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作家年近三十还没结婚对象后,小伙子特别着急,把这事看得比天还重,看到煤矿有不错的女孩,就把作家的情况介绍给对方。
那时,作家在矿里的工作安排不理想,干的是重体力活,被人称为“铁道驴子”,是让人看不起的岗位,又是个知青,将来的命运也不好说呢!所以没有哪个姑娘肯冒险嫁给他。
后来在朋友的百般操心下,作家终于谈了一个姑娘,但两个人没一点爱的感觉,呆在一起十分别扭。作家很想和她分手,但小伙子知道后,不依不挠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将就着点。从另一个角度想,两个人是小伙子搓和成的,肯定不希望作家违背了他的好意,可是他却没想过,朋友是不能用来强迫的。
最终,作家背着小伙子给姑娘写了封信,说明了分手的想法。小伙子知道后,就此和他疏远了。后来文革结束,作家回城,两人就此永远失去了联系,本来很好的朋友,因为过于“亲密”,反而做不成朋友了。
是不是亲密无间才算好朋友?这个故事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未必是这样,如果不能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朋友好过了头也会翻脸的。
就像一壶水,烧得太开了,会蒸发掉,而温度太低了,又会冻上。对友情来说,这里就有一个空间效应。
什么是空间效应呢?就是距离产生美感,而且是恰当的距离。《论语》中有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就是说,和上级过于亲密,就离招来羞辱就不远了;和朋友来往过密,你们俩离疏远也快了!物极必反,太亲密就是疏远的开始,走得太近了就会产生压迫感,而压迫感又会产生不信任和越来越强烈的厌恶心理。所以,空间效应就是告诉我们,再好的朋友也要讲究分寸,保持适当距离,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则要视而不见,保持沉默。这样,才能将彼此的温度维持在一个恰当的范围,互相不被伤害。就像水一样,只有维持在零度以上,一百度以下,它才既不会冻结,也不会蒸发。
对于空间效应,我们可以总结出下面三条常识:
第一,无论关系多么密切的朋友,距离都非常重要。保持距离就是给对方最大的尊重,否则对方会产生被胁迫的不安全感。
第二,要维持一个合适的距离,太近,彼此有压力,太远,又可能失去必要的联系。太近和太远,都会让你失去朋友。
第三,两个人的相处,就像两条铁轨,保持平行才能走远,若是一旦相交,相交过后就是越来越远的分离。
空间效应不仅在朋友之间,在恋人之间也极为适用。在现代社会,“藤缠树,树恋藤”的爱情观已经不再适用。男人和女人如果距离太近,也会日久生厌,神疲心累,牵绊过紧,反而会出现感情疏离的现象。
甚至,还会让人生出逃出围城放放风的念头。
由此看来,在人际互动中,无论朋友还是伴侣,不管是同事还是上下级,乃至家庭关系,合适的距离都是维系正常关系的最佳的粘合剂。这恰恰也符合一个人处在社会关系中的心理期待,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受人关注,但同时又期望保持独立,这两者之间,岂不正需要一个恰当的距离吗?
互补定律:为了弥补自身不足,人们总在寻找能弥补自己不足的人有时我们会奇怪地发现,大家都看好的一对特别般配的男女,男才女貌、门当户对、兴趣相投,但却走不到一起。最后他们各自的选择,又总会让人大跌眼镜:
“哎呀,真没想到,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竟然能结合!”对于此,民间还有“丑男配美女,好汉无好妻”的说法,帅哥的妻子总是不那么美丽,美女的丈夫总有点“牛粪”的感觉,让人慨叹不己。
其实从心理学上讲,这一点都不意外,因为这恰恰符合人际交往的互补定律。心理学上的互补定律,指的是人与人在具体的内容上能够相互满足,产生强烈的相互吸引,就像两个形状不同的纸片,合在一起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根据互补定律,在人际交往和婚姻生活中,人们总是会寻找那些能弥补自己不足的人。或是做朋友,或是做夫妻,或是成为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这方面的研究也表明,如果性格相近的人共同组成一个集体,那么这个团队的内部一定是不和谐的,很容易发生争执。两个性格与爱好完全相同的人结合成夫妻,几年后离婚的机率也是最大的。原因在哪儿呢?就是因为性格相近的人有着类似的需求,就容易产生利益冲突。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事业能力都很强,有着相同的事业追求,性格爱好也都一样。这样的两个人碰到一起,可能马上就会摩擦出爱情的火花。但仅此而言,却不适合组成一个家庭。因为家庭的分工是截然不同的,需要充分的互补,比如有主内的,有主外的,有了孩子谁来照顾?平时在家的时候谁做饭?那些繁琐的家务活谁来做?别小看这些鸡皮蒜皮的细节,很多婚姻悲剧,就毁于这些细节的分工纠纷。
这就是互补定律在起作用,如果两个人没办法在漫长的合作中提供对方需要的东西,取长补短,那么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伙伴或婚姻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互补,还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需求的互补。在特定的条件下,每个人的具体需求或优先需求是不一样的,这时互补性强的人更容易相互吸引。比如找工作,公司一定会优先录用自己缺乏的人才。同样,一个出色的人才选择单位,也一定会优先考虑那些能给予自己发展平台的公司。
第二,风格的互补。风格是指作风和性格,比如爱情和婚姻,一个性格骄傲、权威型的男人,最适合的婚恋对象一定是小鸟依人型的女孩,绝不是同样喜欢当家作主的女强人!控制欲强的人适合与依赖性较强的人合作和搭配。只有这样,工作和生活中才会完美无缺。像比较阳刚的人,他的最佳搭配应该是阴柔型;比较急躁冲动的人,他最适合与耐心智慧的人合作。这样的互补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必须是一致的,否则很可能彼此看不顺眼,一点不来电。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这个定律早有一个范围更大、更有深度的总结:天地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就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任何事物都是有阴与阳两方面组成的,阴阳相调,才能事事和谐;阴阳互补,才能事事稳定。这不正是互补定律的精辟概述吗?
像男女之间,男人阳刚,女人阴柔,相生相克,呼取所需。男人做女人的保护神,女人当男人的心肝宝贝,给予他满足感。
朋友和同事之间,能够互相弥补不足的人,才容易走得更近,关系也更好。因为这样的两个人一起合作共事,生活更惬意,工作更轻松。可以互相帮助,给对方强有力的支持。
当然,人的性格不是永远不变的。本来无法互补的两个人,随着各自的调整,也可以变得互相需要,彼此吸引。就像夫妻之间,不是所有的男女都必须符合互补定律才能结合。在两个人的相处中,根据彼此的需要,男女双方都可以调整自己,向对方靠拢。同时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互相改造,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
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感动
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年冬天,突然下起了百年难遇的大雪,天气极为寒冷。楚怀王点上熊熊燃烧的炉火,穿上厚厚的皮袄,就差坐在火炉上了,还是觉得冷入骨髓。
他沉思了一会,对身边的一位大臣说:
“我有这么好的条件,都无法驱走寒冷,那些贫苦的百姓岂不更冷吗?”于是,他下令给全国贫穷的百姓都送去取暖的火炭,让他们都能烤火取暖。
一时之间,饥寒交迫的百姓们都非常感动,对楚怀王十分感激。
后来,就有了“雪中送炭”这个成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有困难时,给予他物质或精神上的及时帮助,让他摆脱危机。
楚怀王雪中送炭,赢得了民心。不过,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假如在平时没有下雪或天气并不很冷时,他做出这个决定,全国的百姓还会对他这样感激涕零吗?至少,不会如此激动!再假如,他采取另一种方式:到了秋天,就开始每个月给百姓送去一些数量不多的火炭,直到寒冬。那么在下大雪的这一天,他即使给百姓增加火炭的数量,也依然不会起到故事中的轰动性效果。
原因就在于,前者虽然只大发慈悲了一次,但却是雪中送炭,是救人性命;后者虽然更合理、更爱民,却只是锦上添花。两者给人的心理刺激是不一样的,锦上添花固然也是帮助人,但雪中送炭似的帮助,却更为紧迫、更为重要,让人印象深刻。
常言说:
“患难见真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心理,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检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否可靠。一个人在极度困难的时候,有人伸手帮了一把,他会终生难忘;但平时他只是遇到了一点自己能够解决的小麻烦,你跑过去帮忙,换到的只不过是一句贬值的“谢谢”。
所以,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容易让人感动,也是人际交往中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种常见心理。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定律叫“边际效应递减”,说的是我们在向往某种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事物时,情感的体验也就越猛烈,印象就越深刻,感觉就越难忘!但是,第二次接触时,就会淡一些,到了第三次,会更淡。然后依次递减,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情感体验也就越淡漠,最后趋向于乏味。
在边际效应中,雪中送炭给人的感觉,就像第一次让人体验某种向往已久的事物。而锦上添花,给人的感觉则是较为淡漠的体验。
广西有一位高校教师,他发现一个孩子家庭条件特别差,根本读不起书,而且母亲还得了重病,急需一大笔钱治疗。怀着恻隐之心,这位教师筹集了10万元人民币,送到了这个孩子的家里,以表自己的心意,孩子和家人全都感激得要跪下给他磕头。因为他这10万元钱,不仅救了孩子的前途,还救了孩子的母亲,救了一个眼看就要崩溃的家庭!从那以后,这个孩子每年的春节,都会和母亲一起去该教师的家里探望他,还给他做了一面锦旗,将他的事迹写信告诉了电视台。电视台拍摄了专题节目,高校也给了他极高的荣誉。
你想,“雪中送炭”的价值有多大!但是我们也在社会上也经常看到另外一些真实的事情,有的人每个月都资助给贫困学生几十到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和学费,这种资助长达几年,一直到学生读完大学,找到工作。但是根据媒体的调查,有不少资助者都曾反映说,他们并没有从中得到期望得到的“学生强烈的感恩态度”,甚至说:
“虽然从未渴望一点回报,但最起码应该每年写几封感谢信吧,这也没有。”
从这两个例子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带给被资助者的心理刺激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同样是帮助别人,这位教师成了名人,而那些给予对方稳定支持的慈善者,却一直默默无闻。
知道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应该注意掌握。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及时送上我们的帮助,要比锦上添花的效果好。
要想你的建议被人接受,先让他把你当成“自己人”
民国时期的着名将军冯玉祥,是个很受士兵热爱和拥护的军事家。
他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他体贴士兵,关心他们的生活,吃的东西也和士兵一样,都是粗茶淡饭。在士兵面前他没有官架子,平易近人,和士兵站在同等的地位上。
其次,他非常擅长鼓励士兵,比如他写了一首诗:
“层层压迫均推倒,要使平等现五洲。”士兵们感到跟随他打仗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找到了共同的价值观,都很拥护他。
曾经有一次,冯玉祥到营地视察,发现了一个士兵的枪伤很重,旁边军医正在为他熬制汤药。冯玉祥停下脚步,亲自替士兵尝药,为他擦身搓背,就像照顾自己的家人,让士兵们很感动,更加坚定了为他效命的决心。
冯玉祥贵为军事长官,并没有依靠权力去强硬地灌输自己的价值观,或生硬地让士兵服从自己的命令,而是努力和士兵搞好关系,打成一片。如此,既建立了威望,又得了人心。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冯玉祥这种管兵带兵的办法,就是“自己人效应”的最好体现。想要让别人按照自己的建议去做,只是提出建议远远不够,还要让别人喜欢你、认同你,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自己人效应”就是让对方把你和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将你认同为“自己人”,建立信任和亲近感。这样,他们对你的话会更信赖、更易接受。
心理学家认为,首先同他人建立特殊和亲近的关系,有利于你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扩大。让他把你当成自己人,就等于向你敞开了一扇信任和支撑的大门,即使你的一个普通的观点和建议,也会他产生多于常人的好感。这种“自己人效应”产生以后,会让你成功地融入一个团体,结交更多的朋友,施展更大的影响。
要想成功地发生“自己人效应”,有两个必要的基础:
第一,必须强调双方一致的地方,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需求,让对方认为你是“自己人”。
第二,应该平等交流,缩短心理距离,不能让人对你产生畏惧或疏远的心理,从而建立亲近的氛围,才能产生信任感,提高你的影响力。
有一句名言这样说:
“假如你想让人们认为你是对的,应该按照你的意见去做,那么,只是提出你的建议还是远远不够!你必须首先让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意图就可能遭致失败!”
比如一些演讲家,他们到广场上演讲,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不是猴急地用大喇叭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让人们喜欢自己的形象。
这甚至比观点都重要,因为听众对于他喜欢的演讲人所宣传的观点,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也会产生认可的心理倾向。而对那些有着讨厌形象或恶心开场白的演讲者,无论他们表达什么观点,听众都会产生本能的抵制心理。
再比如现在社会上的追星现象,追星族对于自己喜欢的明星,爱屋及屋,不管他做什么,都会第一时间产生认同的趋向。这就是因为潜意识将他当成自己人的原因。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自己人效应”呢?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这跟社会心理学中的“喜欢机制”是一脉相承的。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一个人在许多问题上与自己的看法相似,我们就喜欢他。其实这就足够了,我们只要把握这一点,就很容易和别人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并且让人们接受我们的观点!
从现在开始,为了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开始让别人把你当成自己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