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邓小平对来华访问的国际友人说过一番非常重要的话。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这就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进行批判性反思后得出的重要结论。紧接着,邓小平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述。他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国外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他还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就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了。这既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创新。
二、“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结合
如果说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看成是邓小平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的第一步目标,那么,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就是邓小平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的第二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邓小平批判性思维实践成果的进一步扩大。
可以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时间差不多又过了六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思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他在会见美国一个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对他们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利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他还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
在这次讲话中,邓小平相继两次强调“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这是一次很了不起的批判性思维的实践。对此,基辛格博士大加赞赏,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改革任何人都没有尝试过的,世界上还没有别的国家尝试过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你们的尝试是一个全新的试验。如果你们成功了,就将从哲学上同时向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提出问题。”
三、批判“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每一种真理的诞生往往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种理论的创立往往也会经过一波几折,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也不例外。1989年春夏之后,有些人开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市场取向等于资本主义取向”“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等等。在他们看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就是混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市场经济,就是要取消公有制,就是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搞资本主义。
针对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邓小平再一次拿起批判性思维的武器,一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尖锐的理论批判,同它们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另一方面继续坚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并最终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首先,邓小平阐明了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他还进一步地批评说:“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
其次,强调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只是方法和手段。邓小平在讲到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时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在另一次谈话中,邓小平也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最后,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成果,汇集成颇具影响力的结论,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综上所述,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新境界的伟大气魄,开动批判性思维的机器,依据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大胆地批判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只能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方法,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用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史无前例地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结合起来,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第三节 运用批判性思维指导对外开放
开放性心灵是批判性思维特质的构成要素之一。这一构成要素一方面表现为当存在的证据不充分或有争议时,就放弃判断并寻求新证据或新观点,并积极主动地修正本来有证据证明的观点;另一方面表现为心灵开放的人们容忍分歧的意见,并对自己可能的偏见进行重新审视。心灵开放的人第一个考虑的是接受他人保持自己意见的权利。研究批判性精神的人们也认为在批判性精神中,开放性心灵相当重要,心灵开放的人愿意用新的方法考虑问题、考虑新的选择,搜集更多信息,澄清有争议的问题。邓小平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批判性思维特质开放性心态的领导者。他以批判性思维开放性的心态,审视和把握当时全球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文化的背景,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他在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对外开放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并将之确定为中国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一、开放性思维和封闭性思维
思维的开放性和封闭性是思维的两种形态。开放思维是一种“弹性”思维,而封闭思维则是一种“刚性”思维。两者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封闭思维是一种把自己与周围割裂开来,在狭小有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中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常常把事物彼此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封闭起来,是具有保守性、被动性和消极性的思维状态。人们在运用封闭思维作出决策并付诸行动的过程中,决策结果与决策因素存在着较为严格的对应关系,人们通常只需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就能够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具有封闭思维的人容易满足于现状,常常在孤立无援的处境中不思进取,很少考虑凭借团队力量共同发展。
开放思维是和封闭思维根本对立的思维模式。它倾向于把事物联系起来、敞开心门,是一种具有进取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思维状态,是一种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狭隘眼界的、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由于人们在运用开放思维进行决策时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所作出的不同决定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有着各自的合理性,因而很难说在决策因素与决策结果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和个人都存在思维的开放性和封闭性的问题。开放的心态有助于把握机会,封闭的心态则往往导致坐失良机。一个国家封闭而不开放就会沦为落后,一个人封闭而不开放就会变得愚昧。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闭关自守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中国的封建制度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能依靠并强化君主专制来维持封建统治,所以,他们非常害怕和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入。与此同时,几千年自然经济的模式,和以小农业、小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的结构占据主导地位。在落后闭塞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出因循守旧、虚骄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封闭思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对外来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活动场所、行动范围、交往等作出各种限制;建立公行制度,限制对外贸易,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所有这些政策的实行,都是落后的封建经济和专制统治发展的必然结果。长期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结果,必然极大地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使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长期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封闭只能落后;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思维,才能把握住机会,获得发展。
对于这段历史,邓小平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邓小平在回顾那段历史时指出:“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曾试图打开国门,对外开放,但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国家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致使我们的经济、文化等领域长期停滞不前,落后于人。邓小平说过:“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他还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看,闭关自守就是国家的封闭,国民的封闭,就是国民思维的封闭。这必将导致国民的保守、被动和消极,导致国家的停滞和落后。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一次又一次地呼唤着改革,呼唤着开放、呼唤着改革开放的新思维。
三、批判闭关自守,提出对外开放思想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思考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此时的中国正与世隔绝地经历着被称为“10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10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整个政治局面处在混乱状态,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此时世界范围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邓小平开始了对闭关自守的批判,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利用毛泽东“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偏差,把“独立自主”理解为“闭关自守”。针对“四人帮”的错误思想和行为,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立足于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并不意味着闭关自守,并不意味着是一种保守主义。我们要学习、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他批评说:“我们历来提倡自力更生,但并不像‘四人帮’解释的那样,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搞,连世界上先进的东西都不接受。为什么不接受世界上先进的东西?这是人类共同的成果。”邓小平还尖锐地指出:“国际间的相互交流是很自然的,是需要的。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的指示被‘四人帮’歪曲了,他们把引进世界上一切先进成果都谴责为‘洋奴哲学’,这是最蠢的。”
邓小平对闭关自守行径的批判,一方面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他进一步提出对外开放的思想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基础。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有6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他不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而且还借着科学春天的东风,向国人昭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铿锵有力的话语,在人民大会堂久久回荡,由此吹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号角。
同年,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对外开放的新思维,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中国这趟东方列车开始步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而这一切改变都是与邓小平开放性的批判性思维分不开的。
四、邓小平对外开放的实践
对外开放路线和政策确立以后,如何进行对外开放的问题又摆在了中国人民的面前。这也是邓小平批判性思维实践的又一个重大课题。邓小平身体力行,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
第一,全面开放——对外开放的“三个方面”。对外开放是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注意其全面性。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按照邓小平的意思,所谓对外开放不仅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开放,而是全面开放、全方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