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学原理新编
18951300000061

第61章 政治发展(2)

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把握政治发展,决不能局限于孤立的政治生活本身。政治发展并不是源于某种封闭政治体系的自生自灭的要求,更不是来自理论家的宣传呼吁或者非凡领袖人物的强力意志和一时冲动。从本质上讲,政治发展作为总体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结合社会基本矛盾的辨证运动来认识,归根到底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革的客观要求来认识。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将生产方式看作决定政治发展的终极原因,首先是基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物质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第一要素,它构成了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包括政治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而且,物质生产方式从来就不是凝固不变的。在物质生产方式的运动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分工形式、交换形式等的变化,从而导致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不断发育成长,会造成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利益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分层的变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阶级、阶层和集团,随着自身力量的壮大会提出与自己经济利益相关的政治权力要求;这种要求反映在思想观念上,就会产生新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论,有了政治理论,新兴阶级和阶层的政治实践便由自发上升为自觉;这种情况下,新的政治变革要求与传统保守势力的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矛盾与冲突或以渐进改革方式,或以非和平方式获得解决;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最终取得胜利,从而实现新旧政治形态的更替。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发展的终极动力归根到底来自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但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其他因素对政治发展的作用。事实上,政治发展并不是一个单向的线性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多重因素彼此渗透、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与其他因素的相互联结、相互影响而实现的。因此,在研究政治发展的动力问题时,不应忽视其他非根本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民族利益与民族关系、政治力量的觉悟程度与组织程度、大众的关心程度与参与程度、政治领袖的组织才能与领导才能,以及特定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心理意识、政治价值取向、政治理论原则等。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那么对政治发展的动力的认识和理解就容易陷入简单化和片面化。

四、政治发展的目标

政治发展与单纯的政治变迁是有区别的概念,政治发展是有目的的运动。因而,研究政治发展问题必须明确政治发展的目标。政治发展的目标是政治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价值取向。这一目标的设定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政治发展的方向。政治发展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一般目标规定政治发展的总方向,指的是根本的目标,某种程度上讲,一般目标包含有普遍的、客观的标准,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阶段性目标是指政治主体在特定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和需要制定的发展方向,是可控的目标。一般目标决定阶段性目标,阶段性目标服务于一般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发展是由社会发展推动和决定的,因而任何社会的政治都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反过来,政治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从这一角度来看,政治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一致,否则政治发展不仅会破坏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会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危机而导致自身发展的问题和危机。

应当说,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的上述观点,揭示了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了政治发展的总方向,使人们明确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是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政治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政治发展就失去了其独立性。政治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正是建立在政治发展是以自身目标的实现为基础上的。

那么,政治发展的自身目标应是什么呢?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政治发展的研究来看,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政治学者对政治发展目标的研究主要关注民主的问题,而这种民主制度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意义上的。60年代后期,发展问题的研究转向了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这种状况持续了近十年,到80年代初,向民主制的过渡问题才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发展的关注点,即政治发展的目标是不同的。

但是,从长期来看,政治发展还是能够表现出某些共性的方面。亨廷顿在区分传统政体和现代政体时指出了三个关键方面:(1)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并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等等五花八门的政治权威。(2)政治现代化包括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创制专业化的结构来执行这些职能。(3)政治现代化意味着增加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并认为,这几个方面给正在经历现代化变迁的社会指明了政治变革的方向。我国学者王沪宁在研究各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将政治发展的目标从抽象的角度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政治发展意味着平等精神和观念的扩大,意味着民众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意味着建立对每个人价值都平等的法律体制,制定明确的法典和法律程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根据功绩选择官吏,彻底排除传统因素的影响。第二,政治发展意味着民主制度的广泛实行,意味着建立一个开放的社会,让民众了解和参与政治过程,使政治活动反映民众的要求,能够使民众与政治活动形式具有高度一致的利害关系。第三,政治发展意味着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意味着政治活动的“制度化”。概括为一句话,即政治发展意味着建立适应一个特定社会各种要求变化的稳定的政治体系,建立一个按照最适应人们共同向往的共同体生活的形式。

如果说上述分析所指出的是政治发展的一般目标的话,那么,衡量政治发展的具体指标就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政治结构的分化。政治发展以政治结构的分化和专门化为形式,一个未经发展的传统政治体系,总是由少数结构担负着许多尚未分化的功能,由一小部分社会集团或个人承担整个政治体系的一切功能。而现代政治体系则存在明显的分工趋势,愈现代化的政治体系,其结构亦愈分化。所以,阿尔蒙德认为,在一个政治体系中,政治角色越分化,新型角色越多,同时,各种次体系,如行政、司法、政党、利益集团等等自主性越高,则政治发展的程度也越高。二是政府能力的增强。政治发展以政府能力的提高和权力的有效运用为特征,体现权威、法治、有限政府的原则。事实上,政治结构的分化及政治角色职能的明晰化为提高政府能力奠定了基础。三是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政治发展以政治文化的世俗化、理性化为特征,体现民主参与、权利意识、平等自由等精神。四是政治的秩序化。政治结构的不断分化,政府权力的运作、社会民众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都客观要求政治体系的有序运行。如果政治体系长期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政治现代化就无从谈起。亨廷顿认为,政治秩序、政治稳定对于发展中国家,与政治民主具有同等的价值。强有力的政治秩序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前提和保证。政治发展目标追求政治秩序,主要是解决政治的有序化、制度化、社会整合程度等的问题。

一、政治革命

1.政治革命的含义与特征

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现象,也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之说,这里的“革”即变革,“命”即天命,二字联用即实施社会变革以应天命的意思,因而是从神权政治观出发对革命所作的解释。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革命就成为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研究的重要问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革命下了种种定义。如有人把革命解释为争权夺利的活动,美国政治学家杰克·戈德斯通就认为,革命就是“不同的集团,其中包括前政府,都力争使自己成为中央权力的拥有者。这种权力斗争可能以各种形式出现,如大规模的内战,迅速的政变,或者漫长的游击战争。”有人把革命理解为个人心理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冲突,社会学家勒邦认为,革命是由于大众迷失方向和心理上失去理性而引起的社会行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革命是社会结构缺陷和国家应付压力的能力缺陷的表现。美国社会学家斯考克波尔就认为,发生革命的社会必然有某一方面社会结构或是落后或是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当它面临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压力,内部权力结构失衡或群众起义时,往往无力应付,从而产生革命。当代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等人也持此种观点。上述各种解释虽然指出了革命的某个侧面或革命爆发的某种条件,但却没有说明革命的真正本质含义以及革命爆发的真正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社会形态的质的飞跃。

而政治革命就是以阶级为政治主体的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取代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在这一斗争过程中,社会政治关系、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政治统治权力、政府活动和政策以及社会的主要政治价值观念都发生迅速的、根本的、全面性的变化,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被打破,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政治关系质变过程的政治革命,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政治发展方式的特征。

首先,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政治革命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激烈的政治斗争,它不同于政治领域由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地推行的政治改革,也不同于少数军人或政治集团发动的政变,更不同于部分政治力量掀起的暴动、反叛和起义。政治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斗争,它不是少数政治人物、政治派别和政治群体之间的行为,而是社会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有组织的政治较量。从根本上说,政治革命离不开社会革命,政治革命发生的原因应当从社会革命的原因中去寻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的发展导致社会变革,这是历史的必然过程。但这个过程不会自然发生,而需要通过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改变旧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其次,政治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在任何阶级社会政治权力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被统治阶级为了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并使自己获得解放而与统治阶级展开激烈斗争时,斗争的焦点必然集中在国家的政治权力上。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列宁也曾经指出:“无论从革命这一概念的严格科学意义来讲,或是从实际政治意义来讲,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都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再次,政治革命是政治体系深刻而全面的变革。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彻底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是政治革命的重要内容。列宁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候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就是要摧毁建立在陈旧社会基础上的“国家全部上层建筑”。所以,政治革命不仅意味着政治统治权的变更和旧的法令法规的变革,而且还意味着与旧有的政治秩序相联系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的更新。

第四,政治革命往往与暴力联系在一起,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由于政治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而国家从本质上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因此,把夺取国家政权作为首要任务的政治革命自然与暴力联系在一起,暴力是政治革命的后盾。因为,任何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都不会自动让出政权,反而会想方设法地维持自己的政权。在这种情况下,政治革命只有采取暴力的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这一点已经被大量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当然,革命与暴力相联系,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暴力都是革命。事实上,革命与暴力联系在一起是有一定的条件的。革命不同于政变、叛乱、恐怖活动,革命的任务是夺取政权、实现政治体系的全面深刻变革。

最后,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革命相比,政治革命是一种短暂而急剧的变革。即使在有些国家政治革命看来进行了几十年时间,如中国革命历时22年,但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和政治发展过程来看,它只是一个短暂的现象,是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质变。

2.政治革命的条件和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革命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拼命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挠社会前进时,必然引起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或迟或早地要组织起来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政治体系,解放生产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两点,当一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还起积极促进作用时,任何人想要人为地“制造”革命,是决然不会成功的;同样,当一种生产关系已经十分腐朽,变成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时,任何力量想阻止和取消革命,也是不可能的。

可见,政治革命的爆发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利益根源。但是,政治革命能否爆发和在什么时候爆发,则取决于革命的主客观条件。这些主客观条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