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19278800000085

第85章 逆反心理——爱情中的自我防御机制(1)

自我防御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它指的是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的一系列反应机制,也就是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环境因素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在爱情中,这种防御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或者避免伤害,但也有可能危害甚至断送我们的爱情。

欲速则不达:

过早地、不适当地做出过于亲昵的行为

过犹不及。

——孔子

吴佳妮和刘卫东谈恋爱还不到一个月。刘卫东是个慢性子,总是觉得两个人之间应该慢慢来,所以还是保持着一些距离。吴佳妮可不这么想。她已经喜欢刘卫东一年多了,所以她很快进入了热恋的状态。既然已经是恋人了,还分什么彼此?既然你不好意思,那就我主动好了。很多事情都是她在积极张罗,比如去哪里玩、吃什么之类的。这倒让刘卫东觉得很省心,不省心的是,他总觉得她热情得有点过了。

刘卫东喜欢不时在博客上写些东西,朋友们也经常去看他的博客。自从和吴佳妮在一起后,她天天去看他博客,一开始还是鼓励、关心之类的话,不多久就开始在留言里称他为“老公”,撒娇、说情话。朋友们都惊异于两人感情发展的速度,打趣刘卫东说:“看不出你小子还真有本事啊,这才多久,就叫你老公了。”刘卫东觉得很尴尬。

吴佳妮喜欢和刘卫东一起参加朋友的聚会。她总是亲亲热热挽着他,一刻也不分开。有时他要和几个男的朋友谈话,她也在一旁听着。自然,这样的谈话总有些别扭。恋人之间总免不了亲密的举动,吴佳妮也是。她总是有意无意地在众人面前做一些亲昵的举动:亲刘卫东一口,贴在他身上,坐在他腿上。朋友们觉得他们全都成“电灯泡”了,发出耀眼的光芒照着这对情侣。朋友们有意见,后来的活动中,要么尽量不叫刘卫东,要么先说好谁都不准带另一半。结果通常是前者,因为吴佳妮总觉得自己应该更快更好地融入刘卫东的朋友圈子里去,只好刘卫东不参加朋友们的活动。

刘卫东也不是没有提过意见,可这在吴佳妮看来,意味着他对自己还有所保留,还没有完全接受自己是女友。她有些焦急了,更是紧紧地跟在他身边。刘卫东终于受不了了,他不想因为一个吴佳妮而和朋友们疏远,也觉得吴佳妮太过轻浮,不值得交往,后来以性格不合为由,坚决地分手了。

吴佳妮喜欢了他那么久才和他在一起,她内心的喜悦和急切地想拉近与刘卫东的距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对于刘伟东来说,毕竟两个人恋爱的时间还很短,而她的那些表示亲昵的举止是热恋中的人才会有的。他认为她轻浮,也不是全无理由——她对自己是这样,对别人呢?保不准也是这样。如此一来,自然会疏远她。另外,由于她没有注意一点,也就是恋人之间的亲昵举止只适合在两人独处时出现,而非在人多的地方表演出来,强迫众人参观,这也使得她失去了刘卫东朋友的好感。如此一来,男朋友有了很大意见了,他的朋友们也都不喜欢自己了。本来是想迅速牢牢抓住刘卫东的心,结果发力过猛,倒将他推了出去。

龙飞也喜欢在公开场合与女友董玲玉亲热,他想借此宣布爱情的所有权,好让那些对董玲玉还不死心的追求者知难而退。董玲玉对此则一直显得有些抗拒。她文静秀气,容易害羞,在众目睽睽之下搂搂抱抱总让她感觉难堪: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啊?会不会觉得自己很不稳重?她希望龙飞在公共场合不要再有这样的举动,龙飞眨了眨眼睛想了想说:“要不,我带你回家见见我爸妈吧?”董玲玉吓得连连摇头,他趁机提出要求:“要不你带我回去见你爸妈吧?”董玲玉一直觉得,见双方家长是非常隆重的,那意味着两人已经密不可分,差不多就等于领取结婚证了。可自己和龙飞在一起才两个多月,这怎么合适?龙飞也不高兴了:你推三阻四的,分明就没有完全把我放在心上。不行,自己要想想办法。

那天和往常一样,龙飞约董玲玉在一家餐厅吃饭。等到了那里,董玲玉看到两位长辈和龙飞坐在一起。经介绍才知道,他们是龙飞的父母。董玲玉当时没说什么,表现得很自然,等送走了家长,她已经下定了分手的决心。

爱上了对方,可对方对自己的感情还不到位,怎么迅速而牢固地抓住对方?见家长!见了双方家长,就是对恋爱关系的斩钉截铁的确定。见家长是为自己的成功增加筹码,从家庭和舆论方面为自己找到支撑的力量。但是,切不可过早过急地见家长。因为那也明白爱情中的双方对彼此的一种承诺,表明两个人即将或者很有可能结婚。自然,这应该是在双方之间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也有结婚的意愿时才该做的。龙飞显然没有明白这里面的含义。董玲玉对他的了解还不够,更谈不上结婚了。而且他在她明确表态后,还以这样一种方式,半强迫地让她见了自己的父母,让这段感情很早地就画上了句号,简直就是个无言的结局。

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有规定,我们心里也都要有个数。打乱了那个顺序,你得到的未必就是你想要的,甚至是你完全不敢想象的、无法挽回的糟糕结局。

超限逆反:

我越是对他好,他为什么越不理我?

一桩完美的婚姻是存在于瞎眼妻子和耳聋丈夫之中的,一段完美的爱情是建立在适当的冷落上的。

——蒙台涅

小马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员已经3年了,是一个热心的人。公司今年招聘了两个新同事,两人都是外地人,斯司长得乖巧,穿着时髦,嘴又甜,见谁都主动打招呼,不到一个星期公司所有的人都认识了。而何茜性格比较文静,属于默默做事型的。作为刚进社会的新人,两人都在工作上遇到了难题,小马知道后,主动帮助两个人,三人经常下班后一起去咖啡厅聊天,关系非常融洽。小马邀请两人一起中秋节到他家里吃饭。慢慢地,何茜爱上了小马,而小马却觉得自己喜欢的是斯司。何茜在公司里主动帮小马买午饭;小马生病,何茜跑前跑后地挂号买药;天冷了,何茜会把添加的衣服给小马;下雨了,小马回不了家,何茜会递上自己的伞。何茜还经常到小马家里帮小马的父母做家务,小马的父母很满意何茜,便要求小马和何茜确立关系,可是小马不愿意。他一方面很激烈地反抗,一方面加紧了对斯司的追求。可是小马的父母同样很坚持,他们认为斯司这个女孩太浮躁,功利心太强,不适合小马。他们坚决反对小马和斯司好,逼着小马和何茜好。小马慢慢地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疏远了何茜,而且公开和斯司出双入对。何茜虽然很痛苦,可是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小马好。后来斯司攀上高枝和小马分手了,何茜以为自己有机会了,没想到小马面对自己的真情,无动于衷,很快又和别的女孩好上了。何茜不明白:“为什么我越对小马好,小马越不理我。”

其实何茜不知道的是小马在父母的威逼中已经产生了逆反心理,自然对她也就没有好感。何茜的付出和真情,小马看不到,他只看到自己被别人所限制,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所以小马对何茜那么冷酷也就可想而知了。

爱情中所谓的“逆反心理”是指恋爱者面对改变爱情动机的外力反而强化了原有爱情动机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高压逆反。舆论或家庭对热恋的双方不是以理说服、劝阻他们的早恋或不当的爱情,而是施以高压,反而使相恋的双方把高压视为爱情路上的考验,从而加深了他俩的亲密,共同对待高压挫折,这种人越是遭到家人的竭力反对和亲友的重重阻挠,就越是爱得炽热坚决,难分难舍,如逼之过甚,则采取殉情的方式来对抗。比如说莎士比亚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男女主人公。

(2)对立逆反。有些好奇心重的人,对那些亲近者、奉承者厌倦,而对冷漠他的人,与他对立的人产生好奇,并在对立中发现对方的性格、气质、才干,进而相爱。民间喜欢说的“欢喜冤家”实际上指的就是这种人。

(3)过昵逆反。一方过于殷勤,过誉的言辞,过昵的举动,反而使对方产生反感,从而减弱或中断了爱情。最有名的就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

(4)赌气逆反。越过一定幅度的赌气,会导致选择错误的爱情,使自己陷入心灰意冷的婚姻中。赵丽的母亲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在家里占绝对领导地位,从小就把赵丽的人生安排好了,赵丽只需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好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丽渴望自己主宰人生,于是不断地和母亲爆发战争。大二的时候,赵丽认识了一个男孩,赵丽是出于寂寞和好奇而和男孩交往的,并且在交往中发现男孩的性格有着不适合自己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是自己不能容忍的,赵丽于是便想和男孩分手。可是这件事被赵丽的母亲知道了,赵丽的妈妈大发雷霆,和赵丽大吵了一顿,并且表示坚决反对赵丽和男孩来往,如果赵丽不听,就会把赵丽赶出家门。赵丽非常生气,回到学校后,不但没有和男孩分手,还一毕业就嫁给了男孩,结果婚后赵丽发现两人性格极度不合,她生活得非常痛苦。

面对以上情况,我们得出结论:①爱情是不能勉强的。不管适不适合,都应该尊重当事人双方的决定,给予他们一定的相处空间,让恋爱双方去真实感受对方的优缺点,通过沟通和交流来决定两人是否继续走下去。②应该多和别人沟通。在沟通中了解对方的想法,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但绝不能方法简单地蛮横阻止。③爱情不能赌气,应该尽量保持一定的冷静和理智。幸福与否是自己的亲身感受,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不可因为一时的赌气而葬送自己的幸福。④应该给予对方适当的独自的空间。有时候距离产生美,因为太靠近,所以发现不了你的好,而当你距离适当拉开后,你的魅力自然而然就映入他的眼帘。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就是:小别胜新婚。所以,当他对你的爱没有感觉的时候,你其实可以适当地忽略他,为自己充充电,让自己休息一下,让他明白你在他心中的分量,给他时间发觉自己内心真正的感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压制就越反弹得厉害

真正的爱情像美丽的花朵,它开放的地面越是贫瘠,看来越格外地悦眼。

——巴尔扎克

在意大利的维洛那,有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大望族。双方世代为仇,一见面就会发生械斗。蒙太古的独子罗密欧和朋友偷偷混进了凯普莱特家举办的盛大舞会,和凯普莱特的独生女朱丽叶一见钟情。但由于双方家族的恩怨,他们只能悄悄找到神父,秘密结为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和朋友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发生了争斗,他杀了罗密欧的朋友。罗密欧为替朋友报仇,拔剑将他杀死,应此被驱逐。朱丽叶也被父亲许配给他人,下星期四就要举行婚礼。在朱丽叶的请求下,神父决定帮助他们,他让朱丽叶在婚礼的前一夜服下一种可以让人在四十二个小时后苏醒的假死药,同时派人给罗密欧送信,让他赶回来,趁机带走她。朱丽叶服下了药,婚礼变成了葬礼,她被安放到了墓穴中,送信的人却没有及时找到罗密欧。罗密欧听到她的死讯,信以为真,匆忙回到维洛那,赶到朱丽叶的墓前,服下携带的毒药殉情。

从假死状态中苏醒的朱丽叶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罗密欧带着自己远走高飞,结果却看到了他冰冷的身体。悲痛欲绝的朱丽叶不愿独自生活在没有罗密欧的世界上,拔出他的佩剑自杀身亡。等到众人赶来,只剩下再也不会说不会笑的尸体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两人之间的故事,两家人追悔莫及,从此消除积怨,在城中塑造了永不分离的两人的金像。

这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我们讲述的爱情故事。罗密欧和朱丽叶在双方家族的强大压力下,不仅没有妥协分手,反而更深地爱着对方,最终不惜以生命来捍卫这份爱情。借助于这部名著,心理学上将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感情反而会增强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这样的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数见不鲜的。热恋中的人,由于外部的阻力而感情更深,彼此更无法割舍。可当这种外来阻力消失时,双方反倒容易分开了。

田野是在一次徒步旅行中认识窦蔻的。两人一见如故,有着聊不完的共同话题。之后,两人单独约会了几次,对彼此越来越满意,双双坠入了爱河。感情稳定后,他们把这件事告诉了各自的父母,却没想到家中就是炸开了锅。窦蔻的家长分析说,他们两个人不在同一个城市,窦蔻是在国企工作,不可能调动。除非田野过来,否则一切都不现实。而且田野是自由撰稿人,工作不稳定,经济来源无法保障,还经常要出远门收集素材,根本没办法为女儿提供安稳的生活。田野的父母也不同意。两个人不在一个城市,田野过去,他们舍不得,哪有自己儿子去上门的说法?别人还以为他这是要入赘呢,这让他们在亲朋面前怎么抬得起头来?再说,自己年纪大了,希望儿子能留在身边。而且,窦蔻的家庭负担也不轻。她的父母都没有退休金,现在还在交养老保险,身体也不好,这可是个无底洞。老两口可不想让儿子辛苦卖命。

尽管做了不少工作,可双方家长的意见不仅没有动摇,反倒更为坚决地阻止双方见面。他们认为,这两个孩子就跟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一时头脑发热,等冷下来就好了。可越不许他们见面,两个人就联系得越频繁:短信、电话、网络、朋友带话,能用的办法都用了。互相打气,承诺永不分离。田野外出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外逗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他的父亲有一次悄悄跟着他上了长途客车,发现他其实是去找窦蔻了。回来后,父亲气得扇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窦蔻曾旷工跑去见田野,她的母亲知道后,气得大病一场。

到后来,双方都想尽了办法逼着自己的孩子去相亲,希望以此让孩子回心转意。结果,次数不少,看上他们孩子的也大有人在,可孩子说什么也不肯。能用的方法都用了,亲朋好友中能找的也都找遍了,该说的话也不知说了多少次了,可两个人铁了心的要在一起。双方家长没办法了:你去!我就当没生养过你!最后,两人一起去了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