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
19366300000016

第16章 南美洲文明奇迹(1)

40.巴西基督像

奇迹概览

巴西基督像是一座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基督雕像,它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科尔科瓦杜山上,雕像中的耶稣基督高高地耸立在山顶上,俯瞰着整个里约热内卢市。这尊巨大的基督像是为纪念巴西独立运动成功而建造的。

巴西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全国有90%以上的人都笃信天主教。在教徒们看来,这座巨型的耶稣雕像是为普天下人而献身的“救世主”的化身。雕像中的耶稣身穿长袍,双臂平举,预示着博爱的精神和对巴西独立的赞许。耶稣像面向着浩瀚的大西洋,展开的双臂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神圣而庄严。

耶稣的身影与周围的群山融为一体,云团不时地在山峰间飘过。他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人民热情接纳和宽阔胸怀的象征,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纪念雕像之一。

⊙寻幽探秘:

1.巴西在未独立之前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巴西在历史上曾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巴西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而独立。

奇境珍藏

【科尔科瓦杜山】

科尔科瓦杜山又叫驼背山或耶稣山,它位于里约热内卢的西部,瓜纳巴拉海湾的边上,海拔710米,山上古木参天,终年郁郁葱葱,景色十分秀美。

科尔科瓦杜山的第一个别名来自于它的形状,好像驼背人隆起的后背;第二个别名是因为山顶有一座世界著名的耶稣像,所以又叫做耶稣山。

巴西的蒂如卡国家公园也在这座山上,它位于科尔科瓦多山海拔380米处。这里有一座精巧别致的中国式凉亭,类似于中国的八角亭,八个檐上雕刻有色彩艳丽的飞龙。据说,这座凉亭是巴西国王唐·若昂六世在位时,当地政府为了表彰华工在巴西培植中国名茶的功绩而修造的,现在这座凉亭已经成为了中巴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山顶有座高30米的救世主耶稣的雕像,有公路和铁轨可以到达山顶。这里是欣赏里约热内卢风景的最佳地点,站在山顶远眺,轮廓独特的甜面包山、风景秀丽的海滩、世界上最大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繁华的里约热内卢市景尽收眼底。

【基督像】

基督像高30米,基座高7米,是由法国雕塑家保罗·朗多夫斯基等人创作于1921年至1931年间,现在矗立于科尔科瓦杜山顶。

1921年,在巴西人民庆祝独立100周年时,就有人提出了在当时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建造一个纪念雕像,通过全国各地的征集评比,最终海克多·达西尔法·科斯塔一举夺魁。他提议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科尔科瓦杜山顶修建一座巨型的基督雕像,让这位救世主伸开他宽大的双臂来拥抱这座城市,把他的仁慈与博爱洒向世界。

1931年,雕像在科尔科瓦杜山顶落成。雕像的选址十分科学,无论是白天还是在夜间,从里约热内卢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雕像,而站在雕像旁,也能够把全城的景色尽收眼底。这尊雕像体积庞大,仅头部就高达3.7米,重约35.6吨;双臂展开,左右两手手指端之间的距离为28米,其中每只手重达9.1吨,两臂面积约为38平方米,重114吨;塑像基座面积为100平方米,整个雕像总重约为1145吨。

雕像中的耶稣身着长袍,平举起双臂,目光深情地俯瞰着山下的里约热内卢市。雕像的落成大典相当隆重,有50名大主教和当时的巴西总统瓦加斯亲自出席,雕像装有照明灯,大典上当雕像开灯照相时,全巴西的教堂的钟声同时敲响,并为此而举行了两万次弥撒。

典故传说

【远行的基督】

基督像站在里约热内卢的海边已经80年了,重达1145吨的雕像制造和安装都是件大工程。

雕像由外部和内部的填充物构成,外壳采用一种特殊石材和一些钛金属制成;内部填充物则是一种砂、糖和鲸鱼油的混合物。外壳的制作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浮水石的材质,虽然石质较软,但可以长时间保存,即使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也不至于龟裂或变形。那个年代的巴西工艺师们不善于处理这种材质,于是由波兰裔法国艺术家保罗·朗多夫斯基在1926年到1931年期间先在法国造好了雕像的片段,然后运送到巴西来组装。为了保证雕像的细节部位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其头部在被运上山顶之前一直浸泡在皂石中。到了巴西之后,再用小火车载上山去组装起来。

这尊经长途运输而组装起来的雕像,一经落成就受到了巴西人民乃至世界人们的喜爱,并被评为了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知识百科

【弥撒】

弥撒是一种宗教仪式,是拉丁语missa的音译,意思为“解散,离开”。弥撒圣祭是天主教最崇高的祭礼,来源于弥撒中的最后一句话:“Ite,missa est。”,即“仪式结束,你们离开吧。”根据《新约》记载,耶稣在传教3年后,预知自己会被捕并且受尽酷刑而死,因此在纪念逾越节的晚上和门徒共进晚餐。

在耶稣牺牲后,门徒常常聚在一起重温耶稣的教诲和举行分饼仪式,后来这两部分成为一个完整的祭献礼仪。弥撒中,教友通过聆听圣道和参加圣祭,亲身参与耶稣基督自我奉献于天主圣父的大礼。教会初期称之为分饼,西方教会在604年以后始称为弥撒。

41. 马丘比丘

奇迹概览

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库斯科省乌鲁班巴河左岸海拔2430米高的山上,三面临河,一面是连山的热带山林的悬崖峭壁,常年笼罩在云雾中。马丘比丘被认为是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于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鲁时都有人居住。考古显示,马丘比丘并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贵族的乡间休养的场所。

它占地13平方千米,有太阳神庙、军事堡垒、祭坛、贵族庭院、平民住房、市场、作坊、广场、浴池等近200座建筑,还有连接山坡与城市的约3000级台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一体。山脊斜坡和后山还开辟有百余层梯田,用于种植粮食、蔬菜。因此,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的标志,

16-17世纪之交时,这里遭到废弃。1911年被发现时,这里尚保留着印加时代的风貌。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寻幽探秘:

1. 马丘比丘是个石头城,它的建筑体现出什么风格?

马丘比丘的每个建筑都由巨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都打磨得十分光滑。石块与石块之间没任何黏合剂,却严丝合缝,甚至连薄薄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些石头中,有的重量不下200吨,据说其中一块石头有33个角,每个角都跟毗邻的石头上的角紧密结合。如此精密的建筑、细致的规划、惊人的重量在建造史上不得不称为“奇迹”。

奇境珍藏

【上城区】

上城区位于马丘比丘遗址的西侧。这里也是城市区,以神庙、祭坛和贵族宅邸等建筑为代表。城市区的西部分为男子区和宗教区,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加王宫和大塔楼。这两处建筑的石墙非常精美,可以与库斯科的太阳神庙和贞女庙媲美。

城市区的东部也分为两个小区:服务区和妇人区。服务区主要建筑有磨房区,是印加人加工粮食的地方,还有相配套的房舍和仓库。位于妇人区的三门厅是整座古城最大的建筑群之一,内含有16个小区。帕查妈妈神庙也位于妇人区,是印加人供奉象征丰产的大地女神--帕查妈妈神的地方。

【下城区】

马丘比丘的下城区是普通居民区和储物仓库区,这里的石造建筑材料和上城区相比,粗糙许多,建筑也不如上城区的宏伟高大,因此下城区又有“平民区”之称。

平民区的尽头有一座研钵屋,这座石屋的地面上有两个类似研钵的圆坑。起初,考古家认为这里曾是印加人用来研磨食物的加工厂。后来根据考证发现,这两个圆坑在储水之后,是印加人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天文仪器”,研钵屋是设在下城区中的天文观测站。

【日晷】

马丘比丘最著名的是矗立在高山之巅的一块怪异巨石,被称为“日晷”,印加人叫它“拴日石”。这块呈“凸”字形的石头是印加人的灵魂。印加人认为,巨石矗立之地就是世界的中心。印加人崇拜太阳,并把自己看成太阳的子孙。印加将自己的城市建在高山之巅,就是为了离太阳更近些。每当太阳西下时,他们总害怕太阳从此跌落深渊,再也爬不上来。传说每年冬至太阳节时,为祈祷太阳重新回来,印加人就会象征性地把太阳拴在这块巨石上。

而且,马丘比丘的居民擅长天文,“拴日石”也起着观测天象的作用,人们通过石柱的影子来判断日期和时间,以安排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日晷底座石的角还起着指南针的作用。

【神庙】

马丘比丘有着众多的神庙,其中的太阳神庙不仅是印加人祈祭太阳的场所,更是一座天文观测站。每年夏至时分,太阳光正好由太阳神庙东窗射入,准确地投影在庙中用来测量太阳升起点的石头上。

而主神庙、三窗庙和圣器收藏室都是这里最主要的神庙。主神庙是一座三面围墙一面开放的建筑,其东西两侧石墙皆以巨石为底,并以打磨精细的石块垒砌而成,庙中还有一座巨石砌成的祭坛。三窗庙位于主神庙旁边,因为有三扇巨石叠成的大窗而得名。庙中立有一根石柱,据说是用来支撑屋顶的,石柱边还有一块代表天地宇宙的阶梯石刻,是印加神庙的重要标志之一。

典故传说

【消失的印加城市】

1532年,数百名西班牙人攻入印加帝国,开始在那里殖民统治和疯狂掠夺。但是,因为马丘比丘地势险要,没有被西班牙军队找到,逃过一劫。直到1911年,美国探险家宾汉姆在寻找民间传说中“消失的印加城市”时,因走错路偶然在荒山蔓草间发现了一个古文明的最后驿站--马丘比丘。据说,被发现时,古城里散落着100多具骷髅,男女比例为1:10。

知识百科

【印加文明】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它的影响范围北起哥伦比亚南部的安卡斯马约河、南到智利中部的马乌莱河,全长4800千米,东西最宽处500千米,总面积达9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000万。大体说来,它包括了现今厄瓜多尔山区部分、秘鲁山区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半个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印加文明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并称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

42.复活节岛石像

奇迹概览

复活节岛是东太平洋上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位于智利以西外海3600多千米处。岛屿呈三角形状,长24千米,最宽处17.7千米,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岛上有很多死火山,其中3座较高的火山雄踞岛上3个角的顶端。

复活节岛上形态各异的石像可谓是岛上的一大风景。岛上共有石像600多尊,一般高7-10米,重达30-90吨,所有石像均由整块的淡黄色火山石雕凿而成,并且都没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异,有的石像还顶了一顶椭圆形的帽子,显得可爱却又充满了神秘色彩。

关于这些石像的建造者、建造时间、建造原因以及它们又是怎么被运到这里的,一直是萦绕在众多游客和科学家脑海里的谜团。

⊙寻幽探秘:

1.为什么称该岛为复活节岛呢?

1722年4月5日,荷兰海军上将雅可布?罗格文率领一支100多人的舰队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岛屿。因为这一天恰好是基督教的复活节,于是它便被命名为“复活节岛”。

奇境珍藏

【石像】

岛上石像大多矗立在离海岸近的地段,它们有的竖立在草丛中,有的倒在地面上,还有的竖立在祭坛上。这些石像一般是用淡黄色火山石雕刻而成的。有的石像还戴着帽子,帽子是用红色岩石雕成的,形状像个圆柱,据说光一顶帽子就重达10多吨。有的石雕像身上还刻着符号,就像纹身图案。除此之外,还有比这些巨大的石雕像还要大一倍的石雕像,但它们多是半成品。

这些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它们的眼睛是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上的,格外传神。同时,它们大多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凹、嘴巴噘翘、大耳垂肩、胳膊贴腹。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群准备出征的武士,极为壮观。

⊙寻幽探秘:

2.复活节岛上的石像重达90吨,雕刻这些石像需要花多长的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