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用了八个字评价邓小平,这八个字就是:“柔中寓刚,绵里藏针。”这里的“柔”与“刚”,“绵”与“针”,生动、形象地概括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显著特征——辩证思维。可见,辩证思维这种优良的思维品质已经内化在邓小平的性格、作风中,又外化为他的言论、著作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制定上,体现在他在运用辩证性思维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问题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邓小平理论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一位美籍记者说过:“邓小平的一生都经历着辩证思维的训练。”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不但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了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做到了把继承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从而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这本身也是批判性思维辩证性的具体体现,是批判性思维辩证性的一次很好的见证。
第三节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前瞻性
西方学者认为,在农业社会里,时间以“过去”为主,农民主要根据过去的经验而耕作;在工业社会里,时间以“现在”为主,企业主要根据现在的市场供应状况而生产;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时间则以“未来”为主,必须科学地预见未来,具有前瞻性。前瞻性是批判性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前瞻性思维是指通过可靠的证据、符合逻辑的推理,对未来世界发生的事情做合理的预测和控制。作为驾驭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航路总舵手的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国内的政治舞台上独领风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思维的前瞻性。诚然,邓小平没有专门对前瞻性思维进行论述的理论著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邓小平是一位具有前瞻性思维方式的战略家、思想家。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在他的报告、讲话、谈话中,处处都闪耀着前瞻性思维的光芒。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要注重对邓小平思维方式的研究,尤其要重视前瞻性思维方式的研究。
一、思维的前瞻性与邓小平的前瞻性思维
前瞻性思维,也可称为预见性思维,是指人的主观认识事先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做出有科学依据的预见性判断。前瞻性思维是一种判断性思维,它以真实可信的理由和强有力的推理为基础和前提,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展示未来,可以引导我们的行动,让我们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并为我们做出选择和决定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前瞻性相对应的是滞后性,滞后性思维只是对过去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而对于未来缺乏科学的指导,显然,这种思维是没有生命力的。相反,只有前瞻性思维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我们行动的盲目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十分丰富的预见性、前瞻性思想。《礼记·中庸》中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论语》中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孙子兵法》中的“多算胜,小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等等,都是对预见性、前瞻性思维重要性的经典概括。诸葛亮“隆中对”“借东风”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传为佳话,为我们树立了预见性、前瞻性思维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传播,使我们有了科学地预测未来的思想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在预测上的广泛运用,预测学逐渐演化成一门科学。通过开发数学模型和程序,制定事物未来发展的可靠预测,揭示过去发生事件的准确结果。思维是否具有前瞻性对于领导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政治家而言,没有预见就没有主动权,就没法取得实践的成功和预期的效果,这也是政治家与普通群众的区别之一。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向前看,我们这个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啊!”他还说:“现在我们不想远一点,看远一点,不从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在这里,邓小平强调的“想远一点”“看远一点”就是眼光要放长远一点,着眼于大局,就是强调要有超前思维。只有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才能使决策具有科学预见性。邓小平指出:“我们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书记处的同志,都是管大事的人,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许多小局必须服从大局,关键是这个问题。”邓小平的上述讲话,也是其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显著特征的精辟概括。他告诉我们,不能仅在眼前的事务里面打圈子,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要看到大事,要有战略观念。”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在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的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在开辟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批判性思维的前瞻性,体现了其鲜明的前瞻性思维特色和风格。
二、邓小平批判性思维前瞻性的历史发展
前瞻性思维,是一种超前思维。它体现在常人未觉察,事物刚出现苗头时就能透过现象观其本质,并做出准确的判断,预测其发展趋势。从时间段落的研究来看,邓小平批判性思维预见性的思想,可以大致分成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前瞻性在革命战争年代已经开始萌芽。针对党和政府的职能混淆、以党代政的现象,早在20世纪40年代,邓小平就前瞻性地提出了反对“以党治国”的观念。1941年4月,邓小平论述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时指出,一些同志把党的领导理解为“‘党权高于一切’,遇事干涉政府工作,随便改变上级政府法令;不经过行政手续,随便调动在政权中工作的干部;有些地方没有党的通知,政府法令行不通,形成政权系统中的混乱现象”。他还指出:“以为一切问题只要党员占多数,一举手万事皆迎刃而解。殊不知这是麻痹党腐化党的使党脱离群众的最好办法。”在邓小平看来,党团没有超政权的权力,没有单独下命令的权力,它的一切决议,只有经过政府通过才能够有效力。我们不能把党变成第二政权,党对政权只能采取指导和监督的权力。60年多年后,党政分开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虽时过境迁,邓小平这些论断,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也证明了邓小平思想科学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第二,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的前瞻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这一时期的领导工作中,邓小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思想和论断。1956年9月,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是同共产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相违背的,是必然要犯错误的……列宁主义要求党在一切重大问题上,由适当的集体而不由个人作出决定。”他强调:“对于领袖的爱护——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而不是对于个人的神化。”因此,我们要坚决地执行中央“反对把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真正巩固领导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干部管理制度,破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做到能上能下。要能领导人,又能被人领导。这些事实都从不同的侧面证明了邓小平在这些问题上的科学预见性。
1963年8月,关于工业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提出了要“立足现实,瞻望前途”的思想。他认为要考虑农业、工业、科学技术的基础地位,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从长远来看就会发展得又好又快。此外,邓小平还对“双百”方针做过多次阐释,并强调我们永远要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对于这一点不能有丝毫的动摇。邓小平的这些先见,把过去、现在、未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来考察,体现了其思维的预见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这些富有前瞻性的思想,不仅没有得到褒奖,反而还遭到“批斗”。后来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当时的预见是多么的正确!
第三,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全面的前瞻性思想。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因此,在1978—1992年这14年中,邓小平形成了一系列的战略判断和战略结论,其前瞻性思维方式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邓小平个人的品质特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的指导下胜利召开。大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成功地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
三、邓小平前瞻性思维的主要体现
邓小平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主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看到现在,更要看到未来;思考问题必须具有超前意识。有学者研究认为,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前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做出科学决策。第二,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定具体目标和根本任务。第三,根据事物发展的相对稳定性,规划事物未来发展的时间幅度。也有人认为,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预见性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第一,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第二,预见实践的结果;第三,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科学预见。我们认为,在邓小平前瞻性思维的具体表现中,上述方方面面都得到相应的注释。
(一)教育的“三个面向”中的前瞻性思维
邓小平在一次中共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曾经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因此,我们要把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作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人民群众的最大的、最根本的、最直接的利益。邓小平还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我们要发展科学技术,必须要有知识、有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靠空谈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对此,邓小平对我们的人才状况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我们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我们的科研人员也只有20多万,其中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也不多。所以,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在别的方面忍耐一点,甚至牺牲一点速度,也一定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另外,邓小平还提醒我们:搞教育我们一要注重普及,二要注意提高,两者不能偏废。在邓小平的这些论述里,就包含着批判性思维前瞻性的思想。
邓小平前瞻性思维方式的特色在于敢于面对未来,积极预测未来。1983年10月,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著名的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提出,既是对中国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指明了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一种具有普适价值的思维模式。“三个面向”分别从立足点、空间、时间三个维度科学地预见了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就在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10年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也提出了基本一致的见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中国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主要任务是什么?邓小平作出了简要的回答,那就是搞现代化建设。在邓小平看来:“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因此,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来开展工作。邓小平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所以,教育要面向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通过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足够质量、数量和相应知识结构的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是邓小平教育战略思维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