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政治主体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开展其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的,因此,政治主体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地位,必然根源于它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及其经济地位。一种政治主体依存于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直接决定着它的本质特征及其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进而决定着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根本政治属性和政治地位。从生产关系的状况来看,有的政治主体生活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占主体的经济制度下,有的政治主体生活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的经济制度下。在现代社会中,生产资料所有权主要表现为个人所有、国家所有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集体所有三种基本类型,各种性质的经济成分的运营及其相互关系,对政治主体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影响。
其次,经济环境决定着政治主体的结构关系和功能发挥。
政治主体归根到底是在一定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最终是由它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同样,一种政治主体在其政治生活中的性质与所发挥的政治功能的大小在根本上也取决于它所代表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力的状况。特定政治主体所处的具体经济环境往往是特定的,从社会生产力状况来看,有的政治主体存在于生产力水平较高和科学技术发达的社会里,从而能够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有的则相反。另外,政治行为主体在一个技术较为先进的社会中,可以运用网络来获取政治信息,可以迅速而准确地了解政治家的主张、候选人的背景与以往的政绩,从而提高参与政治的自觉性。
有的政治主体则存在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和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社会里,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一般来讲,当一个社会大量运用高科技时,其信息传播的手段、速度和范围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有助于国家政权及时了解政治动态,发现各种政治矛盾、冲突,从而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手段与方式对政治矛盾加以控制与协调。可见,经济环境能改变政治主体的结构关系和功能发挥。
再次,经济环境制约和决定着政治主体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方向。
政治主体所代表的生产方式的性质和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政治主体的前途和命运。一般地说,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旧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政治主体,迟早会被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淘汰;而与新的社会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政治主体,最终必然会冲破重重阻力和障碍,获得广阔和光明的发展前途。
(3)政治主体对经济环境的作用
首先,政治主体能够阻碍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主体一经形成,就会作为特定生产力的代表而成为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力量,它可以通过安排社会生产的形式、途径和秩序,通过调整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和布局,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政治主体可以维持或变革生产关系。
社会经济环境是一个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的统一整体,其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政治主体可以通过对这一规律的准确把握和灵活运用,不失时机地维持、调整或变革生产关系,以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政治主体可以选择和利用一定的经济形式。
政治主体可以根据经济规律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和阶段上选择适宜的经济形式,促进经济的发展。迄今为止,政治主体可以利用的一般经济形式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发展的手段和配置资源的方式,任何政治主体都可以利用。至于如何利用,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政治主体都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客观要求进行具体地选择,从而保证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形成较好的经济环境。
2.文化环境
(1)文化环境的内容
把文化同环境联结起来,构成文化环境这一思路,正是环境哲学的特有视角。文化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文化条件的总和,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文化环境问题属于一个综合性跨学科问题。我们认为,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心理倾向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文学艺术、法律道德、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文化环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其核心是文化。文化研究是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地,从而构成了对文化的多重视角,对文化的特点有多种理解,对文化的分类也是有很多种,我们无法一一详述,我们关注的是文化环境对政治的作用。文化是包括物质技术和精神技术在内的一整套人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习俗等表现出来。从对政治主体的影响来讲,我们可以找到各种文化所共有的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是标准,二是奖惩,三是价值。标准是指处于某种文化圈中的大多数人所能遵循的行动准则。
奖惩是对是否遵循标准的监督。价值是对行为进行评价。这些方面,发挥了文化环境对政治主体的制约作用。
文化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概念,一种文化环境往往是多种性质和形态的文化同时并存。按各种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的不同,主要可以区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三种类型。所谓主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文化;所谓亚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特定的利益群体所持有的反映自己的特有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利益的文化;所谓反文化则是一种否定或背离主文化的文化。各种类型的文化都会通过特定的背景或方式影响政治主体的存在和发展。主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主导地位的文化,它是特定社会的根本价值观之所在,有着强大的凝聚力。亚文化有不同的类型,其中包含着对立与统一的多种因素。反文化则是一种对抗性的文化。这三种文化分别对政治主体产生作用。
(2)文化环境对政治主体的影响
首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治主体的行为。
政治主体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文化的长期的感染和熏陶,就会在内心深处培植起它所认同的行为标准和行为规范,并据此作为自身认知政治现象、参与政治过程、开展政治活动的指南。如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通过人格社会化的途径,经长期的历史积淀为一种文化传统和国民心态,对于政治主体的思想行为产生巨大的凝聚、规范作用,并通过政治主体的心理感受、情感、倾向、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正因为文化对政治主体具有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当政治主体所确立的政治行为模式与公认的文化模式相一致的时候,其行为就能够较容易地得到社会的支持或认可,其活动也能够较容易地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政治主体往往重视将文化的价值转化为政治理想和目标,利用人们的文化认同创造出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外显的政治象征与符号,从而使某种政治观念深入人心,使政治统治、政治制度等具有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