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学原理新编
18951300000070

第70章 国际政治(5)

第一,各国主权平等原则。主权原则是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中最古老的基本原则。主权原则的核心是国家拥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原则本身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民族主权,即各民族人民,特别是被压迫民族拥有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的权利;(2)国家主权,即每一个国家在对内对外政策上拥有自主性和不受外来统治的独立性;(3)人民主权,即每一个国家的人民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确立本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外国不得干涉。主权原则与领土完整原则是相辅相承的。国家领土的完整性,不仅表现为领土的地理范围不受侵犯,而且表现为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和事物的管辖权不受侵犯。所以,主权与领土在国际法意义上是合二为一的,不可分割的。主权原则同民族自决权原则是紧密联系的。战后,《联合国宪章》把“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视为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增进普遍和平的基础。1952年,联大通过了《关于人民与民族自决权》的决议,1960年,联大通过的《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和1970年的《国际法之原则宣言》,都明确了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的原则。

第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国际政治中发生矛盾、纠纷和争执的各行为主体,无论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纠纷、矛盾和争端的性质、程度、规模、范围如何,都应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以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与正义,这一规定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原则。国际争端,无论是政治上的、法律上的、还是事实上的,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都有可能发展为武装冲突,危及世界和平。因此和平解决争端一向被认为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和平的方法,一般包括谈判、调查、调停、斡旋、仲裁、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的利用、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解决,以及各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

第三,互不侵犯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任何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发动侵略战争,即在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国际政治活动中,任何国家不得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武力侵犯或武力威胁,同时,也不得进行颠覆、渗透和战争宣传。互不侵犯原则是国家主权原则的自然延伸。国家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互不侵犯原则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护国家的独立与领土完整。

第四,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内政在本质上属于一国内部管辖的事务,主权国家对内政具有最高决定权和处置权,因此,互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在国际政治中保障主权国家的主权得到维护和尊重的原则。

根据联合国《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和《国际法原则之宣言》等国际文件的规定,互不干涉内政原则指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均无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地干涉任何其他国家之内政和外交事务。因此,武装干涉及对国家主权或其政治、经济、文化要素之一切其他形式之干预或威胁企图,均系违反国际法。任何国家均有选择其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制度之不可转让之权利,不受他国任何形式的干涉。

第五,平等互利原则。平等原则是从主权原则中派生出来的,它的核心是主权平等,即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不论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如何,都具有平等地位,任何国家都不应在国际社会中要求任何特权;互利,指任何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中,不能以损害他国之利益来满足自己的要求,更不能以牺牲他国之权利来达到自己的对外目标,而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谋求双方的共同发展。因此平等与互利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互利,只有实现互利,才能有真正的平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我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把平等与互利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它使主权平等从形式上的平等走向真正的实际平等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第六,和平共处原则。和平共处原则是上述各项原则赖以实行的保证和必然结果。和平共处包括三层含义: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国家之间的争端,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国家之间在平等共存的条件下,发展友好合作与经济交往。作为一种思想,和平共处是列宁在1915年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而资本主义也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根据当时形势,列宁制定了对内推行新经济政策,对外实行和平共处方针的战略与策略,以便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来进行国内建设,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苏联得以发展壮大起来。战后,和平共处原则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承认。1954年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对列宁提出的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发展。目前,和平共处原则不仅出现在众多国家间的双边条约和协定中,而且被作为一项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写入各种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文件中,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行为准则。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世界已将整个人类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交织、互相依存不断加深。“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全球化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全球化的本质和内涵,全球化进程对国际政治有什么影响?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及其恶化是否会导致全球社会跨国携手拯救这颗星球?全球化将怎样塑造世界政治的未来?总而言之,全球化进程会给人类政治生活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影响,是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全球化的含义与特征

自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提出以来,对全球化的定义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立足于经济视角,有的侧重文化属性;有的强调时空压缩,有的突出问题领域;有的认为全球化是西方刻意鼓吹的意识形态,有的坚持全球化是客观的历史进程;有的关注全球化的同一性,有的倡导全球化的本土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比如,1995年出版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一书认为:“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性。它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遥远的世界的其它地区的个人和团体产生具有巨大意义的后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全球化定义,但是,各种解释还是有其共同的倾向的,这种共同性主要有两点,即全球化是全球范围相互依存的加深;全球化是一种进程、趋势。如果高度抽象的概括,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进程与趋势。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它的作用首先在经济领域中凸现,而后造成其它领域的深刻变化,给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全方位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全球化过程的发端远比全球化概念的出现要早。从16世纪迄今,全球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殖民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力和自然资源的掠夺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从二战后到冷战结束以前,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促进作用,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迅速发展,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之间仍然基本上处于一种割裂状态;第三阶段从冷战结束后到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普遍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战略,尤其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为全球化营造了适宜的国际政治环境,从而使全球化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

概括地讲,全球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迅速普及。市场经济曾经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计划经济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经过20世纪的实践,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二战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引入国家干预,对国民经济进行广泛地干预和调节,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后,发现计划经济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弊端,不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活力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计划与市场实质上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相继采取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冷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初步建立。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后,其经济发展战略也开始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今天,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共同要求和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普及,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第二,生产的国际化和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生产力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交通运输手段和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为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迅速转移和交流提供了条件,从而出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统一的世界大市场形成。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使世界性的生产网络形成,导致生产社会化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

第三,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有序的自由贸易趋于加强。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越来越起到拉动作用。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1996年5月在斯德哥尔摩对工商界人士演讲时指出,在过去6年里,世界贸易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经济全球化是贸易发展推着走的一列高速火车。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上,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它的建立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制度化阶段,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第四,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其作用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以市场为中心,以越过贸易障碍、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增加利润为目的,以综合世界各地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和专业人才等为条件,组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要素最佳配置,从而使生产和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流通,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经营的多元化、交易的内部化以及决策的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第五,经济信息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迅速扩展和延伸,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1946年2月25日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莫尔学院诞生,由此拉开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序幕,此后,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化成为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强大动力,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并使其进入了新的阶段。通讯和交通的改善不仅使跨国公司能更方便、更准确地掌握信息,进行超越国界的投资、实施全球范围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甚至小制造商也能为远距离的市场提供服务。消费者借助互联网随时可以购买世界各地的商品,全球外汇交易也可以在瞬间实现。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从而把硕大的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第六,知识与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迅速扩大。近年来,知识传播和人才流动的国际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精通外语、积极肯干、意志刚强、深谋远虑、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责任心强等素质的优秀人才,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具有上述品质的“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发展战略。

二、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对全球的经济结构、运行方式、发展战略产生深刻地影响,而且对国际政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国家主权观念、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及其行为方式的重大变化。

首先,全球化的发展对国家主权观念产生强烈地冲击。国家主权是国家基本权利的基础,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家主权受到冲击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它表现为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的主权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与削弱。经济上,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与目标、调控经济资源与信息、管理经济活动与行为的能力受到国际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的有力制约,从而很难一厢情愿地按照既定的战略发展民族经济。全球市场、全球贸易、全球金融、全球经济活动规则已成为一种客观的强制性力量,迫使国家经济主权做出调适,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政治上,新的国际权力体系与机制的形成,使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和领土完整存在着来自国际社会强行干预的危险,国家的传统政治主权受到直接挑战,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调的作用和地位凸显出来;文化上,各国的文化传统、伦理价值、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自主进行文化选择与文化建设的文化主权受到难以言明的来自各方面的制约与影响,尤其是因特网被广泛应用后,传统的文化自主与文化控制更难实现。西方则凭借自身的技术与文化优势,自觉或不自觉地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伦理、生活方式,导致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因此,全球化进程导致主权与非主权的界限有模糊的趋向,主权至上的观念开始受到强烈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