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氧化物有氧化亚铁FeO、三氧化二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亚铁又称一氧化铁,黑色粉末,溶于酸,不溶于水和碱溶液。极不稳定,易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在空气中加热会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由草酸亚铁加热来制取,主要用来制造玻璃色料。三氧化二铁是棕红(红)色或黑色粉末,俗称铁红。在自然界以赤铁矿形式存在,在强碱介质中有一定的还原性,可被强氧化剂所氧化。三氧化二铁不溶于水,也不与水起作用。灼烧硫酸亚铁、草酸铁、氧氧化铁都可制得,它也可通过在空气中煅烧硫铁矿来制取。它常用作颜料、抛光剂、催化剂和红粉等。四氧化三铁为黑色晶体,加热至熔点(1594±5℃)同时分解,相对密度为5.18,具有很好的磁性,故又称为“磁性氧化铁”。它是天然产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潮湿状态下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铁。不溶于水,溶于酸。
12.国球——我们的骄傲
智慧思索
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几乎包揽所有乒乓球单打、双打冠军,并曾经包揽四届世乒赛的全部金牌,不愧为我国的国球,是我国的一大骄傲。就是这个为中国人民带来荣誉的小球,竟然是用棉花制成的。那么,人们是如何知道用棉花来制造乒乓球的呢?
乒乓球在桌面上来回地跳动着,人们在乒乓球比赛中想尽办法让乒乓球以足够快的速度、以足够快的角度进入对手的球台,在这种一来一往的交战中,人们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各部分的协调与反应速度。这真是一项其乐无穷的运动。
给人们无限乐趣的乒乓球是怎么被制成的呢?
1845年的一天,瑞士化学家克里斯蒂安·舍恩拜在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做着试验。由于太专注了,克里斯蒂安·舍恩拜忘记了身后桌子上放着的药品,一挥胳膊把硫酸与硝酸给碰倒了,他急忙拿起布围裙来擦拭桌上的混合液。事过之后,他将那围裙挂到炉子边上去烤干。令克里斯蒂安·舍恩拜奇怪的是,这布围裙很快就烧起来,还发出了“嘭”的爆裂声!
原来,棉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与浓硫酸及浓硝酸的混合液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叫低度硝棉的物质。
后来人们利用低度硝棉制成了一种特殊材料——赛璐珞,人们就用它来制作乒乓球。
■
棉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与浓硫酸及浓硝酸的混合液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纤维素硝酸酯,其中含氮量在13%以上的称做“火棉”;含氮量在10%左右的叫做“低度硝棉”。
■
1868年,印刷工约分韦斯利同帕克斯一起做实验。他们将低度硝棉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加上樟脑,糅合均匀,再经过干燥,就得到一种特殊的材料——赛璐珞,意思是“从纤维素而来的塑料”。
赛璐珞是第一个以天然原料加工的人造的塑料,它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它质轻,有良好的弹性、韧性和机械强度,可制成透明与不透明的制品,又容易染成任何一种颜色。它的缺点是热到80℃时便开始软化变形,碰到火种会引起激烈的燃烧。
在历史上,赛璐珞曾被用来制造摄影胶卷、电影胶片,为发展摄影及电影艺术作出过杰出贡献。因为它容易燃烧,如今已“退休”,“让位”给其他塑料去做摄影胶卷。
由于赛璐珞具有优异的弹性,而且强度高、不易碎裂,因此人们用它来制作乒乓球。
直到今天,赛璐珞依然是制乒乓球的最好材料,没有第二种材料能够胜过它。
赛璐珞受热后容易加工,人们用它做眼镜架。如果眼镜架断了,还可以自行修补:只需在断裂口处滴1~2滴丙酮后将断裂处压紧,待丙酮蒸发后就修补好了。
13.制冷好帮手
智慧思索
夏季,我们经常用风扇、空调来抵挡酷暑,而电影院里却没有空调、风扇,却依然凉爽宜人,它用的是什么呢?
原来电影院用冷气机来制冷。这冷气是一种化学物质,俗称叫“氟利昂”,经过压缩、液化、冷冻等处理后,从冷气机里吹出来,像汗水蒸发一样,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温度大大降低。
在夏天,要是我们满头大汗,坐在电风扇前吹一吹,凉风能迅速地把我们身上的热汗吹走,让我们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汗水蒸发,带走了热量,人体才感到凉爽。电影院里冷气机用冷气来制冷,也是这个道理。
■
氟利昂又称“氟氯烷”或“氟氯烃”,是氟氯化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总称。氟利昂包括20多种化合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氟利昂-12,化学式是CCl12F2。氟利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冷冻剂,在家用电冰箱和空调机中广泛使用。美国化学家密得烈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制成了CCl12F2,即氟利昂-12。它的性能优于二氧化硫和氨,其可由四氯化碳与无水氟化氢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
用氟利昂作冷冻剂,容易液化,如氟利昂-12,沸点-29℃,氟利昂-11,沸点-23.8℃;没有气味,没有毒性;不腐蚀金属,这一点也优于二氧化硫和氨;跟大多数有机物不同,氟利昂不能燃烧,因而避免了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氟利昂有许多重要应用,除在冷冻装置中作冷冻剂外,还常用作喷雾装置中气溶胶推进剂、电子器件清洗剂以及泡沫塑料的发泡剂等。
■
臭氧层存在于大气平流层中,平流层中的气体90%由臭氧O3组成,它可以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太阳紫外线。如果没有臭氧层这把地球的“保护伞”,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不仅会使人死亡,而且会消灭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臭氧层是人类及地表生态系统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天然屏障,犹如给地球戴上一副无形的“太阳防护镜”,而氟利昂却是臭氧层的“罪恶杀手”。
氟利昂在大气中可以存在60~130年,虽然氟利昂释放量相对较少,但一个氯原子可破坏十万余个臭氧分子,从而导致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并逐渐减少。
臭氧层被破坏以后,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危害:对人类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得免疫机制减退;导致白内障眼疾和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破坏生态系统,减慢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减低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甚至会造成绝收;减少海洋生物数量,大量鱼类死亡,同时可能导致生物物种变异;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同时,它还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结果又带来光化学大气污染。
为保持臭氧层,使人类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及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联合国制订《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已加入了上述两个公约。199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1月1日,全部停止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1999年7月1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履约期。
14.闪光灯成像
智慧思索
有一农民进城做生意,晚上出来闲逛,突然几百米外有一灯光一闪一闪的,“难不成遇上了鬼?”他这样想着,不但没跑反而好奇地凑了过去。
“这哪里是鬼,原来有人在拍照。”农民舒了一口气,但他还是很迷惑,闪光灯一闪就能拍出照片来,那么闪光灯里装着什么东西,是汽油还是酒精呢?都不是,它里面装的是金属——镁或铝。可是,镁或铝都是金属,尤其是铝,我们最为熟悉,家里铝锅、铝盆,甚至铝碗,多得是,为什么不燃烧?其实,铝或镁只要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即铝粉或镁粉,极容易燃烧,能释放出大量的热,可以把铁熔化。
在闪光灯里装上极细的铝粉或镁粉,使用时只要轻轻地按一下快门,在百分之几秒内就能燃烧完毕,发出耀眼的光芒来,一瞬间完成胶片感光这一“使命”。
有了闪光灯,不论天多么黑,光线多么暗,都能拍摄出美好的照片。
■
镁粉、铝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并释放大量的热量,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Mg+O2=2MgO
4AL+3O2=2AL2O3
■
1887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成立了研究所,致力于电影的研究。可是,由于他始终无法解决电影胶片传送需要“一动一停”的问题,研究工作夭折了。
1894年起,法国科学家路易·卢米埃尔继续研究。
1894年的一个夜晚,卢米埃尔在设计电影胶片传送的模拟图案时,突然想到:在缝纫机缝制衣服时,跟电影胶片所需要的传送方式很像,都是一停一动地向前移动。于是,卢米埃尔异常兴奋地重新修改电影胶片传送的设计方案。
经过多次试验,卢米埃尔设计的电影胶片传送方式果然可行。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许多社会名流应卢米埃尔的邀请,来到了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观看电影。观众在黑暗中,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十分逼真。当屏幕上出现一辆马车被飞跑着的马拉着迎面跑来的时候,许多女士尖叫着站了起来,准备躲避马车。卢米埃尔完成了爱迪生尚未完成的电影发明的事业,在全世界成功研制出第一部电影。电影的诞生,为人类显示自身的活动、开展科学研究、丰富文化生活等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把1895年12月28日定为电影诞生日,将卢米埃尔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15.女孩的“照妖镜”
智慧思索
在夏天烈日当空之下,阳光非常刺眼,为了保护眼睛不受刺激,我们特别喜欢戴上太阳镜,这样可以把损害眼睛的紫外线过滤。这种眼镜在室内和普通镜子没什么区别,在阳光或强光下会变黑,镜子会变色,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位乡下老太太,第一次进城,觉得什么都新鲜。
这时,有一位打扮时髦的女孩从她身边经过,老太太看见女孩戴的变色镜,大吃一惊,指着女孩的眼镜说:“照妖镜。”女孩瞥了老太太一眼走开了。
原来,太阳镜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当四周光线太强,刺得人眼睛睁不开的时候,镜片就自动变暗;当四周光线较弱,镜片又能变成无色透明的。
究其原因,只是因为这种特殊的镜片在熔化了的玻璃中加入氯化银和氯化铜而已。原理在于氯化银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了氧化还原反应:氯离子被氧化为氯原子,而银离子则被还原为银原子。这样,银原子便会把镜片变黑,遮挡阳光。
■
氧化: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的含氧量增加或失去了电子的数量。
还原: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的含氧量减少或增加了电子的数量。
还原剂:能提供电子,使元素或化合物的正价减少的物质。
■
变色镜可以随光线的暗弱自动调整,当光线太强时,镜片会变暗,光线变弱时,镜片会变成无色透明的,这是因为在制造变色镜的镜片时,加入了一种特殊的感光剂——硫化银。它是一种化学物质,能够以微小的晶体状态均匀地分布在镜片中。一旦强光照射,这些颗粒状的晶体对光线立即形成反射或散射,使镜片变黑、变暗;光线变暗时,镜片又能自行恢复成原有的透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