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是激进式改革,也称综合性改革方式。这种改革强调总体设计和强制性变迁,因而被形象地称为“休克疗法”。在运用这种改革方法时,改革者从一开始就将其改革目标和主张全盘托出,通过整体推进,一步到位,系统和全面地实施改革计划,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旧体制根本改造。激进式改革有利于缩短新旧政治体制转轨所引起的社会阵痛期,但却极大地增加了社会阵痛的强度。前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的改革大都采取激进式改革,其造成的社会阵痛强度是相当大的。
另一种是渐进式改革,也称多项分进式改革或“费边式渐进方法”。这种改革方式要求改革者在确定最终的和总体的改革目标后,恰当地选择改革的序列,合理地分解改革的内容,分期分批地完成改革的任务。因而,这种改革方式往往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却有利于调整和把握改革过程中的力量对比,化解不利因素,减轻改革所带来的社会震荡,也有利于随时调整改革计划,纠正改革中的失误。
世界各国发展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各不相同,在选择改革方式时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不能简单的认为哪一种方式是理想的改革方式。成功的改革者往往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3.政治改革的目标与作用
政治改革的目标就是改革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由于政治改革是对现有的政治关系和政治体系进行调整和革新的复杂过程,政治改革的目标不仅规定着改革的根本方向,而且影响着改革的实际步骤和具体方案,所以确定合理的、可行的政治改革的目标至关重要。在不同的社会、阶级背景和历史发展阶段上,政治改革的目标是各不相同的,如果要寻求其共性,则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合理的政治结构。政治改革实质上是为了变革政治上层建筑中那些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从历史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两种趋势,要适应这一趋势,政治体系就必须实行规范化分工,形成层次清晰、职责分明、彼此协调、自如运转的合理结构。所以,无论哪一种政治改革,都会把建立合理的政治结构作为自己的目标。
第二,提高政治体系的效能。政治改革必须落脚于政治体系功能的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相适应,政治体系功能的完善体现在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都需要政治体系形成一套程序化、科学化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政治改革,完善政治体系的各项功能,达到提高政治体系的效能的目的。
第三,参与的扩大化和权威的稳定性。政治改革的基本原因之一是社会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为了平衡和解决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政治改革必须对现有的权力结构进行适度的调整,这种调整首先要扩大政治参与,使权力体系向更多的阶层和集团,特别是那些新兴社会力量开放,以便激发和保持政治体系的活力。同时,由于权力结构的调整打破了旧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可能引发新的利益矛盾甚至社会动荡和不稳定,所以要协调利益关系,使社会的矛盾紧张程度减到最小化。因此,政治改革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的协调利益关系的过程。就此而言,参与的扩大化和权威的稳定性,是政治改革所谋求的目标。
政治改革与政治革命一样,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特别是社会利益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政治改革首先是缓解或消除社会利益矛盾的有效方式,是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任何政治改革,不论其性质如何,都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其次,政治改革对维护政治统治,提高政治管理的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因为,通过政治改革,将使不完善的政治结构、不健全的政治功能、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和健全,从而保障了政治体系的健康运行;最后,政治改革是医治政治弊端的良药。在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进程中,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传统、习俗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政治生活的弊病,如政治腐败、官僚主义、家长制、个人专权、以权谋私等现象,总是经常会出现的,政治改革就是消除这些政治弊病的良方。通过政治改革,社会可以在不发生大的动荡的环境下建立一系列防止和克服政治弊端的有效机制,从而保障社会政治健康的发展。
一、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1.政治稳定的含义与特征
政治稳定是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理想与追求,也是现代世界各国完成现代化历史任务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政治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政治稳定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执政者的普遍重视。但是,如何从理论上阐述政治稳定,各国学者由于所持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其解释也是见仁见智,没有定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秩序,“政治秩序则部分地取决于政治制度的发达程度和新兴社会力量被动员起来参与政治的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强调,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最优先考虑的不应是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的扩大,而应是保持政治稳定,保持政治稳定则需要一个权威,这个权威就是政府。一个政府强大与否,稳定与否,全凭它能否在完成其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群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求得最佳值,适时适度地调整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二者达到协调。他说的政治稳定具有三个评判标准:“其一,政治系统具有强大的权威性,社会以其自身的稳定表明对政治系统的肯定和承认;其二,政治系统功能齐全,运转正常,表现为政治体系的自身调控和对社会控制功能的正常实施;其三,政治生活秩序性,表明政治生活在法制的范围内合法进行。”J·普拉诺等人编著的《政治学分析词典》中则这样解释政治稳定:所谓政治稳定,通常是指政府的最高领导层很少发生变化;或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相同的宪政形式和过程;或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政治过程中相对地说没有暴乱和内部骚乱。在国际关系上,它通常是指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战争状态,或是长时期地保持国家之间的统治和依附关系。
中国政治学界在借鉴西方研究的基础上对政治稳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批成果,目前中国政治学界关于政治稳定的含义存在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主要从社会政治生活的秩序性和连续性来概括政治稳定的内涵,认为政治稳定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系统保持动态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如邓志伟主编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一书认为,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系统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含稳定的政治体系、合理的权力结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等三个不同的层次。另一种观点主要从政治系统对社会变化发展的调适程度高低来揭示政治稳定的内涵。如李元书主编的《政治发展导论》一书认为,政治稳定应定义为政治系统为适应社会环境系统的变化和发展所建立或维持的一种有序社会政治态势。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政治稳定是指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政体的连续性,政治机制运行的常态性,政治发展的直线性和政治规范的认同性。
尽管上述政治稳定的含义由于学者们研究角度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们从这些含义中还是能够找到学者们对政治稳定研究的共同点,综合这些观点,可以给政治稳定下如下的定义:政治稳定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政权体系的稳定、国家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这种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一方面,政治体系适应社会环境系统的发展变化要求而呈现稳定状态,并向新的结构功能状态有序演进,同时,政治体系反过来有序地促进社会环境系统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政治体系的自身结构和功能合理配置、稳定运转,体系内部各部分之间协调发展、良性运作。
所以,政治稳定一般表现为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政策的稳定,政治权力配置有效,政治体制运作正常,社会有序,政局稳定,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较强,政府能妥善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冲突等。
从我们对政治稳定含义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政治稳定的一般特性:
政治稳定的相对性。政治稳定是相对于政治不稳定而言的,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根本杜绝因各种国际国内的原因所引起的政治不稳定现象的出现,政治稳定实质上就是国家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干预和控制,使社会政治生活总体上保持稳定和有序;同时政治稳定是相对于一个国家的特定时期或阶段而言的,因而是有条件的。所以政治稳定是相对的,政治不稳定才是绝对的。任何国家的社会政治稳定系统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和问题,只是存在的层次和程度有所不同。
政治稳定的动态性,也可称为过程性。政治稳定是社会政治生活秩序动态的和谐与平衡,因为,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与生活内容总是处于永无休止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政治稳定本身就是社会矛盾与冲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社会政治现象,社会发展过程往往是旧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就会涌现出来。政治系统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地进行适应性调整,不断地去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才能实现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并在这一过程中也使社会政治发展得以实现。同时,政治稳定只能永远是一种动态的追求目标,而不可能是已经理想化的现实。所以政治稳定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政治稳定的主观性。政治稳定并不是社会生活的自然状态,而是社会统治者们自觉调控活动的结果,是社会政治发展客观规律要求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高度统一。政治稳定不仅取决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实践活动在总体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而且还取决于社会政治统治者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组织管理能力、对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和执政领导水平。所以,政治稳定是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社会政治统治者对社会矛盾进行自觉调控活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稳定具有主观性。
2.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研究政治稳定问题,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不稳定问题,进一步分析影响政治稳定的诸要素对解决政治不稳定就显得十分重要。综合各国政治学者研究的结果,影响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变动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经常的主要的变量。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时,社会政治秩序就基本上是稳定的,反之,社会政治不稳定就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革命性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政治制度化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化水平越高,其政治系统就越具有权威性与合法性,那些无论是来自政治系统内部,还是来自社会环境系统的矛盾和冲突,一般都能够按照政治系统既定的常规程序与方式加以解决,从而使政治秩序维持稳定。相反,政治制度化水平越低,政治系统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就越受到怀疑,一旦出现诸多社会政治问题,政治系统因不能靠既定的常规机制解决问题,只有采取非常规方式,从而导致政治局势和政治秩序的混乱和动荡。
政治权力的腐败影响政治稳定。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空前增多的政治腐败现象。亨廷顿认为,腐化程度与社会和经济迅速现代化有关。原因有三,首先,现代化涉及到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转变;其次,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财富和权力来源,从而进一步助长了腐化行为;第三,现代化通过它在政治体制输出方面所造成的变革来加剧腐化。政治的腐化对社会政治稳定和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凝聚力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如果政治腐败问题得不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并且超出了国民的容忍程度,那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某种经济社会危机,就会形成社会不满情绪的大爆炸,使社会陷入动荡和混乱之中。
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会导致政治不稳定。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实现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一方面,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另一方面,大多数民众生活维持在低水平,这样必然使多数民众产生心理不平衡,造成多数人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对此,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有过精辟地分析。他认为现代化对经济不平等以及随之而来的动乱有两种影响方式。第一,贫穷国家的财富和收入分配通常比经济发达国家更不平均。这种不平等在传统社会里被公认为是自然形成的生活格局的一部分,而在现代社会,社会动员提高了人们对不平等的认识,产生了人们对分配不公的怨恨,分配不公和经济不平等往往成了民众反政府的刺激因素;第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经济发展将产生比传统社会现有的收入分配方式更均衡的方式,但是在近期来看,经济发展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蒙受损失,这样也会产生社会不安定心理。所以,“经济发展使经济上的不平等越发严重,与此同时,社会动员又在削弱这种不平等的合法性。现代化的这两个方面合起来便产生了政治动乱。”
新旧政治文化冲突会引起社会政治不稳定。政治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新旧政治文化的兴衰交替,必然引发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并对政治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路逊·派伊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文化变迁引发的“六大危机”,会引起社会政治的不稳定,这六大危机是: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贯彻危机;参与危机;整合危机;分配危机。
总之,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领导层执政水平的高低,民众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与否,国际环境状况等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政治稳定。
3.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