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甫一结束,各方纷纷解读相关报告所透露的信息,除跨国企业外,各国政府也不落人后,其中嗅觉最灵敏者,莫过于新加坡与法国,且立刻就有了行动,本文先谈谈法国。
中共十七大报告,全文近三万字,洋洋洒洒,包罗万象,如何找出一些新的信息?一个直截了当、又不会太失准头的方法,就是从报告的题目中找线索。十七大报告的题目也很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题目中,显然有两个关键词,分别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及“小康社会”。后者,可视之为中国想要在未来接近、达到、实现的理想或目标;前者,则是为了能接近、达到、实现这个小康社会的理想或目标,必须凭借的途径及手段。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社会主义关注的主要是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易言之,也就是在一般市场经济运作下,由于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优固胜出了,劣则被淘汰了。“劣”是什么?“劣”者,弱势也,即弱势的人、弱势地区、弱势产业、弱势部门、弱势族群也。例如,举凡劳工、农民、中低收入者、偏远地区、农业、环境、生态、弱势族群文化等等,都很容易在物质挂帅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因其处于弱势地位而受到伤害,甚至被淘汰。因此,有理由且必须对它们给予协助,这才能在实现效率与生产力的同时,兼顾公平与正义。这即是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很明显,改革开放迄今近三十年来,中国朝市场经济改革,已卓有成效,经济生产力与能量获得巨大的释放。但与此同时,弱势者或弱势部门的照顾却有所不足,环境生态的恶化即成了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从形式上判断,这就出现了巨大的商机。冲着这个巨大商机,法国新上任的总统萨尔科齐访华了。
法国与欧盟,传统上对环境、人文就有着比一般国家更多的重视,法国生态活动家于洛(Hulot)2006年提出一份“生态合约”,让2007年参选的多数总统候选人都签署了,包括萨尔科齐。萨当选之后,为兑现承诺,立即付诸行动:(一)成立一个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及国土部”;(二)推动“五方协商”(中央政府、地方民选机构代表、工会、企业协会及NGO),进行讨论,形成共识,并落实在具体的“生态政策”上:
(1)农业方面:推展“绿色有机农业”,目标是使其占整个农业总产出的比重由2010年6%提高到2020年的20%;暂停转基因作物种植;减少农药使用,五年内减50%。
(2)交通方面:基本不再建高速公路,加速高速铁路发展,加速城市公共交通(主要为轨道交通)系统发展。
(3)能源方面:加速“再生能源开发”,期在2020年时达全部能源使用之20%。
(4)住房方面:鼓励兴建“节能住房”。
这个在欧洲及法国被视之为“生态革命”的巨大行动,最值得重视的意义之一是:证明“环境”与“发展”并非一定矛盾(甚至在短期)——换言之,这即是“可持续发展”。
萨尔科齐这次访华,舆论注意到的是中、法双方签订了多达200亿欧元的大订单,让德国吃味不已,一般可能忽略的是萨尔科齐在清华大学的演讲,谈的不是大家预料中的“中法”或“中欧”关系,他谈的是“环保”,他要向中国推销法国最有信心的核心竞争力。
在法国看来,中国今后有远比空客订单还要更大的环保商机哩——这即是法国的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