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卓越与成功
1936100000019

第19章 细节决定你最后成功(1)

分外的工作更要出色完成

很多新人在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过分强调分内分外,认为自己只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就行,其他不属于自己,不该自己完成的活儿,一点都不做。有的员工还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我多做了,又没有人给我加工资,我干吗要做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

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又是不应该做的?刚毕业的大学生被称为“职场新生代”,平时在家在学校都不免有些养尊处优,大事做不好,小事不屑做。其实在工作的过程中,多表达对别人的敬意并时常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或者热心跑腿,在合理的情况下多帮助别人完成分外的工作,都不是吃亏的事。平时工作中应该多考虑其他同事的感受,多感谢他们平时对自己的帮助。

职场之中事无大小,不要因为帮同事做了点小事就斤斤计较,要清楚你是一个新人,对于工作上遇到的难题,很多时候你自己解决不了,这时候,你就需要资历深的同事的帮助。平时多做点分外的事情,多给同事帮点小忙,就能在同事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当你有困难需要同事指点迷津的时候,谁会拒绝你呢?

小赵刚毕业没多久,就来到一家公司上班,这与其他还在苦苦寻找就业单位的同学相比,他已经很幸运了。小赵一直对自己说,记住自己是一个新人,多做点事累不坏。

和许多刚上班的大学生一样,小赵做的也是那些琐碎、低级、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不过,对此他没有什么怨言,毕竟学校里学的东西与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不同,他对于自己分内的工作认真完成,同时还主动做一些分外的工作。

每天早上,其他同事还没到,小赵就开始打扫办公室,然后在同事们的办公桌上,放一杯沏好的茶或泡好的咖啡。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在他来到这个公司之后,天天如此,慢慢地同事们觉得这小子很有韧性,所以,当小赵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向同事请教的时候,大家都很乐意为他答疑解难,还夸他很能干,很好学。

很多跑腿的活儿,小赵也都包了。晚上,当同事们奔向电梯回家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地收拾一天下来凌乱的办公室,然后坐下来,自己给自己再加个班,搜集白天业务会上提到的关键数据,回顾一下当天学到的东西。

有一次,开部门会议,主管提到了一个销售数据,在座的很多人都记不清楚,这时候,小赵说:“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主管与在座的同事都感觉惊叹,一边赞叹年轻的头脑就是灵光,一边不由得佩服这个平时不动声色的小伙子。

没过多久,主管就把一项重要的工作交给小赵,而他凭借平时积攒的经验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此,在公司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有不少新人在工作中,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很难和其他的同事沟通。因为他们看起来似乎很忙,多希望能有谁空下来,教教他该如何工作。其实老板将你招聘到公司就是希望你能马上适应工作,这其中也包括你要马上适应你的工作伙伴。可是他们不会等着你来适应,因为他们同样有工作压力。上面故事中的小赵就做得很好,帮助他们送送文件,做个剪报,发个传真,热心跑腿,合理的情况下多帮助别人完成分外的工作。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交流,教你如何工作。

工作中,不要过分强调分内分外,每一个员工都是整个公司团队中的一名成员,不论是谁都会遇到需要同事帮忙的时候,那么就应该平时多注意培养同事之间的感情,当你分内的工作已经完成的时候,不妨主动请求帮助同事做点儿,既给同事留下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印象,又给自己以后求援留有充分的余地——当你需要同事帮助的时候,没有谁会把你这样热情的人拒之门外。

张坤在事业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但很少与同事交流。有时候,其他同事有什么问题向他请教,他只注重于自己手头的工作,一句“我自己还没忙完呢,你先等会儿”,就把人家拒之千里之外,其实,张坤并不是那种死掐着自己有的东西不放手的人,可他说话的语气实在让人接受不了。久而久之,同事们对他都有些疏远。

后来,同科室的同事出差的时候,请他帮忙取个包裹,或者参加职称考试的时候求他给代个班,他都不愿意,认为自己做好分内的工作就够了,没必要去为别人做什么。不久后,他便感到在单位很孤立。

在与同事相处时,我们要记得多为他人着想和考虑,不要过分强调分内分外,否则很容易被人认为是自私、冷漠。因为眼里没有别人的人,别人眼里自然也不会有他。

在具体工作中,更不要只埋头苦干不抬头看路,多听听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学学他人的经验和做法,通过相互的沟通、协作,肯定会使你的工作与人缘更加出色。

能够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以后,再做些分外工作的员工,将受到企业或上司的欢迎。很多时候,这种工作干劲是会相互感染的,进而可以使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来到异国他乡,常会遇上国人说的“文化震撼”。的确,不同文化的碰撞,常会让人领悟到一些什么。

王晓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就时常感受到这种所谓的“文化震撼”,其中有两次给他印象尤深。

早就听说东京的夜景美丽壮观,是世界著名夜景之一。到日本后不久的一天晚上,王晓请在日本工作的弟弟陪他上了住友三角街的顶层,这里是东京观赏夜景的最佳地点。与纽约、洛杉矶、新加坡等地金光闪亮耀眼的夜晚不同,东京的夜景宛如星河泻地,银灿灿一望无际。

看着无数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王晓问弟弟:“为什么这么晚了,办公楼还都亮着灯?

弟弟回答道:“一般公司职员都工作到很晚。”

在日访问期间,白天王晓有自己的活动安排,傍晚下班时分,他总在弟弟工作的公司附近与他会合,请他陪着逛逛。

有一天他们走岔了,等了很久不见他的踪影,王晓就进他的公司找他。本以为这么晚公司里一定会空空荡荡的,可推开办公室的门却让王晓吃了一惊,员工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一大半屋子的人都还在忙碌着,而这时已经下班一个小时了。

出门遇上了弟弟,王晓问他:“下班这么久了,你的同事们怎么还不走?”

弟弟说:“日本人就这样,其实他们也没干什么,只是干活儿干得意犹未尽,还想再找点什么事干干。”

那天乘轻轨火车返回东京远郊的住所时,已是深夜了,而车厢里挤得满满的。望着这群满脸倦意、默然站立的日本“忙班族”,王晓内心震动了——他们竟然是这样工作的!

进入职场,就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考虑,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很出名,那么你也会觉得自己很有面子。想要自己的公司名气大些,作为员工,你在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多承担些分外的工作,并且同样出色地完成,这样,一个公司才会有所发展,你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也会感到骄傲与自豪。

上司并非全才,在工作中他也会遇到许多头痛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不是你的分内工作,可是这些难题的存在却阻碍着团队的前进,作为一名优秀员工,无疑应该主动帮助上司解决这些难题。

卡尔是某学院的部门助理,他的老板罗格负责管理学生和教职员工。极其糟糕的签到系统使学生们常常因还未上课就被记名,许多班级拥挤不堪。

意识到罗格承受着改进学生签到系统的压力,卡尔自告奋勇组织人员进行攻关,负责开发一个新的系统。上司高兴地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这个攻关小组开发出一个完善的签到系统。对卡尔组织开发成功的这套系统,罗格给予了高度赞扬。

之后的一次组织机构改组中,罗格升任为主任,随即,卡尔被提升为副主任。

一般来说,做个有心人,始终做到眼里有活儿并能将这些“分外的工作”做好,往往会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最终成为令人艳羡的员工。

而且,上司有机会知道这样具有复合才能的员工,成为晋升的关键。

有两种员工是永远无法超越别人的:一种是从不做好别人交代的事的员工,另一种是只做别人交代的工作的员工。

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的素质,是榜样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

切忌不懂装懂

作为职场中的新人,有一大忌就是不懂装懂。一个新人,在工作上肯定会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时候需要虚心与诚实,对于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首先要肯定它,然后想办法解决,自己找不到答案,就要向上司和同事请教,虚心学习。

初入职场,对公司的特点、运营方式尚不熟悉,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敦促自己迅速进入角色。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妨直说“我不懂”、“我还不太明白”,或向有经验的同事讨教。不懂装懂或抛开问题不管是最不可取的做法,那样的话,你就只有等着“老牛拉破车”般地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慢慢蠕动。

赵良以硕士毕业生的身份来到一家公司,他是满怀信心而来,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公司中的同事听说来了一个硕士,都在观望着,想看看这个硕士能搞出点什么名堂来。赵良对待工作十分认真,不过,他还是发觉书本上的东西与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出入,怎么办?他也知道大家都在看着他,一度为这个问题烦恼不已。自己面对着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埋头钻研了好几个钟头,也没有一点成效;向同事请教,他又觉得会很没有面子,自己是硕士,人家会不会笑话他呢?

这时候,赵良抬头看了一眼周围的同事,他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工作效率那么高,而自己呢?转念一想,有不懂的地方就应该问,是硕士又怎么样,毕竟自己是一个新人,不懂装懂才是大错而特错的。

想到这里,赵良站起来,向一名资历较深的同事走了过去。同事不但没有笑话他,而且还很耐心地给他解疑答难,最后说道,我们都是一个整体,在工作中团队协作得好,力量才大。

逐渐熟识了之后,大家在一起聊天,有一位同事开口了:“赵良,你知道吗?当你第一次站起来,请教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很佩服你,因为你并没有认为自己是硕士而就高人一等,也正因为这样,你在大家心中的印象很好。”

初涉职场的新人,在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积累有效的工作经验,学会从一个“学校人”变成’“职业人”,不论你学历高低,不懂装懂永远都不会做出成绩来,有不懂的地方就需要向同事或上司请教,逐步提炼自己的职业含金量和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职场顺利发展。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员工,那就需要诚恳认真,对工作中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勇于承认,承认了之后,要想办法去问,去解决,这样才会对其印象深刻,也许正是因为有不懂的问题,才激发你不断探索,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

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

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学者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

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鼓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都是令人怀疑的。

很多公司对于员工都有这样的一项要求:不怕你说不知道,最怕你不说自己不知道;有不懂的问题要问,向你的上司或同事请教,他们会帮你答疑解难。

人非圣贤,不可能生而知之,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不知道的东西,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永远都做不出成绩。这是做学问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

王国强是公司里的资格较老的员工,他掌握的专业技能可谓无人能及,不过,人老了,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与理解也自然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电脑、互联网的介入,王国强越来越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有些时候,对电脑里出现的单词,王国强都要向同事问一问是什么意思、怎么发音,自己在下面努力半天。同事们都说:老王,这些你不必太在意,有事我们会帮你解决的。

老王却总是这样说:不行啊,我该会的东西一定要弄明白,我虽然老了,可我还不想被淘汰。

大伙对老王这种态度都很钦佩,上司还特意表扬了他的这种学习精神,老王并没有觉得自己资历老,就倚老卖老,把自己不懂的问题丢给别人,他也没有把向同事请教当作一件丢人的事。不懂就问,做工作就需要这样的态度。不懂装懂永远都做不出成绩。

工作中谁都会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这时候不妨多向上司或同事请教,无论长幼尊卑,没人会笑话你,这也是职场所需要的一种工作态度。

棋圣聂卫平应邀出席第三届西南棋王赛新闻发布会,有一名老记者突发一“冷箭”:“请问聂棋圣能否用自己的围棋经历来解释本次棋赛的文化理念‘上善若水’?”

此问一出,但见老聂一脸茫然,如坠云里雾中。让人吃惊的是,他没有以名人惯用的托词来掩饰自己的无知,而是坦诚地说:“我很想回答您这个问题,可我确实不知道‘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所以还得先请教您。”老聂大庭广众之下不耻下问,众人不禁鼓起掌来。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意用至清的水形容人世间最高的道德境界。聂卫平也用他的坦诚向人们显示了其道德品质的高洁。

不结小利益团体

要不要加入公司里的“小团体”,一直是职场中人的共同困惑。如果你想保持中立,避免卷入“抢人战争”中,那么你就会两边都不讨好;如果你加入“小团体”也不见得会受到保护,因为大多数的老板都不喜欢员工搞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