇摇头走了。

“算了吧”这句话多么简单,却葬送了可能实现的成功。有时候,成功机会就在你手上,你却因为没有胆识而轻易放弃了。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你的胆识是你真正的主人,胆识的大小决定了事业的大小。”另一个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胆识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要想成功,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就一定要有胆识尝试。

“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这则广告语已经在国内乃至世界家喻户晓,它的年产量达数亿条,产品行销于欧、美、澳、亚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金利来的成功不得不归功于它的创造者领带大王——曾宪梓先生,他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成功企业家。

曾宪梓祖籍广东省梅县,在国内长大的,在中山大学生物系读书。后在20世纪60年代初,前往泰国与家人团聚,在泰国,他发现很多人穿西装戴领带,领带成了男人不可少的装饰物,于是,他产生了销售领带的想法。

他只身来到香港,开始创业,他随身只带了6000港元,租了一个小厂房,凭着一把尺子、一把剪子和一架缝纫机,自己进行设计、剪裁和缝制,开始了一段非常艰难的创业阶段。他每天从早晨6点一直工作到深夜2点,制成领带后,还要自己扛着成品挤公共巴士,沿街推销,扯着嗓子叫卖。在制作和销售领带的过程中,他悉心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动态和穿着习惯。凭着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探索领带的用料、款式、设计的创新,研制出自己产品的独特风格。

后来,他的小作坊变成了一个有点规模的厂房,之后,他不再去自己销售,而是把更多的注意放在了考察市场上,他不是在香港考察市场,而是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市场,他先后到过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奥地利、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去了解领带制作和市场销售情况,吸取别国生产和设计领带的经验,并与那里的一些厂商建立了业务关系。

1970年,他在香港正式创立了“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自己设厂织染专用布料,开设专门设计和缝制部门。

随着业务的发展,曾宪梓先生非常注重“金利来”品牌。他在公司刚成立,资金有限时,依然投入较大资金到广告宣传上。另外,他认为,优良的产品品质和稳定的质量才能使企业品牌不倒,所以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因为金利来领带时刻保持质地优良,款式新颖,品种繁多,手工精细,美观大方的特点,深受各界人士欢迎。香港几十家大百货公司经销其产品的代销点遍布港九新界各地。

但企业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1974年,香港经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很多产品售价一落再落,领带行情也急转直下。当时,一般厂家都希望通过大幅度降价来尽快把商品脱手。而曾宪梓先生没有这样做,他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提高商品价格。因为他意识到,领带标志着庄重和高贵,消费者更愿意买名牌,并以此为荣。随着金利来领带价格上涨,它的身份倍增,结果,销量不仅不减,还获得较大的赢利。

随着金利来的稳步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家恪守信誉、财力雄厚、生产名牌产品的大公司。

由此可见,谁都不会简简单单地成功,“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要想使企业大发展,就一定要有胆识。树立坚强的意志,制定一个敢拼敢赢的目标,坚持不懈地为自己“充电”,不断超越自我,每一分钟都努力去做好。做一个敢于担当、敢于直面危机、勇往直前的智者和勇者。

立刻行动,不做徒劳的空想

【德鲁克如是说】

我们也许无法取得真正想要取得的成就。但如果我们现在立刻采取行动去做,那么,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总会找到顾客,也能赚到钱并能满足我们的一些期望。

——德鲁克《成果管理》

【活学活用】

21世纪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信息时代,资源共享,信息传递飞快,“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只有快速行动,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为有利的位置,才能把握住一个个转瞬即逝的机会。想要成功,只简单地设定和分解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即便你具备知识、技巧、能力、良好的态度和成功的方法,比任何人都优秀,但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只是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的空想,你离成功还是那样遥远。

“电池大王”王传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子弟到身家亿万的集团公司总裁,从一个高级工程师一跃在汽车领域干得风生水起,他在不断改写着历史。

王传福出生在安徽一户农民家庭,他从小一心苦读书籍,形成了坚强忍耐的性格。他相信只要灵魂不屈,自己一定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后来他顺利考上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攻读研究生,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电池的研究中去。因为业绩突出,5年后,被破格任为研究院301室副主任。

而此时,一个机遇从天而降。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因为王传福正是研究这个领域的专家,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公司的总经理。

当时,国内电池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一块电池能卖到数百元。王传福看到了商机,兴奋异常,决定大干一场。但两年后,成效甚微。虽然第一次商界打拼不是很理想,但王传福还是决定辞去稳定的工作,自己打拼一番。1995年,王传福辞职单干。他向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后,领着20个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敲敲打打,成立比亚迪。

启动资金少,动辄千万元的生产线他承担不起,于是,王传福干脆凭借技术,自己动手做关键设备,然后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这种“半自动化半人工”为他省去了很多成本,这也成为他日后在商战能够无往不利的“尚方宝剑”。很快,比亚迪打开了低端市场,成立当年成功卖出了3000万块镍镉电池。

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后,王传福没有停歇,他开始着手研发镍氢电池,1997年开始大批量生产镍氢电池。此时恰逢东南亚金融风暴,比亚迪产品的低价在金融风暴中越发显得有竞争力,这让日本厂商很难与之竞争。结果这一年,比亚迪公司镍氢电池销售量达到1900万块,一举进入世界前7名。

此后,王传福进军国际市场。1998年到2000年,比亚迪分别在欧洲、美国成立分公司。1999年到2000年,比亚迪公司在这些市场势如破竹,像松下、索尼、GE、AT&T和业界老大TTI等都成了他的客户。

2000年,王传福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了锂电池的研发,很快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并成为摩托罗拉的第一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2001年,比亚迪公司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上升到了世界第四位,而镍镉和镍氢电池上升到了第二和第三位,实现了13.65亿元的销售额,纯利润高达2.56亿元。

到2008年,比亚迪以近15%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三洋一决雌雄。目前,根据比亚迪方面的数据显示,比亚迪在镍镉电池领域、镍氢电池领域及锂电池领域都排名全球第一。

虽然他的电池做得好,但王传福没有停住脚步,在2003年,他进军汽车业,人们都为他疯狂的举动惊讶。“一个做电池的准备造汽车了?”企业界都在惊呼。

直到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的协议签订前几天,仍然有中国香港地区的基金经理给王传福打劝阻电话,他们认为比亚迪一直是做电池的企业,贸然进入汽车领域可能会遭遇惨败。有的基金经理甚至威胁王传福,如果不听劝阻执意收购,那么他们就将抛售比亚迪的股票。那天下午,比亚迪高层正在开会,中国香港一位国际大基金的经理打电话给王传福,他直接在电话里对王传福大声说道:“王总,我们就是要抛你的股票,抛死为止。”声音大得几乎在座的人都能听到。大家马上意识到公司股票即将发生剧烈波动了,会场气氛顷刻间变得紧张和凝重起来。

王传福一贯是个雷厉风行的技术冒险家,他没有理会投资人的劝阻。他看准了机会,现在只需要把机会抓住。他认为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虽少,但对能源、环保的压力已经很大。当今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战争无不包含对能源的企图,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就是要让中国三峡大坝的水都变成油,让中国所有城市的天空都像西藏一样蓝。将来电动汽车、混合电动车及驱动电池拥有庞大的增长潜力,必然在未来取代传统汽车。而收购秦川汽车有助于公司开发电动汽车用的充电电池,能够将比亚迪制造电池的技术有效利用。

正是王传福的高瞻远瞩和决定了就立刻行动的作风,让比亚迪在吉凶未卜的汽车市场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如今的比亚迪汽车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节能环保型新型汽车,王传福把握住了未来发展机遇,提前进入节能领域,为未来更快更好的发展提前做准备。

比尔·盖茨说:“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王传福发现电池商机,放弃稳定的工作下海经商;王传福看到节能前景广大,果断进军汽车业。这些重大举措都让人认识到王传福的胆量和见识。从中,我们也应该学习他这种立刻行动的果断力。认准了,就义无反顾地坚持,早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立刻行动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屈不挠的坚韧力,努力去打拼,不怕失败和困难,一定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留恋现在,就是抛弃未来

【德鲁克如是说】

从做出某项决策或行动的那一刻起,这项决策或行动就已经过时了。去修补常态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常态已经成为昨天的现实。

——德鲁克《成果管理》

【活学活用】

常常有这样一个奇怪的规律:当我们自我感觉到非常成功时,失败可能正在开始。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就应该忘记过去所得成就,像龙虾那样,自行脱掉外面那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硬壳,让自己重新能够自由活动。

1982年,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一同辞去公职,来到川西农村创业,他们变卖手表、自行车等家产,筹集1000元人民币资金,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1986年,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视察育新良种场时,题词“中国经济的振兴寄希望于社会主义企业家”,于是,刘氏兄弟把育新良种场改名为四川新津希望饲料厂。1990年,希望集团初具规模,刘氏兄弟大胆调整产业,致力于饲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1992年,希望集团注册成立。1995年至1997年之间,在南方希望资产的基础上,刘永好先生组建了四川新希望集团公司,在以后的约十年时间里,新希望集团进行了大量的规范和创新,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新希望集团从种植业、养殖业起步,历尽艰辛,站稳脚跟,保证了企业持续发展,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之一。1995年,新希望集团依靠先进的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创新型的营销手段,使企业发展成为销售收入达到20亿的大型民营企业,它也成为中国饲料百强第一位,连续4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但是,任何行业都有竞争,随时可能冒出新企业抢占市场。好像在一夜之间,刘永好发现了数十家规模相当的饲料企业,这些企业直接冲击着新希望在业内的领导地位,比如,湖南正虹与湘大、四川通威、江西振邦、广东恒星、山东六合等,其中六合的规模甚至已经超过新希望。并且,饲料销售的周期波动比较大,再扩大规模对企业也不利。那么,新希望下一步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呢?还在饲料业继续钻研,寻找新的市场,生产新的产品吗?

刘永好没有这样做,他发现了一个更好的赚钱方法,刘永好准备多元化发展,以饲料产业为基础,借助资本化的力量开展有限多元化,把将新希望集团打造成集饲料、金融、房地产、化工、乳业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集团。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企业风险,同时也让企业有了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新希望在饲料产业方面,收购了山东六合集团和北京千禧鹤,打造出一个覆盖生猪养殖、饲料、兽药、屠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金融产业方面,新希望参与了民生银行、民生人寿的发起筹建,同时还控股或参股福建联华信托、金鹰基金、东方基金和上海银行,形成了一个涵盖银行、信托、保险、基金等多个领域的金融大集团。在乳业方面,新希望先后收购了安徽白帝、重庆天友、杭州双峰等12家区域性乳业公司,成功打造出了西部乳业龙头。在化工方面,控股华融化工和甘肃新川化工,收购ST宝硕,打通销售环节。

通过这样一个系列的适度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大降低了企业因为饲料波动较大而带来的风险,完善了产业布局。

刘永好虽然在饲料行业已经做得很好,但在这个领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他没有故步自封,躺在功劳簿上不做事情,而是重新寻找让企业做大做强的方法,通过多元化,保证了企业稳步前进,开拓了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保证了企业继续健康发展。

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即便小有成绩,那只是暂时的,并且已经是过时的了,企业要前进,就应该为其注入新的动力。如果发现企业停步不前,那就应该琢磨着寻找市场,如果一个领域已经发展空间不大,就要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总之,应该不断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