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如果在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就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社会。1999年10月我国便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达到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并以年均3.32%的速度持续增长。如今,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1.3亿,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亚洲老年人口的1/2。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老龄化趋势,我国也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各个国家都把老年福利作为福利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推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为例,它们的老年人福利是在全民福利的模式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基本上完全由政府开支。老年人除了可以享受公民的一切福利待遇以外,还可以享受社会提供给老年人的特有福利。美国、德国、瑞典、英国等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指导以及饮食配送。在瑞典,老年人乘坐公交车、上剧院、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都享受半价优惠。在对老年人尤为重要的医疗保健方面,美国提供住院和疗养性服务,德国、法国提供护理扶助,日本则有临终关怀医院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老年人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已成为衡量老年人福利水准的重要标志。老年人福利还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在这方面,许多国家对老年人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法国由国家创办了多所老年大学,其开支均列入政府预算。瑞典国内所有的大学都对老年人开放。在巴西,大约有150所公立和私立大学招收老年大学生,规定60岁以上老人不必高考就可以直接入校,当然,课程安排也相应与常规不同。
与上述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老年人福利差距立刻就显现出来了。近期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城市老人中,有98%的老人还在依靠自我养老,只有不到2%的老人由社区福利机构照顾。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福利设施严重不足,社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数还不到老年人总数的1%,无法满足养老需要,而且与发达国家3%~5%的比例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老人生活困难、缺医少药的现象还很普遍。我国存在着诸多欠缺,做得还远远不够。
那么,为什么在有着“尊老爱幼”悠久传统的中国,国家的老年人福利会有着这么巨大的差距呢?归根结底,还要从我国的国情说起,它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达,即“未富先老”。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加,人均值却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此同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人口总数的10%,据推测,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到了 21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左右,占据总人口的20%以上。面对这么多的老年人口,国家财政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一方面是老年人福利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是全社会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在迅速增长,这一矛盾显得尤其突出。
面对这种形势,推广“老年人福利社会化”,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而不是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将势在必行。“社会化养老”主要包括:一是投资渠道要多元化,形成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的多渠道投资,发展多种所有制养老机构;二是服务对象要扩大,福利机构不能只是面对“三无”老人、“五保”老人,要面对全社会的老年人;三是采用多种服务形式,过去基本上是“供养”,现在要通过各种社区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福利提供支持。只有将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的先进经验接轨后,中国的老年人福利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才会建立起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助”的和谐社会,才能让老年人真正生活在如《桃花源记》所描述的美好生活之中。
经济学家建议:老龄化社会无疑要强调老年保障,而要做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福利服务不可忽视。所以国家要进一步推进各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提高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构建和完善适应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体系。
安得广厦千万间——住房福利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是杜甫的千古绝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公元759年暮冬,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天,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诗人十分喜悦,在这里先后居住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不料,最终在一个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杜甫长夜难眠,遂写下了这一名作。诗人潦倒至极,然而在诗中,依然表现出身处窘困却心念天下黎民的胸怀。让杜甫更没有想到的是,他自伤贫困的一句诗仍是一千多年之后现代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民以食为天,家以居为先”。住房,是一项基本的生活需求。时至今日,住房问题依然是中国百姓普遍关心的一个严峻话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于房产的改革,越来越关注,到了街头巷尾无不议论的程度。
1978年9月,城市住宅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私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潜力不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针对住房问题,邓小平同志再一次说:“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对低工资的职工要给予补贴。”
1997年,中国的住房改革正式上路。国务院提出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由此终结了推行几十年的福利分房。紧接着,众多工厂职工掏钱购买自己租住的单位房屋。中国由此飞速进入了“住宅私有化”的时代。大致在200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民营化”的阶段,而房价也踏上了飞速上涨的历程。然而此时,保障性住房并未按照国务院当年的要求,成为城镇住房市场的主体。这导致低收入和高房价的矛盾越来越深,太多的普通百姓陷入到只能看,不能买的境地。
有一种观点讲房价的上涨归结为住房的刚性需求。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到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以及中国权威学者所编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找不到“刚性需求”这一术语。很显然,这是中国“经济学家”对现代经济学的独特贡献。刚性需求是什么,简单举个例子,中国未来有2亿多农民要成为城里人,他们需要房子,这是刚性需求。因为刚性需求的存在,中国的房价长期肯定就看涨。稍微有点经济学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经济学里所讲的需求,不仅是有效需求、真实需求,而且是在“预算约束下”在一定时间内的需求。而我们的这些经济学家,在谈刚性需求的时候,却把经济学里关于需求的概念忘得一干二净,只讲需求,不讲居民的收入,不讲在什么时间内的需求。
高昂的房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现象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有多少爱情死于房价?虽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什么时候,结婚总得有住的地方。中国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老百姓都讲“盖房子娶媳妇”,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这演变成“想买房子结婚”。然而,一套房子的价格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称得上一个天文数字。再者,人们的生活除了住房之外,还有孩子的上学和老人的健康,这两者都需要作很大的储备,人们不可能把钱全都存到房子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渴求就不难理解了。
“社会保障性住房”,是指由政府投资兴建或收购的,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或者租金标准,具有保障性质和特定用途的住房。保障性住房与市场上的商品房相比,一个为了公益,一个为了赢利,有着本质不同。对于老百姓而言,保障性住房的最大特点当然就是便宜、实惠。
实际上,在十多年前的住房改革中,保障性住房就已经被钦定为主角,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一直站在中国房地产这个大舞台的边缘。现在,在中国楼市甘当了十多年配角的保障性住房,终于等来了“变换角色”的时刻。
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出六条房产调控纲要,明确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007年8月8日,国务院下达《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以及“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进入2008年,各地政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这表明,买不起商品房的老百姓,有望借助保障性住房满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实现并不奢华的住宅梦想。相信随着保障性住房的推广,“广厦千万间,百姓俱欢颜”的梦想,离我们的距离将越来越近。
经济学家建议:对“衣食住行”四大生活支柱来说,住房显得尤为关键。近十年来,房价一路上涨,已经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在,国家推广保障性住房,必将逐步缓解“住房难”的问题,从而让更多的百姓实现拥有自主性住房的梦想。
从此不在看病难——医疗福利
三国时代,名将张飞,手持丈八蛇矛,纵横捭阖,自认天不怕地不怕,在诸葛亮面前也拍胸脯。诸葛亮微笑着问:“你真的什么都不怕吗?我看,你必有一怕。”张飞眼睛瞪圆,大声答道:“我什么也不怕!”于是,诸葛亮在自己手心上写了一个字,悄悄递给张飞。张飞一看,顿时没了脾气,连连说:“怕!怕!我怕!”
这位猛将怕的是什么?很简单,那个字是"病"。张将军勇猛异常,唯独怕病。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也怕病,因为面有病色,面见神医扁鹊的时候,扁鹊劝他看病如果不及时就会发展成大病,齐桓公不听,过了十天,他病入肌肤,扁鹊又劝他,他还不听,直到他病入骨髓的时候,自己才感觉到身体不适,想起扁鹊,扁鹊早知如此,也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了,便收拾细软跑掉了,因为扁鹊认为这是司命所属,已经使小病发展成大病再也不能救了。齐桓公因为不注意小病,结果最终丧命!
但是广大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往往对小病不在意,不愿意去花那个钱。但往往很多小病都是一些重大疾病的隐患,直肠癌一开始表现都是痔疮的情况,很多当作痔疮治疗,几个月之后,如果还是不好,便血出现污色,痔疮都流血。这时,应该早去化验,继续按痔疮治疗,直到出现低分化的癌细胞,也就到了晚期了。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小病就放松对它的治疗,以至导致恶果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病”是人们最不愿提起的一个字,它不但让人的身体和精神饱受折磨,也给人经济上带来损失,让很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所以,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改革也已经到了扭转方向的时候,这一点是大众的心声。医改的公平性与公益性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也是广大百姓共同是期望。
我国现行的医疗福利体系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方案拼凑而成的。由此也就形成了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最大特征:几套体系平行运转,相互分割。政府公务员享受公费医疗制度,城市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两个体系,乡村又有新农合体系。这样整个医疗保障体系形成了多重分割: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地域分割。
这导致一个结果:政府为民众医疗投入的财政资金,未能公平地使用。因为,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和额度依次降低,而这四个群体的收入同样是依次降低。这样,收入高的人得自财政的补助反而更多。这样的结果,违背了社会福利政策的初衷。
目前,我们的医改政策不仅在于创造更多的医疗资源,还在于这些资源公平地为全民享有,以此达到医疗福利的增进。从这一目的来看,农村是我国医疗资源最为缺乏的地方,农民是我国医疗保障最为缺少的群体。医改对于阻碍公平鸿沟的跨越,首在城乡差距之间实现公平;医改对于公益覆盖的跨越,首在由城镇居民向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覆盖。
前不久陕西省神木县施行的“全民医保模式”,目的是着眼于广大百姓医疗福利的推广。显然,为真正落实“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城乡统筹”等原则,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跨越。此前公布的医改方案也提出了医疗福利“均等化”的原则。也就是说,财政的基本原则与平等的宪法原则要求逐渐统一目前相互分割、而待遇悬殊的医疗保险体系,将所有人员,不论其为公务员还是普通工人,不论其为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或流动人口,都纳入到统一的国民医疗保险体系中。这应当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惟有这样,才是真正合乎政府建立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也合乎财政的基本原则。
经济学家建议:不难看出,中国医改的关键就是要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效能。在农村,除了追加财政投入予以基金的保障之外,还必须使整个医保体系与基本医疗体系结合起来,使医疗福利在这个医疗体系之上发挥最便捷最有效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