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细说汉初三杰
1935900000025

第25章 聚众反泰,结识刘邦(1)

秦始皇虽然躲过了张良的行刺,但秦王朝并没有能因此而摆脱迅速败亡的命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出巡的途中。赵高与李斯密谋,矫诏赐死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拥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皇帝,这就是秦二世。秦二世继位后,不思改变始皇在位时期的过激做法,反而变本加厉地用强权统治天下,“严刑繁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老百姓所承受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更加沉重,稍有不满,秦二世就会动用强大的专政机器实行残酷镇压,一时间“刑戮者相望于道”。老百姓确实活不下去了,于是民怨鼎沸,一场大的社会风暴即将来临。

公元前209年7月,也就是张良刺杀秦始皇后的第十个年头,陈胜、吴广率先在大泽乡举起反秦大旗。起义军攻州略郡,不到两个月就发展到几十万人,兵车六七百乘。各地的反秦势力风起云涌,纷纷杀死州郡长官,起兵响应陈胜、吴广,就连孔子的第八代孙孔鲋也加入了反秦行列。

秦王朝虽然没有被张良的铁锤打倒,却淹没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而历史形势也促使张良加入到了反秦起义的行列。当陈胜攻克蕲县时,张良也聚集了百余名少年,拉起一支队伍,在下邳一带开展反秦活动。不过,由于他势单力薄,自知靠手中这点人马难成反秦气候,于是他打算去投靠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反秦队伍。不久,一个叫景驹的人在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自立为楚王,扯起反秦大旗,以“光复楚国”相号召,四处招兵买马,张良认为这是一支比较有实力的队伍,于是决定前往投靠景驹。

张良在前往投奔景驹的途中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关键人物,这个人就是刘邦。刘邦是沛县人,陈胜起义后,他率领他在沛县的那帮难兄难弟杀死了县令,起兵反秦,自称沛公。起兵不久,他的部将雍齿就背叛他,据守丰邑和他作对。大概这个雍齿也真正领悟了陈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含义,也想拉起一支队伍,然后找个机会做个王什么的。刘邦率兵攻打他,却并不能取胜,拿他毫无办法,只好率兵回到沛县。这时,他听说东阳人宁君、秦嘉在留县拥立景驹为楚国的假王,于是决定前往投奔他们,打算从他们那里搬取救兵攻打丰邑,以雪雍齿背叛自己之耻,没有想到却与张良相遇。

刘邦素闻张良之名,对他早就有几分景仰,而张良也早就听说过刘邦这个人的不少传奇故事,二人一见如故,免不了一番把酒对酌,攀谈起来。由于彼此之间的谈话颇为投机,张良便以《太公兵法》中的策略去试探刘邦,想不到刘邦竟然一触即通,不但能完全领会及接受张良的建议,并且在应用上也能做到恰到好处。张良不禁感叹道:“沛公真是天生英才呀!”而刘邦对张良也是相见恨晚,于是两厢情愿,将兵马合为一处,统一归刘邦指挥,刘邦封张良为厩将(统领骑兵的将领),从此,张良的命运就紧紧地跟刘邦联系在一起。

于是张良和刘邦往见楚王景驹,有了这样一支生力军来投靠,景驹当然非常高兴。此时,楚北的战况非常紧急,秦将章邯的部队已经攻陷了相城,并威胁砀地。景驹命东阳人宁君和刘邦引军西进,在萧县阻挡秦军。双方在萧城以西展开激战,楚军战事不利,退守留城。

景驹虽在秦嘉的辅佐下号称楚王,但由于他们的根据地在楚北,在章邯大军压境时,根本得不到江南地区反秦力量的普遍支持。而此时广陵人召平冒充陈胜的特使率部进入江东,拜会项梁。这一行动使景驹在楚国完全失去了号召力。

此前,在会稽郡起兵的项梁、项羽叔侄,由于远离秦朝中央政府,那里的秦朝守军相对较弱,所以,他们的势力发展非常迅速。不久,他们就占领了整个会稽郡。接着,项梁又派侄儿项羽南下收编江南地区的义军,自己则坐镇会稽郡的吴中,以监视江北形势的发展变化。项羽南下江南,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地收编了江南各路起义队伍,组成了一支8000人的精锐部队,声势日渐浩大起来。

景驹自封为楚王,项梁对此非常反感。他认为景驹根本没有资格称楚王,最有资格称楚王的是他项梁,因为项梁认为自己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世世代代有功于楚国,在楚国深得人心。不过,他觉得现在的时机尚不成熟。

由于陈胜是反秦的首义英雄,并且在当时的力量最大,拥有几十万人马,所以天下反秦力量在名义上都接受陈胜的节制,虽然陈胜此时已经战败被杀,但是当时的交通闭塞,通讯设施落后,很多人并不知道,项梁也是如此。召平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假借陈胜的诏命来到了江东,封项梁为上柱国(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起初项梁还不太愿意,召平看出了他的意思,劝他不要像景驹那样自封为楚王,因为项家毕竟是楚国的名将世家,世代以忠勇闻名,作为抗秦名将项燕之后,项梁应该出面立楚王的后裔为王,这样才有号召力。而在当前,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接受陈胜的任命,接受上柱国一职,以“反秦”相号召,这样才能将天下英雄团结在自己的周围。项梁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便以楚国上柱国的名义率军渡江北上,收编江北义军以对抗秦军。

此举可谓名正言顺,出师有名,所以项梁一路上获得了楚地反秦义军的普遍拥护。东阳县的义军领袖陈婴也率部两万余人前来投奔,项梁的实力大增。

不久,鄱阳县的英布和蒲将军也率部投奔项梁。

一时间,各路大大小小的义军纷纷归顺项梁,项梁的军队很快就达六七万人之众,他将大本营设置在了江北的下邳。

项梁的北上及其实力的大增,让楚王景驹和秦嘉大为不安,他们纷纷召集部队,陈兵彭城以东,试图阻挡项梁的势力向北发展。

由于项梁以楚国上柱国的身份出兵征讨,并未自称为王,合乎楚国正统王室的礼仪,而且他又是名将项燕之后,所以得到了大多数楚国长老的支持,无论声望及实力都远在景驹之上。项梁对楚军将领们宣称景驹为楚王“乃大逆不道之行为,应共击之”。楚地各部落长老也纷纷对景驹发起强大的政治攻势。于是,景驹众叛亲离,项梁则乘势全力进攻,击败秦嘉,杀死景驹。接着,项梁收编了秦嘉及景驹的残余部队,自此楚军全归项梁节制,成为反秦联盟中最庞大的一股力量。而此前投奔景驹的张良和刘邦自然也成了项梁的属下。

随后项梁率军抵到薛县,这时他已弄清楚陈胜真的已死,于是便召集诸将,商议反秦大计。这时,居鄛人范增前往拜见项梁,向他陈说利害,劝他赶紧立楚王之后以号令天下。其实,范增此举并非是真的要让项梁光复楚国,而是让项梁借楚国正统王室的这块招牌来号令天下,集中各路反秦势力共同对付秦王朝。范增对项梁说,反正楚王是你立的,操纵在你的手里,这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既名正言顺,又省去了很多麻烦。等到将来灭掉了秦国,要不要楚王,还不是你的一句话。项梁欣然接受了范增的建议,于是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并为了增强号召力,仍然称“怀王”。

项梁拥立怀王后,张良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对项梁说:“将军拥立怀王,使反秦势力有了统一的领袖,天下莫不感念将军的盛德,这对于推动反秦大业向前发展功莫大焉。但是,反秦不是楚国一个国家的事情,也是以前东方六国的共同目标,将军应该抓紧时间,立六国诸侯之后,结成反秦同盟,共同对付秦国,那样才能尽快推动反秦大业取得成功。现在,原韩国公子韩成非常贤明,立志要光复韩国,将军何不立他为韩王,这样一来,他必然感念将军的恩德,成为将军最忠实的同盟者,在韩地与将军遥相呼应。”项梁接受了张良的建议,派他前往寻找韩王成。找到韩王成后,张良带着他一同来拜见项梁,项梁于是立韩王成为韩王,任命张良为韩王的司徒。

于是,张良和韩王成率领一千多人向西攻打韩地,夺得了几座城池。不过,此时在章邯率领下的秦军又恢复了秦始皇剪灭六国时的强大战斗力,张良和韩王成那支游勇散兵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很快他们占领的那几座城池又被秦军夺了过去。张良只好率领余部在颖川一带开展游击战争,一面往来骚扰秦军,一面伺机扩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