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基金之神——乔治·索罗斯基金投资忠告
18913600000023

第23章 看索罗斯如何在市场中取胜(4)

与此同时,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和Quota基金在6月份也表现不俗,扭转了年初以来的劣势。其中Quota基金猜对了东京股市,令其资产净值上身两成,资产值达20亿美元。索罗斯的大起大落,充分表现出他不愧是一名天才的金融投资家。在《索罗斯谈索罗斯》一书中,他说到:“意识到我的错误是骄傲的源泉。”“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改正我们的错误。”一旦发现了错误,便充分施展补偿性自救来促使投资成功。自救经历对于索罗斯来说,更能说明他的成就。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他这样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还是个少年。战争给了我一次深刻的教训,让我终生难忘。但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父亲自救技巧极高,身为一名战争逃犯,他成功地在俄国革命中幸免于难。”而后,索罗斯谈到了一个伟大的设想:成立套头交易公司,最大限度地监测自身的自救本领。针对这种公司在金融交易市场中的作用,他曾说到:“风险的安全系数最难判断,没有全面而又可靠的衡量标准,我们只能根据每一种情况的是非曲直加以判别。但是,最终的分析,则取决于你自救的本能。”在1987年10月股票市场的那场大灾难中,索罗斯主动退出了一些项目投资股份,尽管事后他本人感觉撤退为时太早。不过詹姆士·马龟兹分析,索罗斯的放弃是为了第二天更好地进攻,也唯有如此方能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马龟兹说:“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接受这样的后果是非常困难的,可是,索罗斯却能够做到,因为他坚信他有能力弥补这些损失。确实他也做到了,1987年之后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给我们所有人提供一个好榜样。”索罗斯正是依靠自己的才智,征服了世人,成为金融投资者顶礼膜拜的偶像。

忠告34:冷静思考,大胆出击

索罗斯认为面对机遇时,人最大的错误不是太大胆了,而是太保守。索罗斯告诉人们: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利。我们自己在投资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贪婪的原因,不想放弃,因为恐惧的原因,提早撤退,结果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学学索罗斯吧。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就收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获得机会是一回事,能否抓住机会又是另外一回事。机遇只光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有些机遇或现或隐,有些机遇稍纵即逝,没有清醒的头脑和果断的作风,机会就是跑到你的鼻尖上也会溜走。而有些人当机会来临时,还在那里犹豫不决。毕竟,投资的行动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的投入,按照索罗斯的说法,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可高风险与高利润是对等的。所以,许多投资者在机会来临时往往犹豫不决,这其实是对高风险的回避。

索罗斯认为面对机遇时,人最大的错误不是太大胆了,而是太保守。索罗斯告诉人们: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利。索罗斯在机会面前的表现完全不同。他历来行为果断,既有认识机会的敏锐,又具有捕捉商机的果断。一旦发现商机出现在面前时,该下注时毫不犹豫地押下去,且押下的赌注决不嫌其数额大。只要抓住商机,就不会放过。

索罗斯在实际投资实践中,面对机会来临时从来就没有含糊过。他不出手则已,出手必具有震撼性。他所控制的量子基金,金额巨大,超过150亿美元;所使用的方法非常凶狠,往往是用杠杆原理和对冲基金两面下注。可以说,只要机会一出现,索罗斯就会逮住它。

巨利就在豪胆中

1992年9月,索罗斯开始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行动,这次行动使他在全世界一举成名。他选择了英国两个权威目标。一个是曾经具有极高权威的货币——英镑,另一个目标是英格兰银行。

英镑曾连续两百年成为世界主要的货币,采取金本位制,曾像英国海军一样成为英国力量的象征。但由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1929年股市暴跌的影响,英镑的威力被大大削弱了。英国政府不得不对英镑采取浮动制并放弃了金本位,英镑的地位开始江河日下。英格兰银行是英国金融的坚强支柱。没有什么能够撼动它身为国家对付市场混乱的坚强堡垒地位。但1992年的“黑色的星期三”让英国人难以忘记。这要从欧洲单一货币说起。

1979年建立的汇率机制是试图建立欧洲单一货币计划的第一阶段。单一货币将稳定欧洲的商业,也将削弱投机商和交易商使得国家银行运作困难的力量,特别是当欧洲各政府不参与货币一体化时。随着货币汇率机制的实施,西欧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的单一货币机制不是固定在黄金上,也不是固定在美元上,而是相互之间的稳定。他们规定每一种货币在一个固定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这一范围,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有义务进行干预。在这个范围内,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国家货币进行浮动,核心的汇率以德国马克为基准。1990年,英国终于加入汇兑机制,索罗斯认为这标志着英国失足的开始。英国经济本来就虚弱,加入汇兑机制后,将使英国与新统一的新德国联系在一起,从而促使英国将完全依赖德国。身为欧洲经济最强国,德国将有权决定哪种经济措施对其他西欧国家有利,而这对英国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英国想在货币政策上向前迈进一步,但它又没有这种能力。于是,将不得不使它的政策与占主导地位的德国货币政策相联系。1992年2月7日,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条约,欧洲一体化进程得到加强。

乔治·索罗斯的天才就在于比别人更快地发现长远的发展趋势。他认为,货币汇率机制不可能会保持协调一致。他清楚,欧洲国家让投机商们无机可乘的唯一途径就是保持所有国家同一水准的汇率。如果汇率多样化,像他这样的投机商就会利用疲软的货币进行投机。

欧洲的困难正在加剧,1992年西欧遭受金融危机,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经济体系出现滑坡。英国企图降低其利率,然而,德国因为其国内原因不愿意降低利率。如果德国不降低其利率,其他欧洲国家也不会降低。这样做会使它们陷入削弱其货币的危险境地之中。而货币一旦削弱,只会使袖手旁观的国家渔翁得利。所以,英国正陷入窘境。它的经济状况很糟糕,英镑面临日益升值的压力。英国力图改善其经济情况,但这样做的话,它就必须让英镑贬值,使其出口更有利。依据汇兑机制的条款,英国被迫保持1比2.95的比率兑换德国马克。

对于索罗斯而言,不管对或错,当自己确定正确时,要做到极限。他相信货币汇率机制的分崩离析是一步步进行的,因而,当货币市场危机爆发时,索罗斯准备进行投机经营的运作也十分复杂。当欧洲国家利率急剧下降,紧接着欧洲股市开始下跌时,索罗斯决定卖空疲软的欧洲货币,转而大胆地向利率和证券市场进行投资。在这次行动中,他与合伙人共抛售了70亿美元的英镑,购入了60亿美元的马克,以及少量的法郎。同时,索罗斯在假定股票往往追随货币贬值的步伐升值的基础上,购入了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另外,索罗斯还卖空了德国和法国的股票,投资于德国和法国的长期债券市场。他认为,德国的马克升值将损害其股票,但因为利率降低,反而对债券有益。因为索罗斯的信誉很高,他以10亿美元作抵押,进而发展到100亿美元的投入,在市场上雄踞一方。世界各地的货币经营商们都和索罗斯一样在进行这种投机,英镑的高价值很难维持住。索罗斯在纽约的巨大投资也在进行着,“我们有70亿美元的股票,整个市场资本总计达100亿美元。相当于我们公司资本的1.5倍。”索罗斯说,他借入50亿英镑,接着他以2.79马克对1英镑的比价将英镑全部换成了马克。所以,他又拥有了大量坚挺的马克。索罗斯将要投下金融史上最大的一笔赌注。

1992年夏季过后,英国政府坚持要在这次风暴中求得生存——即不贬值英镑,不脱离汇兑机制。索罗斯更了解情况,他知道英国经济已处于何种可怕的境地,他们不可能继续保持汇兑机制。果然在1992年9月13日,里拉贬值,但只是下降了7%,仍在汇兑机制条款所规定的限度内。没多久,西欧诸国政府决意让汇兑机制决定兑换率,世界上各个角落的投资者因此非常失望。面对这种情况,他们急切地想使那些被削弱的各种货币脱手,包括先令在内。9月15日后,索罗斯对英国会使英镑脱离汇兑机制的信心日渐增加。斯坦莱·德鲁肯米勒认为时机已到,他与索罗斯商议,应该下赌注对付先令。索罗斯表示赞同,并鼓励他下一笔比预想要大得多的赌注。于是,德鲁肯米勒按照索罗斯的吩咐,抛售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先令。第二天清晨时分,德鲁肯米勒告知索罗斯量子基金获得了9.58亿美元的利润。在这场战役中,索罗斯获利接近10亿美元。英国人将9月15日他们被迫推出汇兑机制那天称为“黑色的星期三”。

索罗斯在金融危机中的大手笔运作,留给公众一个冒险家的印象。特别是另一个投资大师巴菲特老成持重的投资风格,更加衬托出索罗斯的赌徒式作风。其实,索罗斯抢占先机、挑战极限的投资策略,往往都是建立在精密周详的分析和清醒的认识之上的。看准时机,该出手时就大胆地出手,只要他看准了就会毫不犹豫地最大限度地押注,抓住时机获取最大利益。索罗斯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投资大师的大智慧。投资者应该学习索罗斯的这种投资素质,千万不要在犹豫不决中让机会白白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