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咖说职场:千里马的炼成秘籍
19018100000007

第7章 刘晓光:职场新人要做好哪些准备(1)

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挫折

主持人:一位叫做“on-the-way”的朋友说:“步入社会,不断的遭到挫折和打击,看不到自己的成长。请问我该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既不让它打倒,又能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

刘晓光:人生的道路本身就充满着挫折,不可能没有挫折,包括我也一路挫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要不然站的高一点走的远一点,要不然你可能被社会落在后面。自己要有一种精神、目标、意志、愿望,要有更远的东西。

那个时候我从开始当兵,到工厂当工人,最后上了大学又到政府当官员一路上有多少挫折?但是心中有一个东西有一个理想,然后不断的去努力。

我在台湾特别受感动,比如我们在国内买房,我看有人买房了,很多人就心里不服气,或者是一种愤恨。台湾我问了很多青年人,觉得他们心态非常好,他们跟我讲现在还买不起房,我有差距要努力,要一点点来,但他毕竟有他的一个理想,有他一个美好的愿望。

主持人:有一个叫做“Aiesay”的朋友说:“我已经工作三年多了,感觉没有什么成长,请问我的问题出在哪里?”

刘晓光:他所干的工作是否有热情?如果没有热情什么都没有了。还有方法的问题,自己要积累要学习。我们当时在大学机关的时候也觉得没意思,提着暖壶擦玻璃比别人来的都早,但是我们有理想有目标,慢慢越来越有兴趣,慢慢有越来越高的目标,一步一步来讲实践在成长起来。

每一个阶段总有一个向上的目标

主持人:我们看到您的经历的时候有很多身份,包括军人、到大学后来进入国企,每一步变化是怎么树立心中的目标?

刘晓光:最早的时候当兵,我一想还是要有更高的目标,那个时候当工人就很好。工作以后我想是不是上大学?那时候把上大学当成目标,上完大学以后分配到哪里去,当时想进政府机关。到机关有一段时间觉得改革大潮来了想下海,所以我当百货公司的副经理,北尺的副厂长,一步一步往前走,每一个阶段总有一个向上的目标在牵引着我激励着我。当然很多书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包括我那时候看的《阿登纳回忆录》、《田中角荣回忆录》包括《尼克松回忆录》,就他们的那种激荡的人生,他们的变化起伏,他们到的人生高位对我可能是一个激励。

主持人:您从那些书中,激发了热情。

刘晓光:田中角荣讲最珍贵的人要吃鱼头,就为了吃这个鱼头他在努力。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我刚到首创来有一个小秘书,他在玻璃板上写一个东西,叫做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不再挤公共汽车,你说这个很细腻的东西但它也是一个目标,很具体、很形象。

主持人:往往具体的目标更能激发人的上进。

刘晓光:有远大的目标,有具体的目标,有长期的目标,有阶段性的目标,这个人生肯定会不断进步。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叫做“侬伊我心”,他说:“看过您的很多访谈,印象最深的是您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历史中的阶段和位置,并且知道自己可为和不可为。我想问,这是否就是所谓的成长和成熟?对于我们来说,通往成熟的路上,最重要是什么?”

刘晓光:一是知道自己的缺陷,第二条始终有一个前进的一个目标。当然再补充一条,可能人生要不断的学习。人生的过程可能就是一个不断的学习、激励、前进、奋斗的这么一个过程,我觉得主要是这些东西。

观众:女朋友跟我一起创业,她想掌握财务。但是我觉得是一种约束,这个矛盾一直解决不了,您怎么看?

刘晓光:不愿意受别人约束不对,因为你是创业者,你不可能什么都会。第二,你必须按照比较规范的方式运作,财务上的监督控制风险的管理,当有人帮你管理风险的时候实际上是好事,跟我们当时创业一样,我不想有股东约束着,也不希望其他人约束。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我想按照我意志愿望美丽的色彩去前进。但这时候会出现很多风险。如果说我运作过程中,有一种东西制约着我,有一种规范的东西制约着我,会使我少走很多弯路。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面对你们30岁20岁的人,真想把我们失败的东西总结总结告诉大家,那就可以少走好多好多弯路,我有60个成功可能有30个失败,我不讲成功的地方我就总结我失败的地方,可以使年轻人少走很多弯路。

当有好的结构控制风险,有这种支持系统可能少走很多弯路。很多公司为什么很伟大?存在了50年、100年,甚至于170年。有的公司可能干了5年就不行了就倒了,问题出现在风险控制上,出现在风险制约上。我们需要伟大创业者,也需要非常规范的管理者,这两个融合起来一个很好的公司就出现了,所以我说管理是对的,有人帮你侧面做支持系统是对的。

学历不是最后的决定因素

观众:年轻人在创业的过程中,对于一个行业是坚持创业下去还是多涉及一点行业?

刘晓光:两个概念,你是一个初始的创业者。还一个概念你已经做的比较大了,作为一个创业一个投资公司出现了。

开始的时候可能要专一一点,等你做大了、长大了、有实力了你可能投资,作为投资性的公司也好,机会出现以后可以相关多元化一点。有时候可能涉及到价值链的问题,比如我们就投水务的,过去我们投水厂,后期发现有设备、工程管理、技术组合,如果这些链条都投下去,那我的价值可能提高的更快一点。

观众:您是怎么样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的?您觉得在大学怎样度过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有价值的?

刘晓光:在大学里我的体会,第一个方面来讲基础知识肯定要学好,比如当年我的外语没有学好,后来有很多机会见到克林顿、布莱尔,包括后来的一些总统,我都有直接机会但是外语不行,所以很遗憾,所以我说第一个基础的事情。

第二个来讲,一定要注意学书本之外的东西。那个时候我们到了晚上2点钟还在拿着手电筒看大量围绕专业课以外的书籍。

第三个,我们当时做社会性的活动。我们学商业的到青岛到广东第一线做社会调查研究,我当时在大学写的第一篇论文就是《论旅游对商业零售额的变量的影响》树立一个模型写这个东西,我记得当时发表在中国商贸院的财报经济杂志上,当时很激动,一个大学生能进入社科院殿堂发表作品。这样知识的广度和宽度比别人多一点,我既读了你的基础课程,我又大量阅读了课外课程,我又有目的的进行社会实践,就为我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你想想,当然跟你们不一样,工作九年上大学,以前有一段历史有一段实践的知识。上大学之后我们的方法,跟一般比我们年轻一点上大学的人不一样,可能更准确、更快。我觉得我们现在年轻的大学生也应该总结很好的方法。

观众:您自身认为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比较重要?

刘晓光:现在的社会肯定要看你的学历的,包括我们企业家招募人才,你是哈佛毕业的还是清华的?我可能先要哈佛的,学历很重要。但是来讲学历还不是最后的决定因素,只有把学历和能力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能量的时候能力的时候,这才有更大的意义。

你像我们看了很多企业,培养的企业的人才。100个人可能就那20个特厉害,那80个学历也不低,但是他的水平、能量、业绩就差的很远。我也在想,比如说企业家他是不是天生的,他身上流淌着另外一种血液,他激动、有激情、向上,他不断的去创新,他能完成别人完不成的事情,或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那这个是什么东西?这个应该是能力,应该是能力的问题。

在现代的社会,我想你也要有学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有一种处理事物,进行运作进行发展的能力。你说你很有学历眼镜可能一千度了,是一个博士,比如你在干某一个行业,干企业你老赚不到钱,体现不出你的能力,但你要做到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的人,那是确实这里边有很深的内容。

观众:创业过程中我有两个困惑一直想不明白。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创业的时候,家里人参与了,企业出现一个问题,我的权威性都没有了,就慢慢出现很多矛盾。

第二种就是,当我交到了比较好的同事,但是他们可能提出股份的一些要求,而我的想法是,做出来成绩之后再考虑股份或待遇,这个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我想请问您觉得应该怎么解决?

刘晓光:关于你的家庭成员参与你的创业,对你进行扶植的过程中有一些矛盾肯定很正常。关键是他们所说的建议,他们对你的看法是不是正确的?谁在评价?如果说你认为是错误的,大家认为是正确的,那将来谁来评价这个问题。

第二个你创业,一般的是这样,我们是五个创始人,大家可能有一点资金积累,或者有一个人多出了钱其他人少出了钱,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就塑造一定的股份的比例,有一个好的治理结构,其实我觉得是好事。

你看现在很多做PE的这些投资公司,我看了看管理公司很有意思,五个人成立一个公司。然后来讲明确了每个人的股份的比例份额,然后各自去找项目找钱,挣完钱交给公司一半自己拿一半,他有一个很严谨的一个结构。

所以说当你在创业的过程中,我有三个人、四个人一块创业,明确了谁是主要的股份比例,其他的股份比例是什么样,这个我觉得肯定是好事。

观众:但是这个出资是我一个人出的。

刘晓光:第二个问题出现了,你一个人出资,你是出资者但是要有一个团队,团队要有很优秀的精英人才,过去不是讲看过很多古时候的钱庄。投行中有所谓MD技术持股人,当你团队最核心的管理人才,适当的给他一部分股份是对的。你不能说我是投资者,我就是百分之百,跟着你的团队有很优秀的管理者,运作的过程中,他们也有很大的贡献,你用股权的方式激励他是有好处的。

观众:前期他提出来他没有做出来贡献呢?

刘晓光:这个来讲就是你要看对他的了解的情况,他本来就是一个很职业的经理人,大家有共同口碑,虽然我们没有共过事,你有这样的基础我可以给你。当你没有这样的条件,大家是初创者要看一段以后,给他适当的股份,不能一开始就给。

观众:第一阶段我有点不明白,我的亲戚提的建议是对的还是错的。我觉得他有一个不好的因素是,当着很多同事的面直接批评我了,慢慢同事感觉不太听话了。

刘晓光:第一个,本身你的水平、决策能力是不是过硬?本身你没这个水平,很多错误的东西引起人家对你有一种看法。第二个要靠制度,不要靠亲戚朋友这种关系。靠一种制度来树立你的权威。什么样的指令下你必须执行,什么情况下你可以提出意见来,但是你必须给我执行下去。靠自己的这种公司的制度来塑造你的这种运作体制,当然他如果有一些意见,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吸纳他,所以也维护你的权威了。

30岁是人生中一个关键节点

主持人:有一位叫做“林肯郡”的朋友说:“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的人生仿佛有两段组成:30前要拼命,30后要成家立业要稳定。是什么让生活如此的焦虑?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您认为30岁是怎样的一个点?”

刘晓光:30岁确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过去古人讲“三十而立”。你想我们在30岁的时候肯定已经步入社会了,那时候已经有社会职务上了一定的台阶了。可能现在的情况跟过去不太一样,竞争激烈了。我的体会30到35岁这是一段,35岁到45岁这是一段,当然45岁到55岁是另外一段。这段为什么关键呢?就是刚刚步入社会,你有你自己的专业,有你自己从事的一个岗位。同时你的家庭负担也小一点,这时候年轻有活力,如果这时候你能够抓住这种机遇,能学习更多的东西,能把你自己的事情干好,我想给你下一步打了很好的基础。

你像我当首创总经理的时候40岁,现在看来是年轻人。当时还不觉得年轻,40岁也能干很的很好,当另外其他职务的时候年龄在30多岁。

没有救世主只有我们自己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现在大学生毕业之后找工作的问题?这是我们大学生朋友非常关注的,甚至跳槽、求职等等一系列问题。

刘晓光:这跟体制的变化有关系,过去是计划经济,出来100万大学生分配100万,慢慢可能变化了。特别是市场化程度越高的时候,从市场上配比劳动力资源的情况,这种情况越成熟越普遍了。我觉得可能跟我们两个问题有关系,一个问题我们所培养的这些学生的这种专业,供和需之间他是不是能够对应?是不是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我想这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在美国每年生长出55万个企业灭掉50万个企业,他的劳动力流动还有已经固定成型的系列管道,我们现在可能还不是很成熟。我们现在有些大学生毕业以后,产生就业难的问题,一部分人可能在等待寻找,一部分人可能自己创业去了。

这个过程中我的看法就是,第一个还是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可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

第二个来讲,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去。在市场经济大潮过程中去创业、去成长。当然我想可能不是人人都能创业的,肯定是有一部分。那么在这个整个的大学生劳动就业的过程中,肯定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我一直在说,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按照国际标准往前走,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的能量都能找到他的位置,都可以去创造自己有价值的人生。

主持人:有一个叫做“小神童”的朋友说:“请问您赞成大学毕业后立即创业吗?还是说我们应该在职场中历练几年?”

刘晓光:看自己的情况,有的人你给他创造条件他也不一定行。有的人天生就是创业家,他从骨子里头就能成长起来,通过创业成长,可能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定。

主持人:有一位叫做“艾斯克里”的朋友,说:“我是学新闻传播的,大学毕业后去英国留学,如今毕业回国,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工作中自己很不快乐,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现在我不知道是否该放弃工作,重新进入大学,重新开始自己,我已经27岁,真的很难下决定。”

刘晓光:这个时候可以积极想找自己的专业,但不一定你完全推倒重来,我觉得那样可惜了。你觉得你现在的岗位不太适合你或者脱离你原来的专业,你再寻找更适合你的目标然后去努力。我记得有一个年轻人干的很好,南开学金融的。终于找到了适合他的一个阵地能发挥他的知识能量,干的也不错,但之后他又走了自己干去了,我也不反对,我说你呆了几年,你是一个对市场有价值的人就OK了,我也不是说让你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