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要方面就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互利的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在这里,各民族和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就必然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是团结和领导各民族的核心力量;指导民族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各民族内部,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从而在民族关系上,废除了民族剥削和压迫,实现了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互利;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都必然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和其他的民主权利。但是在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方面,这些方面,也制约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发展。
今天,经过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进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民族问题仍然长期存在,民族工作的任务依然繁重,具体表现在:一是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实现后,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别依然存在,旧社会在民族问题上的遗毒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全消除的;二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权益,主要是经济权益方面,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三是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由于相互了解或尊重不够,也容易造成某些误会和纠纷;四是民族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甚至会酿成冲突;五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有时会做出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甚至违法犯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敌对势力可能利用民族问题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因此,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仍然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来满足各民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国家帮助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民族赶上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使民族间由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发展到经济、文化事实上的平等,为最终进入没有民族差别的和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创造条件。
2.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无产阶级的政党和政府,既要明确自己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任务,也要提出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原则和方法。这些基本原则就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原则,民族自决权原则,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平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口号,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异族压迫而提出来的。这一口号在冲破封建壁垒、反对异族压迫、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国家过程中曾经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但是,资产阶级一旦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便把“民族平等”的口号抛到了九霄云外。夺取了政权的资产阶级又开始压迫本民族人民和其他民族。“民族平等”只是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只是在马列主义诞生之后,才被赋予了真实的内容:
首先,世界上各个民族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先进与落后,都一律平等。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可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每个民族都对世界文化共同宝库作出过贡献。
其次,坚持民族平等就必须反对任何民族特权。尤其要无条件地保护弱小民族的权利。列宁说:“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也不是民主主义者。”
再次,民族平等的原则要求逐步消灭各民族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所以社会主义国家要处理好民族关系,首先要帮助后进民族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发展经济和文化,否则民族平等将会成为空话。
第四,要求平等的真正意义只能是要求消灭阶级。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流于荒谬。因为只要有剥削阶级存在,就会产生阶级斗争;只要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存在,就必然会有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因此,只有消灭了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才有可能实现民族之间的平等。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民族平等”的同时非常注重民族间的团结。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团结又是争取民族平等的条件和保证。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要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因为它是达到社会主义国家统一,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含义是指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交往、互相合作、联合奋斗。只有达到各民族真诚团结,才能消除民族间的一切不信任、疏远和仇视;才能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昌盛;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略,以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和统一。
(2)民族自决权原则
为了保障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一根本原则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提出民族自决权原则。民族自决权是指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民族自决权的口号是早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运而生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反封建、反异族压迫,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族独立国家。正是这一口号曾经对被压迫民族中的资产阶级所发起的民族运动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马克思充分肯定这一原则,到了19世纪末,民族自决权原则逐步被国际无产阶级政党所承认,并把它明确地规定在自己的纲领中。列宁同样赞同民族自决权原则,并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和俄国革命的实际发展了民族自决权原则。
第一,民族自决权从政治意义上来讲是一种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所谓民族自决,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体的国家分离,就是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这种权利是针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民族压迫政策而提出的,要求无产阶级支持受“它”的民族压迫的殖民地和民族取得民族独立。
第二,民族自决权并不等于鼓励任何分离、分散、成立小国家的要求。列宁明确指出:“我们要求民族有自决自由,即被压迫民族有独立自由、分离自由,并不是因为我们想实行经济分裂,或者想建立小国,恰恰相反,我们是想建立大国,使各民族在真正民主和真正国际主义的基础上相互接近乃至相互融合,但没有分离自由,这种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无产阶级坚持民族自决权,但并不提倡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实行民族自决。民族自决权是各民族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和有效手段。
第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也是民族自决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民主集中制,不仅不排斥地方自治和具有特殊的经济和生活条件、特殊的民族成分等等的区域自治,”相反,“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省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集中制。”
所以,坚持民族自决权原则与各民族间平等和团结并不矛盾。民族自决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的大联合、大团结,即列宁说的“为联合而分离”。各民族平等和团结,就是各民族在一切权利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地联合和团结起来。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坚持民族自决权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并不违背马列主义关于民族自决权的理论。马列主义是从各民族平等和团结这一根本原则出发来对待民族自决权问题的。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不能不根据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经过不同的途径,采取不同的形式:在一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国家和被压迫民族之间,要经过自由分离,才能达到平等基础上的团结与自由联合;在另一种情况下,特别是在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国家,则可以不经过分离,就能达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与联合,那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所以,可以说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自决权原则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应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
(3)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使民族压迫、民族剥削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获得了民族平等权利,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以确立。
但是由于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使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在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在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和全国发展水平存在的差距,加快发展,使之逐步与全国发展水平相适应。为此,要大力推动和深化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的重大政治问题;再次,经济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口支援,积极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少数民族地区更要自力更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要通过共同努力使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这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结合。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之所以实行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马列主义认为,在一般条件下,无产阶级应当建立集中统一的国家,原则上反对联邦制和分离制,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把联邦制作为一种例外,作为向完全统一的国家过渡的一种形式。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无论历史状况还是现实状况,都要求实行单一制。
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已形成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制度。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各民族虽有过分裂,但时间是短暂的,而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了一个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就构成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牢固历史基础。
第二,从我国民族分布状况看,由于历史上各民族的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我国这种民族聚居的特点,宜于以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这样,便于各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第三,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政治基础。鸦片战争后,各族人民都曾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奴役,有着共同的命运,他们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联合起来,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条件。
第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各民族共同繁荣十分有利。由于长期历史发展的原因,造成了我国汉族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较发达,而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居住面积广大、资源丰富、经济文化不发达。这种资源和经济分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在保证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基础上,使各民族和地区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共同繁荣。
中国实行单一制,同时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单位,又是少数民族的自治地方;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机关既享有一级行政单位享有的权力,又享有法律规定的若干自治权。这使中国单一制结构形式带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历了一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早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就指出,各民族可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中成立自治区域。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作出的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1935年12月,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后,以陕北人民政府名义对内蒙古人民发出宣言,强调汉蒙民族共同战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并且提出保证内蒙古人民有权按照自立原则成立自己的政权,有权与其他民族结成联邦关系,也有权完全分立出去。
但经过多年的实践,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联合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亦确认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47年5月,建立了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9月制定的《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1954年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肯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