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19284900000037

第37章 让自己做个成功的人(2)

答案当然不是的,因为人不可能幸运一辈子,而且幸运也只对那些有能力运用它的人才有用。否则,幸运也只不过像中彩券一样,获得一笔定额的财富而已,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对创造力强的人而言,资金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智慧才是决定性的关键。

智慧固然重要,但究其实,商场是个讲实力的地方,有些情形不是人所能抗衡的。何况,所谓智慧,就是要能默察商情,对自己作最有利的打算,不是拿鸡蛋向石头上去砸,更不能要宁折不弯的倔强脾气。商人之所以被骂为奸猾,就是因为他们不太重视原则、坚守原则,认为经营方针该变的时候,马上就变,决不为旧的方针、措施绊住脚。如果以做人的原则来衡量,当然就不易被人谅解,但做生意的手段却非灵活一点不可。

在商场上竞争,所考虑的不是如何把对手打倒,因为打倒一个,还会再来一批。应该考虑竞争的结果,对我们有多少利益。彼此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求发展,并没有深仇大恨,犯不着来个两败俱伤,更犯不着为面子问题去大动干戈。

把时间当作最大的资本

你应该时时刻刻地记住:时间是你最大的资本,如果你不能用它来建立起你事业的基础,而在东撞一头、西撞一头的情形下,把“黄金时间”糊里糊涂地消磨光了,剩下的时间不但不再是资本,而且变成了痛苦的负债。

一个人自小读书时就用功,工作时认真,40岁左右就有了相当的成就的人,至少对他从事的行业,或对他将来的事业有了信心和明确的目标,那么40岁以后,直到他死亡,这段时间仍然是”黄金时间”。反过来说,如果直到40岁,你还一事无成,甚至于连自己想干什么都还需要知道,那么40岁以后的这段”黄金时间”就会变成“垃圾”。

简单地说吧,人生的前半段,都是“黄金时间”,这可说是上帝对所有人的平等待遇,而后半段是不是“黄金”,就要看你用前半段时间换来的什么而定。如果你换来的是“黄金”,那么后半段也会变成“黄金”,甚至于变成钻石都不一定。如果你换来的是“垃圾”,那么后半段也就变成垃圾。

对这个问题之所以要反复地申述,其主要的目的是在提醒贫寒出身的青年们,要把握住“黄金时间”,不能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下,把它轻易混过去了,即使要改行,也要有改行的充分理由。

精力是成功的第一能源

有许多立志成功的人非常明白一个道理:要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倾注到事业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仍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相当的精力耗费到了毫无裨益的事情上。一个人利用自己的精力,就像我们平时用水一样,一不小心就会浪费很多。

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在随时浪费自己的精力,不仅如此,他们往往连另一个重要的成功资本——身体——也不大注意,他们往往把身体弄得像生了锈的机器一样。至于他们损耗脑力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造成了生命力的最大损失。比如,动不动就发怒、烦躁、苦恼、忧郁,这些心理与其他的坏习惯比起来,它所损害的生命力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一个精明谨慎的商人一定知道怎样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最有效的地方。但有些人却把自己昨天储存的体力,今天就用个精光;昨天积蓄的脑力,今天就挖掘得一点不剩。常常这样,他们还能够做成什么大事呢?

一个年轻人如果不注意积蓄自己的体力与脑力资本,不注意保持自己强健的躯体,那么他无疑是把自己的成功资本随便地扔到大海里去了。即使他的志向再远大,最后也无能为力,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只好后悔不迭。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年龄还不到30岁、但已显得老态龙钟的青年人,他们开始做事时也有着巨大的“资本”——那宝贵的脑力、才能和体格,这些东西他们样样都不在他人之下,但是现在年龄还不到中年,他们就把自己那巨大的资本挥霍一空。

这种人最初人们都觉得他是前途似锦、希望远大的人。他有充分的领导能力,浑身充满活力,事事都能乐观。但是不久以后,我们就可以看见他遭遇了成功的敌人:他那贮藏精力的保险箱被敌人打开了!于是,他那身体的机器逐渐被破坏,随后,他以前那股干事的神秘力量仿佛被洗劫一空一样。然后,他那充分的自信力也逐渐消失了,自尊心也不见了。这样,他多年来心血的结晶就只剩下一个毫无用处的空壳了。

当他失去自信心后,人们当然会不再信任他了,这是必然的事情。当他开始东搞一下,西弄一下时,他就再也不会有大的成就了。他以前是生气勃勃、精力充沛、希望无限的样子,但现在竟然变成了一个无用的废人。这样,对于他那期待已久的伟大目标只好满腹感慨、望洋兴叹了。一个年龄还不到30岁的人竟被弄得精疲力尽、老态龙钟,真是太可惜了。

如果你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神经过敏、暴躁易怒、稍有挫折就极度沮丧、略逢困难就烦恼异常、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等等,你一定要提高警惕:成功的劲敌正在暗地里向你的全身发起猛烈的进攻,正在吸取你的精力,败坏你的生命力。

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础,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人的精力旺盛,机体的效率就会越高。机体的效率越高,人的感觉就越好,就能更多地利用自己的才能从事自己的事业。怎样使人的精力处于最佳状态呢?

约翰深深了解精力的重要性及其可能释放出来的巨大魔力。他的体重曾高达煳磅,现在已经下降到238磅。以前,他根本不了解使他的生命产生价值的方式,他的生理状况也无助于他创造奇迹,他一天除了吃和看电视就无所事事。但有一天,他厌倦这种生活方式,开始了解什么能使人保持健康的体魄。随后,他开始模仿那些一直使自己体魄健壮的人。

营养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约翰简直无从下手。约翰曾读过一本书。这本书上说,你如果如此这般地做,就会长寿。于是,他以极大的兴趣按其方法做下去,直到他看到第二本书。第二本书上说,如果你做了这一切,你就会死去,你应该这般如此。约翰很快又读了第三本书,这里面所说的一切又与前两本书所说的完全相反。这些书的作者都是医学博士,但他们的书在最基本的问题上都是互相矛盾的。

约翰需要的不是这些,他开始寻找那些身体好、有活力的人。约翰弄清他们做了些什么,于是也干同样的事。他把了解到的一切都汇集到一起,总结成为他有用的原则。他编了一套使身体健康、为期60天的课程。他按照这些原则和课程循序渐进地生活,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就使体重下降了30磅,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找到了一条养身之道。

约翰总结了他最近5年来指导他生活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改变他的生理状况。以前,约翰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早晨需要3个“闹钟”才能使他起床一个响铃、一个开收音机,一个开灯。而现在,约翰每天晚上都能指导一个研究班,到凌晨一二点才上床,五六个小时后就能醒来,并且精力充沛,神清气爽。这就是那些原则赋予他的结果。

约翰保持健康生理状况的重要原则和他所做的很多事情将是对一些人生活习惯提出的挑战,有些甚至会与你现在所认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相违背。但约翰的做法对约翰周围的人产生过惊人的效果。希望你仔细地想一想,它们对你是否有用,你现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做法是否是最有效的方法。你可以试验10到30天,然后再根据它们在你身上所产生的结果,而不是根据你相信的东西来判断它们的有效性。要充分了解你身体的工作方式,尊重它,满足它的需求,那么,它也就会控制你的身体。

有规律的生活是所有人达到成功的最得力助手,是每一个渴望在生活竞技场上赢得胜利的人应该学习的。

当然,你也不能例外,如果你不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睡眠、充分的运动和适量的饮食,那么你迟早将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有些人每天都要在车轴上滴上一些油,但他们从不知自己应该外出作一次舒服的旅行,给自己加点油。有些人每天早上要把机器仔细检查、整修一番,然后再启动开关,但他们对于自己那架身体的机器,却从来不知道加上足够的油、送进适量的燃料,或使它有适当的休息。

无论一架机器如何精良,如果不按时加上适当的油,机器必将毁坏,使用寿命必然十分有限。人也是一样,如果他整日埋头于工作,劳累过度,等到支持不住才肯歇手,那么他也可能会一蹶不振,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健康了。

但是有些人还明知故犯,他们开足了自己身体的马力,工作、工作、再工作,直到这架机器快要炸裂了,还不肯罢休。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给你身体机器加油的最好方法,就是适度的睡眠、定量的饮食和充分的运动。最好还能常常到农村去旅行,这样做就能使你所耗的精力、体力迅速地得以恢复。如果你只知工作不知保养,你一辈子也休想干出任何伟大的成功事业来。

很多精神病专家说,人们自杀的最大原因就是大脑使用过度。

当你感到身心疲惫、生活乏味,遇到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引不起兴趣时,你就应该去多睡一会,或者多到乡间去散散步。

挤出几天闲暇时间,到乡间去散步、旅行,去爬山、游泳,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使你赶走那些忧愁苦闷的情绪,让你迅速恢复精神振奋、愉快舒适的心情。

除非你是一个懂得自我珍重、不为游荡淫逸所引诱的人,否则,你决不可能享受到健康的幸福。除非你是一个珍惜自己的身体和脑力、不使之操劳过度的人,否则,你也决不可能拥有强健的体魄。

坚持你对成功的设想

要成为一位富有的大亨,你非具有超人的意志不可。你不但要有赚钱的构想,还必须对这个构想充满自信,必须经常面对别人的讥笑和嘲弄,而屹立不摇。

“我要忍耐到最后;如果最后能告诉我这样做是对的,不论他们说什么,我皆置之不理。如果最后告诉我这是不对的,即使有十个天使说我对,也是徒然。”

以上是美国林肯总统留给世人的名言。这句名言,曾被很多大人物当作座右铭,其中最著名的有麦克阿瑟和邱吉尔,他们把它贴在办公室的门口,以随时警醒自己。

上面之所以把这句名言在这里引用出来,旨在提醒有志创业的青年人,在你们奋斗的过程中,招致别人的批评和诽谤,乃是不可避免的事,如何适当的处理,是走向成功之路必修的一课。

无可讳言,商界是个是非多的圈子,当你一踏进来时,你会听到很多别人的飞短流长,慢慢地,你自己的一些闲言闲语也会落到别人的耳朵里。你做的事情愈多,招来的闲言也会愈多;你的成功愈大,得到的批评也就愈多。这几乎已成了不变的定理。

何以会造成这种现象?这问题牵涉的范围太广,不宜在此多浪费篇幅,单就商界而言,则多半是起因子利害的冲突。俗语所谓“同行是冤家”,虽在现代化的经营观点上,这句话已有若干的修正,但在基本问题上,很难取得永远一致的和谐。因为你也想赚钱,他也想赚钱,一旦竞争的对象相同,彼此说一些不利对方的破坏式宣传,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把一生的幸福押在事业上

一般人的通病是,看了这个好做就做这个,看了那个好做就做那个,变来变去,到后来发觉什么都不容易做,而自己的一生也就这样东撞西摸地混过去了。如果这样的人也会有成就,也能过富裕的生活,只有靠中奖券了。

大家都知道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他有一次对工学院的学生讲话,说了这样两句话:“只有有钱才够资格说改行就改行,因为他们赔掉一笔资金,还有另外的资金。至于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人,就只有选一个行业的份。如果你没有这种孤注一掷的决心,你很可能就要碌碌一生了。”

这是卡耐基的经验之谈,值得所有贫寒出身的青年人深思警惕。因为你不管从事哪一行业,都要从头开始,不可能一开始就当老板。即使你辛苦了几年,积了一点本钱,创设了自己的生意,你也不够资格想:“做做看,如果不行的话,再做别的。”因为你一旦把本钱赔光了,又要辛苦多少年才能再积一点资本。

因此,如果你选定了一行,就要把一生的幸福、事业全部押上去。当然,这样做并不一定马上成功,也许你会失败,甚至于失败很多次,遭遇很多困难,但你唯一所能想的是,如何东山再起?如何克服难关?决不是放弃!

你不妨这样想:所有的生意都可能赚钱,但也都有可能赔钱,你既然做这一行赔了,又安知做另一行就不赔?如果你在赔了钱的这一行,再想法持续下去,至少你多了一个失败的经验,不会再蹈覆辙。如果你一遇到失败就改变初衷,再去从事一个新的行业,一切就要重新从头摸索了。

失败可以换取经验,而经验是成功的阶梯,只要你选定一行,坚持到底,最后即使不能成大功,也必有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