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18971500000030

第30章 孙子谈机变(1)

孙子认为: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力求造成有利的军争之势,犹如转动圆石,使之从千仞高山上飞滚而下,这自然会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种“势”,能极大地鼓舞己方的士气,而对敌方的士气是予以毁灭性的打击,这都是以人情之理作为基础的。

战争中的利与害,亦虚亦实,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凡兴师作战,其利害总是存在于将帅的思维和决策之中。作为全军的指挥,在实施作战指导时,只考虑处的因素而不考虑害的因素,就会麻痹大意,轻举妄动。相反,如果只考虑害的因素,而忽视利的因素,就会丧失信心,动摇士气。

“静”(处女)与(脱兔),是用兵的两个阶段,静是动的必要准备,是为更好的动创造条件,没有静就很难达到动的目的。而动则是静的自然发展和必然结局,没有动,静也便失去了意义。

造势——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原文]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势篇》)

[今译]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注意利用有利于己的必胜态势,而从不对部属求全责备。因此他们能够很好地量才用人,利用和创造必胜的态势。

[历代论引]

曹操曰:求之于势者,专任权也。不责于人者,权变明也。

李筌坚曰:得势而战,人怯者能勇,故能择其所能任之。夫勇者可战,谨慎者可守,智者可说,无弃物也。

贾林曰:读为择人而任势,言示以必胜之势,使人从之,岂更外责人,求其胜败。择勇怯之人,任进退之势。

陈(白皋)曰:善战者专求于势,见利速进,不为敌先,专任机权,不责成于人。苟不获已而用人,即须择而任之。

[兵法札记]

“任势”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对于自己的部队,要有一种“勇势”。就是要使部队能始终操持旺盛的斗志,高昂的士气,严整的军威,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要对敌人造成一定的“险势”。就是在交战时,努力造成一种强有力的威慑形势,从心理上给敌人以极大的压力和震撼,动摇其军心,涣散其斗志,迫敌就范,从而造成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态势,使敌人在不利的形势下与我决战,迫敌按照己方的计划作战,逐步将战争导向胜利。

毛主席非常重视“造势”的作用,不论是对己形成的“勇势”,还是对敌制造的“险势”,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仅以三大战役为例,毛主席通过选“点”造势,对敌形成了一个双骊个“险势”,无不令人叫绝。

辽沈战役,毛主席看好锦州,一战获重,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使国民党55万大军陷入灭顶之灾。就连国民党将领范汉杰也不无钦佩地说:锦州好比一息息相通扁担,一头挑华北,一头挑东北,锦州一失,这条扁担就断了,非雄才大略之人,不能做出此断。

平津战役中,斩断敌东西摆开的一字长蛇阵,造成隔而不围、围而不打之势,置国民党军队于军心涣散、是守是逃举措不定的狐疑状态。淮海战役中,攻取宿县一个点,一举切断了徐蚌线,使位于徐州十字架的刘峙集团置我军的包围这中,从而决定了这次决战的大局。同时,我军还在战役中多次实施分割、包围、穿插、迂回等,以小“势”配合并形成大“势”等,都充分表现了毛主席高超的谋势造势艺术。

[人生感悟]

所谓势,就是由人、事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事功于一役”的合力。

这里的“人”是指具体办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办会办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办得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办成。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办之事。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办亦可办,彼时却也许不可办亦不该办。可办则一办即成,不可办则绝无办成之望。

斯瓦罗斯基家族是奥地利的一个世家望族,祖祖辈辈都从事仿钻石饰品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奥地利被盟军占领,因为在大战中,该公司曾接受纳粹德国的订单,为德军生产过望远镜等军用物资,因此斯瓦罗斯基公司差点被法军当局没收。罗恩斯坦是美国富商,当时他正在奥地利,当获知此事后,立即前去和斯瓦罗斯基家族谈判。罗恩斯坦主动提出,他可以去同法军交涉,设法不使公司被法军没收;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交涉成功,斯瓦罗斯基家族必须将公司的销售权让给他,且在他有生之年,他可又从销售总额中提取10%作为报酬。

罗恩斯坦的条件虽然非常苛刻,但他所能提供的帮助,却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斯瓦罗斯基家族权衡再三,别无他法,只好接受了这一条件。罗恩斯坦与斯瓦罗斯基的谈判一结束,马上又去了法军司令部,要求法军撤销没收计划,他说:“我是美国人罗恩斯坦,斯瓦罗斯基公司从即日开始已成为我的公司,该公司因而属于美国的财产,所以我拒绝法军的没收。”法军一听斯瓦罗斯基公司已经成了美国人的公司,顿时无话可说,只好同意罗恩斯坦的要求,撤销了没收计划。不久之后,罗恩斯坦设立了斯瓦罗斯基公司销售代理公司,其实这家代理公司只不过就是开发票,以确保10%的销售额能成为罗恩斯坦的利润而已。

因势利导——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原文]

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势篇》)

[今译]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放在万丈高山上转动一样,随时可以翻滚而下,其能量不可抵挡,无坚不摧。这就是所谓的“势”——一切有利因素表现出来的必胜的趋向。

[历代论引]

杜牧曰:转石于千仞之山,不可止遏者,在山不在石也。战人有百胜之勇,强弱一贯者,在势不在人也。

梅尧臣曰:圆石在山屹然,其势一人推之,千人莫制也。

王皙曰:石不能自转,因山之势,而不可遏也。战不能妄胜,因兵之势,而不可支也。

[兵法札记]

孙子认为: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力求造成有利的军争之势,犹如转动圆石,使之从千仞高山上飞滚而下,这自然会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种“势”,能极大地鼓舞己方的士气,而对敌方的士气是予以毁灭性的打击,这都是以人情之理作为基础的。因此,只要因势利导力图造成于己有利、于敌不利的形势,就不难克敌制胜。

隋文帝为了统一全国,决定进攻南陈。他首先宣布了陈后主20条罪状,还把诏书抄写了30万张,派人带到江南各地去菜发。陈朝的百姓看到隋文帝的诏书,变得人心动摇起来。接着、隋文帝的水军从永安出发,乘几千艘大船的沿着长江东下,满江都是战旗,战士的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如此强大的阵势面前,南陈的守兵都吓呆了,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

图三十四:隋文帝像

陈后主听到告急的警报,反而声称东南是个“福地”,对于隋军的进攻满不在乎。直到两路隋军逼近建康,陈后主才惊慌起来,急得哭哭啼啼,手足无措。隋军顺利地攻进建康城,陈后主绝望之下,逃到后殿投井了。

[人生感悟]

我们个人是渺小的,力量是有限的,如同一滴水,一块石头,但是,我们要做“千仞之(奚谷)中的一滴水,要做“千仞之山”上的一圆石,要因势利导步步为营成就我们的事业,使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受益。

在林肯当律师时,有一次,他得悉朋友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被指控为谋财害命,已初步判定有罪。他以被告律师的身份,到法院查阅了全部案卷。他了解到,全案的关键在于原告方面的一位证人福尔逊,因为他发誓说在10月18日的月光下,清楚地目击小阿姆斯特朗用枪击毙了死者。对此,林肯要求复审。

在这场精彩的复审中,有以下一段对话。

林肯问证人:你发誓说看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福尔逊: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能认清吗?

福尔逊: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看清他的吗?

福尔逊:不是的,我肯定看清了他的脸,因为月光照亮了他的脸。

林肯:你能肯定时间是在11时吗?

福尔逊:充分肯定,因为我回屋看了钟,那时是11时15分。

林肯问到这里,就转过身来发表了一席惊人的谈话:“我不得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晚上11时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请大家想想,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晚上11时月亮已经下山,哪里还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对时间记得不够精细,时间稍有提前。但那时,月光是从西往东照,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的脸面对草堆,脸上是不可能有月光的。”

听了林肯合情合理的陈述,听众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掌声、呼声一齐迸发出来。福尔逊顿时傻了眼。

问清当时的情形,讲明道理以引导之,是论辩的常法,也是做事的方略。林肯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地营造有利于自己求证的局面,最终得出了福尔逊在做伪证的事实。因此说运用因势利导的方法,有时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为人们之间的沟通提供方便。

发展创新——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原文]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孙子兵法·虞实篇》)

[今译]

因为每一次作战取胜所采用的战术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针对不同的敌情灵活运用,变化无穷。

[历代论引]

曹操曰:不重复动而应之也。

李筌曰:不复前谋以取胜,随宜制变也。

杜牧曰:敌每有形,我则始能随而应这以取胜。

贾林曰:应敌形而制胜,乃无穷。

梅尧臣曰:不执故态,应形有机。

张预曰:已胜之后,不复更用前谋,但随敌之形而应之,出奇无穷也。

[兵法札记]

从本质上讲,战争是难以穷尽的特殊“艺术”,内蕴着无穷的复杂因素,不论何种战争,战胜敌人的战法,从来都是不会重复的。一个成功的将帅,能够驾驭规则与模式,但决不会局限于某些规则与模式,每一次战斗都是独特的,都是从战斗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与发展,决不是僵化教条、生搬硬套或重复前人的模式。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指出:“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孙子讲的“战胜不复”就是这个道理。战争中,一种新的谋略、新的手段、新的作战方式、新的武器装备等,往往可以达到出敌意外、出奇制胜的效果。人类战争史上,没有完全重合的战争,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作战方式方法。

要获得胜利,指挥员必须善于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转变观念,运用新思维、制定新谋略、创造新战法。韩信背水设阵,破忌而创新,是以奇取胜;徐晃重复使用这一战法,因缺乏创新而失败。所以,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谋略运用,如“围魏救赵”、“瞒天过海”、“声东击西”,等,之所以流传至今,常用不衰,就因为使用者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虽然是同一种战法,却因人、因事、因时而异,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决不会是简单的重复或完一的照抄照搬。公元196年,孙策发兵进攻王朗,以夺取中原。王朗军在固陵坚守防御,孙策从水上连续数次发动进攻都没成功。这时,孙静建议孙策说:“王朗凭借坚固工事防御,我们很难迅速攻打下来,查渎以南距离这里数十里,有一条重要的道路,最好从那里发起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

孙策认为言之有理,于是下令欺骗士兵说:“最近阴雨连锦,饮水污浊,士兵喝了多腹痛,赶快准备数百个水缸用来取澄清的饮水。”黄昏以后,又令士兵烧起一堆堆的烟火,佯示部队主力仍然集中在这个方向。天黑以后,孙策偷偷转移主力,从查渎道路前进,突然袭击高迁屯。王朗惊慌失措,急忙派兵迎击,已无济于事,随即被打得大败。

[人生感悟]

孙子提出“战胜不复”的军事思想,主张根据不同的形势灵活用兵,因形制胜。不能固守陈规,拘泥于某一种方案,而应该大胆创新。

创新得自于积极的、充分的思考。最成功的人士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如果你整天埋首于他人所设计的程序,永远只是拾别人牙慧,又哪里有可能成功呢?所以要尽可能选择新视角,力争看到事物的新侧面。

许多年前,好奇的记者们听说大街上有人卖一块铜,要价28万美元,常人看来这块铜只值9美元。于是这个人被请进电视台。此人是位艺术家,他讲述了喊价的道理:一块铜如果什么都不是价值9美元,制成门柄,价值就增为21美元,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300美元,假如制成纪念碑,那就该值28万美元了。华尔街的一位金融家被他的创新说法打动了,请他用那块铜制成一尊成功人士的胸像,价值为30万美元。同一块铜价值可以是区区9美元,也能激增至30万美元,其间的差额就是人的创造力。

有位名叫富安宏雄的日本人得了肺病,却无钱医治,只好躺在床上休养。心烦意乱之际听到水壶“咔嗒咔嗒”的声音,一气之下,他用锥子向水壶扎去。很巧,锥子正扎在水壶盖上,咔嗒声立刻消失了。富安宏雄眼睛一亮,是否能搞一项发明呢?最终他成功设计了报警水壶并申请了专利。日本制壶公司采用了他的发明,赠送奖金290万日元。一个人从身无分文变成百万富翁,其中的诀窍也是人的创造力。

一位得道仙人有一根“点石成金”的食指,不论你想要什么,他只要用食指轻轻一点,就能变出来。一天,仙人遇到了一个乞丐,顿生怜悯之心,便用神奇的食指为乞丐“点”出了食物、衣物等许多东西。最后,仙人亲切地问:“你还想要什么,尽管说,我会让你满足的。”那个乞丐想了想,怯生生地说:“我想要您那根‘点石成金’的食指。”

人们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总是指责那位乞丐贪得无厌,其实,反过来想,那位乞丐确是聪明至极,试想,仙人“点”出再多的东西也有用光的时候,如果自己有了“点化”的本领,岂不一劳永逸?创新能力就像那根“点石成金”的食指,如果身边有人拥有,偶尔为你“点化”,当然是幸事,不过,要是自己也有一根这样的“食指”,岂不更妙!

机动灵活——悬权而动

[原文]

悬权而动。(《孙子兵法·军争篇》)

[今译]

事先权衡利弊关系,然后相机行动。

[历代论引]

曹操曰:量敌而动也。

李筌曰:权,量秤也。敌轻重与吾铢镒之别,则动。夫先动为客,后动为主,客难而主易。《太一遁甲》定计之算,明动易也。

杜牧曰:如衡悬权,秤量已定,然后动也。

张预曰:如悬权于衡,量知轻重然后动也。《尉缭子》曰:权敌审将而后举。言权量敌之轻重,审察将之贤愚,然后举也。

[兵法札记]

“悬”即挂的意思;“权”指秤砣。原意指衡量物体重量时,先把秤砣悬挂在秤杆上,看物体轻重而移动,灵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