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帮助:当代人的厚黑学
19067400000070

第70章 哀兵必胜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谈到打仗,我要说,我不敢采取攻势而多采取守势,不敢轻易前进一寸,却敢后退一尺。

这就叫,虽列队而没有队形。虽投掷而不暴露手臂。虽冲锋对抗却没有对手。虽紧握而没有兵器。

灾难的后果没有比轻敌更严重的了。轻敌就差不多丧失了咱们的法宝了。双方对抗用兵的时候,是哀者(悲愤者、危殆者、哀怨者、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才好胜利。

老子讲述了一种小心谨慎、含而不露、无迹可寻(善行者无辙迹)、深远高妙(深不可识)的作战——做事方略。其中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的说法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时至今日,这种战法还有点游击风格。国人的说法叫做用兵如神。

小心谨慎,慎进勇退,宁取弱势,不取强势,这是一。这也是儒家所讲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精神状态。反复斟酌,不要轻易下决心。要充分考虑到失败的可能,不要一心侥幸。因为人最最常犯的错误不是对自己的力量估计不足,而恰恰是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人常有侥幸心理,你中头彩的可能性只有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照样有那么多傻小子去买彩票。你靠赌博取胜的几率只有千万分之一,照样有许多人醉心赌博。撞大运的人们啊,你们什么时候能够清醒一下呢?

如果进行战争也心存侥幸,就更危险了。历史上有多少事例说明,越是自以为强大的军事力量,越容易大败如山倒。

底下的话神妙无穷。行进但不列队。列队但无队形。排队但不成行。这像游击队、游击战,起码不是正规军。但老子那个时候似乎还没有游击战术的概念。那么这就叫不拘一格,不搞正规战阵地战、不拉架子,不摆阵势,不搞军事教条主义。这接近毛泽东的战略思想。

投掷但是不见胳臂,这是说的隐蔽性吗?也可能是说不必用傻力气。或者是说不要造势,不要搞什么显示实力,不必亮肌肉块,不必在战场上搞健美操,不必追求声势。当然也包括不过分暴露自己,宁可多一点掩体,多一点防护,多一点不经意间的出手出击。

现在的战术,已经是“攘无臂”了,因为现在的“攘”只需要按一按电钮最多是扳机或敲一敲或只是触摸一下键盘,或是声控。要这么多胳臂干什么?老子说的既像游击战也暗合当今的高科技战争。

扔无敌,执无兵,如今的高科技战争正是如此。老子时代没有高科技,但是有高明的用兵如神的理论哪怕只是想像。叫做思战如神,思胜如无形,思兵如无物。老子要打的是一场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战争,是大道之争,是大哀之争。

为什么冲杀上去、攻上去、对抗上去了,没有敌手呢?第一种可能,你用兵如神,敌人根本没有准备来不及反应,没有任何反制措施,没有可能组成对抗的力量、战线、反攻。

第二,你追求的如孙子所讲是不战而胜,是胜负的大势的掌控,是使一切主客观因素向你的胜利方面倾斜,于是你未战而笃定胜利了,不是非经过肉搏、经过拼刺刀才决定胜负。

为什么能够执无兵呢?同样,你从战略运用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决定性的优势,不待挥刀剑(冷兵器)与开火(热兵器)已经取胜了。

这是说的军事,其实政事文事更是如此。老子欣赏与追求的是不动声色,了无痕迹,悄悄完成,自行达到。老子反对与鄙弃的是大轰大嗡,强人或强己强民所难,刻意作秀,自找麻烦。

为政,不需要经常提出新纲领、新口号、新提法,不需要经常揪出新敌手、确立新目标,不需要经常作动员、煽情悲愤、大游行,不需要经常搞成新高潮。不需要经常振臂高呼万岁或者打倒,不需要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为政而能务实求真,能为百姓办事,排忧解难,能清廉公正,能为客而不为主,即真正拿民人而不是自己当国家的主人,能以百姓之心为常心,能够不扰民不乱民,不小题大做,不草木皆兵就好。

写作品,写文章,应该是有结构有起承转合而无定型、无定则、无安排巧思的任何痕迹的。文无定法,大匠运斤。这话说得在理。应该说是文章本天成,不像是谁写的,倒像是老天自己留下来的。好的作品,其作者的感觉绝对不是自己怎么呕心沥血、惨淡经营,而是天假尔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好文章的力透纸背处也是见不到用力的姿态与斧凿的痕迹的。越是有经验的作家,越不会在要紧的地方拼命煽情、拱火、咬牙、谩骂、胳肢人以逗笑、糟践人以出气、哭天抹泪以求同情,大话连天以壮声势。好的作家越到关键处越是写得相对平静和不动声色。

文章尤其是小说作品,离不开精彩的描绘,别出心裁的妙喻,警句妙语,悬念故事、扣人心弦、天外飞来的奇笔、抒情引泪之语,颠扑不破之理,出人意表之情节等等。

但是更上一层楼后,这些反而向后潲了,不必显山露水,不必精妙修辞,不必风云突变,不必怆然泪下,不必振聋发聩,只不过是喁喁道来,只不过是信手拈来,只不过是小事细节,只不过是白描速写,你已经为之震动为之动容了。

咬牙切齿的文笔不是好文笔,就像仅仅靠咬牙切齿的用力未必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样。

祸害莫大于轻敌。这当然也是经验之谈。这里我们看到了老子的两点论。一是战争中要神龙见首不见尾,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要如有神助,取胜于尽早尽先。一个是整体的盘算中切切不可大意,不可掉以轻心,不可丧失悲愤悲壮悲情的状态,不可丧失自己的道德正义感,不可不说清用兵是完全不得已,是被顽敌所逼迫,己方是受害的一方,敌方是加害的一方。哀兵必胜,这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提法,是我国传统军事学的一个重要命题,这是老子的一大发明。

所谓哀兵必胜,所谓背水一战,都有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这些说法辩证则辩证矣,但是如何与老子的无为、不争、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的这一面,如有天助的一面,举重若轻的一面,不战而胜的一面统一起来,笔者还是不无困惑的。读到老思索到老,让我们慢慢往深里研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