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国家缺乏统一的反恐共识。巴基斯坦反恐,经常会陷入有决心时没力量、有力量时没决心的怪圈。目前,既有一些人希望美国人撤出阿富汗,使巴基斯坦摆脱战乱,也有一些人认为,阿富汗战争带来的动荡对自己所属的团体是一件好事。这个拥有1亿多人口的国家,迄今没能对反恐建立基本共识。分析这个问题,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政府。在巴基斯坦,不少地方都保留着部族长老统治的传统,人们对部族利益的效忠远高于对国家的认同,政府也难以对这些部族地区事务过多干涉。正是这种以部族利益为先的思想,让不少巴基斯坦人缺乏对国家的身份认同,也更容易同情与本部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类恐怖组织。这种与生俱来的缺陷,导致巴基斯坦难以上下同心协力打击恐怖力量。而且,由于美军无人机经常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带对可疑目标实施空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令巴基斯坦民众反美情绪与日俱增。不少恐怖分子也因此将巴基斯坦政府视作美国盟友,频繁在巴境内实施暴力袭击。
此外,美方认定塔利班和其他武装团体不少重要头目藏身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地区,持续发动空袭,此举一方面确实有效打击了恐怖势力,但另一方面又使巴政府和安全机构等成为复仇的目标。随着北约从阿富汗撤军及巴基斯坦国内政治斗争日趋激烈,恐怖活动可能会成为动摇这个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屈辱下的巴基斯坦强军之路
面对美国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境内肆虐的局面,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巴基斯坦政府已经认识到军队发展现状和现实要求的差距,并全力以赴解决关键问题,以弥补这种差距。
1.购买先进战机,配备多种利器
巴基斯坦海军历来以印度海军为主要假想作战对象,以保护巴基斯坦的海洋安全环境、寻求印度洋区域的海军力量相对平衡为主要目标。海军一直以来在巴基斯坦国防战略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巴基斯坦成为“核武器国家”后,其在核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核打击能力、在国家核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南亚和印度洋地试航中的中国为巴基斯坦造的导弹艇区战略格局的影响等都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2012年4月27日,巴基斯坦海军第一艘快速攻击艇“阿兹马特”号已服役,该艇配备有导弹,由天津新港船厂建造。该艇将增加巴基斯坦海军的海上作战能力。该级攻击艇的第二艘由巴基斯坦建造,建造工作已于2012年底完成。
空军也是巴基斯坦军队建设的重点。印度空军拥有34个战斗机中队,巴基斯坦有26个战斗机中队。印度的战斗机中队数量将在第12个五年计划期间(2012~2017)减少到31个,而巴基斯坦空军高性能作战飞机的数量近年来却在稳步增加。2012年5月,巴空军已接收了14架F-16Block52高性能战斗机,同时巴空军正在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军机贸易合作。巴空军已同中方签订了有关协议,即将购得36架歼-10战斗机。根据协议,巴空军将会在2014年将其装备部队。此外,在不久的将来,巴空军还会购买150架中国战机。而反观印度,尽管印空军2012年初与法国达索公司签订了巨资采购126架“阵风”中型多用途战斗机的协议,但印空军列装“阵风”战斗机还要假以时日。
为“枭龙”配备多种利器完善空地海打击。据巴基斯坦媒体刊登的海报披露,巴空军“枭龙”战机新装备的一系列武器有力地确保了它对空、地、海的三维打击能力。这些武器不仅让人们见识了“枭龙”战机战斗力的提升,也让人们从中看到了小国强军的有益经验。对空武器方面,“枭龙”战机目前装备的是PL-5Ⅱ短程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和SD-10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对空导弹。对地攻击武器方面,机上装备有中国LS-6卫星制导炸弹(由500千克航空炸弹改进而来,滑翔距离60千米)、巴西MAR-1反辐射导弹(弹重274千克,战斗部重90千克,射程60千米)、巴基斯坦自产的“哈法”反跑道炸弹(弹重200千克,战斗部重100千克)、H-2/4型滑翔炸弹(H-2弹重980千克,H-4弹重1200千克,滑翔距离130千米)以及“拉阿德”(又名“哈塔夫”-Ⅳ)空射巡航导弹(射程350千米)。对海攻击武器则是C-802A反舰导弹。该弹战斗部重165千克,射程达180千米。作为机上的新型机载设备,WMD-7型昼夜瞄准吊舱为集红外、夜视、激光于一体的机载光电探测系统,使用红外、夜视可在昼夜条件下对地面目标进行搜索、识别和跟踪,主要用于指引光学制导炸弹或非制导炸弹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在用反辐射导弹对目标进行压制攻击时,还需挂载KG-300电子干扰吊舱。除以上装备外,“枭龙”战机还可装备MK-82/84非制导炸弹、LT-2/3激光制导炸弹、AIM-9L“响尾蛇”短程空空导弹等稍显低端的武器。
融合多国技术的强军之道。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巴基斯坦空军为“枭龙”装备的机载武器是比较多样的。对于巴基斯坦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做到这些尤为不易。这些武器配备不仅保证了“枭龙”的攻防兼备,而且打击目标广泛,打击也更加高效和安全。巴方为“枭龙”添置的各类利器既包括其自行研制的武器装备,又包括从别的国家采购的武器。既包括从传统进口武器来源国采购的高技术武器,又包括西方国家研制的封锁力度不强的新式装备。这种搭配组合使得巴基斯坦在军购领域不易受到各种政治条件的制约,同时发展了本国军工科技。巴基斯坦的这些举措表明,巴政府和军方对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缺乏信任,鉴于发达国家对其的封锁,开始实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军贸关系的战略。
2.连续试射导弹巩固威慑力
2012年3月,巴基斯坦成功试射一枚近程可携带核弹头的“哈达夫-2”导弹。“哈达夫-2”弹道导弹“提供了巴基斯坦战略力量的作战水平,是对巴基斯坦现有战略和战术层面力量的有力补充”。军方的声明中表示,该型导弹射程可达180千米,能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并具备“高精度”打击目标的能力。在印度于2012年4月19日从东部惠勒岛成功试射了一枚“烈火-5”远程弹道导弹后,巴基斯坦又于同月25日试射了一枚能携带核弹头的“哈塔夫-4”(“沙欣-2”)中程弹道导弹。此枚导弹射程或达2500千米至3000千米,几乎覆盖印度全境,由此巴基斯坦拉开了多种导弹连续试射的序幕。
5月10日,巴基斯坦试射了“哈塔夫-3”导弹。5月29日,巴基斯坦成功试射了“哈塔夫-9”可携带核弹头的短程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范围为60千米。5月31日,巴基斯坦试射了“哈塔夫-8”空射巡航导弹,射程为350千米,能够携载常规弹头。巴军方称,这种导弹高度低,辐射面广,灵活性高,制作精良,精确度非常高。6月5日,巴基斯坦试验了一枚具备核能力的“哈塔夫-7”巡航导弹。这是自印度发射了可打击中国的新型远程武器后巴基斯坦进行的第五次导弹试验。“哈塔夫-7”巡航导弹射程700千米,可携带常规弹头,且具有隐身能力。该导弹能贴近地面低空飞行,具有高机动性、高精度和雷达规避的特点。此次试验是巴基斯坦自2012年3月以来的第5次可携核弹头的导弹试验,而这还远没有结束。
9月17日,巴基斯坦又成功试射了一枚“哈塔夫-7”巡航导弹并验证了测试参数。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办公室表示:最新的“哈塔夫-7”巡航导弹试射搭载完全自动化的战略指挥和控制支持系统。这项技术将为负责掌管巴基斯坦核武器的国家指挥当局提供基于数字化网络中心环境的、全天候的、健全的(面向)所有战略资产的指挥控制能力。这次试射使用一个多发射管的点火系统,三军公共关系办公室说:这大大提高了(低空导弹)定位和部署的灵活性。“哈塔夫-7”巡航导弹的最远飞行距离接近700千米,攻击范围包括许多邻国重地和巴基斯坦长期的竞争对手印度。巴方表示:试射巩固和加强了巴基斯坦的威慑能力和国家安全。11月28日,巴方发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射程为1300千米。巴军方表示,此次试射的导弹为“哈塔夫-5”导弹,使用液态燃料,能够携载常规弹头。这是巴基斯坦2012年第8次试射导弹。
巴基斯坦海军对陆攻击导弹系统进行首次测试。2012年12月21日,巴基斯坦海军进行了第一次对陆攻击导弹系统试射,此次试射是“海上威慑”系统可靠性测试的一部分。巴海军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称,对陆攻击导弹系统首次试射是各种现代导弹系统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试射再次确认了海上威慑系统的可靠性,所有的导弹都精确地命中了预定目标。对陆攻击能力的可操作化使巴基斯坦海军作战潜力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些对陆攻击导弹测试是由巴基斯坦海军舰队在12月19日和21日于北阿拉伯海进行的,海军参谋长穆罕默德·阿西夫·桑迪拉在现场观摩了此次测试,对巴基斯坦海军舰队为发射所做的准备工作加以赞赏。
三、南亚次大陆波谲云诡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次大陆上两个最大的国家,双方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地区的安全稳定。从目前情况看,双方各自内政问题一大堆,并且都面临严峻的反恐问题,没理由在边界地区再挑事端,让自己左支右绌。继续维护边界和平,停止军事冲突,妥善处理分歧,避免事态扩大,增加战略互信,是两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毕竟历史的伤疤还在,印巴应避免因小冲突丢了和平大局。
(一)印巴克什米尔边境交恶
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印巴两国军队在克什米尔边境交恶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47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之时,印巴两国就因克什米尔争端而打上血与火的烙印,此后两国又两次大打出手,历史创伤至今隐隐作痛。
1.克什米尔争端的由来
印巴长期交恶的最根本症结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克什米尔全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总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该地区现有总人口1400多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
克什米尔原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拥有相对的独立性。1947年6月,英殖民主义者撤离南亚前夕,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抛出了对印巴实行“分而治之”的“蒙巴顿方案”,提出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规定: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巴基斯坦;各土邦可自行决定加入印巴任何一方,或保持独立。巴基斯坦认为,克什米尔地区的人口多数为穆斯林,毫无疑问应该归属自己;印度则认为,该邦信奉印度教的最高统治者愿意加入印度,理所当然应该纳入自己版图。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两国关系时紧时缓,但双方在克什米尔边境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印巴分治后不久,1947年10月,印巴为争夺克什米尔发生剧烈摩擦和冲突,直至演变成为一场极为残酷的战争,史称第一次印巴战争。最终,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2/3的土地和3/4的人口,巴基斯坦仅控制1/3的土地和1/4的人口。1948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印巴委员会,要求印巴按停火、非军事化和公民投票三阶段解决克什米尔纠纷。1949年1月1日,印巴遵照协议实现停火,并于7月划定停火线。但由于种种原因,公民投票没有实施。
此后,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一直未曾平息,并于1965年9月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年12月,第三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1972年,在联合国的努力下印巴实现停火,并于同年7月签署《西姆拉协定》,就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线达成协议,规定印巴“将通过双方谈判的和平方式或双方同意的其他和平方式解决它们之间存在的分歧”。1975年2月,印度正式宣布克什米尔为印度的一个邦,即“查谟—克什米尔邦”,引起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两国为此纷争不断,由此带来的军事对峙日渐激化,中小规模的交火不时发生。迄今为止,克什米尔地区的流血冲突至少已经造成3.5万人死亡,使得这一拥有世界绝美风光的游览胜地成了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的悲惨世界。
2.克什米尔冲突再起
自印巴2003年11月达成边界停火协议以来,边界局势总体保持平静,虽然零星冲突偶尔发生,但即便2008年发生举世震惊的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两国边界仍基本稳定。此外,印巴政府一直在努力寻求机会改善双边关系。2011年2月,两国通过“板球外交”和南亚多边合作机制进行了高层会晤,并同意相互给予贸易最惠国地位,在签证和边界通关方面提供便利。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印巴人员交往和贸易均呈现明显增长,对维护本国利益和地区安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