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细说汉初三杰
1935900000014

第14章 “封王”刺痛了刘邦

韩信率劣势之军,继平定代、赵、燕地之后又在短短数月之内平定齐地,特别是在潍水战役中,一举而歼灭龙且20万精锐部队,并斩杀大将龙且,兵威所至,无不望风披靡。此时的韩信已威震天下,他的实力已经到了足以左右天下大势的地步,这既使项羽感到不安,也使刘邦感到不安。

事实上,刘邦对韩信并不那么放心,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把韩信看作是自己小圈子里的人。当初韩信来投奔时,夏侯婴、萧何曾多次举荐韩信,刘邦都不曾重用他,如果那时候的事情尚可以用韩信没有名气且名声不好来解释,那么上次刘邦与夏侯婴去修武,趁其熟睡之际强行剥夺他的兵权,这又作何解释呢?要调兵可以名正言顺调嘛!毕竟刘邦是汉王,韩信是刘邦拜的大将,况且在韩信军中还有曹参、樊哙、灌婴等死党,刘邦要调兵,韩信敢说个“不”字吗?更何况,此前刘邦曾多次派使者去调韩信的军队增援前线,韩信并未表示过反对呀!

其实,如果刘邦对待韩信能够像对待萧何、樊哙、曹参、周勃、夏侯婴等那帮从沛县就跟随他的难兄难弟那样,那么后来韩信也许就不会以悲剧结束自己的人生。但韩信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这就注定了他逃脱不了功高震主的悲剧。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恰恰在韩信的一举一动牵动天下人心的时候,他做了一件触动刘邦敏感神经的事情,这就是“封王”事件。

平定齐国后,大概韩信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决定天下格局中的分量,不过他压根儿也没有和刘邦谈条件、讨价还价的意思。也许在他看来,从古至今为将者,还没有谁建立过像他这样的赫赫战功,他只用了短短三年多时间,便以弱势的兵力平定了半个中国,所以刘邦对他应该有所表示,总得对他有所奖赏。韩信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翻开中国历史,在他以前确实没有一个统兵的将领建立过他这样的盖世战功。但是,错就错在韩信不应该在这个敏感的关头提出这样的要求。

当然,韩信要想让刘邦对自己有所表示,肯定还得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他派人给刘邦送去一封信说:“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韩信的这个理由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齐国是个虚伪狡诈、变化多端、反复无常的国家,南面与楚国接壤,如果不设置一个代理君主来镇守它,那么齐国的局势就很难稳定,希望大王封我为齐国的假王,这样有利于稳定齐国的局势。其实,根据实际情况而言,韩信的要求也并不过分。当初,他请刘邦立张耳为赵王,刘邦不是也答应了吗?况且齐国又是楚汉双方都势在必得的地方,如今汉军占领了齐国,确实应该有个人出来负责,而当时萧何正留守后方,张良跟随刘邦,这两个人都不可能出任齐王,那么惟一具备这个资格的人选,当然只有韩信了。但是在这敏感的关头,韩信不应该自己主动提出封王的要求,因为刘邦对他本来就不放心,于是,那封原本只是想让刘邦封他为“假王”的信,经过敏感的刘邦一解读,便读出了别样的味道:信中的第一句话显然是韩信在为自己开脱,因为当初齐王已经答应归顺刘邦,按理说韩信没有必要再去攻打他,但韩信还是率兵去打了,之所以要打,是因为“齐诈伪多变,反复之国也”,也就是说齐国的归顺靠不住。现在齐国打下来了,也好,毕竟别人的国家终究是别人的国家,靠不靠得住确实很难说,如今变成了自己的领土,当然是件好事。但是,信中的第二句话让刘邦看了觉得非常刺眼,“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现在楚汉双方正处于对峙状态,谁都知道齐国对于楚汉双方意味着什么,如果齐国倒向项羽,则项羽胜;如果倒向我刘邦,则项羽腹背受敌,必败无疑。你韩信在我刘邦面前大谈齐国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南边楚”,这不是有意在向我示威、向我讨价还价吗?

经过刘邦这么一番理解,本来就没有把韩信当自己核心圈子里的人看的刘邦此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骂道:“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这是《史记》上的原话。意思是说:我刘邦现在被项羽围困在这里,形势如此危急,日夜盼望你韩信来帮助我,你不念及我现在的处境,居然还要想自立为王。

这时,谋士张良、陈平恰恰在刘邦身边,见刘邦如此动怒,有失理智,急忙踩了他一脚,并悄声对刘邦说:“现在形势对汉军十分不利,如果韩信要称王,我们难道有能力阻止他吗?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趁机立他为王,让他安心镇守齐地。否则,要是韩信翻了脸,后果不堪设想。”刘邦听了张良、陈平的话,猛然醒悟,随即又改口骂道:“这个韩信也真是,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诸侯,如此劳苦功高,那么要做王就应当做真王,为什么要做假王呢?”于是立即派张良前往齐国,封韩信为齐王,并征发韩信之军进攻楚。

刘邦之所以要派张良去齐国册封韩信为齐王.也体现了他的老练和圆滑。一则因为他骂韩信的话,韩信派来的使者都听到了,陈平、张良对他窃窃私语,使者也看在眼里。谁能保证使者回去在第一时间不对韩信说呢?如此一来,韩信会不会产生想法呢?如今派张良前去,一则因为张良是刘邦的第一谋士,让他去,说明了刘邦对此事的重视,韩信本身对张良也非常尊重;二则防止使者在第一时间把刘邦骂韩信的情形告诉韩信,即使他今后告诉韩信,那时韩信已经做稳了齐王,很有可能对使者的话不感兴趣了,即使有所不满,但既已接受汉王的册封,也不至于与汉王为敌。

就这样,“封王”事件以韩信的如愿而告终。然而,这也是促成刘邦最终要对韩信下毒手的一大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