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19278800000021

第21章 最易忽略的心理—偏见(1)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偏见的定义是: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的现象。虚假的信息来自很多方面,如片面看问题,盲人摸象;如思维定势,固执己见地待人看事,如所处环境的立场限制;等等。这些都会造成人们的偏见之念。不管信息是来自哪里,虚假的信息容易形成的错误认知,最终导致争执或冲突。我们处在不完美的环境中,避免偏见,寻求快乐的人生,首先要有“人生不完美”的处事态度。

先入为主易产生偏见

《三国演义》素有奇才、狂才、诤臣之称的大才子庞统,为刘备赢得半壁江山树立了不朽的功勋。但庞统在投靠刘备之前,一度准备效力东吴的庞统在面见孙权的时候,却因为自己相貌丑陋以及目中无人而被孙权拒于门外。事实上,不仅是孙权,刘备在初次面见庞统之时,也曾因庞统的相貌丑陋而心存不快,再加上庞统始终抱着以才学动人的应聘思想,所到之处,从不卑躬屈膝、仰人鼻息,所以目中无人的态度更是让刘备不得不犯“人不可貌相”的识才大忌。刘备有了貌丑性狂的先入之见,只得把庞统派往一偏远小县任职县令。

先入为主的印象,有些类似心理学中的第一印象,即指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而形成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会产生较强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它在对方的头脑中一形成即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说,第一印象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偏差、偏见。

相貌丑陋的庞统,在初次会见孙权、刘备时,他的容貌让两方领域的霸主产生不愉悦的偏见之心,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知嘛!不过我认为丑陋只是庞统被拒绝的原因之一,孙权绝不是泛泛之辈,否则也不会成为鼎足一方的领主了。庞统真正被孙权拒绝的原因恐怕在于庞统先生的目中无人吧。在面对他即将辅佐的君王面时,他毫无恭维、谦卑之辞,此为君臣之道最为大忌。试想一下,有哪位君王能够忍受如此貌丑之人还如此猖狂呢,所以他被拒绝、被流贬一点也不奇怪。

庞统,字士元,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攀)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被流贬的庞统后来被诸葛亮极力推荐,刘备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商讨国家大事,并重用。诸葛亮举荐的宽大胸怀固然令人敬佩,但如果不是庞统本身就具有非凡才华,刘备未必就会接纳之。

庞统确实是一个恃才傲物的有识之士,他不但学识渊博,善于鉴别人物,而且有“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的本事,再加上他刚正狂放、坦诚豁达的性格,这些品质后来均得到了刘备的赏识,为他创造了辉煌的人生。如果刘备一直被庞统先入为主的印象所左右,也就不会有后来庞统超凡谋略的运筹帷幄,刘备也就不会那么成功地开辟西川基业。虽然庞统在取川成功在望之际,壮志未酬身先死,但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在刘备处于弱势局面,不足以与魏吴鼎足抗衡之际,刘备能顺利建立西川基业,我们绝对不能否认庞统战略性的理论指导,为其打下的深厚基石。

先入为主的印象,是指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来进入大脑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进的信息被同化进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来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先入为主的观念主要取决于对方是否留下了好的印象。有时候,最先的好印象不见得就是这个人真实的自我展现,相反,不好的印象也未必就能说明这个人人性不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可见先入为主的印象并不总是正确的。仅凭这个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有时候也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让我们看看我们生活周围的真实案例。

在我们周围,因先入为主的印象而获得工作、友谊甚至爱情的不计其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第一次见面时,总要花尽各种心思把自己装扮得美美的,谁不希望有个好的开始呢!不妨想想,同样两个大学生,毕业后求职,同时应聘到同一家企业。在约好面试时间后,A同学不惜花一个月的生活费买一套体面的职业装,并且从头到脚都要搭配适当,最后在出门时也不忘对着镜子做最后的修饰;而B同学却穿着可爱学生装,佩戴流行的装饰品,尽显张扬与个性。在面见老总时,毫无疑问,A同学的第一印象肯定会先入为主地进入老总的心里,即使在专业知识方面稍弱于B同学,最后录取的未必是B。毕竟,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对着装的刻意修饰完全可以体现出一个人是否认真对待了这份工作。

A同学因良好的第一印象被企业优先录取,B同学却被拒之于门外。但通过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我们了解到,A同学遇事不冷静,容易感情用事,做事往往不符合逻辑性,缺乏企业极其注重的理性;B同学生活中虽然吊儿郎当,但刚正不阿,诚实豁达的性格使其积聚了众多好朋友,而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于是,因为第一印象的先入为主,企业错失了中坚人才,而造成不小的遗憾。

先入为主的印象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而是难以改变的。它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他会将先入为主的习惯性控制在最低限度。也就是说,一个社会阅历极其丰富的企业负责人,对于A、B两个同学的面试表现,他们能够很精准地捕捉到对方的优缺点,判断其是否是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他们具有一眼看穿的能力。相反,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因为本身缺乏丰富的实战经验,难免会受到对方最初表现的影响,并主观地断定这就是这个人真实的态度与行为。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人的这种观念都不会得到有效的改善。看清楚一个人是怎么样的,是要花很长时间的,对方是否给了你合适的机会让你真实看清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是社会交往的群体,在日常生活中,难免要与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打交道。在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中,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不要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给初次见面的人,这样容易使你失去继续交往下去的机会。人们是如何在45秒钟内判断出一个人的呢?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我们的仪表风度,也就是说衣着是否干净、是否落落大方地与人接触、交往;我们的言谈举止,也就是言辞是否幽默,言谈是否不卑不亢,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判断第一印象的标准。

我们常常所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第一印象。当然,第一印象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我们自身内在品质的完美展现,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在展现真实的我们之前,第一印象决定着我们是否能继续与对方交流下去。只要准确地把握好第一印象,给对方留下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我们一定会给自己的开始开创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以己度人会导致危险的后果

在很多家庭中,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经常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父母为孩子选择未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不停地为孩子做他们认为是正确的决定,要求孩子学拉小提琴、学弹钢琴、学跳拉丁舞等等。父母从来不问自己的小孩对这些东西感不感兴趣,乐不乐意学,只是一味地认为为了孩子的将来,有必要学习这些才艺。有的父母在自己年轻的时候,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错失了很多的学习机会,于是想当然地认为把自己的错失加倍地在孩子身上实现是正确的,是为孩子好。还有的父母是看到亲戚同事家的小孩学习书法学习舞蹈,就觉得自己家的小孩如果不学的话,会丢面子,有失尊严。

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书香门第的家庭,其博览群书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术上也能够有所发展;出身体育世家的小孩,其父母更希望他在体育方面表现突出;而搞音乐舞蹈的父母从小就会为自己的下一代做长远规划,希望自己的小孩将来有一天在文艺方面做得更出色。如果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孩子却偏好演戏表演这方面,一般情况下,父母是难以接受的。毕竟搞学术的人天生就对嘻嘻哈哈、不够严肃的表演行业具有排斥性,他们可能会觉得选择演艺这一行当会毁了孩子的大好前程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即使不满意父母的安排,孩子也没有任何能力来加以反抗,只能硬着头皮去学习,但当孩子长大的时候,小时候压抑的苦楚就会爆发。在公开表明自己不愿意却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时,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就到了白热化阶段。其实父母为孩子做任何决定,出发点是为孩子着想,总以为自己所爱就可以成为孩子之爱。殊不知,强扭的瓜结出的终究是苦果,把自己的选择强加于孩子身上,如果与孩子自身的意愿发生冲突,只会给孩子带来痛苦的体验或逆反的心理。

父母的行为属于典型的以己度人,即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于是会把自己的感受、意志、情感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会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爱好或倾向等,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人必定会赞同自己所做出的任何行为。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投射效应。

以己度人是一种认知上的障碍,到头来只能以失败告终。尽管父母认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是为孩子好,是要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未来,但前提是要看孩子能不能认同或有没有兴趣接受。只有当父母真正地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为孩子做全面考虑,充分尊重和支持孩子,这样投射心理就不会伤害到他们之间的感情。毕竟父母再怎么美好的期望也代替不了孩子想要的东西。父母不能代替孩子思维,更不能代替孩子生活。古人讲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的道理: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

以己度人,也就是心理学上经常讲的投射效应,指的是经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归到他人的身上。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总会认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敏感多疑的人总在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农夫和蛇》的故事,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善良的农夫一片好心,看到冻僵的蛇时,竟忘了蛇的天性,于是农夫的命运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多疑的人看到别人在低声私语时,总认为是在谈论他的坏话,不自觉地竖起耳朵聆听对方在讲他什么秘密。投射效应总会使我们对他人的知觉产生误差。因为我们不是按照对方的真实情况进行正确知觉,总是遵循自己的想法认为他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大家一起探讨问题时,谈论的焦点总围绕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能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一直滔滔不绝地聊自己。如果别人表现出厌烦的表情,他立即认为是别人不给他面子,或不理解自己。其实这是投射效应引起的严重偏差。投射心理还会导致一个人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越来越喜欢,对自己讨厌的东西越来越讨厌。因为喜欢所以过分地赞扬或吹捧,因为讨厌而过分地批评或指责。这种心理明确表明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事情是丑恶的。投射的心理让这些人逐渐地失去了正确判断的标准,而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对方的思维,从而丧失了必要的客观性,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投射现象非常普遍,稍不留意就会发生错误。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很要好的朋友,一天苏东坡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开玩笑地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佛印笑着回应:我看见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就很得意。回家兴致高昂地对妹妹聊起此事。苏小妹一副很鄙视的表情,对哥哥说到: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苏东坡的这个故事明确告诉我们,我们在做推测时总会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总会有出错的时候。

有些时候,投射有助于我们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们总是喜欢与我们有相同特征的人进行比较,但我们又不想在比较中失败,使自己处于下风,于是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到他人身上,自己和他人就一样了,不管失败或成功,大家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大不同,自己错了,别人也好不了,自己好了,别人会坏不了。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某些缺陷时,就会无意识地把这些自己不看好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从而形成“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态。如对于一件难度不大的工作,自己没有把它做好,心里很是郁闷,但当发现别人做得更糟时,就会大肆嘲笑,自己心里的不安就会减轻不少,尤其是比自己更强的人做得不好时,心理压力就会完全消失。心理投射告诉我们:强人都做不好,更何况是我一个无名小卒呢?

我们要知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在做任何判断时,都要考虑到这种差异,不要随便进行猜忌,随便进行投射。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是有,但差异性更大。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差异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看待问题,而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做到互利双方。

偏见是冲突的根源

祝英台,美丽聪颖,自幼对知识有着无穷的渴求,无奈其父始终不允许,只得男扮女装,偷偷远去他乡求学。途中与梁山伯相遇,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后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二人同窗三载,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忠厚淳朴的山伯始终认为英台是男儿之身,故只有深深的兄弟之情。十八里相送,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并暗示山伯家有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做媒。后一切明朗,山伯心中甚是欢喜。无奈天公不作美,祝父早已把英台许配家境富有的太守之子。美满姻缘,已成泡影。面对祝家的以死相抗,英台山伯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生不能同寝,死亦同穴”的誓言深系二人之情。从此山伯忧郁成疾,不治身亡,英台遵守诺言,以身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