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党政班子
1901000000053

第53章 附记:南山官俗

南山这江南一邑之地,民俗醇厚。从宋以后,这里成了官宦之地,达官贵人不断出现,民间民俗中官俗便一点点浓厚起来,以至于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方的独特的官俗文化。笔者到南山后,访问了大量的文化学者,谈到民俗,口若悬河;而具体谈到官俗,则三缄其口。笔者也不好再问,只得独自揣摩。后得与南山一中老教师乌以轩先生相识。先生早年毕业于国立南京大学哲学系,解放后,本在复旦大学任教。文革时,受迫害,被批判并下放到南山市桐山县平头村,其妻不久疯狂而死,其独子不幸溺水身亡。后独自一人,在平头小学教书。改革开放后,其获平反,却不愿再返城,独居于南山市郊,长年调查南山历史,修有《南山志》,是关于南山这一山脉的唯一一本专志。近年来,先生闭门谢客,很少见人。笔者也是通过其早年在平头村小学教书时的学生、现南山群艺馆馆员谢子吟的介绍,才得以拜见的。先生年已九十八岁,但思维清晰,记忆力惊人,谈笑中,掌故菁华,信手拈来。问及南山官俗,先生有一段话让人深思:中国是个官本位的国家,无官不成中国之文化。中国文化之核心,官文化也。南山一地,从宋始,冠盖满京华,官俗便尤为深广。所谓官俗,为官之俗,待官之俗也。

乌老先生鹤发童颜,声若宏钟。

其时,正是初夏,清风徐来,流水著意。老先生总结南山官俗,用了三个字:深,潜,默。

笔者细问。老先生只说:你且悟吧。

笔者哪能悟得出来?再请教,老先生把茶捋须,说:我既已点了要害,你就能慢慢明白过来。

事实上,在后来的半年中,笔者行走于南山的各阶层中,确实也就慢慢地弄明白了乌老先生所讲的三个字。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楚,先在这里作个简要的介绍:

深——官俗之首义,一切须得讲究城府,不可浅薄。

故事说在清朝雍正年间,从南山走出的山东济南知府鲁天赐,在济南府任上,勤勉有加,且廉政爱民。但是,却得罪了当朝大学士鸿阿。原因是鲁天赐喜欢在奏章上议论国是。他曾严厉弹劾大学士鸿阿,说其在操办皇帝寿诞时,过于铺李,且有贪污之嫌。在济南府任上的第三年,鲁天赐被皇上召回京城。他预感到情形不妙,果然,刚入京即被拘捕,以“妄议皇族是非,目空朝廷,私自抗赋,结党营私”之名被投进大狱。一个月后,刑部会审,竟判决有罪,拟秋后问斩。时已致仕回乡的南山大学士李冒听闻此事后,甚为吃惊。他深知鲁天赐为人:除了喜欢清议、眼里揉不得沙子外,本质上是个清廉之官。李冒又专程赴山东济南了解了鲁天赐抗赋情况,原来是济南连年大旱,粮食大幅度减产。民不聊生,鲁天赐身为知府,未能来得及向朝廷禀报,便私自开仓赈粮,且做主免了当年的税赋。到于结党营私,则是指鲁天赐在济南大明湖畔,效法古人,结诗社,吟风月。李冒一路行来,听到的都是济南府老百姓和基层定员对鲁天赐的煲奖。他让人将这些煲奖都写成奏章,便火速进京,面见皇帝。雍正见老臣李冒朝见,亲自扶起,问:“爱卿专程进京,所为何事?”

李冒不言语,只将所有奏章呈上。

雍正也是个明君,看了奏章后,立即差人将鲁天赐提来。一番问答,案情自然明了。雍正下旨,免了鲁天赐死罪,但其清议国是,有违大臣之德,官贬两级,放为海南谵县知县。

案结后,鲁天赐专程拜谢李冒。李冒问:“此一事后,有何心得?”

“殊无心得,只知凡事得深。不可再浅显。”鲁天赐所说的浅显,即是指自己城府不深,未能审时度势,不知水之深浅,妄作主断。结果是惹火上身,若非李冒出手,岂不人头落地?

李冒笑道:“只一字,深而已。”

鲁天赐一事传回南山,南山人反复咀嚼,从此南山无论在外还在是南山本地的官员,都记住了李冒老先生的那个字:“深”。

为官之人,必先修炼城府。如同箭,引而不发,是为上。发而不中,是为中;发而不中且中敌之箭,则为下。

当代南山,将官俗中“深”字修炼得滴水不漏的,是李冒的后人现市委副书记李同。南山无论大会小会,说话最少的必定是李同。但南山无论大事小事,最后拍板定调最多的也必定是李同。至于其如何得来此等功夫,又如何表现,本报告的《南山事件》中将有说述。此处不赘。

潜——官俗之蜂腰,一切事件不见其形,而处处贯穿其意。

这里也有个故事。说的是清末南山人叶锦。叶锦官至户部尚书,掌管着大清的金银库帑。这个人出身于南山山脚下的一户樵夫家庭,从小贫苦。十来岁时,与南山心渡禅寺的老禅师交往,深得禅师喜爱。禅师曾欲收其为徒。他却道:“我只是参禅,却不入禅。禅一入,则迷;迷则失其神。心中有禅,便知万事皆禅。虽不入禅,却得真禅。”老禅师笑道:“此真禅也!他日必有大发达。”

二十五岁时,叶锦赴京城一试而冲天,得一甲进士第三名,从此在京城为官。四十岁时官至户部尚书。其人谨慎,传其除了上朝外,长年穿布鞋,走路轻巧,无声无息。人称锦猫。其为官亦如为人,小心谨慎,处处严密。大事小事,事必躬亲。在朝中虽无显赫名声,却也几乎无政敌。

四十三岁时,江西棚民乱。朝廷任命其为钦差,赴江西处理此事。其到江西后,未见地方官员,竟消失不见。半月后,才到当地府衙。当地知府问其所踪,答曰:“潜”。

原来这半个多月时间,叶锦一直就在江西。但他没有露面,而是潜入民间,访察民情,了解到了棚民乱的主要原因,乃是当地知府课赋太重,棚民本来就生活艰难,加上赋税,实在是苦上加苦。生活都无法过下去了,造反就成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于是,棚民始乱。叶锦令当地知府减免税赋。知府却有令不行。叶锦回到朝中,具实禀报。皇上下旨,革了知府之职。不想却因此得罪了朝中众多得过知府好处的大臣,他们联名上奏,说叶锦早年与江西知府有隙,此次平棚民乱,是公报私仇。众口铄金,皇上命刑部严查。而时任刑部尚书,亦曾多次得过江西知府上贡。未几,即报皇上称叶锦与棚民勾结,意在谋反。

谋反一词既出,则皇上亦大惊,心思叶锦平日为人低调,做事潜虚,不似有谋逆之志者。于是,皇上暗中命端亲王亲自过问此案。端亲王也是谨慎之人,因此对叶锦这样的谨慎之人也颇有好感,遂派人四处调查,在秋决之前,终于查清了案情,禀报皇上,此案得以重审。叶锦无罪,平棚民乱有功,赐重金以赏。刑部尚书并江西知府以下,四十余官员,俱被革职。

经此风波后,叶锦更加谨慎。他时时信奉诸葛一生唯谨慎之言,在朝廷赏赐后不久,即告病还乡。当时朝中很多人不解,问他正是春风得意时,为何要突然解甲还乡?他笑而不答。再问,则说:不久便知道了。

回乡后,叶锦从不言政事,日日莳花种草,含饴弄孙。

果然,一年后,端亲王故去,原来因棚民案革职的一批官员纷纷回到朝中。叶锦案又被翻了出来,那些人意欲置叶锦于死地。但皇上又发言了,说叶锦已告病还乡,此案就此作罢,不得再重新提起。

叶锦因此保住了小命,他命人在家中悬一中堂,亲书一个大字:“潜”。

潜龙在渊,吐纳之间,贵在知天数,顺人意。知时危而退,观艰险而守。虽无形,亦如棋中之要害;以一已之力,遍布于楚河汉界;攻则其形极盛,守则坚如磐石。此所谓大象无形,至胜之境。

笔者在南山市调查期间,在很多人的宅第正屋中,都看见过悬挂的“潜”字,相传皆为叶锦当年手书拓本。南山望族悬壶王传人王若礼,即此“潜”之代表。南山处处不见王,却又处处皆见王。

默——官俗之抱玉,万言万当,不若一默。

《南山民间传说》一书中,有多篇写到南山官场的“默”,当然这都是指过去时的“默”,当下南山官场的默派,是没人敢写的。即使写,也是难以写出其七寸。写不出七寸,就会被其反咬,是所谓打蛇须打七寸也。默派在南山,虽然不是明目李胆地拉帮结派,但事实上已形成了一股势力。不过好就好在,他们的特点是“默”,因此,派也就只能是表面上的派而已。既默之,何来派?

《南山民间传说》是本一百二十页厚的小册子,编撰者这南山市志办。看其印刷年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是在南山老城门外的地摊上得到它的,花了一元钱。这是本内部印刷品。其中有一章,叫《南山谐趣》,中间就有几则关于官场“默”的小故事,现摘两则:

其一:清同治年间,南山人麻天宇,进士及第后,官至按察院都佥。从四品。此人满肚学识,却言语极少。平时办公,从不苟言笑。也从不与人议论国是。这种深喉之性格,让同僚和朝中其它大臣,深为不满,然而又很难在其身上找出什么破绽。渐渐的,他在朝中得到了一个诨号:麻默。

有一年,朝中大学士出缺,众多官员都争相钻营,想获取这一职位。这一职位虽然并非实职,但一入大学士之列,则可行走南书房,得到与皇上亲近的机会。一旦与皇上接近,就容易被重视,说不定就成了朝中重臣,皇上股肱。麻天宇心里也想竞争这一职位,但他一直没有言语,也没有四下活动。而是在此职位竞争刚开始,就向皇上呈了个奏章,说自己身有小恙,特告假休息半年。此举一出,众人皆惊。此等关键时刻,告假岂不等于放弃?有人就劝麻天宇,再坚持下吧,依你的学识,是最有希望的。麻天宇笑而不答,只说:“身子有恙,岂能不养?且养身吧!”

麻天宇不仅开始养身,且离开京城,回到了南山家中。除养病外,从不与外人接触。当地一些老相识老朋友拜访,也一律不见。其默之程度,实在让人吃惊了。

但事实上,半年后,京城正围绕大学士额争得头破血流之时,皇上亲自决断,御笔一挥,写下的三个字竟是:麻天宇。朝中一时无人能理解皇上此举之意,皇上解释道:名利之争,由来已久。然取之有道。现在,满朝文武都为了这一职位,互相倾轧,彼此攻讦。这些人中无论是谁得了这位子,将来都会是潜在的矛盾和争斗。而麻天宇,知道自己很有希望而主动离开,远离漩涡,是大智之举。离漩涡而守静,则是大器之相。朕用此人,正是警醒朝中诸臣,勿以守静非虚,守默即成。

后来,麻天宇一直官至刑部尚书,正一品。其去世前,命儿孙在其墓前立碑,除先祖麻天宇五字之外,不再增添一字。至今,此墓尚存,人称麻默碑。

其二:民国年间,状元李家族出了个李天一,这名字恰好与麻天宇的名字有些接近。这人与麻天宇,同乡,名字相近,且为人处世也极得麻天宇之风格。民国十年,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到杜聿明手下当营长。他带兵英勇,唯一的缺点就是少言寡语,有时甚至到了惜字如金的程度。有一次,杜长官视察部队,问他带兵之道,最重要在什么地方?他竟然顾左右而不言。旁边急着解释说:这李天一营长,带兵有方,就是不太说话。其实心里明镜似的。杜长官笑道:不言语而带兵,贵在以身作则。但军中繁杂,言语不似子弹,却也须像子弹一样,该出击时就出击。李天一听此言,只是点头。杜长官吩咐左右,让李天一到参谋部任参谋,“参谋一职,完全靠智慧与语言,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军官,缺一不可。”

一年后,杜聿明又到军中视察,就问起李天一之事。下属回答说:这李天一,极智慧,然而仍是整日沉默,言语愈来愈少。杜聿明忍不住专程到参谋部与李天一单独晤谈。李天一此时却话多了,谈到战场战争,生龙活虎,时有高见,如电石火花。谈毕,杜聿明问:何以缄默?

答曰:无倾听之人。

杜聿明心生欢喜,立即提拔李天一当了团长。后来,又一直干到军长。授中将衔,时人往往称呼其:默将军。

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李天一在带兵在关外与日军作战,壮烈殉国。

虽然仅仅摘录了以上两则关于“默”的小故事,就足可见南山人的“默”的厚实。这种默并不是一味的不言,也不是真正的失声,而是大智若愚般的“默”。做到这种默,是得有大智慧作基础,否则便是东施效颦,山东驴子学马叫了。默到火候,便能成事;不到火候,滥用默功,则往往适得其反,授人以柄。

当今南山官场大姓花家,花政委临死之前两年,不知怎么突然喜欢上了“默”这个词。或许是其一生太激荡了,到了晚年突然悟道,一默万默了。据说其遗嘱中就有要求后人“守默”之训。花家儿女也确是做到了,这方面又以花家小儿子花立为代表。花立是南山一中的副校长,据说大会小会,很少发言。仿佛任何时候手里都攥着个“默”字一般。但是,此等守默之人,却是南山一中真正的“校长”。因其默,没有人能与他理论;此君一般不发言,一旦发言,则不可更改。在南山地盘上,花立之默,犹如盖印。

笔者在南山调查期间,和花立副校长有过一次接触。稍后在述说南山事件时,当一并叙述。

补记:本节所提南山官俗,其实说充分点应该是南山官文化。下面就南山民俗中官俗作三点补充:

一、南山人一旦升官,必得大宴宾朋。古时是喜报到后开酒宴。现在是组织部考察时即算流水席开头,考察结束喝一餐,常委会研究后喝第二餐,谈话后喝第三餐,文件出门喝第四餐。少数朋友间,还得有第五餐,即正式履新分工后再喝。五餐酒喝下来,算是官气上升了,官位坐稳了,官笏抱定了。

二、南山人逢年过节有拜官之风俗。一般礼节是下级拜上级,当然也可同级互相拜。早年是条把烟瓶把酒,到笔者前去调查时,据说烟酒只是个“引子”了。基本上是“卡”。还有的是走动式拜年,请上要拜的官,到某旅游地走一趟。最不堪的是,据说有些女官员是直接以身相拜。

三、南山官场中人从不问官阶。从古到今,这是个碰不得的红线。据记载,最早提出乡党见面不谈官阶理论的是大学士李冒。此理论一直沿用至今。一来可能是乡党面前提官阶,有炫耀之嫌;另外可能是要避免官阶低的人尴尬。这官俗发展到今天,已得到极大的丰富。笔者怀疑与上述官文化中“默”和“潜”有关。比如民主推荐,这里有个纪律:是严禁打招呼的。南山人就手法高明,给有推荐资格的人发信息,没有任何字提到民主推荐,只说“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怀,铭记于心!”你听听,这说得多委婉,多堂皇,意思却已经完全到了。接到信息的人谁不明白?谁要是真不明白,那也不配做南山官场上的一个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