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龙魂天子:千古流传的大清帝王
19312300000078

第78章 复辟闹剧,二次登基

民国六年(1917年)七月一日,溥仪第二次登基当皇帝,这年溥仪刚满11岁,和他的一切生活起居诸事一样,别人怎样说,就怎样做,连说什么话、怎样说,都是别人(师傅)教的。虽不能说全无个人意志,喜怒哀乐尚属于他个人,但政治大事,他绝无自主之权,亦无自主之能。

这次复辟是由中华民国的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张勋一手导演的,康有为也帮了不少忙。

张勋(1854—1923年),原是清朝的江南提督。他始终不承认民国政府,一直留着辫子,他的部队也都和他一样留着辫子,他被称作“辫帅”,他的军队也被叫做“辫子军”。张勋早年的时候参加过中法战争,是个偏将,后来就升成参将,再后来袁世凯做了大总统就一直跟着袁世凯。1913年,他因率军镇压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有“功”,被袁世凯提拔为长江巡阅使,统率两万军队驻扎在徐州一带。1916年袁世凯称帝败亡后,北京政府大总统是黎元洪,国务总理为段祺瑞。他们之间矛盾重重,被称为府院之争。民国六年围绕着对德宣战问题,府院之争不可开交,政局动荡不已。张勋遂乘机联络前清遗老遗少及保皇党人康有为等,积极为复辟做准备。

正好此时黎元洪、段祺瑞都拉拢张勋。张勋拖之再三,最后决定应黎元洪之请,用调停时局的名义北上。1917年5月,因是否解散国会问题,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争持不下。黎下令解除段的职务。段祺瑞到天津后,即策动北洋各省督军在徐州集会示威。会后,一些省宣布独立,不承认北京政府。黎元洪被迫召张勋入京调解。

复辟后,溥仪每天有一半时间在毓庆宫听老师的唠叨,不是读书,是接受指导,其余的半天,披阅待发的上谕和内阁官报,接受叩拜,或欣赏蚂蚁倒窝,玩骆驼。总之,少部分出乎孩子的天性,大部分参与傀儡的活动。

不过,紫禁城里的确“繁荣”了一阵子,热闹了一阵子。一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又都挂起了龙旗。老百姓受张勋之命,悬挂龙旗,有的甚至用纸做的龙旗应付;清朝袍褂、发辫,都成了畅销货。清室王公遗老们,抢购朝服,定制马尾假发辫,穿戴上大摇大摆地出入宫门,招摇过市。师傅们精神倍增,忘乎所以,大总统黎元洪在宣统复辟之后,坚持不退出总统府,陈宝琛竟然要溥仪赐他自尽。倒是溥仪心地善良,没有见利忘义,回答师傅说:“我刚一复位,就赐黎元洪死,这不像话。民国不是也优待过我吗?”太妃们乐得不知如何是好,几乎天天都去神佛面前烧香。内务府的官员们穿戴得特别整齐,嫌人手不够,又增加了几个人。他们兴奋的不是大清“恢复”江山,而是自己恢复了失去的天堂。

复辟消息传出后,全国舆论一致声讨。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并命令各省革命党人出师讨逆。各大城市群众团体、社会名流,纷纷集会,发表通电,坚决反对复辟,要求讨伐张勋。黎元洪拒绝与复辟分子合作,逃入日本使馆避难。握有军事实力的段祺瑞借助全国反对复辟的声势和日本政府的财政支援,于7月3日在天津附近的马厂组成“讨逆军”,誓师讨伐张勋。“讨逆军”很快攻入北京,张勋的辫子军只有3000人,一触即溃。7月12日,张勋仓皇逃入荷兰使馆。次日溥仪再次宣布退位,只坐了12天龙椅又下了台。段祺瑞于7月14日到北京,重掌政府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