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龙魂天子:千古流传的大清帝王
19312300000026

第26章 慧眼识才,收复台湾

顺治入关以后用兵中原和江南,巩固后方,民族英雄郑成功则驱逐荷兰殖民军,将台湾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壮志未酬,暴病身亡。到清廷平定三藩时,台湾郑氏集团内争不已,政局动荡,数易其主,势力衰落,不但在福建沿海不能立足,且在台湾岛内惶惶不可终日。

郑氏集团在台湾的存在一直是清政府安定东南海疆的大障碍。康熙曾对其实行剿抚并用策略。在三藩之乱以前则以抚为主。康熙元年至八年(1669年),清廷先后4次派人与郑经(郑成功长子)通信会谈。郑经凭恃海峡天险,仍自成独立王国,不登岸、不剃发、不易衣冠。平定三藩期间,清廷又派人数次与郑经和谈。康熙十九年(1680年),贝子赖塔致书郑经,许诺郑“如朝鲜故事”,是否称臣纳贡,均听自便,只是以后不要再骚扰沿海,荼毒百姓。郑经报书接受,唯请留海澄为双边贸易公所。清不准,双方和谈再无进展。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病逝,郑氏嗣位之争复起,经内讧厮杀,由郑次子郑克塽继位。时三藩乱平,康熙接受福建总督姚启圣等人的建议,决定乘台湾郑氏内乱之机,武力收复台湾。

政策已定,但选择挂帅出征的主将却成为当务之急。姚启圣多次向康熙保举投诚过海的郑氏旧部、现署理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由于施琅子侄正在台湾供任军职,清廷对施琅心存猜忌。康熙力排众议,于康熙二十年七月郑重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封太子少保,统帅征台之师。施琅不仅是员出色的将才,而且很有政治谋略。他深知朝中对征台之举意见不一,对他出任征台主将持怀疑态度者为数不少,这些都极有可能影响他和康熙的关系并最终影响征台军事行动。于是,他在受命伊始就上书奏请派内廷侍卫随军监征。后来的实践证明,施琅的见解和做法是非常明智的。侍卫是皇帝的亲信,他的随军行动对加强前线与首都的联系,对施琅及时获取康熙的指示和理解,对调处施琅和福建地方大员之间的关系起了重要的沟通平衡作用。这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施琅上任以后立即整顿器械战船,训练水师。为了等待有利时机,出征时间一拖再拖。康熙对此颇为不满,而且在具体军事行动计划问题上,施琅又与总督姚启圣发生意见分歧。在这种情况下,施琅三次上奏康熙,要求授予他专征大权,极言:“澎湖不破,台湾无取理”,若得澎湖则台湾不攻自溃;“请以战舰三百,水师二万,(琅)独往讨贼,而留督臣(启圣)于厦门济饷”。由于随军监征的侍卫内大臣吴启爵从中疏通,康熙考虑到海宽浪急,征台难度确实很大,而施琅不但熟悉台情水路,他整训水师的成绩证明,他也是不可多得的水师战将。因此,康熙遂任人不疑,同意了施琅的军事计划,并授以专征大权,可会同监征侍卫便宜行事。

台湾郑氏得知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后,也加强了戒备。对于台湾的门户——澎湖列岛,施琅通过情报系统,对澎湖貌似戒备森严、守如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实则军民离心、外强中干的情况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率20000多名官兵,分乘230多艘战舰直捣澎湖列岛。适值台风夜发,舰队前锋漂散,被敌船包围。激战中,提标右营游击蓝理被头炮击中,肠流出肚,稍加包扎即投入战斗。施琅也被弩矢射中眼睛,血流满面,然而,他仍奋不顾身,指挥舰队突围。初战失利,施琅及时吸取教训,分兵三路,战术上,每路各分三队,不列大阵,唯以5舰组成一个小的作战单位,互相配合,攻敌一船,称为“五梅花”战术。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傍晚,矢石如雨,炮火连天,声震百里,焚敌舰190多艘,刘国轩几乎全军覆没,仅携随从数人乘小艇逃向台湾。

清军攻克澎湖即打开了取台门户,施琅乘胜进军台湾鹿耳门。此处滩浅,清军舰队游弋海面20多天不得靠岸,施琅正在焦急之间,突然,大雾弥漫,狂风刮起,浪涌潮涨,施琅不失时机地指挥舰队冲过海滩,开进鹿耳门。困守台湾的郑克塽大惊失色,哀叹道:“先王得台湾,鹿耳门(潮)涨,今复然,天也!”遂遣使议降。

康熙接到降表,认为许诺郑氏投降,可招抚郑氏部下,免其流窜他方作乱。因此,他决定对归顺的郑氏大小官员善待安置。康熙的招降谕旨消除了郑克塽的最后疑虑。八月十八日,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郑克塽侍卫大臣)奉前明“延平郡王”和“招讨大将军”金印两颗以及台湾、浙江、福建的地图、户籍、府库军粮册簿向施琅投降,清军在鼓乐声中开上台湾岛。至此,长期分裂海外的台湾宝岛又一次回归祖国。

为了表彰施琅收复台湾之功,康熙赐封他为定海侯,赏三眼花翎顶戴。康熙对出生入死的蓝理进行了特别嘉奖,诏至御前,亲自看视伤口,把盏劝酒、君臣双双动容落泪。康熙转身接过内侍呈递的四宝,奋笔疾书刚劲浑厚的“所向无敌”御字横幅赐给蓝理,凯旋庆功宴达到高潮,在一片万岁声中降下帷幕。

郑氏依照谕旨受降条件投降后,康熙实践诺言,诏封郑克塽为靖海侯,令其移驻京师,籍隶汉军,晋一等公;刘国轩、冯锡范等以下大小属员官兵各分封官爵,划拨官房土地,妥善安置。

消灭了台湾郑氏集团,清廷又围绕台湾的弃守问题出现了意见分歧,廷议结果竟以台湾孤悬海外,藏污纳垢,不若内迁台民,放弃台湾,专守澎湖诸岛。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竟认为荷兰人帮助攻击东南沿海郑氏势力有功,主张将台湾赏赐给荷兰,令其世守输贡,以示天朝恩威。康熙否决了李光地等大臣的诸多建议,决定设立台湾府治诸罗、凤山、台湾三县,直隶福建布政使司;以后加设彰化县和淡水、澎湖两厅,及巡台使,旋改为兵备道,派总兵率军8000人驻守台湾。这些措施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和东南海疆的防务、治理和开发,促进了台湾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