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发展新态势核心提示: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深化历届省委治蜀兴川思路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抢抓机遇,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态势,是破解四元结构难题的必由之路。将使全省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持续健康发展后劲,对于四川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加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
一、坚持“两化”互动产城融合
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系统谋划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必须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动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促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互配合、协调同步、整体推进。“两化”互动、产城融合,“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要做到同步演进。现代社会,工业化主要创造供给,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则创造需求,双方的发展互为前提、互为基础,不但缺一不可,而且在发展步调上也必须协调配合:城市发展要有产业为支撑,才能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二者必须统筹规划,协调联动,才能产生互动效应,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所造成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案例链接】
让开发区的夜晚不再“静悄悄”——上海青浦新城产城融合之路
从国外新城发展的实践来看,无论是美国的Reston、还是巴黎的若干新城建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新城建设所带来的高素质人口集聚形成互动,形成产业与人口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都是新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上海正处于调结构、保增长的关键时期,单纯依靠低能级产业的空间扩张已经不能适应上海新城发展要求,新城必须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着力培育与上海新城发展成为人口蓄水池和人才高地目标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在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上海青浦新城产城融合的发展途径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青浦区地处上海市的西郊,是连接江浙沪的重要门户通道,全区西靠上海市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山湖,东临闵行区,北与嘉定交界,南与松江、金山接壤。在解放初期,上海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快工业化进程。1963年的上海市“三五”计划规划中,明确了嘉定、安亭、松江、闵行、吴泾、蕴藻浜等郊区发展方向,随后又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以及后来的金山卫石油化工和宝山钢铁等若干卫星城。在这些进程中,青浦一直扮演着一个较为安静的角色,承担着为上海输送农产品和水产养殖产品的农业大县的重任,工业化的步伐较慢。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中心城—卫星城—郊县小城镇—农村集镇4个层次构成的城镇体系。在此背景下,青浦开始步入了发展的行列,重点安排水产、水禽、水生植物等农副加工产品和电子仪表、轻纺、服装等轻工业。1995年青浦工业园区被列为市级工业区。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明确了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所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青浦新城被定为11个新城之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青浦新城被确立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全市经济增长的重点。因此,青浦新城必须加快产业和城镇的协调发展,为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的转移提供空间。
路径1:着力提高新城建设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形成人口与产业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青浦新城现有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存在矛盾;另一方面,中心城高素质人口向青浦新城迁居意愿不强,难以形成高科技产业所需的劳动力市场。正如前文所述,园区吸引就业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外来常住人口中约有30%居住在企业宿舍内,60%居住在农房,其余10%居住在社区中,产业区就业人口无法支撑青浦新城的发展。因此,产业和人口的恶性循环成为青浦新城发展的“瓶颈”问题。青浦新城如果仅仅停留在附加值低、耗能高、污染严重的加工制造这一低端环节参与长三角各城市的竞争,不能掌握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端环节,仅靠原材料投入和产品组装占有产业利润的很小一部分,不利于新城的长远发展。未来城市的竞争是品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青浦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吸引人才集聚的必备条件。青浦区拥有上海市全部21个天然湖泊和1817条、2155公里的河道,境内辖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山湖,水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6.7%,居全市各区县之首。青浦不仅具有“水文化”的资源,而且还有“古文化”的优势。作为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之一的青浦,处处呈现“古韵、绿廊、碧水”相交融、“实力、活力、魅力”相辉映的园林城区特色。青浦新城通过进一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创造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大力提高公共设施的服务能级,引进市级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的优质资源和会议会展等功能性项目;从根本上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增强中心城人口迁居意愿,吸引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形成产业和人口的良性循环。
路径2:探索工业用地腾笼换鸟的途径,为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多空间
青浦新城的“产城融合”,不仅存在产业能级提升的问题,还面临着产业空间更新调整的问题。根据2008年相关数据,青浦工业区占地52.6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建设的土地占到工业区总面积的60%以上,单位土地工业产值为30.5亿元/平方公里,远低于国家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的平均水平,只相当于市级开发区平均水平的60%,全市平均水平的50%。进入后世博时期的上海,有责任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资源紧约束的阶段,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郊区新城的发展不能只依赖于简单的用地扩张,在“两规合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和土地指标硬约束的背景下,青浦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面临着当前和未来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功能提升和结构调整等诸多矛盾,亟需改变粗放单向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循环型转变。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区内工业企业加以区别对待,保留与搬迁相结合,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实施就地升级改造;对工业园区企业进行合理集中布局,提高存量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效率;集中统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达到节约用地和投资目的。对于一些技术进步缓慢、产品经济价值低、产品开发能力弱、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大量资金投入及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企业,尤其自身存在经营困难的企业和生命周期较短的企业应实施关闭停产,为青浦新城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空间。企业更新改造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激励工业用地开发企业的参与,权衡搬迁企业的利益,置换存量工业用地改造所需的土地,并且适当弥补企业搬迁过程中的损失及关闭部分企业的补偿。路径3:推进新城与工业园区空间整合
青浦新城“产城融合”在空间上的体现就是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有学者在研究总结台湾科学园区规划的经验时指出,园区开发建设之成果不只追求产业之发展,同时与地方及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及相关建设均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园区空间发展与社会改造之整合乃为必然之趋势。也就是说,通过空间整合,提高产业空间与所在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空间自身发展、产业空间与依托城镇的互动关系,从而提高产业空间发展的综合效益。城市和产业空间整合最主要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工业区整体的自组织能力,进而扩大系统的整体开放程度和协同作用效果,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整合促进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的协调和优化,实现功能与结构的协调。新城与工业园区的空间整合,就其内容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功能整合,首先要明确青浦工业区和青浦新城的关系,即工业区是单一的产业功能区,还是具有其他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区。青浦工业园区则由单一的工业区转变成为城市综合功能区,成为青浦新城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形成综合的城市空间系统。产业空间的更新标准也不同于以往的工业区,在新一轮由产业推动的城市化过程中,按照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要求,更新产业空间。二是空间开发整合,包括空间开发方向和强度、空间区位与结构等,与新城的功能布局统一考虑。三是设施整合,包括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开发与利用。青浦工业园区占地面积较大,与新城之间的交通设施整合成为空间整合的关键问题。四是环境整合,包括对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开发、保护和利用,还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护等。
(一)空间安排上要注重产城一体
“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空间安排上要做到产城一体。“产城一体”不是“产城一起”,不是产业的生产功能和城市的服务功能在空间上的交叉杂糅,而是指城市各功能区能够合理布局、相互配套。这就要求城镇体系与区域发展定位相一致,与四川省人口城镇化进程相适应,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使全省城市网络的主体骨架与全省主要产业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要做到产城一体,需要协调处理好产业和城市的空间关系,保持合理的空间尺度,既要改变远离城市搞产业园区的做法,又要防止简单地把产业园区混杂在城市之中的做法。
(二)布局上要注重科学功能分区
两化”互动,产城融合,布局上要做到科学地功能分区。因为城市不是一系列要素的简单拼合,而是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得到合理安排的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两化”互动要求城市规划必须把城市视作一个有机组织,关注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引导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空间链接为有机的而不是机械的、和谐的而不是矛盾的统一体,塑造具有人性尺度的城市空间、创造复杂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提供居民满意的就业和生活便利,实现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城市活动的社会性、城市生活的高效性、城市部门的依存性和城市管理的整体性。这就要求把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的一个功能区,作为“两化”互动发展、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根据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布局城市新区,通过城市新区建设服务产业园区发展。要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围绕工业发展需求提升优化完善城镇功能,按照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镇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全面配套。
(三)产业发展上要注重集聚化、特色化和三产融合
“两化”互动,产城融合,产业发展上要做到集聚化、特色化和三产融合。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反应,没有持续发展的产业,就没有能够自我生长的城市,也就没有持续健康的“两化”互动。集聚化和特色化是城市产业确立并保持自身比较优势的必要途径,特色产业集群可以通过群域内产业链的延长与缩短、产业链上企业的进入与退出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三产融合,应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共进。要在实现“两化”互动发展的同时,同步做好“三化”联动,解决“三农”问题,避免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为此,要充分发挥城镇化一头连接工业化,一头连接农业现代化的双向带动作用。应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服务业是城市经济最重要的支撑,为此应加快发展商贸、餐饮、休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通信、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聚集人气、培育商气,繁荣城市经济,为产城融合提供环境支撑。
四川省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既能催生巨大内需潜能,又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应在互动上下功夫,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做到产业和城镇发展互为依托、互相促进,解决四川省“两化”进程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应在结合上做文章,把产业园区作为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同步规划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同步实现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以产业支撑城市发展;应在新型上求突破,发挥信息化在“四化”中的先导作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制造智能化、城市智慧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
【背景资料】
四川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的大背景
四川省工业化的十年
2002年,年逾古稀的老专家辛文上书四川省领导:再不认真抓工业发展,四川经济永世不得翻身!这一论断让四川的决策层震惊。
2003年早春,四川党政代表团第一个抵达粤、闽、沪、浙、苏等地进行考察,谋发展的冲动、取真经的渴盼,压过一切畏惧。
2005年12月在四川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上,四川鲜明提出工业强省战略,把做强工业作为四川省在“十一五”期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整体实力的重大举措。当年全省工业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二是全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突破700亿元;三是实现利润总额突破了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