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据北宋史学家路振的《九国志》记载,904年,五代十国时(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吴国的将领郑璠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用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能是有关用火药攻城的最早记载了。
到了宋代,战争接连不断,更是促进了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据《宋史·兵记》中记载: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创造了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的前端缚上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气体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火药燃烧起来相当激烈,如果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就会发生爆炸。由于火药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氮气、二氧化碳)和热量,原来体积很小的固体火药,一经燃烧体积就会突然膨胀,猛增至几千倍,这样就会使容器发生爆炸。这就是火药的爆炸性能。利用火药燃烧和爆炸的性能,人们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器。
北宋时期使用的火药兵器都是利用黑火药的燃烧爆炸原理而制造的。北宋末年,爆炸威力较大的火器也出现了,比如“霹雳炮”和“震天雷”。这类火器主要是用于守城或攻坚。1126年,宋朝将领李纲镇守河南开封时,就曾用霹雳炮击退了金兵的围攻。
震天雷是一种是铁壳类的爆炸性兵器。元兵攻打金国的南京(今河南开封),金兵守城时就曾使用了这种武器。《金史》中对震天雷有着这样描述:“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并无迹,甲铁皆透”。这样描述可能有一点夸张,但却说明了火药的威力之大。
在8-9世纪时,硝由中国传到了阿拉伯。当时的阿拉伯人称它为“中国雪”,而波斯人称它为“中国盐”。
13世纪,火药由商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并由阿拉伯国家传于希腊及欧洲。从此,欧洲人逐步地掌握了制造火药及火药兵器的技术。
对于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恩格斯这样说道:“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精锐的火炮在欧洲的工厂中制造出来,装备着威力强大的舰队,扬帆出航,去征服新的殖民地……”可见,火药的发明为人类带来的是福还是祸,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它的使用者。
⊙奇迹探秘:
2.炼丹术是如何产生的?
炼丹术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当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统治者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帝王和贵族们产生了两种奢望:一是希望自己能够掌握更的钱财,以供它们享乐;二是希望可以长生不老,使他们的统治可以一劳永逸。
炼丹术由此应运而生,并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炼制“仙丹”,以求长生;另一种是,点化金银,希望能将普通金属通过炼制转化为金、银等贵重金属。
相关链接
【火药的分类】
火药是武器用以发射弹丸的能源,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发射药、点火药和固体推进剂。按火药的成型工艺可分为:混合火药、铸造火药和压制火药等。按它燃烧时的外部特征的不同可分为无烟药与有烟药。按照它挥发性的不同可分为易挥发性火药和难挥发性火药。按照火药的结构还可分为均质火药和异质火药。因为结构的不同,它的工艺性质、燃烧性质和物理力学性能等均有显著差别。
知识百科
【四大发明】
中国的四大古发明指的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术四种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发明。四大发明是使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5.玻璃
奇迹概览
玻璃,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作琉璃,它是一种透明、不透气的固体物质材料,且强度及硬度颇高。玻璃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玻璃制品的用途十分广泛,如遮风挡雨的门窗玻璃、交通工具中的挡风玻璃、观察用的望远镜、显微镜,甚至孩子的玩具玻璃球等。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玻璃制品。
⊙奇迹探秘:
1.玻璃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那么,最早的玻璃是如何出现的呢?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玻璃是在何时、何地首先被制造出来的。只是,据考古记载,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它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现今伊拉克)或埃及的早期文明中心地之一。
制造玻璃的技术,是埃及人和美索布达米亚人在公元前3400-公元前2500年发明的。究其起源,可能是他们在制陶中,从无意到有意地将天然碱与石英砂混合后焙烧,得到原始的粗制玻璃。那时的玻璃几乎全都带色,且不很透明。
2.中国最早的玻璃制品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965年,在我国河南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釉印纹尊,尊口有深绿厚而透明的五块玻璃釉。1975年,在宝鸡茹家庄西周早、中期墓葬里出土了上千件琉璃管、珠等玻璃制品。
中国的玻璃发明要比埃及的晚,于商代(前1600-前1046)开始萌芽,最迟在西周(前1046-前771)开始烧制。而且我国玻璃的发明,应该和烧制陶瓷与冶炼青铜有关,制陶或制铜器的工艺师傅也就成了发明人。不过,我国早期的玻璃并不叫“玻璃”,古人称它为璆琳、琉璃、璢璃、璧流离、药玉、水精、罐子玉、玻瓈、料器等,到了清代才称玻璃。
位于山东省中部博山县内的颜神镇,从元至清一直为我国玻璃的重要产地。在该地发现的元末明初的玻璃作坊遗址,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玻璃作坊。
走近奇迹
玻璃最初是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来的。有人相信,从石器时代起,就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的火山玻璃。
古罗马普林尼(23或24一79)的《博物志》曾经记载,3000多年前,古代地中海沿岸民族腓尼基人,在海滩上用天然苏打支锅做饭。后来有人在无意中发现,天然苏打和海滩上的石英砂经火烧后变成了玻璃。于是,腓尼基人就开始秘密大规模生产玻璃制品,并将制品卖到世界各地,发了一笔横财。
而据考古记载,古埃及人约在公元前3700年前,就已经能制出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的玻璃器皿,但由于知识与技术的缺乏,当时只有有色玻璃。到了约公元前1000 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制造出无色的玻璃。
公元前200年,巴比伦人又发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的方法,接着这个方法传入了罗马。大约在4世纪,罗马人已经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
后来玻璃制造的技术继续不断发展,11世纪,德国发明出了制造平面玻璃的技术。他们先是把玻璃吹成球状,然后造成圆筒型,在玻璃仍热时切开、摊平。这种技术后来在13世纪的威尼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
12世纪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而在14世纪的时候,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了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很多用玻璃做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由威尼斯制作。到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玻璃制造商通过在石英砂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铅,由此发明了“人工水晶”又称为“水晶玻璃”,这成为了玻璃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迎来了意大利玻璃的鼎盛时期。
尽管曾经有一段时间,意大利对自己的制造技术严格保密,但却没能阻挡玻璃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1688年,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被发明了出来,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而1827年发明的玻璃压印机器,更始拓宽了大规模生产廉价玻璃器具的道路。
后来,为了适应研制望远镜的需要,人们又制造出了光学玻璃。1873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1920年,发明了可以在模具上加上雕刻的办法,而且还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玻璃,于是在1930年以后,大量生产的廉价玻璃器具逐渐出现。
我国也在西周时候开始制造玻璃。考古专家在西周的古墓中曾发现过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南北朝以前,我国对以火烧成的玻璃质透明物为“琉璃”。不过,当时很多的“琉璃”严格上来说,并不属于现代所说的玻璃。
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现代,我们所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经高温制成的。而玻璃也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日用、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
⊙奇迹探秘:
3.现在我们用的一些玻璃比如普通玻璃、强化玻璃,它们又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现在我们所用的大约90%的平面玻璃,都是由1950年皮尔金顿玻璃公司的阿士达·皮尔金顿爵士发明的“浮法玻璃”方法制成的。这种玻璃也叫“退火玻璃”,方法是把玻璃溶液倒进一缸溶解的锡内,玻璃浮上锡面后自然形成两边平滑的表面,慢慢冷却及成长带状离开锡缸。之后按照各种标准厚度过火打磨,便成为接近完全平的玻璃。
这种玻璃是民用建筑的最好玻璃,但它有一个缺点,破裂时会成为大块锋利的碎片,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人们又发明出了强化玻璃。
强化玻璃是由退火玻璃经热处理而成的。切割好的退火玻璃被放在滚筒桌上,推入超过退火温度600℃的焗炉,然后经空气迅速冷却。玻璃表面被冷却至退火温度以下,快速硬化及收缩;而玻璃内部则在短时间内仍作流动。当玻璃内部收缩,会在表面造成压应力,玻璃外部则成张应力。
强化玻璃在建筑上的用途很多,玻璃门、玻璃幕墙、负重的玻璃等都经常使用它。但是它也有缺点,如果其上出现任何损坏或裂痕,因为内部应力平衡作用,整块玻璃都会碎成指甲大小没有尖角的碎片,而且还有可能发生爆裂。与退火玻璃相比,强化玻璃的硬度也较低,容易被刮花。
相关链接
【玻璃的成分】
普通玻璃主要是非晶的二氧化硅(SiO2),就是石英或砂的化学成分。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苏打粉)及碳酸钾(钾碱)来使硅降温。而且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常见的玻璃通常也会加入其他成分,以达到不同的用途和效果。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耀眼的水晶玻璃,是在玻璃内加入使玻璃折射指数增加的铅;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可以加入钡来增加玻璃的折射指数;至于高精密的光学镜头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而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至于玻璃颜色的改变,则是因为其中加入了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例如,适量的锰或硒可以产生淡紫色的玻璃,蓝色的玻璃中含有少量的钴,等等。
知识百科
【玻璃为什么是透明的】
在生活中,许多固体都不透明,但大多数气体、液体都是透明的。因为,当一种物质呈固态时,分子间的排列通常都整齐有序,彼此的联结也十分牢固。因此光波无法从中透过,照到这些物体上的光波会被反射、散射或吸收。而当物质为液态或气态时,分子间的联结强度没那么高,分子也呈随机状态排列。部分光波就可以从缝隙或孔洞中穿过。物质中的分子排列越是无序,光线就越容易穿过。这就是光可以透过液体和气体的最根本的原因。
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是由许多原子结合在一起的,这些原子通常带有很多电子。当光子与这些电子发生作用时,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通常是转化为热能);电子吸收并保存光子的能量(这样会引起发光现象,储能时间较短时称为荧光,储能时间较长时称为磷光);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并将其沿入射方向发射回去(反射);电子不吸收光子的能量时,光子继续沿其路径传播(透过)。
在玻璃的制造过程中,用作冷却剂的材料可使玻璃的分子排列呈无序状态,其所含电子不吸收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这就是玻璃透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