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者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者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政治投票的方式很多,可以通过声音来表达,也可以通过手势来表达,还可以通过姿势来表达,常见的是通过填写选票这种书面形式来表达,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政治投票开始通过电子设备,如按表决器、填写电子选票等来表达。一般说来,通过声音、手势或姿势投票是公开投票,而书面表达和电子信号表达虽然也可用于公开投票,但它们通常是匿名投票所使用的技术方法。
现代社会的政治投票,已经不再局限于选举过程,它在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作用。在选举意义上,投票的作用在于确定特定的国家公职人员或其他政治组织中相当于此类的公务人员。在复决意义上,公民投票的作用在于影响国家政策。就国家某项政策投赞成票或者反对票,或者就国际组织提出的措施进行全民公决是直接民主的一种手段,始于16世纪的瑞士。法国大革命复兴了“人民主权”观念,自此法国频繁使用全民公决。1800年的全民公决批准了一部给专制开绿灯的法国宪法,1802年的全民公决任命拿破仑为终身执政官,1804年的全民公决任命拿破仑为法兰西皇帝。在上世纪30年代,欧洲所有的独裁者都频繁使用全民公决,特别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1992年法国公民就《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进行了全民公决。全民公决一般适用于富有直接民主经验的国家。全民公决未必都能带来积极作用,在特殊形势下会被少数人利用。在罢免意义上,投票的作用在于影响政府或者个别政府人员的去留,也就是就政府的组成或某一政府官员投信任或不信任票,以此表明公民对于政府的政治态度。由于投票在这些方面的意义,它又被认为是民主制度中社会选择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
2.政治选举
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社会成员选择个人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政治过程。选举活动除投票行为外,还包括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及其他影响选举过程或结果的活动。政治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公职人员;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代表来投票选举。
投票作为一般选民参与政治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行动,是选举过程中最公开的部分。投票一直是依附于选举活动的。在选举过程中,投票需要有选票,需要有特定的投票程序和计票程序。从投票在选举中的根本作用来看,选举过程就是使选票转变为席位的过程。但是,投票毕竟不等于选举,选举也不等于投票。不仅投票不止囿于选举投票,而且选举活动也不只是囿于投票活动,它还有其他方面的活动在起作用。
选举活动需要筹措经费,政治捐助就成为公民在选举中参与政治的方式。但政治捐助主要是在金钱政治背景下出现的参与行为。选举活动还需要大量的组织工作,公民在此时的政治参与主要是积极进行选民登记,甚至包括直接从事一些组织工作。选举活动离不开政治宣传,各政党或候选人都要在拟定选举纲领的基础上开展宣传活动,公民在这里主要从事政治游说,但这并不是所有的公民都进行的活动,主要是组织选举的政党的党员或其他协助开展竞选活动的人的政治参与。
在各种政治参与行为当中,选举可以说是普通公民控制政府的重要的、制度化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公民也通过定期选举的方式向决策者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但是,选举并非向决策者表达每个人政治意愿的最佳手段。因为,选举不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而是定期举行的。选举的普遍政治意义在于使当选者获得某种权威地位和合法性,它具有对政治竞争的裁判作用和对政治领袖的评价作用。
3.政治结社
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这种组织可能专门致力于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广泛的公共问题,但其基本的和明确的目标是影响政府决策。公民加入该组织后,不管他是否亲自参加了该组织影响政府的活动,他参加这种组织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政治参与方式。由于政治集团组织包括政党和政治社团两类,政治结社也就包括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政治社团活动两种。
在西方发达国家,参加政党活动多集中在选举期间。因为发达国家的政党的基本任务是操纵选举,所以公民参加政党的活动和参加选举的活动通常是一致的,只有在公民参加反对党进行监督时,才具有与选举不同的政治参与意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参加政治社团活动主要是加入利益集团。在西方,利益集团代表和维护社会特殊利益,虽不具备政党的条件,没有掌握政权的目的,但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力图影响公共政策。为实现自身利益诉求,利益集团要参与政治活动,公民只要参加了这种组织,就构成了政治参与。中国的政治性社团主要是人民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这些团体分别代表社会上不同成员的利益,又是政府联系这些社会成员的桥梁,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公民只要参加了这些组织,就意味着进行了政治参与。
二、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表现为定期的、制度化的参与,还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以影响政府公共政策。
所谓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是指政治系统内的个人或集团对该系统提出要求和利益表达的过程,它是政治系统内政治过程的开端。
一般来说,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
在前近代政治形态中,由于政治和社会结构相对封闭、简单,其社会成员的利益表达方式也比较简单。在原始社会,部落成员常常通过与部落首领直接交流的方式或者部落成员大会表达自己的要求。
在古希腊城邦,“公民大会”是自由民进行利益表达的正式机构,而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则被排斥在政治过程之外,他们的利益表达则往往以奴隶暴动或起义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时期,老百姓向朝廷表达其利益诉求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朝廷下派的地方官的奏折,然而由于该体制内信息反馈机制的天然局限,地方骚乱、农民起义也是老百姓表达不满的经常形式。
现代社会是利益高度分化的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结构的复杂化决定了现代政治系统中利益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
1.从个体层面看,现代政治系统中的公民个人可以就各种问题与政府公职人员进行个人接触,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或不满。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层面的利益表达所涉及的问题可能仅仅涉及到公民自己或者家庭的直接利益,也可能是一些并不一定与公民自己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公民个人可以通过与公职人员建立个人关系网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而公职人员也会努力在自己所属选区内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支持者联盟,并经常与他们联系,倾听他们的呼声,以便将这些诉求作为自己政策决策的主要依据。这样就通过利益表达在公民和政府公职人员之间建立起一种默契:选民在给予公职人员以选票支持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某种政策回报,“精明的领导人能够通过下级领导人建立大量的私人关系网络,并建立重要的政治基地。”在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里,那些掌握着社会大多数政治资源(如政治捐款、政治技能、政治知识等)的社会中上阶层的利益表达的频率和功效要高于那些生活相对贫困、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由此可见,经济上的不平等与政治上的不平等存在着内在的相关性。“在贫富之间存在巨大鸿沟的社会里,正规的利益表达渠道很可能是由富人掌握的,而穷人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是时而采取暴力的或激进的手段来使人们听到他们的呼声。”
2.从群体层面看,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也可能表现为特定政治时空中因某一政策、突发事件或个人而激发起来的群体性自发行动。
这种行为往往表现为集体性的抗议、集会、游行示威等等。这种群体行为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和自发性,即这一群体组织只有在联合行动时才有效,其他大部分时候则自动解散。而这种群体行动之所以可能,主要是一定数量的人们在面临共同的外部压力或威胁时利益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可能分别基于共同的地域、种族、宗教、语言文化、习俗等等。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反越战示威和黑人民权运动,以及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魁北克省法语区居民就该省在联邦中的地位所采取的联合行动等等都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典型案例。不过,由于这种政治参与方式的非制度性特征,使得这种参与方式缺乏制度化方式具有的可预见性和连贯性。
三、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
1.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内涵的变化
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一般是指网民及其虚拟团体通过网络平台影响和推动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在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目标、政治参与的形式与手段等方面都有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主体主要是公民,而在网络时代,政治参与主体既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公民,又可能是现代意义上匿名的或虚拟的“网民”身份。目前,网民在严格意义上并不具有确切的法律意义,网民在网络上的参政身份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又不能因此而忽视其客观存在,不能忽视网民在网络上或者利用网络参与政治活动的影响。因此,网络时代政治参与主体更具复杂性和隐秘性。与此同时,虚拟团体(社团)也已成为网络时代政治参与主体之一。由于互联网上大量政治信息的汇聚,网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热点各异,加之网上利益表达自由度增大,必将导致各种思潮兴起。但网民个体的影响力往往有限,网民往往由于寻求共同的利益诉求而形成虚拟团体,这其中不乏政治性团体,进而形成共同的利益表达。网络方便快捷的联系方式,为网络上政治社团迅速崛起提供了便利。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社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产生,并通过多种多样的电子方式把网民联系在一起。虽然这些没有组织的临时性群体的成员之间或许从未谋面,但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共同关注的社会主题、共同的利益需求都足以使他们结成虚拟社团。由于利益的表达和聚合更加自由,兴趣爱好相投或意识形态相一致的网民在网络中进行交流或组织活动显得异常简单。虚拟团体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之一,更加丰富了政治参与的内涵。
从政治参与的目标看,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还是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其目标均是指向政治系统及其政策,或者说是公共政治生活,这是由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在地域空间和参政内容上显得要宽泛得多。
从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手段上看,传统意义的政治参与与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有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手段上都更加直接化和技术化。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政治参与不再依赖传统的组织手段,或者依赖选举代表参与政治的“代议制民主”,而更多的是依靠自己、依靠网络行使民主权利,使直接民主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给人类社会的政治参与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手段的技术化特征已凸现。快速、廉价的政治参与手段,必然带来政治参与形式及效果的根本性变革。
2.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特点
(1)网络时代政治参与主体的地位平等化。在网络时代,网民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平等的参政机遇、平等的网络权利。每个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赋予的利益表达机会和能力,顺畅而公开地表达自己对政策的态度,众多的利益表达汇聚为民意,形成舆论,从而影响着政府的决策与政策,达到政治参与的目的。与此同时,政治参与主体的平等化还表现为网民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平等。在网络时代,媒体及舆论工具向个人转移,改变了国家机关和网民的关系。网络政治参与中,自由的人格、自由的意志挑战国家的权威,迫使集中在政府手中的权力的很大部分开始向社会成员回归。互联网不但给政府提供了舆论平台,同时也为网民提供了利益表达、政策评价的平台。
(2)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动因复杂化。在传统社会,公民参与政治的动因一般出于自身物质利益或精神上的信仰与理想。而在网络时代,网民参与政治的动因却要复杂得多。除了利益和理想之外,有的网民有时甚至为了获得某种技术突破的精神愉悦,或者为了某一未经确认的政治信息而一时兴起,参与到网络政治中。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技术的、情感的参政动因交织在一起,反映了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复杂性。
(3)网络时代对政治参与的控制困难化。政治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反映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又标志着现代政治良性发展的状况。当政治制度化还不够成熟时,失去控制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动乱。在网络时代,特别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条件下,由于网络技术的特殊离散结构,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中央管理和控制,再加上网络时代政治参与主体虚拟化特征,使得网络时代对政治参与的控制异常困难。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或者说如何求得不断健全和完善政治制度化与扩大网民政治参与水平两者之间的最佳值以达到和谐,是一项异常困难的任务。
(4)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方式的便捷化。以前的政治参与大多仅限于投票、选举等几种简单途径,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的信息传递渠道。在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向社会各个层面延伸,社会成员对政治参与的体验更加直接。民众在家中就能马上对各种公共事务进行投票、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使公众和政府实现了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平等沟通。其后果是参与变得轻而易举,顺畅通达的电子访问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科层等级观念,更打破了种种限制,为平等自由的交流铺平道路。
(5)网络时代政治参与高效化。互联网缩小了时空与地域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