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与注意力密切相关的,做事只有保持聚精会神,排除杂念,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惊人的成就。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 “聚焦”,即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指认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一种选择性。集中性是指人们在心理活动过程中,长时间地稳定在某一个事物上,而对与其无关的事物进行抑制。与荀子的 “二目不见”、“二耳不闻”不同,平时我们说的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指当我们专心一件事时,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在这件事上,而对其他事物不能清楚地意识到。
注意力的基本性质
看精彩电视节目时的聚精会神,听鸟儿叫的时候侧耳倾听,写文章的时候全神贯注等等,都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体现。如果一个人能长时间地把注意集中在所进行的活动上,我们就说他有高水平的注意力;如果一个人的注意不稳定,活动时老是东张西望,或者做事有始无终,我们就说他注意力水平欠佳。
注意力在人的智力活动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我们接触的外界事物中,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我们所需要花精力去接触的。究竟哪些事物是我们暂时不需要的,哪些事物又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这些就要靠我们的注意力来把关,进行必要的选择。如果没有注意力的参与作用,我们的智力活动就会出现含糊不清,运转不灵。因此,要让自己的智力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我们必须重视注意力的作用,培养、发展自己的注意力。
一个人的注意力在同一时间内能抓住的事物的数量是有限的。心理学测定,在1/10秒内,成人一般能注意到4—6个彼此孤立的事物。但是,当这些事物不是孤立,而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的时候,注意的范围就会适当扩大。这就好比我们背一首诗,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就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注意,注意的范围就缩小了;如果我们在理解基础上再看这首诗,我们就能在整体上去把握这首诗,我们的注意范围就大。因此,从主观上说,我们要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尽量地理解需要注意的事物,这有利于我们注意的范围的扩大。一个人的注意能够在长时间地集中在活动、对象上。如果在统一活动中,注意的事物或动作发生一定的变化,注意的稳定性不一定就会发生变化,因为从事的活动的总方向不一定随着动作等地变化而有所迁移。比如,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并不一定就是低头沉思,我们还可以拿起笔在纸上图图画画,翻开相关资料进行查阅等等。相对于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散就是指在长时间的活动中,由于其他刺激物的干扰或当前活动的单调而引起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培养自己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应该尽可能地与过多的注意分散做斗争。当注意高度集中时,注意常常伴随着紧张状态。在这种相对紧张的状态下,我们的精神就会沉浸在所关注的活动、对象中,甚至达到对周边发生的事物一无所知的境界,所谓 “泰山在前视而不见,雷霆在侧耳而不闻”。我们说的 “入迷”就是这样一种状态。物理学家牛顿思考问题出了神,曾经把手表当鸡蛋在锅里煮了;数学家陈景润在解决哥赫巴赫猜想问题时,常常废寝忘食,连走路都在思考,路上碰到大树也不知道。这些都是典型的 “入迷”。
注意力的判断
下面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注意力集中的几个办法手段。对这些判断方法的了解有利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督,看自己是否正在专心学习活动。先看下面的案例:一个孩子正坐着津津有味地吃东西。突然,电视里开始播放他喜欢看的动画片。看,他马上两眼放光,直盯着卡通人物看。身体趋势向前倾斜,头部微微上扬,嘴巴似动非动,口水则直线下流,整个人呈僵硬状态。等动画片结束,他才活动手脚,连自己怀里还有吃的东西都忘了,就站起身,结果怀里的东西撒了一地。
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出了什么?就是当一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对象上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生理特征的变化。那么,如果在平时我们注意观察,我们就能根据一些特征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注意力集中。以下就是注意力集中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
举目凝视、侧耳倾听、呆视远方。这是三种典型的集中注意力时的表现。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一个同学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身上时,他的眼睛就会盯着老师的眼睛,眼波随着老师的移动而移动;当我们听收音机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把耳朵转向收音机的方向;而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眼睛往往是 “呆视”的,好像看着远方。这些都是聚精会神的表现。
屏息。当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吸气更加短促,呼气更加延长。在紧张注意的时候,还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就是 “屏息”现象。打过气枪的人都知道,当集中注意瞄准目标的时候,通常就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静止状态。当一个人正在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他的外部动作通常处于静止状态。就如我们前面看到的案例里面,那个孩子在看动画片时出了神,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连吃东西都忘了。再比如,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陷入沉思,也往往纹丝不动。这也是为什么上课时,认真听讲的学生除了必要时动手作笔记外,其他时间里,动作都是不多的。
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过程中,还会伴随其他生理现象的存在,如心跳加快、牙关紧咬、拳头紧握等。比如,在看激烈的足球比赛的时候,或者其他激烈运动比赛的时候,许多观众就常常出现这些状态。
培养注意力的原则
有些同学上课爱 “神游”,就是我们说的分心走神,开小差。他们要么胡思乱想,要么在书上、本子上乱涂乱画,或者玩学习用具,或者和同学悄声说话,或者被小说的故事情节所吸引,爱不释手。而反观另一些学生,却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纹丝不动地听讲。这就是注意力在起作用。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与否,关系到他的做事效率的高低。对比之下,显而易见地,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比上课老是思想 “溜号”的学生成绩优秀。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毛病呢?明确目的。在学习中,目的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就认识得越清楚,注意力就越能集中、稳定。心理学上曾有实验:在被试者面前设置一面屏幕,屏幕上开设一个窗口,窗口后面是一个由转轴带动的长纸带,纸带上画上许多圆圈,以每秒3个圆圈的速度通过窗口。被试者的任务就是把从窗口通过的圆圈用铅笔划掉。结果,被试者能在20分钟内的工作中毫无错误,毫无遗漏。这证明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对注意力的稳定性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在活动中就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每次思想 “开小差 “,自己就会有所警觉,把思绪收回来。
积极思考。研究证明,活动中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与思维的活跃程度呈正比,思维越活跃,注意力就越集中、稳定。许多科学家在工作中的注意力的集中和稳定是超强的,他们在工作中常常忘我地思考。这里有一个牛顿的趣闻轶事。一次,牛顿邀请几个朋友过来就餐,但由于他当时正在思考某个科学问题而未能作陪。朋友都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勉强,吃过晚餐就起身离去。等牛顿把工作做好了,回到餐厅,发现餐桌上一片狼藉,“恍然大悟”:“原来我已经吃过晚餐了!”可见,牛顿对先前手头的工作注意力集中到何种程度。
培养兴趣。如果一个人对活动本身兴趣盎然,在参与活动时就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而当一个人对活动事物兴趣寥寥,注意力不加控制就会随时飘散。就好像,要是你很喜欢看书,当你手拿一本小说的时候,别人即使在你眼皮底下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你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因为你的注意力已经深深地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就可以运用这个原理,训练自己在学习这门学科时的注意力。具体可以这么做:“选择你不喜欢的一门学科,静坐,充满信心地想象着这门学科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并在反复心里告诉自己,我从今天开始要好好学校这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一定能够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获得无穷的乐趣。”这样,几周学习下来,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这门学科真的很有趣!有了兴趣的作用,我们的注意力就逐渐集中起来,学习自然也就变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控制思绪。在活动中,我们要经常性地做一些自我提醒和自我暗示,不管外界刺激多么强烈,多么诱人,也要克制自己,不动声色。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文具盒里贴一张纸条,也可以在自己的书桌上立一块牌子,写上 “集中注意”几个字。这样,就能很好地起到警示作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请身边的老师、家长加以提醒、监督。从而,逐步培养起自己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制定学习计划。在开始学习时,要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同时限制自己完成这一具体学习任务的时间,形成一定的学习压力。有了一定的学习紧迫感,我们就能相对地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也有利于维持注意的稳定性。
固定学习时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尽量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到了那个时间,坐下来很容易就能让自己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学习的场所也要相对固定,不能到处 “打游击”。如果每天换一个场所学习,接触相对陌生的场景,学习的注意力也会有所转移。而在固定的场所学习,就比较容易静心学习。坐在自己的书桌旁,就很容易和学习的意识联系在一起。
一、适时收心。学期开学的时候,同学们受假期各种活动的影响,往往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但是学期的课程已经开始学习,这样的学习状态当然是不适应学习的。因此,在学期开始,我们就要自觉收心,不再回味假期中有趣的事情。另外,上课铃声一响,我们就要停止课间活动,也不要再去想上一节课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中注意力听好这节课的内容。二、学习场所要单纯。单纯的学习环境,就是在学习时,把无关的图书杂志放在视线之外,各类学习用书、文具放在固定的地方,让自己随手可以拿到,以免因为寻找而中断学习。这就好像烧锅炉,冷却之后再加热就不方便,还要浪费时间精力。另外,学习环境也非常重要,应尽可能满足如下条件:空气清新 (通风)、光线充足、安静舒适、没有使你分心的干扰源。学习时不宜谈话。有的同学认为边听音乐边学习的效果好,实际上这种做法对学习总有一些妨碍。
三、多种感观参与。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有助于维持注意力的稳定性。没有这种习惯的同学,学习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手脑并用。如在听课时,要求自己边听,边想,边记笔记,这样上课就不容易走神;在阅读时,也要一边看,一边默读,一边作记号、写笔记,也有助于思想专一,让我们比较容易专心地看书,深入地理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