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恩格斯传
19562300000005

第5章 朝气蓬勃的年轻人(2)

虽然有着慈祥的母亲,活泼可爱的弟妹,但家庭生活仍然十分沉闷。这个“彻头彻尾基督教的、普鲁士的家庭”[18],与恩格斯的思想和信念越来越格格不入。他渴望摆脱家庭的束缚,骑着骏马,驰骋在广阔的天地里。

四、力求扩大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恩格斯天资聪慧,勤奋活泼,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力求扩大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当时,乌培河谷广泛流行的宗教虔诚主义,浸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虔诚主义影响最大的是教育事业。一些教会学校,除了教学生朗读、书写和计算以外,只向学生灌输宗教意识和教义问答。其他学校也好不了多少。恩格斯最初就读的巴门市立学校,同样受到宗教虔诚主义的影响。掌握学校大权的管理委员会,只从虔诚派教徒中挑选教员。有一次,一个四年级学生问老师:“歌德是谁?”老师回答说:“是一个不信神的人!”在这样的学校学习,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不能不受到严重束缚。学校里也有一些学识渊博的教员。法文教员希弗林博士,精通法文文法结构,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及其他现代作家的作品和风格有精湛的研究。年轻的文学教员科斯特尔,在诗歌教学中敢于冲破宗教的约束,取消了说教性的内容。他们给少年恩格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34年秋天,恩格斯转学到离家较远的爱北斐特中学。这所学校开设的课程较多,教学质量较高,被公认为普鲁士最好的学校之一。代理校长汉契克博士,拉丁文教员艾希霍夫博士,都是有才能的优秀教师。讲授德国历史、文学史和古典著作的克劳森博士,学识渊博,教学认真。[19]在这些优秀教师的指导下,恩格斯获得了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中学肄业证书》表明,恩格斯“在高年级学习期间操行优等,特别是他的谦虚、真诚、热情引起教师们的重视;该生不仅资质很高,而且表现出一种力求扩大自己的科学知识的值得赞许的愿望,因此取得了可喜的进步……”[20]

在中学里,恩格斯十分重视语文学习。他上课时用心听讲,课后认真练习写作。教师对此十分满意,指出他的“作文,特别是最后一年,在全面发展方面获得可喜进步;作文具有良好的、独立的思想,而且大都组织得当;叙述均有依据,表达富有准确性。……对德国民族文学史和阅读德国古典作家的著作表现了值得嘉许的兴趣。”[21]

恩格斯十分喜爱外语,中学时认真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法语,通过阅读和翻译原文著作掌握外语词汇和语法知识,教师对他的学习成绩作了很好的评价,指出了在拉丁语方面,“他能毫无困难地理解无论是散文作家或诗人的作品,特别是李维和西塞罗,味吉尔和贺雷西的著作,因而能毫不费力地理解整体的联系,清晰地掌握其思路,能熟练地把拉丁语课文译成德语。但语法的掌握尚嫌不足,因此,尽管作文颇有长进,从语法和修辞的角度来看,还有待改进;”[22]希腊语,“他已充分掌握词法和句法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学会了准确地翻译比较容易的希腊散文,如荷马和欧里庇得斯的作品,而且能够较好地理解和复述柏拉图的一篇对话中的思路。”[23]他通晓法语,能熟练地翻译法语古典著作。中学时期学到的外语知识,为他日后继续学习外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论历史和地理,还是数学和物理学,恩格斯学习都很用心。教师认为,他拥有相当明晰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掌握的知识令人满意,理解力很强,善于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也认真学习宗教和哲学基础知识,饶有兴趣地倾听实验心理学课程。总之,对一个中学高年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他都很好地掌握了。

少年恩格斯聪明活泼,多才多艺,爱好音乐和绘图,喜欢爬山、骑马、击剑和游泳,也兴致勃勃地创作剧本、小说和诗歌。中学时期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开朗、勇敢的性格,而且表达了他反对压迫、追求自由的意向。在保留下来的写于1836年的一首诗中,16岁的恩格斯热烈赞扬德国文学作品中反对专制强暴的著名英雄退尔、齐格弗里特、浮士德和阿基里斯,为他们的英雄业绩欢欣鼓舞,渴望像骑士一样英勇战斗:

有许多美丽的形象,在远处招呼,

犹如繁星点点,透过云雾,

给我们送来亮光,优美柔和。

他们越走越近——我已经认出来了,

这是退尔,手拿弯弓,

这是齐格弗里特,他降伏过巨龙,

执拗的浮士德也来了,

阿基里斯当先锋,

光荣的布尔昂的哥特弗里德,

号召骑士们战斗要英勇。

瞧!——兄弟们,请不要笑——

还有那英雄唐·吉诃德

骑着一匹骏马,

到处厮杀。

这支队伍来了,又消灭了,

只留下一片闪闪的金光,

啊,怎样才能把他们挽留?

又有谁能把他们赶上?

诗一般的梦幻,

还会重新出现,

当你再次看见他们,

欢乐充满心田。[24]

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贯穿着少年恩格斯的思想和行为。他十分同情乌培河谷那些栖身于草棚、马厩和楼梯间的穷苦工人,有时甚至把自己微薄的积蓄赠给他们。他也十分同情当时希腊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愤怒谴责残杀无辜的野蛮的土耳其贵族,热烈赞扬在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英勇战斗的希腊人,表明自己“珍重自由”,[25]决心像希腊人一样为自由而战。

1837年9月15日,爱北斐特中学举行公众庆祝会。即将离开学校的恩格斯心情激动,在会上朗诵自己根据古希腊神话写成的叙事诗《伊托克列斯和吕波涅克斯决斗》。朗诵获得很大成功。人们仿佛看见古忒拜城下战马嘶鸣、两军对垒的雄壮场面,听到长矛和利剑格杀的铿锵声。

恩格斯希望中学毕业后升入大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但他的父亲却另有打算。1837年,父亲与自己两个兄弟分了家,独自在巴门开设一家公司,并同彼得·欧文合资在英国曼彻斯特开设欧门-恩格斯纺纱厂。像巴门的其他资产者一样,老弗里德里希希望儿子步自己的后尘,做一个精明干练的生意人,过着富裕安稳的体面生活。于是,在中学毕业前一年,他决定让儿子弃学经商。1837年9月25日,恩格斯办完退学手续。爱北斐特中学代理校长汉契克博士对这个“在宗教信仰、心地纯洁、品德高尚以及其他优良品质方面有突出表现”[26]的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商业为职业而放弃深造的计划表示惋惜。在师友们良好的祝愿中,恩格斯离开学校,走向社会。

五、不来梅商行好学不倦的练习生

恩格斯离开学校后,在巴门父亲的事务所学习经商。1838年7月来到不来梅,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两年多。这段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有着重要意义。正是在这里,他抛弃了乌培河谷的信仰,成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恩格斯的父亲把儿子送到自己的朋友、萨克森领事洛伊波尔德的商行当练习生,安排儿子住在圣马丁堂牧师长特雷维拉努斯的家里。父亲希望儿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成为一个像自己一样的虔诚主义生意人。

不来梅是德国北方的大商港,与世界许多地区有贸易往来。虽然这里如同巴门和爱北斐特,也是一个虔诚主义和神秘主义统治的城市,但这里的资产阶级更关心的是商业的利益。作为当时德国四大自由港之一,不来梅的政治气氛比乌培河谷远为开明和进步。那些在其他地方严禁出版和销售的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书籍报刊,在这里通行无阻,广泛流传。

商行练习生的工作十分枯燥。在商业城市这个棋盘上,他们是被驱赶着向前走的小卒子。同其他商行练习生一样,恩格斯每天的例行公事是抄写商务信函和票据,分送和支付账单,收发信件,捆扎包裹,等等。[27]他对经商毫无兴趣,有时抱怨工作太多,心里烦闷,连吃东西都不感兴趣。有时商行里无事可做,他就摊开信纸,给妹妹和朋友写信,或者给在街上见到的各种人物画像,要不就到院子里捉苍蝇、蚊子和蜘蛛。他常常想念美丽的莱茵,想念故乡的亲人和学生时代的挚友。有一次,他写信对朋友格雷培说:“这里没有人可以与我对酌,他们都是些庸人,我哼着记忆犹新的学生时代的活泼歌曲,怀着傲慢不羁的大学生的自负心情,独自坐在广漠的荒野里,没有酒友,没有爱情,没有欢乐,只有烟酒和两个不善饮酒的熟人。”[28]

然而,同巴门和爱北斐特比起来,这里的天地广阔多了。在这个巨大的港口城市里,恩格斯接触了各色各样的人物,熟悉了资本主义商业的详情细节,了解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复杂情况。这个思想敏锐的年轻人,十分用心地观察社会,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最使恩格斯欣喜异常的是,这里随处都可找到来自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报刊,读到各种文学的、哲学的、政治的书籍。他求知欲十分旺盛,贪婪地研读弄到手的一切著作,努力用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弥补未能完成学校教育的损失。

新的生活很快吸引着他。读书是他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他写信告诉友人,“在春光明媚的早晨,坐在花园里,嘴里衔着烟斗,让阳光把脊背晒得暖和和的,再也没有比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更舒服的了。”[29]空闲的时候,他兴致勃勃地与同伴一起骑马、击剑,到威悉河游泳、乘船游览不来梅港湾;还兴趣盎然地画人物素描,欣赏贝多芬坚强有力、富有青春气息的C小调交响曲,为赞美诗谱写乐章……

不来梅这个国际港口,为爱好外语的恩格斯提供学习各国语言的有利条件。每天他要处理许多来自各国、使用各种文字的商业信函,接触操不同语言的商人、船员和水手,并且能够看到用各种文字出版的报刊,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努力学习。有一次他在一封信中使用了好几种文字,并对各种文字的特点作了十分生动的描写:意大利语像和风一样温柔清新;西班牙语仿佛林间的清风;葡萄牙语宛如长满鲜花芳草的海边的细浪;法语好似小溪一样湍湍而流,水声悦耳;荷兰语如同烟斗里冒出的一缕香烟,显得多么舒适安逸;德语听起来好似汹涌澎湃的拍岸浪潮,撞击着彼岸四季如春的珊瑚岛。[30]

这个时候,德国正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许多进步的作家利用诗歌、小说等文学形式进行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卓越的民主派诗人海涅,“为自由和权利而斗争的伟大战士”白尔尼,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到不来梅后,十分重视文学领域的动向,剖析渗透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注意到一批新出现的青年作者,“力求把握住具有傲然飞腾着的激情焰火的现代风格。”[31]有一个时期,他曾经参加小资产阶级文学团体“青年德意志”,但很快就对这个运动持批判态度。

恩格斯最喜爱的是诗歌。他之所以勉强同意到商行工作,除了父命难违之外,可能还有这样的打算:既然受到巴门青年热烈仰慕的弗莱里格拉特既做店员,又做诗人,那他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呢?事实上,他早在少年时就尝试过写诗。现在,他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宗教与理性、封建专制与民主要求、大腹便便的有产阶级与骨瘦如柴的雇工,这些都触动着他青春的激情。他决心以诗歌、小说为武器,“把那些埋没在教堂和地牢的基石下、但在坚硬的地壳下敲击着、力求解放的精灵揭示出来。”[32]

在最初写作的《贝都英人》、《弗罗里达》、《刀枪不入的齐格弗里特》等诗篇中,恩格斯表达了对笼罩着德国土地的封建专制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昔日骄傲而自由的沙漠之子——贝都英人,现在为了挣钱而跳舞,无怪乎他们目光暗淡、默默无言,只有一个人歌声哀哀。勇敢的美洲印第安人,为了不做白人殖民者的奴隶,拿起武器为捍卫自由而战。年轻的王子齐格弗里特,不愿在父亲精心安排的城堡中享受富贵荣华,却自愿在荆棘丛生的自由之路上艰难前进。恩格斯借助齐格弗里特表达自己勇往直前地摆脱传统束缚,寻求真理和自由的决心:

你们可曾听到,给我骏马和宝剑!

那要什么头盔和铠甲?

岂用侍从卫队后拥前呼?

我要的只是勇敢的思想。

汹涌的山泉飞泻而下,

喧腾地穿越山间林谷,

松树在它面前轰然倒下,

它却独自开拓前进的道路。

我愿像这股山泉,

为自己冲出一条道路勇往直前。[33]

《黄昏》是恩格斯这个时期诗歌的精品。在这首诗中,诗人满腔激情地为自由而歌唱。他指出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祖国大地一片黑暗:

忧伤的月儿凝视着原野,

灰雾覆盖着丘陵,

疲惫的大地在雾中沉睡不醒,

我们虽然睁着眼睛,

仍像盲人一样摸索途径。

但是,茫茫黑夜有尽头,太阳一定要升起,旧世界必将化为废墟。正如雪莱所说:“明天一定会到来!”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充满希望,相信人民革命的洪流,一定会冲过密集的长矛,推翻暴政,消灭暴君,光芒四射的旭日,即将从东方升起:

那时,不仅在我们撒种的地方

初生的蓓蕾竞相开放,

整个大地都变成花园,

万紫千红吐露芬芳。

苍翠的草木把山河面貌改变,

和平的棕榈给北国换上新颜,

爱情的玫瑰把冰冻的原野修饰打扮;

橡树加快步伐迈向明朗的南方,

挥舞树枝当棍棒,把暴君砸烂,

谁使不幸的国家重享和平,

它就给谁戴上自己的叶片。

芦荟到处茁壮成长,

人民的精神就像它一样坚强。