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19181200000006

第6章 辽金元文物(2)

【金代白釉瓜棱带盖注壶、注碗】

1990年,出土于大同市站东小桥街金代徐龟墓,墓志明确纪年正隆六年(1161)。壶口略侈,长弧颈。圆鼓腹,腹部捺压十条瓜棱,矮圈足,曲流,相对流的壶把用扁平带贴塑,呈如意耳样,壶盖中部下凹,中央突出花心纽,外沿向下弧曲,与壶口吻合。口径7厘米,底径7.8厘米,高23.5厘米。注碗芒口,口沿外撇,作六出花瓣形,沿着六个小切口在碗壁捺出六条瓜棱至碗底,圈足外撇。胎质细腻而致密,壶通体、碗内外壁施白釉,积釉处泛青黄色。口径17.8、底径7.5、高9.6厘米。注壶,又称注子、执壶,隋代出现的酒器之一。宋金时,器形秀美,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为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

【金代白釉葵口盏】

1990年,出土于大同市站东小桥街金代徐龟墓。口呈葵瓣状,沿葵口向下于盏壁捺压八道竖棱,圈足外撇,足内有小乳突。器表施白釉。口径9.3厘米,底径3.7厘米,高4.5厘米。此器物与上述两件器物是一套酒具,注壶放于注碗中,再配一把酒盏。

【金代白釉莲花匜】

1988年6月,出土于云大金代壁画墓。白胎,芒口。敞口,口沿外部出宽棱,圆弧腹壁,平底略内凹,圆环形柄,柄上有鋬,鋬呈三角云头状。器内底一周凹弦纹里刻莲花纹。釉层薄厚不均,有冰裂纹。口径12厘米,底径4.6厘米,高4.5厘米。

【金代钧窑天青釉花瓣莲花碗】

1970年8月,大同市城区生产财政组移交。浅褐胎。敛口,口呈花瓣状,弧壁深腹,器内外皆有凸棱花瓣表现,圈足。釉色呈天青,釉汁饱满润泽,口沿因流釉而泛黄,有大开片纹。口径12.2厘米,底径3.7厘米,高6.8厘米。

【金代白釉盖罐】

1973年10月,大同站东小桥街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白胎细腻坚实。直口,唇部出棱,近球形腹,小圈足。盖平沿,宝顶状有瓜蒂纽。肩腹部施两周弦纹,通体施白釉。口径8.8厘米,底径5.8厘米,高14.5厘米。

【金代三彩虎枕】

1974年,大同市西门外出土。红胎。枕体圆雕成卧虎状,平底无釉。虎背伏盖一荷叶形枕面,其上划荷花纹,施绿釉;虎两眼呆滞,面相温顺,身饰黄釉,其身上绘褐色斑纹;枕背面贴塑树木山石。长46厘米,高15.5厘米。

【金代油滴黑釉碗】

1953年大同市征集。直口,弧壁斜收,小圈足。釉面布满油滴状结晶斑点,口部泛黄,圈足无釉。口径8.2厘米,底径2.9厘米,高4.5厘米。油滴釉指瓷器釉面上散布着许多银灰色光泽小圆点,大小不一,形似油滴,故名“油滴釉”,创于宋代。一般用石灰石配釉,铁为呈色剂。生坯挂釉,烧成时铁的氧化物富集,冷却时形成过饱和状态,从中析出晶体,而形成“油滴”现象,有独特的装饰效果,非常符合辽金时斗茶的效果。

【金代绞胎钵】

1990年,出土于大同市站东小桥街金代徐龟墓。口微敞,深腹,平底。口部呈一周白边,口外划一周凹弦纹。胎由白、褐两色相绞而成,呈羽毛条状,器内外满施透明釉。口径16.7厘米,底径9.5厘米,高6.4厘米。绞胎瓷器始烧于唐代,浑源窑在唐代就烧造绞胎瓷。绞胎是把深色和白色瓷土相间揉合制成坯泥,或拉坯成型或切成薄片,堆叠成雏形,放到刻好形体的陶范中挤压成型,出现类似树木年轮或花岗岩的纹理,上釉焙烧成器。

元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生产规模扩大,烧造技术更加成熟,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制胎,可以烧制大气势器物;青花瓷、卵白釉、釉里红、高温铜红釉、高温钴蓝釉等品种的成功创烧,使中国瓷器更加绚丽多彩;元代瓷器形大、胎厚体重,主要造型有罐、瓶、执壶、盘、碗、匜和高足杯等。装饰技法有刻、划、印、贴、堆、镂、绘等多种。主题纹饰多为植物类,还有动物、杂宝等,辅纹有卷草、蕉叶、莲瓣等,而且历史故事题材极为盛行。大同浑源窑主要烧造钧瓷器,器型以碗、碟类为主,颜色有天蓝、天青、月白等,尤以天青釉中点饰红斑最为雅致。钧窑因创烧地在河南禹县,古称钧州而得名。

【元代豆青釉狮子人物尊】

1974年8月,煤峪口矿元墓出土。狮子站于双层四足座上,狮颈部套缰绳,背伏鞍,双目圆睁,作嘶吼状;狮背上置瓶,瓶敞口,长弧颈,垂腹,狮尾上翘粘贴于瓶腹部,使瓶更稳固;狮前站立驯狮人,头戴尖顶瓜棱帽,手握缰绳。瓶口径3.3厘米,底径9厘米,器通高26.8厘米。

【元代钧窑天青釉碗】

1959年7月,出土于大同市西郊31号墓。敛口,斜直壁,圈足,内底有之字形红斑,口沿因流釉泛黄,外壁半釉,有积釉,釉面有冰裂纹。口径13.3厘米,底径3.8厘米,高4.5厘米。同时出土的还有元代钧窑天青釉荷花形碟。

【元代钧窑月白釉瓷罐】

1958年10月,大同城西冯道真墓出土。胎质白。直口,丰肩,鼓腹,腹体下收,矮圈足。口沿闪黄。口径8.7厘米,底径5.1厘米,高11.2厘米。同时出土的还有元代钧窑月白釉玉壶春瓶。

【元代镂雕广寒宫影青瓷枕】

1973年,大同市工程公司在城西五里店居民住宅区施工时发现。整体呈一座宫殿状,四面镂雕故事。枕面中央略下凹,为曲线花瓣形,中心刻划万字锦纹;枕体四面各开一宫门,门头与宫殿外的四角悬垂镂雕的如意云珠纹,四角柱挂饰花形璎珞纹,前后宫门门柱上各挂莲花铺首衔环,窗体透雕绣球纹或列钱纹,墙体为透雕的云头,四角曲尺形围栏镂空六边形,其内饰相对的云头纹;宫内圆雕四组神话故事,正面为“广寒宫”,圆圆的月宫内祥云四起,殿堂上嫦娥居于围屏前,两侧有侍女,前有玉兔捣药;背面为“日宫”,殿堂上一着官服之人立于案几之后,两侧站立侍奉的文武官员;左侧为“拜北斗”,右侧为“童子拜观音”,观音于祥云之上,童子于波涛汹涌大海中的一叶小舟中手捧供物;胎质洁白坚致,釉色月白,莹润光亮。器物玲珑剔透,人物形象生动,是罕见的珍品。长32厘米,宽16厘米,高13.3-15.3厘米。影青是宋元时期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薄胎瓷器,胎骨洁白,釉质细薄润泽,质感如玉,在素白釉中泛青,称为影青瓷。创烧于北宋江西景德镇,宋时大量生产,出土范围广泛。

§§§第三节 木器、石器

中国古代家具从史前时期的萌芽,到汉代已形成组合完整的供席地起居的家具,十六国北朝时随着各民族文化融合及中西文化的交流,高足家具日趋流行,经隋唐五代,至北宋时已形成了新式高足家具的完整组合,最终迎来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高潮。

1973年10月,在大同城西发掘的金代阎德源墓出土了90余件器物,以木制明器为主,其他还有漆器、瓷器、骨器、石雕器物、印章及丝织品等。木器有20余件,其中十余件一套的杏木质高足家具模型,适用圆材,造型简洁,结构干练,隽秀文雅,其桌椅类保留了古代建筑大木结构的做法,是难得的金代家具的模型精品,这套家具同出一墓,金代室内陈设可窥一斑,有置于炕上的方桌、长桌、梆架,地上放着木床、巾架、盆座、背屏、茶几、椅子、桌子等。墓中还有14件漆器纤丽精巧,两件石雕器刀法精湛。

【木供桌3件】

榆木质。长方形桌面由四边框及中心板组成,圆柱腿底部略有收分,细柱枨,桌面与腿间前后施牙条和弧形托角花牙子。一件长79.5厘米,宽53厘米,高72厘米。

【木巾架】

底座呈十字形,方立杆,杆头雕成葫芦状与搭脑榫卯相接,搭脑两端作云头状,并作墨线勾勒云纹。横杆长15.2厘米,通高18.8厘米。

【木茶几】

几面呈抹边方形,圆柱腿底部略有收分,腿间上部有细柱枨,造型修长,秀气简约。几面边长7.5厘米,高15.7厘米。

【木盆座2件】

由扁六棱体盆架与扁状棱形罗汉腿组成。座圈口内部呈圆形,外部呈六边形,罗汉腿与座圈相接,各腿相间的六块围板镂空“万”字形花纹,板下与腿间施云头托角牙子,罗汉腿的中部由十字衬枨支撑。盆座外表髹朱漆,多剥落。座圈直径12.8厘米,高13.8厘米。

【木椅】

形状为四出头官帽椅。竖向宽木板靠背略向后展,靠背两侧划边线,搭脑出头较长,横直圆柱扶手略短,椅腿上细下粗,椅面抹边厚实,面下施牙条和花形角牙,四腿间有细柱枨。扶手、搭脑、四腿、枨皆为圆柱状。椅面见方10.5厘米,扶手长17.4厘米,高20.5厘米。

【木地桌】

桌面呈抹边长方形,腿外侧呈圆形内为方形,桌面下前后施牙条和花形牙子,腿间有圆柱枨。桌面长16.3厘米,宽9.2厘米,高12.3厘米。

【长炕桌】

桌面呈抹边长方形,圆柱腿上部略有收分,桌面下部前后施牙条和花形牙子,左右两侧腿间有圆柱枨。桌面长18.5厘米,宽11.5厘米,高7.5厘米。

【方炕桌】

桌面呈抹边方形,圆柱形腿,腿间有圆柱枨。桌面长10.5厘米,高8.8厘米。

【木梆架】

架面呈长条形,两头作云头状,圆柱立杆插入云头底座内。架面长11.8厘米,宽1.6厘米,高5.2厘米。

【木床】

床板呈长方形,床四角上立短角柱,连接角柱左、右、后三面形成围板,围板上有围栏,围栏间有间柱,两侧略高,间柱刻成葫芦状花形,床脚雕成树叶状,前后腿间有柱枨。长40.4厘米,宽25.5厘米,高20厘米。

【木插屏】

屏板呈长方形,其背面有边框,中部嵌二横档枨。正面内嵌大理石屏面,已残,插立于带有如意抱鼓式的屏座上。通高28.8厘米,屏板高25.7厘米,宽19厘米。

【石狮2件】

狮呈蹲卧状于圆形托板上,鬃毛披肩,颈佩玲铛,一前爪抬起踏于圆球上,一个张嘴露齿,一个獠牙相瞪。狮体施红彩。宽18.2厘米,厚18.7厘米,高15.4厘米。

【石雕香炉】

敞口,束颈,鼓腹,龙头双耳,三兽足。肩部雕花卉与几字纹,腹中部刻回纹,腹下部施卷草纹。出土时炉内有香灰,刀工遒劲,雕刻精美。口径13.7厘米,高10.5厘米。

§§§第四节 宗教器物

【佛像帛画】

1981年9月26日,大同市四老沟煤矿矿工吕月华同志在西山金代砖塔塔基遗址,发现砖塔地宫,塔身在“文革”中已毁。矿保卫科将出土文物上交大同市博物馆,博物馆于9月30日至10月6日进行了发掘,地宫共出土石棺、高僧像、佛经、佛造像、佛牙舍利等27件佛教文物。石棺棺盖上刻有文字,首行“西京大明禅寺先师通公和尚身骨”,末行“大金国大定十二年三月二十五重葬”。地宫内出土的每件文物都具有金代佛教造像的鲜明时代特点。其中三块佛像帛画虽残损严重,但尤为珍贵,帛画残存主像为着袈裟的菩萨,头后有圆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光上飘有祥云,菩萨头戴花蔓冠,宝缯于肩两侧,佩颈饰,双手作智拳印,结跏趺坐于须弥仰莲座上;左侧立一胁侍菩萨,菩萨有圆形头光,头戴花蔓冠,佩颈饰,上身裸,下着裙,帔帛绕肘飘于两侧,双手作缚拳印;主像座前还有一跪地,手捧供物的菩萨,装束同胁侍菩萨,须弥座前有大盘的供物。纵34.2厘米,横17.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