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网民中30%的人经常隐身,60%的人时常隐身。在对“隐身的目的”回答中,“不愿让别人发现自己在线”占40%;“看看有谁在线”占17%;“习惯了”占20%。
8亿QQ注册用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普遍的“隐身”现象呢?
为什么很多人上QQ却喜欢隐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QQ隐身简直成了惯例。点开好友列表,满当当的一片灰白,亮起来的头像也就那么小猫两三只,而且有时还不知道是啥时候随便加的陌生人。当突然想联系谁了,一发“你好”、“在不?”,对方就蹦出个回复来……才知道原来对方也在隐身。
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网民中30%的人经常隐身,60%的人时常隐身。在对“隐身的目的”回答中,“不愿让别人发现自己在线”占40%;“看看有谁在线”占17%;“习惯了”占20%。
8亿QQ注册用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普遍的“隐身”现象呢?
隐身一族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也许工作太忙,无暇应付QQ上随时跳出来的闲侃;也许需要躲避某人,以避免尴尬;也许一旦上线,看见亮着头像的朋友,总像完成必须的任务似的主动问候;也许只是习惯性的看看群里的留言和聊天话题;也许不喜欢说了两句就没话说的尴尬;当然也有可能是就喜欢这种“敌明我暗”的刺激感,自己躲在暗处看别人上线下线,突然袭击给他(她)一个惊喜……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隐身是个人对于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的一种本能的把握。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间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每个人的心理都有这样的一把尺,去不断衡量合适、舒服的交际尺度。这个尺度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会反映在身体的接触距离上。这个空间距离具有一定的弹性,人们根据情感亲密程度、情境、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情等因素的改变而在潜意识上调整着心中的尺度。每个人都需要在自我周围划定出一片可以自我掌控的空间,而当感到这个空间被触犯后就会不舒服,失去安全感,甚至恼怒。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起初是在享受着身份的虚幻感带给自己的新奇,可以创造一个新的身份去尝试不同的生活。但是,今天的网络世界已经越来越接近现实的生活,看看QQ的好友名单,很多是自己现实生活的朋友,我们没有办法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的畅所欲言。同时,在网络的世界,因为时空的虚化,很难去感受到对方的空间距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触犯到那个“自我空间”,从而令对方感到不舒服,产生误解。人们在自我的空间里会渴望感受到外界,但是同时又不愿意开放自己。隐身也便显出了它的优势,可以让我们免于不必要的打扰,同时又可以看到别人的一举一动。对于这种为情感制造的“安全感”,也正是QQ可以带给我们的便利。
隐身了,主动权就握在自己的手中。越来越多的“QQ隐身族”习惯于主动出击,在自我空间中选择想聊的人、想问的问题、想找的答案。他们长期的躲在灰白背后,随时可能丢出一两句,也可能数年不发一言。使用QQ隐身功能,就像贾平凹说的:人,穿了衣服就敢露着脸,不穿衣裳就一定捂着脸啦。这也是一藏一露的技巧。
QQ隐身是我们在虚拟的网络交际世界晨越来越现实化的一种“折中式自我保护”。其实,QQ就如同我们现在的手机总保持在开机状态一样,仅是个方便的联系工具。我们保留下需要的“数字”,在一些时间发送一些短信,在必要的时间打个电话……同时我们可以确定对方是否会有反馈,也不必担心时间浪费在过量的寒暄和过分骚扰中了。
得不到的东西比拥有的更有吸引力——促销的鞋子总是只剩最后一双
打折、特价、买一送一、送券……精明的商家总是在365天内变幻着魔术,将各种诱惑抛向消费者。促销——就是商家百试不爽的法宝,即使是在经济危机,我们每天在大喊省钱王道的今天。各种名目的促销大法总是一次又一次将我们勾引到商场里,不知不觉就荷包瘪瘪。
试想,刚好碰到一双鞋子,穿在脚上又是那么的天衣无缝,好像生来就是属于自己的,而且……刚好又在打三折!虽然三折后的价钱还是让自己心痛下半个月的伙食怎么办。这时,内心的拉锯战达到了白热化,还是肚子要紧吧?可是现在的机会千载难求很难遇到呢。就在此时,店员发话了:“这鞋子就剩这最后一双了。”立刻!天平歪了:开票,付钱。
为什么这个“最后一双”有这样的魔力,让世界上最爱举棋不定的人也能变得当机立断?其实这是商家玩的一个非常狡猾的心理游戏,就是我们心理学中常说的“最后通牒心理”,即是说,对没有明确指出要立刻完成的事情,人们会习惯性的将其顺延,直到最后期限之前才集中完成。
事实上,“最后通牒心理”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学生的暑假作业,很多人都是要堆到最后一天才做完;漫画家在截稿日前痛苦的熬夜赶稿;早上上班前无论如何也想多睡5分钟,结果常常在最后一分钟冲到打卡机前……我们需要“最后通牒”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懒惰因子,有意无意的使我们不留心就开始变得拖沓起来。就拿购物来说,假如没有“最后一双”、“最后一天”、“最后一件”之类的东西做警告,我们会觉得货源很充足,不必立刻买,可以仔细考虑考虑,或者和别的商家做个对比。在考虑很多情况后决心要买时才发现没货了。而在“最后通牒”的压力之下,我们被迫迅速做决定,虽然这个决定不一定明智。
从上面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来,“最后通牒心理”能帮助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是它常常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比如因为赶工导致的敷衍了事、粗制滥造,就好比我们那些冲昏头买回来却在家中积灰的“促销品”。
为避免让“最后通牒”心理总使我们犯错误,就需要先分析我们为什么会拖沓。心理学家认为,是恐惧导致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产生拖沓行为。恐惧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害怕结果无法尽如人意,所以迟迟不敢行动,或者是害怕做出使自己后悔的决定……这些恐惧有时候会被掩饰起来,就如同很多人认为在最后关头的精神压力下,反而会激发出人类潜能一样,实际上这种想法可以说是自欺欺人。在这样的压力下,人们甚至难以达到平常水准。
为了化解拖沓的心理,我们一方面要将恐惧的糖衣外壳剥离掉;另一方面,从一开始就要做好规划,为自己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分阶段完成任务,将一张最后通牒,化为多张最后通牒,这样压力就会被平均分配,不至于让自己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决定。
当我们再次置身在“最后一双”的紧迫下时,想想家中堆积的冲昏了头的促销品。深吸口气,问自己,这“鞋子”我真的需要吗?千万别被“最后”两字迷惑了。虽然买不到可能会后悔,但是买了可能会更后悔啊!
为什么没有做贼也感觉心虚?
荆轲刺秦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荆轲的助手秦舞阳却很少被人提起。虽然他也是“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的豪杰,但是却被秦王的威仪吓住,在下面瑟瑟发抖,最终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胆小鬼的名声。秦舞阳仅仅因为秦国朝堂巍峨就吓得发抖恐怕不太可能,主要是他心中有“鬼”,毕竟刺杀一国之君而面不改色实在很难做到,他的举动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做贼心虚”。
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秦舞阳心虚是因为揣着刺杀秦王的念头。可有人明明什么坏事都没做,也没打算去做,竟然也“心虚”起来。怎么会有这种“怪人”呢?
不过其实不做贼也心虚的“怪人”不在少数,比如:单位里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大家三个一伙五个一派的凑在一起议论纷纷的时候,某个平时就不怎么起眼的人孤零零缩在一边,不发言不说,脸上还带着可疑的神色。很快,这奇怪的现象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难道是他偷的?平时装的挺老实,居然干这种事!得!这下成嫌疑犯了。
难道他真的偷了东西?九成九都不是,他只是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了。当出现东西丢失一类的事件,人们都会不自觉的怀疑周围的人,大部分人不会受此影响,但有一些人,他们的内心非常敏感,平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揣测他人的心思,所以他们立刻就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们不但会感觉到这样的变化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们甚至会变得怀疑自己,即使明知自己没偷东西,也会开始乱想:是不是我不小心动了东西,然后放在哪里忘掉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这些人过度依赖顺从周围环境。
对他们来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认识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不重要的,他们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他人。他们在点菜的时候会在朋友点过之后要同样的一份,在举手表决的时候总要先看看大家的举手情况再迟疑的抬起手,在别人批评一些不良现象的时候总觉得是在影射自己……他们时刻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周围的人不高兴,而这样疑神疑鬼的个性却进一步让自己无法融入身边的圈子。对环境的过度顺从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让人难以正常工作与生活。
如果某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那个没做贼也心虚的人,该怎么办呢?要改变这种性格,就要先认清造成这样性格的原因。依赖环境就代表无法自主。而自主意识是和自信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盲目依赖环境的状况就必须先建立自信心。
一般来说,没有自信、缺乏自我等现象都与童年心理伤害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儿时犯错时遭到咒骂,甚至殴打,很容易在内心留下印记。假如放着不管,自卑的情况是永远无法改善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正面面对这些心理阴影,并一一驳斥它。试着用行动告诉周围的人,也告诉自己,“我很细心,这让我的工作做的更好”、“我很聪明”、“我的阅读面很广”、“我很会修理东西”……你会发现,自己以前从没发现有这么多的优点,而这些优点会让自信的花开的更加灿烂。
拥有自信之后,就要给自己一些自主的机会。开始可能只是决定些小事:自己点菜,自己挑选衣服……然后渐渐地大事也自己拿主意。
这样那个只会一味依赖环境的“胆小鬼”就会和你渐行渐远。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需要遵从社会准则。但这不代表我们要时时刻刻看他人的脸色行事,一味顺从会迷失自我。让我们把握顺从的尺度,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也要给自己留下个性的空间。
禁止对方做一件事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一直做,直到烦而自动放弃14岁的悠悠很喜欢看韩国电视剧。家人怕影响到学习,禁止她看电视,一看电视就对她唠叨不停。可是,沉迷于此的悠悠总是可以找到各种理由看电视。家人看无法禁止,就干脆把悠悠带到电视机旁,让她一直看下去,一连看了好几个月,除此之外禁止她做其他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悠悠自己说,我看腻了,没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越禁止越疯狂的现象呢?
心理学家发现,当外界刺激过多、过强、作用时间过长时,就会引起心理不耐烦或者反抗现象。这就是物极必反定律。在另一层面上,此定律还给了我们新的提示:当想要禁止别人做什么时,最好就是让他一直做,直到烦而自动放弃。正如悠悠那样,她心理得到满足到因为接受韩剧时间过长而主动放弃了再看。
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物极必反定律的影子:比如那名片上的头衔,一个是主事,两个是干事,三个是说事,数不清的是蒙人的;再看看那治病的药,专治一种的是良药,多病都治的是止疼药,包治百病的是假药;想想那琴弦,两只手指拨出个百鸟朝凤,千万只手指拨弄就跑调了。
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则依”。其实这与心理学家所说的物极必反定律有异曲同工之妙。爱美之心人人有之,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美的限度”过了就会酿祸。拿开车来说,怕衣服弄皱而不系安全带、因为长发挡住视线看不到旁边的车、穿高跟鞋开车……据统计,因穿高跟鞋不能将刹车踏板踩到底而造成追尾的现象非常普遍。也许这只是几秒的事情,但这几秒钟足够撞上前面的车了。
曾经有个大一的新生,突然生了怪病——见人就忍不住上前大吐一口口水。心理学家经过分析后,决定利用物极必反的方式对其进行“过度矫正法”,就是说,让他想吐的时候找个合适的地方使劲吐,直到疲劳为止。在反复几周的治疗过后,这位新生症状有了明显改善,最终痊愈。这种怪病其实被称为心理强迫症。物极必反的原理,就在于让其反复去做,直到做得不想做了放弃,最终达到禁止的目的。
这在体育竞技场上也可见一斑。当大家以为巴拉克是德国人的最后炮弹时,勒夫将施魏因斯泰勒抛了出来。解禁复出的“小猪”像被开了塞的香槟,激情喷涌,一个人就完成了对葡萄牙队的毁灭性打击。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正是主教练让这位80后年轻人长久的坐冷板凳,积压了过多的能量,最后终于找到了释放的空间,才使得他有着如此惊人的表现。
既然很多事会越禁越疯狂,而“物极必反”又有这么大的威力,那么我们该怎样合理利用这一定律呢?
在管理方面,不让上网挂Q,不让将私人电话,不让嚼舌根……反而员工私下小动作增多。虽然规章制度虽然白纸黑字的印着,但该发生的还是不断。这时不如就索性广征明鉴,把问题的根源找到,多一些人性的弹性空间,反而会有不错的效果。
在投资理财的时候,不要因为是牛市就乐观过头,想着狠捞几把,牛市与熊市往往就在一夜之间骤变,不被贪婪蒙上双眼,为自己设立止损止盈点,防止一脚踩空万劫不复。
教育孩子时也不要总是死搬硬套,大量填鸭式的记忆,只会让学生产生心理抵触,同时头脑变得木讷,不善于思考。不如在有张有弛的知识节奏下,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发挥空间。
物极必反妙处多多,以上只是生活中可以利用的一小部分。相信只要你善于发现、思考,在禁止别人做什么事这方面,物极必反肯定会帮你找到更多开启魔力的钥匙。
为何说曹操曹操就到?
“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是谁?”
“当然是曹操啦,因为‘说曹操,曹操到’嘛!”
这个脑筋急转弯估计大家都听过,虽然我们常把这种现象称为“巧合”,但是细想下,我们会惊异的发现这些巧合发生的实在太频繁,以至于让人不得不相信冥冥中有种神奇的力量在促成我们“心想事成”。
这种力量的确存在,即是“吸引力法则”。物理学上是指同频物体接触会产生共振,性质相同物体则会相互吸引进而靠拢。当然这个相同性质指的不是磁力上的“同性相斥”,这里的同性是说物体都带导磁或者有类似的密度等,然而这种“吸引力”并不仅仅局限于物体学科,在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中“吸引力法则”也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