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学原理新编
18951300000004

第4章 绪论(4)

(1)现代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开始建立。在大学中开始有现代政治学系、公共行政系等教学单位,有独立的教材和教学体系,学位授予权也从1880年以后开始。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派别林立、思潮纷杂的各种学派,极大地丰富了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促进了学术气氛的形成。

(2)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革新。19世纪以前的政治科学尽管也有实证的方法,思辨或推论也充满智慧,但政治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研究者主观思辨或推论的成果,政治知识本身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从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美国兴起了“新政治科学运动”,提倡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主张在政治研究中采用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统计学的方法,以达到对现实政治现象的更为客观和理性的分析,摒弃政治分析中带有明显价值判断以及意识形态偏向的做法。二战后迅速崛起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对于政治现象发生的内在机理研究和多种实证性且动态化的研究开辟了路径,以至于政治学的研究主题及范围进一步扩大,研究方法及经验进一步拓展,新理论及交叉性分支学科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政治学学科的知识体系,真正意义上促进了现代政治学的发展。

(3)政治学研究趋向综合化和科学化。如果说希腊城邦时期政治研究的话语是哲学的,罗马时代的政治话语是法律的,中古欧洲时代的政治研究话语是宗教的,那么,在现代国家时代,政治研究的话语则是科学的。新的政治学话语强调词意的科学性、精确性和对现实政治现象的解释力,重视事实和价值的联系性以及历史和制度与现时民意调查的统一性,以至于几乎所有与政治有关的现象都有了政治学研究的表达话语,并且开始将经验、事实、数据与历史、哲学、理论结合起来观察分析和解释各种政治现象。主张理论政治学(政治力量与政治哲学)与应用政治学(政策科学、决策科学、博弈论、理性决策、公共选择、控制论与公共决策、新政治经济学)共同繁荣。并形成了政治人类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病理学、政治定量方法等新兴交叉学科。强调将行为主义政治学、传统政治学与现代政治学结合起来观察、分析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使政治学研究趋于综合化和科学化。

(三)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古代中国政治学研究

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绵延两千年,国家基本上都是实行君主专制的政体。在政治学说研究方面,虽然有君权神授的思想和论证君权的合理性的理论,但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儒、法、道三家的政治思想和学说,同比较重视政体、政治制度等政治形式研究的古代西方政治学相比,我国古代政治比较重视治国技艺等政治内涵的研究,研究如何巩固君主专制统治,如何治理国家和臣民的技术问题和道理,即所谓的“治国之道”,如何处理君臣、君民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君主统治。这就决定了古代中国政治学说的内容虽然十分丰富,但缺乏形而上的理论体系和形式方法,更多的是各种零散的形而下的治国之道的经验总结,是指一种事务、一种管理方式、一种需要遵守的等级规范。因此,古代中国对政治的研究,主要是制定和解释礼乐、兵刑、职官、财赋等典章制度。同我们现在一般所讲的政治学研究有着相当的差异。

2.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封建专制政治体制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代的危机促使一大批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国之道。这一时期的政治学研究,除了从传统政治文化中寻找思想资源外,更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西学,试图从西方近代政治学中寻找民族振兴的道路。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向西方强国学习,不仅肯定西方的船坚炮利,而且肯定其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王韬等人纷纷主张仿效西方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政治体制。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开始系统研究西方的政治与政治制度,大量翻译介绍西方学术名著。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亚当·斯密的《原富》、甄克新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书,将西方的进化论、社会有机论、天赋人权论、主权在民论等理论介绍到中国来。他还自己写了《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诀论》、《辟讳》等政论文章,强烈要求改良救国,对近代中国政治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严复之后,康有为写了《大同书》,梁启超著有《论立法权》、《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泰西学术思想研究之大势》、《亚里士多德之权治学说》等论著,谭嗣同著有《仁学》等论著。他们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君主制度,对封建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并提出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方案,想改造清朝落后的政治。

戊戌变法失败后,许多志士仁人抛弃改良的政治主张,开始转向革命。章太炎、邹容、陈天华、孙中山等人是其代表。章太炎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在《革命军》、陈天华在《猛回头》、《警世钟》、《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兴中会章程》、《驳保皇报书》等著作中,提出改良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在中国行不通,主张走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推翻封建君主制。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夺取的政权却落到了封建军阀之手。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方面西方的政治学说更加广泛地移植到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的一些学者也积极结合中国社会政治问题,试图建立中国的政治学。1903年在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设立了政治法律科,开设了政治学课程。1932年1月中国政治学会在北京成立。1935年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年会,到1942年共召开了三届年会。至1949年,全国近200所高校中,约有40所设有政治学系。当时的政治学研究主要涉及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中国行政、中国宪政等方面,它在指导思想、体系、范围、内容和方法方面均有很大局限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各阶段历史进行阶段剖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释社会发展的规律,发现历次社会变革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实践的手段的科学。其代表人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

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在欧美取得伟大胜利和广泛发展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和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政治学的研究中实现了伟大变革。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后来他们陆续写作发表了《哥达纲领批判》、《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资本论》等,运用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法等原理和方法,研究和分析各种政治现象,揭示了国家政治权力,特别是对法国、德国等国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的起源、经济与政治、法律的关系,公共权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规律;预见了无产阶级国家的特点、历史作用和政治形式;制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和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战略和策略,使马克思政治学更加丰富和完善,从而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础。

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著作中,分析了帝国主义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理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和行政管理等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建立工农联盟是从资产阶级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根本手段,规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为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主要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斯大林在《列宁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等书中不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而且针对俄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尤其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陈望道等人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恽代英的《政治学概论》、邓初民的《政治科学大全》和《新政治学大纲》、李剑龙的《政治学概论》、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专著和教科书在中国的陆续问世,打破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封建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争夺统治的局面,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社会大规模传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为新中国政治学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舞台。但由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政治学研究被忽视。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取消了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被视为“伪科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基本上停止了。在此后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政治学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1964年按照中央的决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学校设立了政治学系,但不久即改为国际政治系,分别侧重研究民族解放运动、欧美政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条件。1979年邓小平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1980年12月,中国政治学会成立。1981年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先后建立了政治学本科专业或开始培养政治学专业研究生,很多大学开设了政治学方面的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地方省市先后成立了政治学会。1985年,北京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开始培养政治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同年,由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政治学研究》创刊。以这些高校、学会、学位点、刊物等为基地,政治学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版了一批著作、教材、论文和工具书。

二十五年来,中国政治学无论是在学科设置还是学术水平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它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恢复学科时期(1977—1985年)。包括成立政治学会,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开设专业,创办杂志等;第二个时期,转换范式时期(1985—1988年)。在学科范式上主要是明确学科研究对象、完善学科体系、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充实学科研究内容;在研究范式上主要是开始用政治学的理论逻辑和体系来思考政治问题;第三个时期是确定价值时期(1988—1992年)。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研究中国政治,推动中国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判断取向在于“民主”与“发展”,即社会主义民主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第四个时期是发展学术时期。1992年开始,邓小平南巡讲话使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也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首先表现在研究态度上,开始逐步重视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如开始用规范的概念性语言代替政策性语言,开始用有据可查的资料论证代替想当然的主观分析、开始用理性的理论分析代替简单的理论套用。二是表现在研究的选题上,更注重选题本身的学术意义。三是表现在研究成果上,出现了一些具有长期学术影响的学术著作。四是表现在研究深度上,开始从概论性分析和一般性介绍走向专项研究,并注重现实状况的调查和历史资料的充分占有。五是表现在研究的方法上,开始重视从单纯的规范性研究走向规范研究和经验并用,出现了一些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规范研究成果和以经验研究为主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四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构想,这使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定位更准确,目标更加清楚。未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会兼容并收各种理论与方法,将学科建设置于战略地位,坚持学科引进和创新并举,加强中国政治的系统研究,坚持走科学为本、学术为本之路,在政治学研究的体系、内容和方法方面均有创新和发展,使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走向成熟和辉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立足于人类政治舞台。

四、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指用解释、评价、概括政治现象的理论模式及技术手段,在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政治实践的发展和政治研究水平的提高、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包括多种框架和技术的具体研究方法。本书按照传统的研究方法、现代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分类来进行介绍。

(一)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是指历史上政治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但这种分界并不带有明显的时间界限,在西方国家的时间概念中一般是指行为主义之前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等。这些方法在当代政治学研究中并没有失去其应用价值和功效。

1.哲学研究方法

即主要采用哲学思辨式的先验设定与逻辑演绎的方法,以形而上的角度探讨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

这一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和具体步骤是先从一个先验的自然原初假设命题为起点,通过哲学思辨式逻辑演绎,抽象出一个普遍化的人性,然后从人性出发来发展出一套符合人类至善生活的最高准则,最后在这个最高准则的指导下设计出一套规范性哲学化的政治理论体系。因此,传统政治研究中以政治哲学问题为主题,民主、正义、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以及国家的起源、本质目的等政体设计是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